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食物間的相剋原理,攻擊不忠貞的丈夫,最終使其掉眉毛、掉頭髮,甚至死在相剋的食物中。」是不是一種熟悉的畫面感油然而生?沒錯,這是吳鎮宇主演的《雙食記》的主要劇情,其中蝦和維生素C的搭配也是女主角的死亡食譜之一。但真的如同電影中所表現的那樣,蝦和維生素C一起食用會導致人砒霜中毒而死嗎?在這裡,維果清的營養師可以跟大家說:除非你能一口氣吃下150公斤蝦!
首先,海鮮裡的砷主要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無機砷的含量在海鮮裡最多不超過總砷含量的4%,其中多是五價砷,少量是三價砷。而佔主體地位的有機砷的危害非常之小,而且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大米、豆類中也含有有機砷,它們絕大部分以砷甜菜鹼的形式存在,基本上會被原封不動地排出體外[1]。但是在服用大量維生素C後,五價的砷會還原為三價砷,也就是生成了所謂的砒霜(三氧化二砷),產生砒霜毒性。但是一個人要吃多少蝦才足以中毒?根據我國國家標準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GB 2762-2005[2],貝類蝦蟹類無機砷的上限為 0.5mg/kg 鮮重。砒霜的人體經口致死量約為100-300mg。如果按照下限100mg來計算,其中砷元素含量約為75mg(100mg*150/198)。假設所有食用蝦的無機砷都達到汙染值上限標準,那麼一個正常成年人需要一次性吃下150kg(75mg/0.5mg/kg)的蝦,才足以「保證」被砒霜毒死。所以,就算有機五價砷能被維生素C在體內還原生成砒霜,以正常人的食量,也很難發生反應。
其次,有機五價砷需要藉助大量維生素C將其傳化為無機三價砷。我們極少能從食物中一次吸收那麼多維生素C(500mg以上)。通常除非一次吃上6個新鮮橙子(約1.5公斤)或50個蘋果(約12.5公斤)或5個獼猴桃(約1斤半)或1.5公斤以上的綠葉蔬菜。但是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會通過腎臟以尿液形式排出體外,所以我們人體正常吸收的維生素C的量是很有限的。
正常成年人維生素C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00毫克,而維生素C的每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1000毫克(相當於3個檸檬),當然長期大量地服用維生素C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形成草酸鹽結石。但在吃海鮮的時候如果可以適量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製品等鹼性食物會對身體起到酸鹼營養均衡。此外,維生素C作為最普遍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癌、提高免疫力、抗黑色素、保護牙齦,有助於傷口癒合的功效。
事實上,人體是一個變化多端而又極其複雜的生物體,許多實驗室中的實驗結果不可能機械地在人體內完全重現。如食物中的維生素C本身受食物加工烹調方式、消化道內的pH、溫度以及其它營養素消化吸收過程中的相互影響,都會對其本身的消化吸收產生較大的幹擾。儘管魚類、貝類和藻類等水產品中總砷含量高於其他食品,但是水產品對無機砷攝入的影響不大,因為水產品中主要含有機砷,與砷引起的癌變沒有很大聯繫[3]。因此,只要是正規來源的新鮮魚蝦,其砷含量低於汙染物限值,正常食用的劑量下是不足以產生中毒症狀的。
那麼,什麼食物不能和海鮮或者維生素C一起食用呢?建議海鮮和啤酒儘量不要在一起食用。海鮮本身嘌呤含量較高,嘌呤代謝會生成尿酸,尿酸的累積確實會導致痛風。啤酒中的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會跟尿酸競爭排出途徑,會影響了尿酸的排洩;建議維生素C不要和阿斯匹林還有葉酸同時服用,以免抵消其藥效和營養功能。所以孕婦早期在服用葉酸的同時要多補充維生素C。
結論:蝦裡的無機砷含量很低,就算是能被維生素C還原得到砒霜,那麼微小的量,連中毒反應都不會出現,更別說是「暴斃而死」了。所以,親!如果乃們想學電影中女主角留著這招以後等著神馬時候用還是算了吧。如果如果乃們還是心有疑慮覺得吃了之後感到身體不適,那一定是被賣蝦的小哥騙到了買到了不腫麼新鮮的150kg的大蝦啊!
參考資料:
[1] Seafood arsenic:Implications for human risk assessment.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47(2007)204–212.
[2] GB2762-2005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
http://www.ziq.gov.cn/portal/webfiles/web/file/12275082059288029.pdf
[3]食品中砷及砷化合物的食用安全性評價.尚德榮,趙豔芳, 郭瑩瑩, 瞿毓秀,寧勁松, 盛曉風, 張明.[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2.12(2)4: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