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國中他率先稱帝、能力不足、兒女紛紛落入江東

2020-12-15 竹韻文史

前言:


亂世三國,群雄逐鹿,各路諸侯野心畢露,但是卻沒有人敢率先稱帝。只有一個人自視甚高敢於率先稱帝。他是四世三公之後,實力雄厚,但目中無人,品德敗壞,最終病死在逃亡的路上。妻子兒女最終都投靠了江東,他就是袁紹的堂弟,袁術。


袁術


正文:


袁術,字公路,東漢末年司空袁逢的兒子,也是袁紹的堂弟,在東漢末年這兄弟兩個的背景都非常受人敬仰,實力也可以說呼風喚雨。也因為他們的優越感,各自都有各自的毛病,最終強橫的實力也都毀在了自己的手裡。



自董卓進京以來,準備廢黜掉少帝,致使朝綱大亂,天下諸侯都想要討伐董卓。當時董卓已經挾天子令諸侯,於是安排了袁術做後將軍,袁術知道董卓的可怕,於是嚇得逃往了南陽。雖然袁術手中有大量的軍士,但還是不能與當時的董卓抗衡。


就在袁術逃到南陽的時候,孫堅殺死了南陽太守,袁術趁機佔領了南陽。南陽是一座比較大的城池,民眾達到了幾百萬,袁術開始在此時暴露了必定要滅亡的本性,驕奢淫逸、增加稅收。三國時期的百姓本就不富裕,再加上袁術這麼自私的行為,只顧自己享樂,致使百姓苦不堪言。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袁術已經偏離了生存的軌道。


袁術


袁術此人心胸狹隘,也瞧不起自己的堂哥袁紹,又與劉表不和,於是跟公孫瓚結交;袁紹與公孫瓚不和,於是與劉表結交。這一對實力雄厚的兄弟二人,各自捨近求遠地結交盟友,犯兵家大忌,真不愧為一家人。


當袁術北上進入陳留的時候,曹操與袁紹聯合,袁術難以抵擋,敗下陣來,逃到了九江,又殺害了揚州刺史陳溫,取而代之,這行為與土匪無異啊!袁術任命張勳等人為大將軍,這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後面會講到。


當李傕進入長安準備與袁術結盟,李傕挾天子任命袁術為左將軍,派太傅馬日磾去授爵位,袁術卻扣下了馬日磾。真是隨心所欲的袁術啊。


袁術


袁術與同為三公世家的陳珪年少便相識,於是準備拉陳珪來幫助自己。袁術給陳珪寫了一封信,將東漢末年的情況與秦朝末年相比,把自己的雄心壯志,想要成大事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並且把陳珪的二兒子作為人質,讓陳珪一定要投靠自己。陳珪看透了袁術並不是想要匡扶漢室,而是要奪取天下,陳珪寧死不依附。


興平二年冬天,漢獻帝打了敗仗,袁術召集部下,狂妄自大的宣布想要「順應天意,以繼大統」。部下均不敢答話。袁術手下的主簿閻象說道:


「周文王擁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國土,依然作為臣子服侍殷朝,您雖幾代顯達,也不如周文王,漢朝雖然沒落,但並不像紂王殘暴」。勸說袁術應該匡扶漢室。


袁術絲毫聽不進去,已經被虛榮心佔據了全部。於是袁術不聽部下的勸告稱了帝。


袁術


袁術沒有稱帝時已經荒淫無道,做了皇帝之後更是變本加厲,百姓苦不堪言,耗盡了財物,甚至達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可怕至極。袁術在稱帝之後,先後被呂布、曹操擊敗,投奔老部將也被拒絕,袁術想要把皇帝的位置給袁紹,去投奔袁紹之子袁譚,結果病死在路上。


袁術的妻子、兒女都投靠了老部將張勳,這也是前文中說的袁術的明智選擇。但是後來張勳戰敗,袁術的家人流落江東,孫策收留了袁術的家人,女兒進入孫權宮中,兒子被任命為郎中。


袁術


結語:


袁術一生本就是不仁不義,心胸狹隘,荒淫奢侈,無德之人,實在是不知道有那麼多的知名自媒體人為何在洗白袁術,只為博人眼球嗎?真想說一句「還要臉不?」誤人子弟的事情少做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


—終—


相關焦點

  • 袁術稱帝時是當時最強軍閥,為何很快敗亡,原因在五年前一個選擇
    袁術在建安二年(197年)於壽春僭號稱帝,在歷史上他並不像演義裡說的那麼無能。最強的袁術很快敗亡,原因被認為是稱帝,稱帝固然是導火索,不過袁術失敗的命運,早在稱帝前五年就已註定,原因是一個錯誤的戰略決策。初平三年(192年),袁術做出了一個選擇,他派遣孫堅攻荊州,與劉表戰於襄陽,這為他之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 袁術地盤最小,為何還敢稱帝?專家:你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
    其實早在他們以前,淮南袁術就曾提前稱帝,可惜沒混多久就讓人揍得吐血而死。197年,袁術自我感覺良好,然後就在壽春公開稱帝,還建了「仲氏」這個國號。 按理說,袁術的地盤最小,手下能人也少,要沒把握的話也不敢這麼做的,那麼當時他到底是個什麼實力呢?專家表示,你看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就知道了,其實仔細扒一扒歷史的話,你可發現袁術稱帝時,不但手握傳國玉璽,而且坐擁三州十一郡之地。 甚至連曹操、袁紹這樣的大佬都不如他。論出身,袁術是漢司空袁逢的嫡次子,而袁紹不過是袁逢的庶子。在古代,庶子的地位十分低下,遠不如嫡子。
  • 袁術手下無名臣名將,為何敢率先稱帝,僅僅是因為拿到傳國玉璽嗎
    袁術在三國時期是少有能夠稱帝的諸侯,在這點上他哥哥袁紹都不如他。袁術既然是昏庸之人,手下也沒有臥龍鳳雛類的頂尖謀士,沒有關張類的頂尖武將,為何還是敢稱帝?董卓被滅掉之後,天下徹底亂成了一鍋粥,十八路諸侯在外,西涼鐵騎也虎視眈眈,還有劉備這樣的後起之秀,整個三國可謂是充滿著變數。
  • 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
    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時間:2020-07-06 15:4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東漢末年,皇權日益衰落,此時董卓率兵進京把持朝政,引得各地諸侯甚為不滿,各地群雄紛紛揭竿而起,自稱一國,甚至不少人妄圖顛覆朝政擁兵自立,其中就有一人當時的實力十分強悍,遠超曹操袁紹等人,最後成功稱帝   原標題: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
  • 不良人:誰敢稱帝誰就死,不良帥當年有多霸道?八位梟雄死了六位
    《畫江湖之不良人》中,在不良帥袁天罡的心裡,這亂世中有資格稱帝的只有一人,他就是李星雲。李星雲是現世中僅存的正統李唐皇室血脈,輔佐他,大帥心甘情願,為此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 袁術若不稱帝,就不會滅亡得那麼快!可惜屢次不聽勸,看不清現實
    孫堅有自己的人馬,但他也發現,只靠一支軍隊打仗是有極限的,袁術有政治、經濟上的資源,在亂世中跟在一個大老闆後面,本來就是合理的選擇。而且袁術有俠氣,孫堅也是一個愛打架的,兩人就是同一路的人。袁術不止說服了孫堅,還曾經說服黃巾首領劉儀、劉闢、黃邵、何曼等人。
  • 曹操為何沒有稱帝? 他始終忘不掉此人憂鬱的眼神
    這就要從荀彧投靠曹操的動機說起,荀彧起初是袁紹手下的謀士,後來他覺得袁紹不能成大事,選擇了投靠曹操。 他看中的是曹操的才能,他認為曹操是可以平定亂世的英雄,讓大漢王朝得以延續。興復漢室不僅是劉備的理想,同時也是荀彧的理想。 但是讓荀彧沒有想到的是,人心是會變的。隨著曹操的功勞越來越大,他的權力也越來越大。
  • 甘寧作為江東十二虎臣之一,有勇有謀為何終生難封侯?
    孫權曾稱讚他「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陳壽也是做東吳猛將作傳時,也把甘寧與程普、黃蓋、蔣欽、陳武猛將等放在一起作傳,後世稱之為「江表十二虎臣」之一。錦帆賊甘寧想在亂世中建功立業,於是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在劉表處,甘寧發現劉表不習軍事,每天只知道宴請賓客,在當時天下大亂、群雄紛爭的形勢下,終將無成。
  • 《畫江湖》不良帥計中計,李星雲成功稱帝!
    不良帥死是他自己安排的,目的是為了造勢。不良帥真名為袁天罡,實力天下第一,而且擁有著眾多『不良人』手下,是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天下人都對不良帥有著一種畏懼,只要他還在他們就不敢造次,所以他求死是為了天下大亂,那麼他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其實不良帥一開始就知道李星雲到最後都不會稱帝,因此他使用了計中計。
  • 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孫權為何晚到229年稱帝
    曹丕稱帝 曹丕稱帝,在名義上是漢獻帝禪讓給他的。 另一種是禪讓,所謂的禪讓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領導人繼承制度,由最高統治者在生前將帝位或王位讓給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如堯禪讓帝位給舜,舜禪讓帝位給禹,他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憑能力強弱與賢能繼承帝位,這是兩種合法的繼承制。
  • 項羽為什麼不回江東,真是「無顏再見」嗎?其實這才是真實原因
    秦統一僅僅十幾年後,又來到了亂世,而這次結束亂世的,是被人稱之為「無賴」的項羽,從戰鬥結果看,劉邦憑藉一己之力最終打敗了項羽,的確是非常厲害的,可是這裡有一個說不清的事情,那就是劉邦的最大敵人項羽,他是自殺的!要知道當時的情況,項羽其實是可以逃走的,但是項羽卻選擇在江邊自刎,那麼項羽自刎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 憑什麼在風起雲湧的百年亂世中,被稱為最亂的人?
    清平出才子,亂世現奇人。在清末民初的百年亂世裡,能人奇士層出不窮,英雄故事熱血不斷。在網上搜索「民國第一奇人」時,卻得到了一個頗為陌生的答案:楊度。作為有文化的小編,卻是第一次聽說他。一補課才知道,這個人可是了不得:他是君主立憲派的主將,也是袁世凱稱帝的主謀,他是孫中山革命的中堅,也是共產黨的秘密骨幹。
  • pi network2021幣圈亂世中的三足鼎立
    以太坊——江東孫氏以太坊是數字智能合約的開創者,是一條開源的底層公鏈,以太坊從設計上就是為了解決老大哥比特幣擴展性不足的問題,如今大獲成功,相比比特幣,以太坊的開發團隊更加年輕大膽,是區塊公鏈裡接地氣的務實主義者,其公鏈上可以建立許多應用場景,應用場景可以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備受期待的江東永和府終於盛裝登場,北市豪宅誰與爭鋒
    素有昆明母親河之稱的這條河流,滋養了春城土地上的兒女,也是陪伴區域內人們每天生活的重要「伴侶」。 早晨打開窗,聽著河畔的鳥鳴聲,老人漫步,上班族沿江匆匆而行;中午,日頭漸高,坐在江邊的樹下打個盹,重整精神;傍晚,吃完飯後,一家人一邊緩步一邊消食。這是盤龍江美好的一天,也是人們記憶中最具有昆明城市味道的場景。
  • 勸劉備稱帝的有哪些人,反對劉備稱帝的又有哪些人,結局如何
    劉備有了孩子之後,給自己的長子,同時也是收養的兒子取名為劉封,給自己的次子,同時也是親生兒子取名劉禪,兩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就是」封禪「,只有皇帝才能封禪,劉備一直就有皇帝夢,劉備雖然很想當皇帝,但是,他不能說出來,也不能跟手下說:我要想當皇帝。
  • 大山稱帝9年,養了55個妃子,1990年才被警察一窩端
    即便如此,有人仍想倒行逆施復闢帝制,不過他的想法無異於痴人說夢。他在大別山「稱帝」9年,養了55個妃子,1990年才被警察一窩端,為何會有如此荒謬之人?這個人叫丁興來,1925年出生於湖北,此時已沒有了封建統治,但小時候常聽老輩人講封建皇帝的威風,因此他也想稱王稱霸。
  • 袁術手下無能臣能將,為何能首先稱帝,你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
    然而袁術卻做了出頭鳥,袁術手下無能臣能將,憑什麼第一個稱帝,你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袁術與袁紹是一家,祖上都是四世三公,在當時有很高的名望。袁紹佔據著河北大片地方,袁術則是在江淮地區,這袁氏兩兄弟的勢力加起來足以對抗當時任一一家勢力。這為袁術的稱帝提供了保障,實在不行還可以去投奔自己的兄弟袁紹。當然,讓袁術敢於稱帝的原因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