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很浪漫的一首詩,避實就虛,靈動飛揚

2021-01-07 品詩賞詞

每當與朋友告別和分手時,大家就會想起徐志摩的一段小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人生聚少離多,也聚散兩難,但詩人仿佛看得很淡,來去輕鬆,沒有一絲牽掛,就像西天的雲彩,隨風飄蕩。雖然我們不一定能了解詩人內心的真實想法,不過當作者心情歡暢時,也會真情流露。下面介紹徐志摩很浪漫的一首詩,避實就虛,靈動飛揚。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作者: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颺,飛颺,飛颺,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悽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飛颺,飛颺,飛颺,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裡娟娟地飛舞,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飛颺,飛颺,飛颺,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融,消融,消融,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辦起了俱樂部,不僅自己參加編戲演戲,還在逢年過節舉行年會、燈會,也經常吟詩作畫。徐志摩出於對泰戈爾詩集《新月》的興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1924年他又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詩評》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

這首詩就創作於1924年12月30日,詩人在這前後忙得不亦樂乎,但依然筆耕不輟地進行創作。很快就是新的一年,大家都在整頓心情,準備以新的姿態和精神迎接元旦和春節,天忽然下起大雪,仿佛大自然也要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雪越下越大,詩人創作的激情也被點燃。

詩人將自己比作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正如年輕自負的詩人要在詩壇盡顯才華。雪花不斷地飄飛,漫無目的,詩人細心地發現這一點,卻說「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當時的徐志摩正目標明確地籌辦著新月社和詩刊,雖然辛苦,卻樂在其中。後來詩人雖然墜機失事,但他的《新月》一直在出版,還培養了諸如鬱達夫、巴金、丁玲、胡也頻等思想傾向進步的作家。

在詩人心中,這雪花還裹挾著愛情,向一定的方向飛揚,「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悽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最後消溶到愛人的心裡。因為詩人心中有愛,才有方向,也不會惆悵和寂寞。他深切地盼望愛人會來「那清幽的住處」,帶著一份溫情,在這漫天飛雪卻又浪漫至極的時候來看望自己,詩人仿佛還清晰地聞到了愛人身上的「硃砂梅的清香」。

徐志摩仿佛感覺到愛人就在身邊,正含情脈脈地凝視著他。這朵雪花也不敢懈怠,「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如此的雪花,著實令人喜愛;多情的詩人,也極其令讀者敬佩。這樣的詩篇,如大自然的音籟,似靈魂的交響,也好像作者發自內心的呼喚。

詩歌的前三段連續地用了三個「飛颺」,他希望如雪花般自由輕盈地飛舞,表達出詩人欣喜的心情,給人以輕快的感受和向上的激情;同時又在最後一段用了三個「消融」,音調又隨著雪花的消融而開始舒緩,卻更加沁人心脾。全篇朗讀起來不僅音韻和諧、富有靈動的感覺,而且往復迴環中也扣人心弦。

縱觀全詩,詩人避實就虛,化身靈動飄飛的雪花,在半空裡娟娟地飛舞。全文富有浪漫情調,但又非常寫實,冷漠的幽谷、悽清的山麓,代表著迷惘和失意;清幽的住處、柔波似的心胸,則象徵著詩人意志堅定時認清的方向。那有著硃砂梅清香的佳人也意義非凡,也許代表著溫馨美好的春天,也許代表了自由幸福的明天,也許確實就是詩人內心中深藏的一段愛情。

相關焦點

  • 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一首詩,句句情真意切,你可能沒讀過!
    民國時期,才女林徽因與浪漫詩人徐志摩,在許多人眼裡就是「金童玉女」、「才子佳人」的組合,無論是樣貌,還是才情,都極為匹配。可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卻也沒能走到一起,許多人都說,都是徐志摩一廂情願,林徽因對他根本沒有男女之情,有的只是友情,以及對他的欣賞。
  • 1924年,泰戈爾送給徐志摩一首詩,早已看出他和林徽因的結局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關係究竟怎麼樣?他們為什麼沒能走到一起?這些問題好像在我們世人眼中很難找到準確的答案,其實在1924年,泰戈爾送給徐志摩一首詩,早已看出他和林徽因的結局。泰國詩人泰戈爾從小就嚮往這個古老而富饒的東方大國,1924年,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在不少文壇大咖的陪同下,遊訪了中國。
  • 喜歡徐志摩的詩,不喜歡徐志摩的人
    徐志摩,一位耳熟能詳的詩人、一位浪漫主義的現代詩人。初次拜讀他的詩是在高中時期,課文裡有一首他的《再別康橋》,本人喜歡朗讀,特別是一些詩文,一首《再別康橋》讓我品讀到詩人的深情、柔美,帶有一絲瀟灑的訣別,字裡行間透露著浪漫的氣息。
  • 徐志摩最美六首詩,一生至少讀一次
    徐志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31年11月19日,一架飛機從南京飛往北平,因遇漫天大霧而在濟南觸山墜毀,詩人徐志摩不幸罹難,年僅34歲。
  • 魯迅假裝失戀寫下一首詩,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
    魯迅這首令人捧腹大笑的詩到底寫的什麼?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魯迅與徐志摩的恩怨糾纏可謂是翻臉無情卻又惺惺相惜:起初,二人還像朋友一樣禮尚往來,鬧掰之後各行其是,互相隱罵,而在徐志摩飛機墜亡後,魯迅又覺得惋惜。
  • 為何不管林徽因兒子怎麼解釋,很多人就是不信這首詩與徐志摩無關
    而在近現代文壇,讓不少看客接受不了的大概是林徽因和徐志摩沒能在一起。男女主角沒能在一起,並沒有擋住大家的一顆「八卦」心。大家總是希望能在兩人的文字中,找到林徽因和徐志摩曾相愛的證據,於是林徽因最經典的詩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在很多人眼中就成了一首地地道道的情詩。不管林徽因的獨子梁從誡怎麼解釋,很多人就是不信這首詩和徐志摩無關。
  • 徐志摩的一首經典情詩,多次入選課本,老師卻不願提是寫給誰的
    就像徐志摩,人們一提到徐志摩的時候,就會覺得徐志摩最愛的女人應該是林徽因。但是林徽因自己卻跟孩子們講:「徐志摩曾經愛過的女人不是林徽因,而是徐志摩自己所想像出來的一個女人」。只不過徐志摩將這個想像出來的女人取了個名字,叫做林徽因而已。
  • 徐志摩:理想主義者的浪漫與傷痛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著名浪漫派詩人徐志摩。提起徐志摩,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渣男」。他狠心拋棄為他生兒育女的結髮妻子張幼儀,和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搞曖昧」,千辛萬苦追到別人的老婆陸小曼後,又覺得婚姻無趣,日漸心灰意冷……說他「渣」,確實無可「洗白」。可是,這一切不過皆是因他浪漫的理想主義性格所致。
  • 新詩賞析 | 徐志摩:我不知道風——
    此詩作於1927年前後,這是一首流傳久遠但也是眾說紛紜的詩。茅盾曾在肯定它的形式美的同時批評了它的內容的單薄:「我們能夠指出這首詩形式上的美麗:章法很整飭,音調是鏗鏘的。但是這位詩人告訴了我們什麼呢?這就只有很少很少一點兒。」
  • 徐志摩最美的10首詩歌,浪漫唯美!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飛揚,飛揚,飛揚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飛揚,飛揚,飛揚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 讀了林徽因的9首詩,才知她竟如此浪漫
    而關於她和徐志摩、梁思成的愛情故事,已經成為街知巷聞的故事。斯人已逝,我們更希望在作品中去尋找林徽因的樣子。隱娘分享林徽因的一些詩作,一起來看看詩人林徽因有多浪漫吧!【靈動】有人說,這是林徽因為孩子所寫,有人說,這是為徐志摩所寫。不論是誰,這樣輕快靈動的一首詩,給明媚的四月天落下了最好的註解。笑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邊渾圓的漩渦。
  • 泰戈爾送了一首詩給林徽因,僅有三句話,卻道破了徐志摩的結局
    來到北京之後,接待團接待了他,做他的翻譯的,正是當時民國情詩聖手徐志摩。徐志摩一開始聽說林徽因的父親要去接待泰戈爾,想著也許有機會可以見到林徽因,便主動申請做泰戈爾的隨行翻譯,蔡元培等人當然欣然同意了。徐志摩學歷極高,有著多年留學的經歷,做翻譯自然不在話下。
  • 魯迅著名的失戀詩,先讓「副刊大王」失業,後讓徐志摩被嘲50多年
    這一首詩的內容以今天的角度看來,簡直「直男」得令人噴飯。可它究竟在講些什麼,至今仍眾說紛紜。 一、《我的失戀》與搞笑「直」譯 一九二四年的十月,某一天,魯迅先生閒來無事,模仿古人張衡的《四愁詩》,提筆寫就一首打油詩《我的失戀》。
  • 徐志摩的一首詠嘆調,字斟句酌,開篇就美如圖畫
    下面介紹徐志摩的一首詠嘆調,字斟句酌,開篇就美如圖畫。這首詩是徐志摩的早期作品,於1923年發表在《時事新報》上,後來收錄在徐志摩第一本詩集《志摩的詩》當中。當時徐志摩正剛剛歸國,他出於對印度詩人泰戈爾《新月》詩集的興趣,組織發起了新月社,同年又加入文學研究會,也是他正式開始詩歌創作。這首詩意蘊優美、字斟句酌,不愧為一篇難得的佳作。
  • 徐志摩: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這是徐志摩的一句名言,廣為人知,甚至成為了他一生的註腳。來到人間三十四年,這位浪漫的詩人苦苦尋覓他的「靈魂之伴侶」,兩任妻子張幼儀、陸小曼顯然不是。一代女神林徽因,是嗎?自從 1921 年在倫敦與林徽因初識,徐志摩就開始了對她近乎痴迷的追求,痴戀十年之久,終止他生命消失的盡頭。
  • 秋天的故事:徐志摩詩四首
    誰禁得起銀指尖兒浪漫地搔爬呵!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輕濤,可不是禁不住它玉指的撫摩,在那裡低徊飲泣呢!就是那:無聊的雲煙,秋月的美滿,燻暖了飄心冷眼,也清冷地穿上了輕縞的衣裳,來參與這美滿的婚姻和喪禮。徐志摩,名章垿,筆名南湖,在劍橋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3年徐志摩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新月派詩詞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徐志摩詩歌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 四月芳菲,讀讀徐志摩的詩,沒想到《好久不見》在這裡
    一首《好久不見》,勾起了追劇的回憶。這歌詞,哼一哼,喜歡!看完歌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這是2015年很火爆的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曲。當時身邊的很多很多女性朋友都狂追不已,情迷其中。雖然歲月不可回頭,但有些夢就是太純美了,誘惑力太大。向來緣淺,奈何情深,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
  • 徐志摩寫過三月情,林徽因寫過四月天,網友:詩意的接龍
    這首詩是林徽因最著名的一首詩,仔細讀來就感覺整個身心都沐浴在春天裡。這是詩自誕生以來就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和追捧 ,很多人都覺得這首詩雖然是寫的是四月天的美景,但是字裡行間卻洋溢著一種火辣辣的情感。所以,有人一直認為這首詩誕生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送給剛出生的兒子的,另一個寫給她的好友徐志摩的。
  • 直擊徐志摩之妻陸小曼的真容,眉如新月、臥蠶彎月、巧麗靈動
    直擊徐志摩之妻陸小曼的真容,眉如新月、臥蠶彎月、巧麗靈動徐志摩是民國時期有名的浪漫詩人,他才情橫溢,一表人材,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浪漫詩篇,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說起來,徐志摩一生最重要的女人有三位,分別是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點綴著他傳奇短暫的一生。現在著重介紹的是徐志摩之妻陸小曼,她是富養的名門閨秀,注重物質的富養,且容貌頗為美麗。在娶陸小曼前,徐志摩還有一位原配夫人張幼儀。相對於陸小曼的嬌豔美麗,張幼儀則是一位謹言慎行的舊時女子,她家世極好,受到的教育就是孝順父母,出嫁從夫。
  • 新月派詩人代表,徐志摩這十句格言,描寫愛情唯美與浪漫,收藏了
    提起我國現代詩壇,就不能繞開徐志摩的名字。他是別樹一幟的「新月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為我國新詩發展進行過各種實踐與探索,貢獻卓著。徐志摩的詩句清新、韻律和諧、比喻新奇、想像力豐富、意境優美、氣質浪漫,詩風獨特又鮮明,成就非凡,創作出諸多傳世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