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管血可以多個指標,為什麼要抽好幾管血,不會導致貧血嗎?

2020-12-23 普外科曾醫生

經常有患者提問,醫生呀,聽說一管血可以查很多指標,為什麼一次要抽那麼多管的血,這樣天天抽血,不會貧血吧!

一管血確實可以檢測多項指標,現在的檢測技術很先進,只需要一管血液,可以查好幾十個指標。例如抽血查生化全套,只需要一管血,可以查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幾十個指標。

但是,抽血查生化的血液,不能用來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腫瘤指標、B肝或者愛滋病等指標,這些項目,需要另外來抽血,採用不同的採血管,裡面添加的抗凝劑或者其他製劑是不一樣的。

而且,不同指標需要不同化學試劑反應檢測,對所用的血液標本都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全血、血清、還有需要血漿的。因此需要抽多管血來檢測。

所以,很多指標不能用同一管血,需要採用不同的採血管,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護士給你抽血的時候,會有很多種,不同顏色的管子,管子的「帽子」是不同顏色的。

為了區分採血管的用途,國際上採用不同顏色的管帽來標記,例如:

紅色帽子:這種採血管裡面是不含任何添加劑的,主要用於生化和免疫學的檢查,如肝腎功能,風溼的檢查。

黃色帽子:採血管裡面含有促凝劑,可以加速凝血,適用於急診系列化驗及一些需要血清的標本,如腫瘤標誌物的檢查。

綠色帽子:肝素抗凝劑管,臨床常用於血流變、血氣分析。

紫色帽子:EDTA抗凝管,臨床常用於血常規、血型鑑定、交叉配血、糖化血紅蛋白等血液學檢查。

黑色帽子:枸鹽酸納血沉管,於血沉的檢查。

所以,儘管抽一管血可以查很多項目,但是這些項目是同一類別的,例如查血型和血常規,可以用一管血。而不同類型的抽血化驗,需要採用不同的採血管,送去不同的檢驗部門,用不同的機器來進行化驗,例如血常規、生化和電解質、凝血功能、B肝五項、腫瘤指標、甲狀腺功能等等,每一種檢查,都需要一管血。

抽這麼多血,會不會導致貧血?

每採一管血需要2至5ml,如果一次抽10管血,最多也就50ml。我們身體裡面的血液大概佔體重的7%至8%,一個60公斤的人,體內至少有4200ml的血液,一次抽50ml,不會導致貧血。

大家也知道,我們去獻血的時候,一次性可以獻血400ml,不會對身體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一次性抽血幾十毫升,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不會導致貧血。

我們體內的紅細胞,本來就在不斷地死亡和更新,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我們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造血,抽掉一點血,身體會迅速的補充。只要不是天天抽血幾十毫升,對身體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為什麼需要每天抽血?

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決定是否需要重複抽血,如果病情有變化,病情危重,需要實時監測一些血液的指標,有些危重的病人,不僅是天天抽血,而且有可能一天抽好幾次的血液。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例如一個外科手術後的患者,如果懷疑有出血,我們需要實時監測血紅蛋白的變化,如果持續有出血,血紅蛋白會持續的下降,我們需要及時的抽血複查血常規,給與藥物止血、補液等對陣治療,必要時再次手術。

我們堅決反對不必要的檢查,但是,為了病情的需要,該抽血複查的就應該複查,不該查的,堅決不要抽血複查。

總而言之,不同的抽血項目,需要採用不同的抽血管,醫生需要根據病情的需要,決定是否需要抽血化驗,一次性採血幾毫升,不會導致貧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抽就好幾管?
    三下五除二,護士利索地抽完幾管血後離開,留下老楊的手牢牢按著針眼。仔細看老楊的肘窩和手背,上面早已布滿芝麻點大小的針眼,有的是新的,有的是舊的。「住院一個多月,天天都來抽血,明明檢查只需要一點血,為什麼每次都抽好幾管?」老楊在心裡抱怨。這些話,他才不敢對醫生護士說。
  • 注意:當血常規裡這幾項指標增高,可能是癌症的危險標誌
    小亮看著自己的體檢報告上的結果,心裡一驚。  醫生看了眼報告,告訴他三個月後再來複查,即便如此,小亮仍然心裡有個疙瘩。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
  • 為什麼抽了個血手臂上淤青了好幾天?是不是抽血抽得不好造成的?
    「為什麼抽了個血手臂上淤青了好幾天?」 「淤青是不是抽血抽得不好造成的?」 「抽血後出現淤青會不會是身體出現了問題?」好多患者抽完血,棉籤一摁,手肘一屈,衣服一披,走人,繼續奔波於下個檢查項目。途中,不時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沒,沒有再重新夾緊,看上它幾個回合,最後覺得應該是止血了,棉籤一扔完事。
  • 「兩篩」小課堂——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父母一定要知道!
    寶寶出生才幾天,就被護士抱走採集「足跟血」去了。父母們心裡還挺忐忑:針紮下去寶寶會不會疼?採集足跟血的作用是什麼呢?不採可不可以?為什麼新生兒要採集「足跟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通過對新生兒血液中的相關指標的化驗檢測,在其疾病症狀出現之前,早期發現並通過有效治療,避免不幸的發生。而新生兒代謝性疾病篩查是早期發現患兒的有效方法,如果儘早發現和治療,患病的寶寶就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健康發育;而如果發現較晚,治療不及時,寶寶可能就會出現嚴重的生長發育障礙和智力缺陷。
  • 從血細胞形態來識別貧血類型,你學會了嗎?
    查看紅細胞直方圖,顯示直方圖右移、底部增寬,由上可以得出該標本的紅細胞形態屬於大細胞不均一性。為了驗證該標本的紅細胞形態為大細胞不均一性,及時進行了推片染色鏡檢。經過塗片染色鏡檢後,確定為大細胞不均一性貧血,初步考慮為MgA。向臨床上報血紅蛋白危急值,並溝通懷疑為MgA,建議明日檢測貧血三項(維生素B12、血清葉酸、鐵蛋白)。清晨果然收到了該患者貧血三項的血標本,傳出該患者貧血三項的結果,維生素B12結果赫然為<50.00pg/ml(參考範圍197~771pg/ml),覆核仍然為<50.00pg/ml。
  • 為什麼看病時總要抽血?抽出的血最後都去哪了,「另作他用」嗎?
    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物質在無聲無息中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或者是自己的不良習慣影響到了,這時就需要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在此過程中,總會要抽血,甚至還要抽好幾次。很多人都會疑惑:為什麼每次去看總是要這樣做呢?抽出來的血都幹什麼去了,最後又去了哪裡?不會越抽越少嗎?
  • 腎病只知道尿蛋白、血肌酐?3個更有用的指標你卻錯過了
    判斷腎病,大多需經過系統的檢查,其中最基礎的是「兩規+一超」,即尿常規、血生化檢查和腎臟B超。基本上可以把腎臟的問題查得透透的。其中尿常規中反應腎功能典型的指標就是尿蛋白,尿蛋白陽性表明有大分子蛋白漏出,可能腎小球出現問題,要具體確定到底有多少蛋白漏出來,還需要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終於知道原因了!
    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新生兒一定要採集足跟血?採足跟血,其實是為了做先天性疾病篩查。寶寶出生以後,大家最先關注的自然是寶寶的健康問題。如果檢查出來寶寶沒有這些病,醫生一般不會提及這件事,家長們就能放下心,專心照料孩子。相反,如果孩子被檢查出來了這些問題,也能儘早進行治療,以免給孩子以後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造成更大的影響。了解了足跟血篩查的目的,是不是會有家長們好奇為什麼一定要採集足跟的血液呢?我們大人平常抽血不是一般都是在小臂嗎?
  • AB型血患者同時輸入A型B型血為何不會凝集?關於血型你了解多少?
    相關知識拓展一、為什麼AB型血與其它血型不會發生溶血反應?因為AB型血的紅細胞上既含有抗A抗原也含有抗B抗原,可是血清中沒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交叉配血主要是考慮供血者紅細胞上的抗原是否與輸血者血清中的抗體發生凝集反應。
  • 為什麼抽血要空腹?喝了水算不算空腹?您知道嗎?
    實際上,空腹的目的就是要保證體檢時靜脈血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體檢前如果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導致諸多檢測值出現誤差,但這並不代表一點兒水也不能喝。專家解釋,一早口乾喝50至100毫升水沒有問題,只要別大量地一次性喝幾百毫升,就不會影響體檢結果。
  • 你-血-虛-嗎???
    課程主題:你血虛嗎?
  • 女人是b型血,懷孕期間要注意什麼?將來要查溶血嗎?
    血型相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會有相同,或者是不同情況,出現出血的時候可以用相同血型進行輸血,孕婦的血型和其他方面會有什麼關係?如果女人是b型血,懷孕以後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將來也需要進行溶血檢查嗎?今天我們就對關於孕婦是b型血的一些知識進行普及,希望大家能夠了解。
  • 月銷10w的「血吊墜」,比人血饅頭還瘋狂
    配文是「女孩子的血可以擋災」、「媳婦滴血為我做的擋災吊墜」。What?這是什麼鬼話,女孩的血能擋災,不如直接拿張姨媽巾糊臉上啊!沒想到朋友說,這個血吊墜最近在年輕人之間非常火爆,很多女孩紛紛取血獻愛。這種缺德腦殘的做法都有人信?我不相信地去抖音搜了搜,搜出來的畫面觸目驚心:
  • 缺鐵性貧血——導致脫髮
    現如今貧血已經是個很常見的健康問題了,研究 發現貧 血會 導致多種的疾病!很多人在患 上貧血之後 身體會出現各種的症狀。那麼缺鐵性貧血會導致脫髮嗎?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這4個篩查項目將關乎孩子的一生
    寶寶才出生沒多久,為什麼要做新生兒採血篩查啊?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新生兒死亡率在逐漸降低,死亡原因中佔最大比例的卻是先天缺陷。有報導說臨床上每一百個新生兒約有4-6個有先天缺陷,這些缺陷有一些是由遺傳因素所引起,包括單一基因異常及染色體異常,另一些則是受到遺傳及環境的多因子異常導致的。
  • 把血抽出來「洗一洗」就能美美噠?小心被收智商稅
    把血抽出來「洗一洗」就能美美噠?這樣的美容項目你信嗎?這兩年,有個美容項目很火叫「洗血美容法」聲稱可以排毒美容、改善膚質、延年益壽過程並不複雜,說白了就是把你身體裡的血抽出來、搖一搖,打一些氧進去,最後再輸回體內。
  • 27個腎病要查的指標,一文讓你成為半個腎病檢驗專家
    紅細胞(血尿)是慢性腎炎的診斷標準之一,但一般不是腎病加重的危險因素,與腎功能的好壞是弱關係(只有肉眼血尿可能堵塞腎小管、引起腎功能下降),不像尿蛋白和腎功能是強關係。5.紅細胞形態看紅細胞的形態是否均一、完整。
  • 媽媽A型血,爸爸B型血,寶寶卻是O型血,是抱錯了嗎?
    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就曾因為孩子的血型與自己不一致而鬧出了不少笑話,殊不知孩子的血型與父母的不一致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由於染色體的不同所導致的。網上就有這麼一位家長因為孩子血型的問題懷疑是不是在醫院抱錯孩子了,這位家長述說自己是A型血,丈夫是B型血,但是結果孩子的血型化驗出來顯示是O型血,這讓這位媽媽開始坐不住了。
  • 【足太陰脾經】血海穴:化血為氣,運化脾血,調經統血,健脾化溼,調血、祛風、除溼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血海可用於陰部瘙癢、溼疹、蕁麻疹等症。血海穴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五淋,隱疹,崩漏帶下,產後血暈,陰部瘙癢,陰部癢痛,月經下調,瘙癢,膝痛,子宮內膜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癮疹,皮膚瘙癢,丹毒,小便淋漓,股內側痛,疥瘡,瘡瘍,淋病,睪丸炎,蕁麻疹,溼疹,皮膚瘙癢症,神經性皮炎,貧血,便血,尿血,下肢癱瘓,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下肢潰瘍,膝關節炎等。
  • 新生兒要採「足跟血」?提前預防特殊隱患,媽媽再心疼也別阻止
    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足跟血」一定要採集嗎?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新生兒為什麼要進行「足跟血」檢查?足跟血篩查,簡單來講,就是在寶寶出生三天後對寶寶的腳部進行抽血,化驗的檢查。目前我國通過足跟血可以篩查出來的疾病有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這兩種病如果不儘早治療,對寶寶會造成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