記者走訪西安的多個宴會現場 喜宴已成浪費「重災區」

2020-12-16 西部網

寧願剩下糟蹋了,也不能不夠吃,那多沒面子。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喜宴上的浪費,可以說是一種較普遍的現象。近日,記者對西安的多個宴會現場進行了走訪,發現喜宴已經成為浪費「重災區」。

>>現場走訪

鏡頭1:婚宴結束後

有些菜品幾乎沒動過

8月15日上午11時50分,西安市長安南路一家飯店的宴會廳,一對新人的婚禮儀式正準備開始。這時,廳內坐了10桌左右的人,還有人陸續趕來。

儀式很簡單,到12時30分就結束了,婚宴正式開始。此前,服務員已經將8道涼菜端上桌,前來參加婚宴的近100名賓客動起了筷子。不到20分鐘,8道熱菜也全部上桌,接下來是酸湯麵和果盤。

婚宴用餐速度是很快的,下午1時許,就有人陸續離場。這時,記者注意到,幾乎每桌的菜餚都剩下至少三分之一,其中不乏香酥雞、清蒸魚等菜品,桌上的風味甜飯和酸湯麵基本沒人動過筷子。

客人離開得差不多了,服務員詢問是否需要打包,幾位客人當然不會打包,主人的親屬挑了很少幾個沒動的菜,讓服務員幫忙打包,打包是免費的。剩下的大量菜餚,被服務員端上餐車,在後廚統一按照廚餘垃圾進行處理。

據了解,該婚宴菜品包括8涼8熱,兩個點心、一個主食以及果盤,每桌價格為1288元。

鏡頭2:滿月宴結束

一老人打算打包被孩子制止

宴會一般都集中在周末,長安南路附近一家酒店的大堂也有宴會。所不同的是,這裡是滿月宴。

8月15日下午1時40分許,賓客基本都離開了。面對服務員是否打包的詢問,主人問了幾個親戚,只有一人說給家裡的寵物帶點回去,後來簡單裝了點菜品和主食。

有一位老人打算打包一盤沒怎麼動的梅菜扣肉,被身邊的孩子制止,老人有點尷尬。

服務員開始清理餐桌,多數餐桌上的熱菜都有剩餘,如清炒時蔬、燒土鵝等菜品,「宴席上的熱菜上得特別快,很多來不及吃,說沒動吧動了,說動了吧其實也沒怎麼動,全部都浪費了。」此前打算打包的那位老人說,「年輕人可能覺得打包很丟面子,但這麼多東西都是花錢買的,吃不完為什麼不帶走呢,浪費了多可惜。」

後來,趁著孩子出去的空當,這位老人還是打包了幾樣菜,「她不吃,我們吃,以前的日子多艱難的,實在不忍心浪費。」

鏡頭3:備的兩桌只坐了十三四人

完全可以擠在一桌

8月23日下午2時許,西安城西一家酒店裡,中廳的婚宴已經結束。服務員小王看著桌子上的剩菜剩飯嘆了口氣,「儘管花的不是我的錢,還是覺得不合適。」

這個宴席的桌數是20桌備2桌,備的兩桌一共只坐了十三四位客人,原本可以擠在一桌的,但主家還是讓分成兩桌,「每桌都是10人的量,坐六到七個人,只剩下浪費了,儘管最後打包了一部分,可打包回去真正會吃的估計也不多,有的還是會扔掉。」小王說,在預定宴席的時候,主家討價還價,讓商家給送了一個菜,擺在桌上的確排場,可也剩下了,「我們的菜單上就有『厲行節約』的提示,可有些人並不注意,我們也不好多說的,畢竟人家是喜宴。」

鏡頭4:10人餐3人吃

一桌菜剩下一大半

8月24日晚,在友誼路上的一家星級酒店裡,一商家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店慶活動。上桌的菜品有串串秦川牛、茉莉花醉雞、酥羊排、皮片鴨等,共10桌左右,每桌10人餐。記者注意到,其中一桌只坐了5人,才開始上熱菜兩人就先離席,最後滿桌子的菜,只剩下3人在吃,主家來敬酒時,場面很尷尬。

吃到最後,一桌菜剩下一大半,很多油膩的硬菜和主食剩得更多,有的甚至根本沒有人動筷子。

>>記者調查

不少喜宴浪費達三分之一以上

被浪費的多是肘子、雞肉等硬菜

長期以來,喜宴中的浪費是個普遍現象。參加喜宴,很多賓客之間並不熟悉,擔心衛生,或者是拘謹,大家往往是拿著筷子「點到為止」,在這種情況下,一桌桌「盛宴」變「剩宴」,喜宴,已經成為浪費的「重災區」。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飯店得知,不少喜宴浪費達到三分之一以上。參加過婚宴的市民表示,賓客在婚宴結束後要求打包的只佔很小一部分,主人打包較多,但基本只會打包自家親戚所坐少數幾桌的食物,大量菜品仍被浪費。

一個普遍的心理是,在點餐的時候,主家更喜歡的是雞、鴨、魚、肉等硬菜,覺得只有這些硬菜,才能撐得起自己的面子。但實際上,隨著生活水平和質量明顯提升,現在的賓客對「硬菜」興趣寥寥,他們更鍾情於清淡的素菜,所以喜宴中被浪費的多是豬肘子、雞肉、口袋羊肉等硬菜。

>>商家舉措

免費提供打包服務

傳授「二次回鍋」烹飪技巧

程先生在西安經營著兩家酒樓,他的體會是,中國人好面子,前幾年喜宴上的浪費特別驚人,近期能好一點。他們酒樓針對喜宴有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包餐。中低檔是8涼8熱、點心、湯羹、主食、果盤;高檔是10涼10熱,外加點心、湯羹、主食、果盤,「都是10人餐,其實每桌上到12人,也都是夠吃的,可主家一般都不會這樣。」

程先生說,他們會提醒,也會把性價比最高的包餐推薦給客人,遇到浪費的情況,也只能提示可以免費打包。

梁女士是丈八路上一家酒店的大堂經理,他們酒店很早就倡導光碟了,此外,他們還對宴席餐標的菜品進行了調整,例如葷素搭配,減少不必要的「硬菜」,分量設置合理、包餐價格降低,「我們的大廚還會給客人講解菜品打包回去如何存放和『二次回鍋』的烹飪技巧等,這樣,即使是剩菜,也能吃得有滋有味,當然,初衷是不浪費。」

>>專家支招

商家可在菜單上下功夫

還可給酒店進行社會評價

「喜宴上浪費的原因,還是因為國人的面子和攀比心理、虛榮心理在作怪。除了婚宴、壽宴、滿月宴,最近還有謝師宴等。」8月25日,陝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謝雨鋒說,宴席上被浪費掉的不僅僅是這些食物,還有背後生產它所需要的資源。以水稻為例,據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測算,每生產1噸水稻,就需要2000噸淡水和將近2畝的耕地,同時還要投入相當數量的化肥和人工勞動等。

如何杜絕宴席上的浪費?謝雨鋒說,首先要進行廣泛宣傳,針對商家也針對市民,讓大家知道一米一粟來之不易,讓大家知道什麼才是科學的飲食。其次,酒店不妨在菜單上多下點功夫,追求利益的同時減少浪費,調整結構,少些油膩的硬菜,迎合普遍需求,讓菜品更清淡些,在介紹的時候,從營養健康的角度出發,「可以給客人說,現在節儉是主流,大家不再追求面子等。」再次,相關部門也要履行監督責任,採取黑紅榜等辦法,從浪費的角度給酒店進行評價,給他們壓力,最終達到人人談節約,一起發揚優良傳統,共同構建節約型社會的目的。 記者 卿榮波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記者走訪西安多個宴會現場 喜宴已成浪費「重災區」
    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喜宴上的浪費,可以說是一種較普遍的現象。近日,華商報記者對西安的多個宴會現場進行了走訪,發現喜宴已經成為浪費「重災區」。  >>現場走訪  鏡頭1:婚宴結束後  有些菜品幾乎沒動過  8月15日上午11時50分,西安市長安南路一家飯店的宴會廳,一對新人的婚禮儀式正準備開始。
  • 紅網調查丨大型宴會成餐飲浪費「重災區」 主食和蔬菜浪費率近90%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8月15日至16日,紅網時刻記者探訪了長沙城區多個餐飲企業,聚焦「舌尖上的浪費」問題。
  • 打包成好習慣 小份菜受追捧 快餐和自助餐成浪費重災區
    連日來,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大型飯店、快餐店、小吃攤,發現多數飯店會提醒用餐市民少點餐、餐後打包,一些快餐店及自助餐廳浪費食物的現象比較普遍,問題較為突出。8月14日,記者走訪我市幾家自助餐廳,發現很多人「不吃虧」的消費心理,讓自助餐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位於市區黃河路的一家自助餐廳內,一桌客人剛剛離去。記者發現,餐桌上剩下4個盤子。盤子裡裝著只咬了一口的小蛋糕、一些義大利麵、沒有動過的壽司和一些炸食。
  • 杜絕糧食浪費,南京怎麼做?記者探訪南京的自助餐、中餐廳和小吃店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探訪了南京的自助餐、中餐廳和小吃店。與此同時,8月12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和南京市餐飲協會,也向餐飲行業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發出關於「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倡議。
  • ...成新風,為了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滬郊這個鎮出了一份特別的菜單
    看著桌上一個個光碟,金山區金山衛鎮張橋村18組村民孫永光家高興地說,作為第一位採用《金山衛鎮新時代文明倡議菜單》辦酒席的村民,昨天這場又實惠又不浪費的娃娃宴辦得讓大家都很滿意。圖說:酒席現場光碟。記者了解到,為了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金山衛鎮創新推出了「6個1」工作法,即開展一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發出一份倡議書、組建一支「光碟」宣傳員隊伍、推出一套「新時代文明倡議菜單」、製作一張流程圖、建立一組「紅黑榜單」。
  • 喜宴現場專門不帶現金的「親友」,瑞金市已出現……
    臨近歲末辦喜事的接踵連連然而有些居心叵測之人竟然盯上了喜宴禮金堂而皇之的在宴席現場屢屢詐騙快速偵破兩起詐騙禮金案件抓獲詐騙嫌疑人1人追回被騙禮金500元經查,謝某因長期遊手好閒沒有經濟來源發現年底辦喜事的人多且喜宴現場人員複雜
  • 記者走訪廣州部分食肆,食客不浪費,酒樓宣傳多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 徐煒倫實習生 潘民列 金瑜節約糧食,人人有責!抵制餐飲浪費觀念在廣州乃至全國方面已經倡導已久,羊城晚報記者12日深入廣州部分食肆,發現無論是食客又或是酒店方面人員,都普遍具有節約糧食的意識。廣東各大餐飲行業協會也齊齊發聲,積極響應政府倡議。
  • 記者走訪西安3家水上樂園 工作人員均拿不出手續
    記者走訪西安3家水上樂園 工作人員均拿不出手續時間:2016-07-14 07:14:47來源:華商報作者:張莉編輯:林雅慧(實習)     昨日(7月13日),媒體報導了26歲小夥在長安區一家水上樂園遊玩時摔落,致頸椎骨折伴癱瘓的事情,小夥父親楊師傅說,他發現夏季臨時搭建的很多水上充氣遊樂設施經營場所沒有相關手續,也無人監管,存在安全隱患,為此他向多個部門反映均無果
  • 農婦喜宴上毒發身亡 25年後警方抓獲嫌疑人公布真相!
    農婦喜宴上毒發身亡 25年後警方抓獲嫌疑人公布真相!大象新聞記者 劉繼忠 見習記者 劉小玉 萌友 楊文逸 姚鵬 劉雲/文圖2020年6月11日,帶著手銬腳鐐的陳某某在安徽省來安縣半塔鎮邵集村指認25年前的殺妻案發現場,這場來安縣公安局建局以來,歷時最長的追兇之路,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自助餐浪費大讓人心疼 包廂桌餐「光碟」有新招
    近日,記者走訪了紹興市區多家星級酒店的包廂、堂食和自助餐廳,發現不同的餐飲消費場景,食物浪費現象也是截然不同。酒店自助餐 食物浪費的「重災區」「交了錢,一定要吃回本」,這是大多數食客前往自助餐廳的第一想法。記者調查發現,受「不吃虧」「不拿白不拿」等心理影響,自助餐廳食物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 農村喜宴為何從熱鬧變冷清?不是人變了,而是意義「變」了
    很早之前,農村的喜宴是一件很喜慶的事情,一旦有人家裡要辦喜宴,那一定是熱鬧非凡的,而且接連幾天都是高朋滿座。人們似乎都非常喜歡這種節日,無論是遠方的親朋好友,還是近處的一些街坊鄰裡都會來參加喜宴,能夠看得出來,大家還是非常想去沾沾喜氣的。
  • 記者走訪冰城部分餐飲企業自助餐 吃少剩多觸目驚心餐
    走訪中記者看到另一個餐桌上也是如此,兩名食客吃完後離開,桌上餐盤裡還剩有一根烤全翅,另一個盤子裡還有半盤義大利麵。而旁邊一桌一名男子帶著兩個孩子來就餐,臨走時孩子的餐盤裡剩下了雞翅、排骨、披薩等食物,滿滿一盤子。該男子批評了兩個孩子:「以後再吃自助餐,勤拿少拿,別浪費糧食。」兩個孩子聽後點點頭。
  • 西安多家三甲醫院已恢復門診服務 近期就醫你需要了解這些
    所有患者必須先測溫、登記信息,才能進院就診。交大一、二附院設預檢分診信息平臺 現場網絡均可掛號3月4日下午,記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門口看到,所有就診患者都必須先測溫登記,才能進入院內。記者了解到,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目前每個科室都已正常開診,每日就診人數在2000人左右,就診人數在不斷增加中。為最大程度避免院內感染,醫院開通了線上、線下同時掛號渠道,患者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現場掛號或領取預約號就診,建議大夥優先網上預約掛號。
  • 喜宴之後,委曲求全——《喜宴》影評
    《喜宴》,一個熱熱鬧鬧的名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其中夾雜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刻反思,對傳統倫理的突破,我們究竟應該衝破既有的枷鎖,還是墨守成規?那麼既已成宴,雲胡不喜?可與這場鬧劇休戚相關的人,又有誰真正歡喜?
  • 提起菜籃子、使用布袋子 陝西西安「限塑令」再升級
    央廣網西安1月11日消息(記者舒隆煥 劉昱 實習記者周彤)按照禁限塑工作的要求,陝西省西安市2021年1月1日起禁止大型商場、超市以及餐飲行業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西安市「禁限塑令」再次細化、升級。
  • 記者走訪調查
    記者走訪調查 2021-01-06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探訪西安餐飲場所,聚焦「舌尖上的文明和浪費」
    時至今日,節約糧食,杜絕浪費,西安做得如何?三秦都市報全媒體記者8月11日-12日兵分多路,將目光聚焦到了西安大大小小的餐飲場所,用鏡頭記錄「舌尖上的浪費」和「舌尖上的文明」…… 李家村萬達海底撈火鍋店:三盤葷菜基本沒吃 兩男一女三個年輕人,一頓火鍋吃完,餐桌上竟然還剩下整盤的毛肚、鴨血、蝦滑和半份肉卷,這還不算煮在鍋裡沒有吃完的其它食材……
  • 大禾印象主題宴會酒店開業在即定宴會就送國際知名品牌阿瑪尼手錶
    大禾印象主題宴會酒店開業在即!定宴會就送國際知名品牌阿瑪尼手錶!定宴會就送國際知名品牌阿瑪尼手錶!定宴會就送國際知名品牌阿瑪尼手錶!★凡餐標699元/桌、15桌以上★設備免費用卡通專屬臺布★凡餐標799元/桌、15桌以上★設備免費用卡通專屬臺布卡通人偶現場互動贈送小禮物
  • 「包房已滿,只剩大廳!」 記者走訪貴陽各酒店,年夜飯預訂升溫……
    12月16日,記者走訪了貴陽多家餐館、酒店發現,今年的年夜飯預訂比想像中火爆,多家酒店包房已經訂滿。酒樓年夜飯正在火熱預定中酒店:比去年優惠 包房已訂完12月16日,記者來到鹽務街的豪麗酒樓了解到,目前豪麗酒樓旗下的6家分店包房基本已經被預訂一空。
  • 濰坊:踐行「光碟行動」打包已成新風尚
    自2013年年初濰坊市開始實施「光碟行動」以來,餐飲行業大力提倡節儉之風,杜絕餐飲浪費,廣大市民逐漸養成了「吃不完打包」的習慣。8月12日、13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餐飲店了解到,顧客用餐過後,餐桌上的碗盤基本上都是空的。市民表示,打包已經成為習慣,不是一件丟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