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下這個視頻
視頻中這個小夥子智齒反覆發炎,沒有及時治療,導致臉部爛穿
裡面全是膿液,需要切開引流,要把臉面膿腫的地方切開,把膿液排出來
像這樣的病人並不少見,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起初沒把智齒當回事,卻把小病扛成了大病。
我們也會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
所以,如果長了智齒,建議儘早做檢查,聽取醫生的建議。
什麼是智齒?
智齒:是口腔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
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髮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俗稱為「智齒」。
有關調查表明:
我國16~25歲人群中智齒的萌出率為54%,
在已萌智齒中阻生和錯位約佔44% ,
其中發生在下頜者約是上頜者的2.5倍。
1、什麼情況下的智齒需要拔除?
1、反覆發炎的
智齒帶給多數人最直接的體會就是反反覆覆發炎,這就是傳說中的智齒冠周炎。又腫又痛,嚴重起來嘴巴都張不開。
因為智齒的位置很特殊,距離咬肌很近,炎症如果沒有及時控制,進一步引起咬肌間隙感染的話,嘴巴可能連個縫縫都張不開的。這種情況下,必要時需要切開引流的:在下頜下緣兩公分左右水平,劃開一個不大不小的口子,把肌肉從骨面剝開,分離腔隙,等待膿血肆意流淌……
2、沒有咬合關係的
智齒萌出的時間和位置都比較隨意,並且不是有規律地成對出現。如果對側智齒沒有萌出或已拔出,就會出現「單身」智齒。
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伸長現象,甚至過分到直接咬在對側牙齦上,反反覆覆咬破牙床子,嚴重影響咬合。
3、已引起其他病變的
大到可能需要刮骨手術的囊腫
智齒可以引起頜骨的萌出性囊腫,破壞頜骨,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要截骨。這是會毀容的。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沒看到智齒,也不疼不癢,就萬事大吉。
4、正畸需要的
為了排齊牙齒騰地方,保證正畸治療的效果,通常會考慮拔除智齒或其他不是那麼重要的牙,比如雙尖牙,也就是虎牙後面的牙。
還有研究表明,造成牙列擁擠不齊的原因之一就是智齒萌出,那就更得拔了。
5、已經齲壞的
沒有良好咬合關係但是完全萌出的智齒,位置太靠裡,很難清潔到位,容易發生齲壞。智齒那麼靠裡,自己也很難意識到,所以多數情況是疼了才發現。
疼了,就是已經慢性牙髓炎了,再拖一拖會引起慢性根尖周炎,進而可能引起頜骨骨髓炎,這個是需要入院手術,刮骨療傷的。
6、造成鄰牙病變的
智齒萌發空間不足,常常會倒在第二磨牙上,因而造成第二磨牙清潔不易。智齒躺的時間一長,就會把旁邊的鄰牙都頂壞了,然後兩顆都同歸於盡。
7、引起鄰牙牙槽骨吸收的
智齒會引起鄰牙牙槽骨的吸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常的鄰牙因為遠中牙槽骨的吸收,可能過早鬆動脫落。
拔智齒有危害嗎?
正規的拔除智齒操作是沒有任何傷害的。
但是非正規機構的牙醫技術水平不到位、消毒不規範,拔智齒可導致對鄰牙組織及牙周牙齦的破壞,甚至引發拔智齒後出血不止、疼痛、感染等嚴重後果的發生。因此,智齒拔除需選擇正規機構的合格醫生。
孕前先搞定智齒
女性一懷孕,體內激素大幅改變,牙齒很容易出問題。首先牙齦炎(牙肉腫痛出血)的發生率會暴增,2008年,對上海 700 名孕婦的檢查發現,妊娠期牙齦炎發病率高達 73.6% ;牙齦瘤(牙肉上長出一團瘤狀物)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各種研究報告出來的數據大概在 0.43% - 5% 之間。
孕婦智齒冠周炎並發頜面部間隙感染後常較嚴重,加上孕婦生理、心理因素的變化,使得治療變得十分棘手。
在門診經常會遇到因患有齲齒、牙周炎、智齒冠周炎等各種口腔疾病的孕婦前來諮詢就診,她們往往因為孕前對這些口腔問題的忽視,結果在孕期這些症狀就集中暴發了。
所以牙醫會建議懷孕前把能預見的隱患儘可能控制住,包括洗個牙,還有就是儘早處理有問題的智齒。
拔牙後需謹遵醫囑
1、拔牙後棉球咬30分鐘以後吐掉;
2、拔牙後2小時可進食,儘量吃涼一點軟一點的(大夏天的,吃個冰激凌不錯),避免用患側咀嚼;
3、不要去舔傷口;
4、24小時以內吐口水有點血絲是正常的,不要驚慌,如果出血很嚴重,請及時就診;
5、拔牙後24小時以內不要刷牙不要漱口,因為會破壞血凝塊,引起出血。
成都微創拔牙醫生,諮詢添加!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 本平臺會及時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