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小事大情懷 老舊小區煥新顏

2021-01-11 婁底新聞網

(房屋屋頂改造前後對比圖)

婁底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周昂)雖然住在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老小區中,婁底市婁星區童家社區物資大院小區的居民們卻有著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曾經被戲稱「桌球一條街」的違規建築已不復存在,很多老舊小區存在的私搭亂建、活動空間少、基礎設置破損等問題在這裡更是無跡可尋。說起童家社區這些年的變化,老住戶們都讚不絕口。

(6號樓進行了整體牆漆粉刷,美觀漂亮)

背景:群眾家門口的民生實事

2017年11月3日,黨的十九大代表、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薦國來到婁星區童家社區物資大院小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與當地居民親切座談時,原市物資局退休老幹部王宜才反映,現居住的老舊房屋已出現屋頂裂縫、屋瓦破損,下水道堵塞等問題,給居民群眾帶來極大不便。李薦國當即表示,黨的十九大最明確的宗旨和目標就是心繫民生,對群眾的疾苦一定要關心、要解決,對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最基本的訴求一定要滿足,並指示婁星區給予及時解決。

婁星區立即行動,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專家進行現場考察,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於12月3日開始動工。歷時一個月,13幢老舊房屋屋頂全部改造到位,原來屋頂的水泥瓦替換成耐用的陶瓷瓦,平頂房全部進行防水處理,生鏽的下水管道全部更換到位,對堵塞的9個化糞池及汙水溝進行了疏通,老化電線、通訊線路進行了維護整修,部分房屋外牆進行了牆漆粉刷美化……居民臉上的憂愁漸漸消失,洋溢著幸福欣慰的笑容。

(破損的水泥瓦替換成耐用的陶瓷瓦)

尷尬:外面下大雨 裡面下小雨

劉愛民和老伴劉竹枝已經在物資大院居住了30多年了,每次遇到下雨天氣,老倆口便開始擔憂起來。「一到下雨天吶,整個房間都不能住人了,小雨還好,還能用鍋碗瓢盆接住,外面下大雨,那屋子裡面就是下小雨。」劉愛民指著滲過水的屋頂牆壁對記者說,「不是沒有想過辦法,但是一家一戶維修起來,麻煩不說,費用還高,所以一直沒有解決。」

今年78歲的盧先德老人也是老住戶了,家裡雖然不住在頂層,但是滲水的情況也是經常發生。「漏水還好,之前啊,排放汙水的下水管道經常堵塞,整個大院都瀰漫著一股難聞的臭味。我的小外孫來我家之後,都忍不住回家向媽媽『告狀』,外婆家太臭啦,以後都不願意再來。」老人一邊說,一邊用手捂著鼻子,模仿著小外孫的說話神態,幽默又可愛。

「黨和政府是真正關心我們的,問題一提出來,沒想到這麼快就得到了解決,我們打心眼裡感到開心。」劉竹枝說,一系列家門口的民生問題得到快速解決,無論颳風下雨,居民們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施工現場)

突破:思想統一 自籌到位

通過對童家社區物資大院小區改造工程的調研考察,樂坪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工作人員發現,大量的改造項目和工作普遍存在群眾工作難做的問題。業主委員會主任劉松林告訴記者:「改造之前,少數居民對於自籌資金進行維修改造的做法存在較多想法,居民的思想難以統一。我們業主委員會多次召開座談會進行溝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當然了,這也離不開街道和社區的支持協調。」

因預算金額不高,原有意向的多家施工單位都不願意承接。於是,業主委員會找到了這些老舊房屋的施工單位——原市工程公司的相關人員,請求他們的援助。在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維修施工隊自帶資金40萬元進場,籤訂了施工協議。

維修改造工程進展順利,改造成果也得民心,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自籌隊伍。問及為什麼願意以這麼低的價格接手改造工程,施工隊代表鄧衛華說:「物資大院的這些房屋,原來基本上都是我們公司承建的,我們對這些房屋的構造比較了解,知道應該怎麼做最為合理,最節省資金。」在維修過程中,不少心懷感激的居民主動為施工人員送去水果、麵包、礦泉水等食物。鄧衛華說,居民的做法讓施工隊員心裡暖洋洋的,雖然這項工程沒有賺到錢,但能為小區居民做點實事、好事,還是很值得的。

(居民查看施工進度)

合力:共同努力舊貌換新顏

在整個改造工程中,多方合力,擰成一股繩,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的協調溝通,施工隊伍的支持理解,居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促成了物資大院小區的舊貌換新顏。童家社區黨總支書記付新兵說,小區能夠改造成功,離不開與居民面對面的談心,剛接到任務的時候,我們當成一個急難險重任務來完成。現在我們知道了,做好基層群眾工作,就是要把政府的要求與群眾的意願結合起來,大家共同努力,缺一不可,才能真正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

(居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豐富精彩,生活愜意自然)

手記:飽含「民本情懷」的一項實事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聽到的都是溢美之詞,小區一改之前的「灰頭土臉」,居住在此的居民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稚嫩天真的孩童嬉戲玩耍、精神矍鑠的老人怡然自得,每一位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老舊小區改造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舉措。隨著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老舊小區生活環境得到切實改善,居民群眾從中受益,民生實事工程中的「民本情懷」溫暖閃光。

婁底有關部門需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遵循「先民生後提升」的提升路徑,瞄準群眾需求,精準發力,把成效體現在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上,為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換新顏 構築舒暢新生活
    為了辦好老舊小區改造這件「民生事」「要緊事」,我市持續深化城市有機更新,制定建德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了以市住建局牽頭、街道具體實施、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換新顏」的實踐之路。
  • 【創城進行時】橋西:83個老舊小區道路提品質煥新顏
    【創城進行時】橋西:83個老舊小區道路提品質煥新顏 2020-09-02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舊貌換新顏」南寧市老舊小區迎改造,美麗馬山煥新顏
    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高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形象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越城美麗城鎮「生活美」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南寧市馬山街道多措並舉,穩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正在「舊貌換新顏」的越中新天地小區就是馬山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一個鮮明縮影。
  • 脫「舊衣」煥新顏,白雲44個老舊小區完成微改造
    老舊小區微改造,最核心的莫過於補齊民生短板,讓老舊小區與城市一起發展,讓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享受更好的人居環境。記者日前從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了解到,今年白雲區已完成22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通過改善小區硬體設施,增加公共空間的休閒、親子活動功能,營造良好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 海安街道推進老舊小區換新顏,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新聞資訊門戶
    海安街道推進老舊小區換新顏 2020-12-20 09:19:10 來源: 南通網 南通日報-海安街道推進老舊小區換新顏
  • 老舊小區換新顏,群眾滿意放第一
    「老舊小區巧打扮,房子外加保溫板,有防曬來又保暖,處處都有林蔭道,又有花來又有草,建好後好處說不完,群眾人人拍手贊。」 這是家住雁塔區明德門北社區兀凡大爺編寫的順口溜,小區舊貌換新顏,讓他打心眼裡高興。
  • 舊貌換新顏!老舊小區如何變為拍照「打卡地」?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方經綸)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關鍵一環。邯鄲市叢臺區聯紡東街道自年初以來,開展了針對42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工作,為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品質城區、幸福叢臺」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 ...界」「內容菜單」結合「居民點單」,老舊小區改造的「鹹寧做法」
    2019~2020年,鹹寧市共有168個老舊小區納入國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該市積極探索新做法,做到「同創共享」,讓老舊小區煥新顏,取得成效。近日,家住湖北省鹹寧市南昌路社區紀委小區的郭先英迎來了一件「大喜事」,小區門口的圍牆被拆除了,住宅樓前的地下管道也疏通了。「以前,這裡一下雨就淹水,進出非常不便。
  • 德州:538個老舊小區展新顏
    2020年,小區5棟樓進行了改造,外牆加裝保溫層、樓宇更換新大門,樓內牆體粉刷一新。「供暖季室溫提高了,小區環境也得到改善,160戶居民過上了『新生活』。」王明生很高興。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事關千家萬戶。「十三五」期間,我市著力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小步,實現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一大步,全市共有538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受益群眾近8萬戶。
  • 烏魯木齊老舊小區換新顏,生活品質大提升,居民心裡美滋滋
    在新疆天山區天山染織廠老舊小區換新顏,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真是令人羨慕。2020年12月2日天山區十七戶路的天山染織廠,該小區的一名62對的居民馬月英表示,自己的小區變新了,大家都誇讚惠民建設好,人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了。
  • 老舊小區換新顏,楓林這些書記都用了哪些「法寶」?
    老舊小區換新顏,楓林這些書記都用了哪些「法寶」?小楓01東四居委:多措並舉全力攻堅,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升級沒有樓道堆物及自行車、沒有私拉電線、樓梯邊的小廣告也不見蹤跡......東四居委所轄小區可謂是老舊小區中的一股清流了。據了解,這一切都歸功於東四居委推行居務會後的「美麗樓道」項目。
  • 長治又一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升級,快看看是你家小區嗎?
    長治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長治市典型的老舊小區,北城街小區也完成了改造升級,一改「灰頭土臉」的小區形象,營造出「乾淨、整潔、暢通、文明、和諧」的居住環境。北城街小區始建於1996年,小區佔地18.91畝,共8棟樓,22個單元,208戶,商鋪45間。由於小區建造時間較早,在項目工程改造前小區配套設施比較陳舊,路面和管道破損嚴重,影響著居民的生活。今年八月份市住建局牽頭小區改造開工建設,困擾居民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大家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精準「組合拳」助力小區舊貌換新顏:以民生...
    金山網訊 近日,鎮江市潤州區寶塔路街道老小區黃山新村改造順利完工,實現舊貌換新顏的華麗轉身。
  • 徐州:老舊小區換新顏 幸福生活寫滿臉
    原標題:老舊小區換新顏 幸福生活寫滿臉 今年的端午節,對於86歲的苗德華老人來說,特別有意義。這一天,她再次搬進了曾經的「新房子」。 「一點說的都沒有。」在泉山區永安街道建南社區東三巷10號樓,看著粉刷一新的牆面,寬敞明亮的房子,老人抑制不住內心的幸福與喜悅。 就在去年,東三巷10號樓還是一棟危樓。
  • 352個小區已開工,施工改造按下「快進鍵」,江城老舊小區紛紛刷新高...
    改造後的登月小區舊貌換新顏青翠苑社區內部道路拓寬雅麗花園小琴臺廣場效果圖□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閃 通訊員 肖蕾 胡慧娟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中燦武漢每天不一樣,城市魅力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也在改頭換面
  • 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老舊小區大改造 幸福生活如蜜甜
    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老舊小區大改造 幸福生活如蜜甜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袁永強 周欣「如今我們小區裡外真是大變樣,環境漂亮了,停車規範了,走在小區,心情舒暢。我退休了閒來無事愛養點花草,小區改造後社區還幫我弄了花架,生活幸福感越來越強。」
  • 鳳凰臺街道辦事處:省檢察院社區開展老舊小區群眾意見徵求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實習生 魏妙 通訊員 劉曼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城市更新的具體內容,更是民生保障的重大工程,8月29日上午,鄭州市鳳凰臺街道省檢察院社區黨總支在省檢察院家屬南院開展基層黨建重點任務「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行動,以聽取民生、民意的方式徵求居民群眾對「老舊小區改造」意見建議,傾聽居民心聲。
  • 江津「母城」煥新顏,交出「十三五」亮眼成績單!
    「十三五」期間,幾江街道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在繪就民生底色中砥礪奮進,在鍛造城市品質中脫胎換骨。五年過去,幾江街道經濟規模迅速壯大、基礎設施大幅提升、城鄉面貌改變巨大、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江津「母城」正展露新顏,煥發出勃勃生機。萬丈高樓從「基」起。
  • 眉山老舊小區改造對比圖來了,快來看看有你們小區沒?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 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 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太原最大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收官
    隨著今年太原最大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老軍營一期改造工程的全面收官,老軍營小區迎來首個供熱季。12月14日,記者從當地居民口中得知,節能改造項目完工後,室內溫度較往年提高5-7度左右。據悉,太原老軍營小區一期改造工程共改造117棟居民樓,363個單元,總建築面積達41萬平米,惠及7000多戶,兩萬餘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