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子
編輯 | 思齊
香薰並不新鮮,然而晶石香薰在國內並不常見。晶石是自然未經打磨的原石,是很好的吸附和擴香材料,所以將精油滴幾滴在晶石上,就能自然擴香,因為高顏值屬性,晶石香薰是Instagram上非常流行的香薰品類。
36氪注意到,從今年春節前開始,一款「晶石香薰」開始在朋友圈以及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悄悄走紅,而這款晶石香薰則來自國內的新品牌「觀夏SummerLab」。
觀夏團隊告訴36氪,之所以看好香氛市場、並創立品牌「觀夏SummerLab」,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從行業機會來看,中國的香水市場幾乎被國際大品牌壟斷,國內出現了香氛品牌「氣味圖書館」,銷量很好,驗證了市場可行性,但遠遠沒有滿足市場需求,還有很大的品牌空白,是一個藍海市場。從用戶來看,消費群體的結構變化帶來巨大的機會。未來的消費主力是90後、95後甚至00後。相比70、80後,他們的經濟壓力小,而且更願意嘗試國產品牌。再進一步到消費習慣,90、95後更關注生活品質、消費意願強,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買最好的,也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花錢,也就我們說的從實用主義到「悅己心態」消費。基於此,觀夏定位於「專注香氛療愈與健康生活的品牌」,基於植物元素,計劃逐步推出植物香薰、花草茶以及植物洗護系列,後面兩個系列預計在今年 5 月上線。據了解,觀夏已經獲得了真格和 IDG 的天使輪融資。
團隊告訴 36氪,在產品正式上線之前,團隊已經為這個品牌準備了兩年,例如請來了有在沙龍香品牌蘆丹氏 (SergeLutens) 和歐瓏(Atelier Cologne)工作經驗的調香師。
在香氛產品線上,目前觀夏共有 6 款香氛,是國內不太常見的晶石擴香,晶石全部進口,來自全球安哥拉、南非、烏拉圭等地,經過礦採海運回國後,用手工砸開,再淘洗、晾乾、手工拼配,為了顏色深淺不一、有層次感,每個SKU觀夏用了2-4種晶石,比單品類晶石更耗時間。
品牌早期的種子用戶來自創始團隊的朋友、同事、家人等等,產品上架第一天賣出 1000 件,團隊還沒有做任何營銷投放,依靠口碑發生的自然復購超過了 60%。
對於消費品來說,品牌塑造相當關鍵。而品牌是一個非常抽象的詞,要如何理解?
觀夏給了我們一個公式:品牌公司 = 廣告公司 + 內容公司。
具體來看,品牌≠爆品,更多是專注在細節,用戶在拿到產品的時候,從設計、包裝、材質、顏色等,每一個環節都是品牌的名片。拿觀夏舉例,包裝盒使用的卡紙、手指撫摸時才可以感受到的盒子外略微凸起的紋路、包裝用的絲帶等等,觀夏都和奢侈品品牌保持相同水準,細節體現差別,用戶自然有感知。
另一方面,內容也是品牌的關鍵。內容承載著品牌的情感和價值觀,結合不同的場景,是用戶情緒的出口。因此,作為禮物的晶石香薰,觀夏加入了個性化定製的部分,消費者可以定製瓶子上的祝福語標籤。
比如,其中一個用戶的父親確診肺癌,她請長假陪伴,買了晶石香薰送給父親,在定製欄她寫下:I will protect you like you did;一位送給男朋友的寫下「三十而立」;送給失戀的自己,有人寫「來日方長,萬事可期」;送給辛苦工作的自己,用戶寫下「覺知意味成長」。
除了祝福語標籤,6 款香薰的名字也很有記憶點,比如「玫瑰靈藥」的英文名是「Love me tender」,「雪融白茶」的英文名是「Let it go」。每款香薰會配有卡片,解釋這款味道代表的意義和氛圍。因此,除了味道的層次,香薰這樣的「生活方式產品」化身一個個具象的畫面、場景、還有情緒,更容易觸發用戶共鳴,產生情感連接。
新品牌都需要冷啟動,觀夏選擇了「禮品」這個切入點。從價格來看,定價 399 元,是一個負擔得起,又有些分量的禮物。而用戶人群也因此打開,香薰可以送給戀人、閨蜜、父母、孩子等等。這也是觀夏選擇在節日前上線的原因所在。
同時,好的內容有自傳播效應,加上高顏值的產品,很容易激發用戶主動傳播的意願,而社交媒體的分享則有機會像滾雪球一般,實現用戶增長。
未來,關於植物元素品牌的想像空間,觀夏告訴我們,團隊由畢業於哈佛、耶魯的設計師,專業策展人,植物學家、配方專家、中醫師、食療專家、調香師等組成,其中聯合創始人曾經操盤過知名健康果蔬汁品牌,接下來會推出洗護系列和花草茶系列,即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