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地盤最小,為何還敢稱帝?專家:你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

2020-12-15 騰訊網

三國時,孫、劉、曹三家分別建立了吳、蜀、魏3國,漢王朝正式不復存在。其實早在他們以前,淮南袁術就曾提前稱帝,可惜沒混多久就讓人揍得吐血而死。197年,袁術自我感覺良好,然後就在壽春公開稱帝,還建了「仲氏」這個國號。

要知道,那會兒漢獻帝還健在,像劉備、曹操還都打著「漢忠臣」的旗號,袁術的這個舉動就等於找虐。 按理說,袁術的地盤最小,手下能人也少,要沒把握的話也不敢這麼做的,那麼當時他到底是個什麼實力呢?專家表示,你看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就知道了,其實仔細扒一扒歷史的話,你可發現袁術稱帝時,不但手握傳國玉璽,而且坐擁三州十一郡之地。

甚至連曹操、袁紹這樣的大佬都不如他。論出身,袁術是漢司空袁逢的嫡次子,而袁紹不過是袁逢的庶子。在古代,庶子的地位十分低下,遠不如嫡子。所以在出身上袁術比袁紹有優勢。

18路諸侯伐董卓時,袁紹是盟主,而袁術也是那會兒有很重要的地位。不過隨著反董同盟瓦解,袁紹、袁術2兄弟也從「蜜月狀態」而分手,後來雙方因為各種矛盾甚至成了對頭。192年,袁術已在南陽經營得不錯,還與陶謙、公孫瓚組團對付袁紹、劉表、曹操團隊。

不過悲催的是,袁術這邊的大佬都不是別人的對手:界橋一戰,公孫瓚被袁紹虐得不要不要的;荊州一役,猛虎孫堅又死在了劉表部將呂公的手裡。不過袁術到底也是個有些本領的人,他看老鐵們不給力就親自出馬了。雖然袁術在匡亭被曹操殺得大敗,但他卻分分鐘奪下了九江郡,並佔據了大部分的揚州地區。

不僅如此,在他稱帝前,孫策還屬於其麾下將領,後者所打下的江東地盤在名義上屬於袁術的產權。197年,袁術稱帝時,他佔領了徐、豫、揚3州地盤,並具有廣陵、下邳、九江、陳、沛、會稽、汝南等11郡的實力。

那個時候,曹操也就有兗州和少數豫州地區而已,更被張繡虐得差點丟了性命,實力嚴重受損,絲毫不能和袁術相提並論。而這時的袁紹並無4州之地,同時還要經常和幽州公孫瓚、冀並的張燕互相掐架,他也比不了自家兄弟袁術。

而袁術不但有3州11郡地盤,而且還有并州黑山、白波2路大軍響應,更有徐州呂布為盟友,同時豫州黃巾餘黨也支持他。不過袁術大佬雖有實力卻因第1個稱帝而一下子成了「箭靶子」,後來終於兵敗而死。

相關焦點

  • 袁術手下無能臣能將,為何能首先稱帝,你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
    然而袁術卻做了出頭鳥,袁術手下無能臣能將,憑什麼第一個稱帝,你看他稱帝時實力有多強?袁術與袁紹是一家,祖上都是四世三公,在當時有很高的名望。袁紹佔據著河北大片地方,袁術則是在江淮地區,這袁氏兩兄弟的勢力加起來足以對抗當時任一一家勢力。這為袁術的稱帝提供了保障,實在不行還可以去投奔自己的兄弟袁紹。當然,讓袁術敢於稱帝的原因還有很多。
  • 袁術手下無名臣名將,為何敢率先稱帝,僅僅是因為拿到傳國玉璽嗎
    袁術既然是昏庸之人,手下也沒有臥龍鳳雛類的頂尖謀士,沒有關張類的頂尖武將,為何還是敢稱帝?董卓被滅掉之後,天下徹底亂成了一鍋粥,十八路諸侯在外,西涼鐵騎也虎視眈眈,還有劉備這樣的後起之秀,整個三國可謂是充滿著變數。此時的袁術靠著自己的名聲地位,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依仗江淮地區建制稱帝。
  • 袁術稱帝時是當時最強軍閥,為何很快敗亡,原因在五年前一個選擇
    袁術在建安二年(197年)於壽春僭號稱帝,在歷史上他並不像演義裡說的那麼無能。這兩人通常被人認為是單獨的勢力,其實在197年,他們都從屬與袁術,雖說這二位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但至少在袁術稱帝前,他們都聽命於袁術。所以說從實力上看,如果要選一個當時最有資格稱帝的諸侯,袁術可以說當之無愧。
  • 自立稱帝為什麼會讓強大的袁術快速衰落進並最終走向滅亡?
    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在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自立稱帝。自立稱帝成為袁術人生最大的轉折點,本來是天下數一數二軍閥的袁術實力迅速衰落,最終被氣得嘔血鬥餘而死。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在自立稱帝之前,袁術確實是漢末天下最強大的軍閥,就連袁紹的實力當時都略遜弟弟一籌。然而袁術的地盤並不是非常穩固的,內部也不團結,近一半的地盤都是控制在袁術的附屬勢力孫策手中。袁術當時主要靠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望人脈勉強維持自己的地盤,附屬勢力並不是多麼擁戴袁術。
  • 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
    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時間:2020-07-06 15:4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東漢末年,皇權日益衰落,此時董卓率兵進京把持朝政,引得各地諸侯甚為不滿,各地群雄紛紛揭竿而起,自稱一國,甚至不少人妄圖顛覆朝政擁兵自立,其中就有一人當時的實力十分強悍,遠超曹操袁紹等人,最後成功稱帝   原標題:三國稱帝最早的袁術 因何接連兵敗最後滅亡?
  • 袁術若不稱帝,就不會滅亡得那麼快!可惜屢次不聽勸,看不清現實
    事後看來,袁術想當天子,是個愚蠢至極的決策。但先別急著笑他沒有實力,還敢出來當皇帝。但是南方沒有強大的軍閥,袁術得到了揚州大片土地。他的策略就是,黃河那邊給你們去玩吧,我來稱霸長江淮河,而他也真的做到了。袁術勢力最大的時候,把孫策打下的地盤也算進去,總共擁有揚州、豫州、徐州共十郡,控制了幾百萬人口資源。所以你說袁術真的莫名其妙稱帝嗎?其實可以理解。
  • 亂世三國中他率先稱帝、能力不足、兒女紛紛落入江東
    前言:亂世三國,群雄逐鹿,各路諸侯野心畢露,但是卻沒有人敢率先稱帝。只有一個人自視甚高敢於率先稱帝。他是四世三公之後,實力雄厚,但目中無人,品德敗壞,最終病死在逃亡的路上。妻子兒女最終都投靠了江東,他就是袁紹的堂弟,袁術。
  • 袁術是一個無能的野心家?不要被小說迷惑了,真實的袁術實力超群
    其實,《三國演義》是一部文學作品,因此在做人物刻畫的時候,對袁術有了矮化,真實的袁術實力其實並不弱。圖片:青年袁術劇照1、袁術的出身袁術和袁紹是兄弟倆,關於袁紹,很多人評價此人的特點是四世三公,全天下都有袁家的門生故吏,不過,相比起袁紹,袁術的實力要比袁紹強很多。
  • 告訴你袁術到底有多強?一個隱藏的漢末第一勢力
    袁術控制的地盤動亂很少,而且都是產糧區。曹操打徐州的時候都開始製作「人脯」了,在漢末,有糧就有一切。袁術稱得上志得意滿,春風得意,聲威一時無二。再看袁紹、曹操,就不那麼妙了,兩位已經分家,都陷入了困境當中。
  • 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孫權為何晚到229年稱帝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另外 ,由於古代信息不通暢,當劉備聽說曹丕稱帝後,還以為漢獻帝劉協被曹丕所殺,劉備還專門為劉協披麻戴孝。劉備稱帝 相對於曹丕和劉備來說,孫權稱帝就顯得沒有理由,這個皇帝可不是能隨便稱的,也不是你強大就能稱帝的,秦朝時期趙高一手遮天連秦二世胡亥都給殺了,可他稱帝仍然得不到支持
  • 勸劉備稱帝的有哪些人,反對劉備稱帝的又有哪些人,結局如何
    劉備有了孩子之後,給自己的長子,同時也是收養的兒子取名為劉封,給自己的次子,同時也是親生兒子取名劉禪,兩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就是」封禪「,只有皇帝才能封禪,劉備一直就有皇帝夢,劉備雖然很想當皇帝,但是,他不能說出來,也不能跟手下說:我要想當皇帝。
  • 不良人:誰敢稱帝誰就死,不良帥當年有多霸道?八位梟雄死了六位
    《畫江湖之不良人》中,在不良帥袁天罡的心裡,這亂世中有資格稱帝的只有一人,他就是李星雲。李星雲是現世中僅存的正統李唐皇室血脈,輔佐他,大帥心甘情願,為此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 袁世凱稱帝復闢,大搞獨裁,為何還說他是中國的華盛頓?
    當然,袁世凱有著獨裁和稱帝的汙點,但是對於革命黨人之外的大部分人來講,卻沒有「竊國大盜」所形容的那般誇張。因為無論是之前改內閣制為總統制的獨裁舉動,還是後續稱帝建國的復闢陰謀,其本質上都還只是在和革命黨爭奪權力,並沒有所謂的開歷史倒車。因為清朝滅亡後,當時的中國其實處在了一個岔路口,即選擇什麼體制去管理這個國家。
  • 曹操為何沒有稱帝? 他始終忘不掉此人憂鬱的眼神
    劉邦統一天下,有張良的輔佐。曹操統一天下,其實也有一位張良,只不過這位張良沒有善終,最後選擇了服毒自盡。 那荀彧為何要自殺呢?這就要從荀彧投靠曹操的動機說起,荀彧起初是袁紹手下的謀士,後來他覺得袁紹不能成大事,選擇了投靠曹操。
  • 孝莊輔佐兩代帝王而不效仿武則天稱帝,是沒實力還是沒野心?
    那麼孝莊太后在當時為什麼不效仿武則天稱帝呢,是沒實力還是沒野心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客觀來說,孝莊太后之所以沒有越權,沒有稱帝,首先是因為當時局勢不會給她這種機會,也就是說沒實力;其次不說有沒有實力,本身以孝莊太后的表現來看,她也沒有這種野心,還是很安分守己的。
  • 韋皇后為何要效仿武則天稱帝?歷史的背景不能忽視
    顯然韋皇后對於這樣的安排不滿意,於是她先將李旦排擠為教書先生(太傅),然後籌劃登基稱帝。當然前提是先將絆腳石李旦、太平公主、少帝李重茂等人逐一剷除。那麼,韋皇后為何那麼狂妄,還妄想如武則天一樣稱帝呢?原因有三點。
  • 湘軍將領力勸曾國藩稱帝,為什麼他的心腹趙烈文保持沉默
    筆者總會用大量篇幅來描述曾國藩為什麼四次都不肯稱帝。在湘軍接連大敗太平軍的過程中,以曾國荃為首的湘軍將領多次催促「更進一步」。就連浙江巡撫左宗棠也在湘軍攻佔安慶後,密信催促湘軍稱帝。曾國藩為什麼不稱帝?一直以來,最常被提及的原因是曾國藩充滿忠君報國的情懷。他起兵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
  • 北宋傳奇太后劉娥:獨攬大權,而為何未能稱帝?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一千多年後,北宋時期也有一位傳奇的太后,她是劉娥,她臨朝執政十一年,獨攬大權,但為何她沒能稱帝?在劉娥執政期間,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採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經濟發展。興修水利,發明「交子」(古時的一種貨幣交易方式),處理「天書運動」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使之國泰民安,為宋仁宗治理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
  • 呂布轅門射戟到底有多大震撼,為什麼可以讓大將紀靈同意退兵呢?
    呂布轅門射戟,協調劉備和紀靈兩家罷兵,在一定程度上和呂布的個人實力和軍隊實力有很大的關係。卻說袁術即得傳國玉璽,又在淮南一帶壯大勢力之後,便暗自有了稱帝之心。為了掃平障礙,袁術和帳下文臣武將商議,問他們如何掃除孫策等人。
  • 《畫江湖》不良帥計中計,李星雲成功稱帝!
    不良帥死是他自己安排的,目的是為了造勢。不良帥真名為袁天罡,實力天下第一,而且擁有著眾多『不良人』手下,是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天下人都對不良帥有著一種畏懼,只要他還在他們就不敢造次,所以他求死是為了天下大亂,那麼他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其實不良帥一開始就知道李星雲到最後都不會稱帝,因此他使用了計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