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方經綸)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關鍵一環。邯鄲市叢臺區聯紡東街道自年初以來,開展了針對42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工作,為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品質城區、幸福叢臺」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小區舊貌換新顏
據了解,此次改造工作將老舊小區的硬體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改造,總共整理線路16000米、粉刷牆面16萬平米、新鋪路面26000平米、新建廣場20個、新建長廊4個、新建木亭12個、改造車棚16個、改造大門23個、改造圍牆3700米。這些硬體改造進一步提升了小區居民的居住品質和幸福指數。
為保護水生態環境,部分改造的小區實施雨汙分流,更換雨水汙水管道12000米。管道能夠將雨水和汙水分別排入城市內河與汙水處理廠,從源頭上減少對河流和地下水的汙染。部分改造小區則通過鋪設透水磚、滲水磚60000平米和種植喬木、灌木、草地等綠化植物30000平米,形成了一個在雨天能夠吸水、蓄水、滲水、淨水的雨水消納與利用系統,能夠有效緩解小區內澇、城市黑臭水體等問題。
居民在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拍照「打卡」
除了硬體升級之外,聯紡東街道同時著力於小區軟配置的提升,在全面開展養老託幼、醫療助餐等服務的同時,因地制宜地挖掘文化元素,以「一院一景一韻」為目標,為每個小區挖掘獨具特色的文化。例如,新興苑小區的「和」文化成為了當地老舊改造小區的新名片之一。新興苑小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都會舉行「鄰裡節」,大家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品美食、飲美酒、敘友情,充分體現了睦鄰友好、以和為貴的「和」文化。
聯東街道(前排右一)在叢臺區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周調度會上領取流動紅旗
此外,聯紡東街道還全力投入大氣汙染防治、生態文明宣傳等工作。
其中,街道堅持科學治汙、精準治汙,有效地改善空氣品質,使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改善率在全區16個鄉鎮和街道中連續五次排名第二、兩次排名第一、一次排名第三,並且連續八次獲得叢臺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流動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