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雅戈爾優衣庫,服裝代工領頭羊盛泰集團如何應對22億短債?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野馬財經

作者 |戴鄂編輯 |繆凌雲來源 |風雲資本界

從浙江嵊州走來,帶著雅戈爾的標籤,這家雄心勃勃的服裝全產業鏈跨國公司渴望成為「國內服裝代工第一股」。瞄準了上交所主板之後,它能如願以償嗎?

背靠雅戈爾、優衣庫

7月3號,證監會官網上新添了一大批排隊上市企業的招股書,其中就有盛泰集團(浙江盛泰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盛泰集團主要從事紡織面料及成衣的生產與銷售,前身是嵊州雅戈爾色織科技有限公司,於2007年5月在浙江嵊州成立。

後來,公司逐漸將業務拓展至湖南、安徽、重慶、越南及柬埔寨等地,產能布局於中國、越南、柬埔寨、斯裡蘭卡以及羅馬尼亞,成為了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跨國企業。

來源:盛泰集團官網

報告期內,來自成衣和面料銷售產生的主營業務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5.54%、95.06%和96.74%,其他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外協加工收入、棉花銷售收入等。

盛泰集團主要產品收入(來源:招股書)

盛泰集團營業收入構成(來源:招股書)

作為國內外中高端服裝品牌的代工廠,從銷售區域上來看,公司收入來源佔比最高的是中國本土,境外收入主要來源於美國和日本。

來源:盛泰集團招股書

這是由於盛泰集團的主要客戶例如拉夫勞倫、優衣庫、卡文克萊(Calvin Klein)、美鷹傲飛(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等均位於美國和日本,尤其是第一大客戶拉夫勞倫和第二大客戶優衣庫分別位於美國和日本地區。

其他主要客戶諸如拉科斯特(Lacoste、鱷魚牌)、博柏利(Burberry)、阿瑪尼(Armani)、雨果博斯(Hugo boss)、斐樂(FILA,安踏旗下高端品牌)等主要位於歐洲和中國。

不過,相比於上述客戶以及公司的主要股東,盛泰集團自身的知名度顯得還不夠高。公司的前三大股東中,就有伊藤忠亞洲(優衣庫關聯方)、雅戈爾服裝兩大翹楚。

盛泰集團股東構成(來源:招股書)

目前,盛泰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是徐磊,他曾經在雅戈爾集團擔任董事。

徐磊(來源:公司宣傳片)

公司前十大股東當中,香港盛泰持有寧波盛泰100%股權,徐磊持有香港盛泰95.83%股權。徐磊通過寧波盛泰間接控制了盛泰集團33.70%股權,通過香港盛泰間接控制了盛泰集團1.36%的股權。再有,2017年10月25號,盛泰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盛新投資和盛泰投資還與徐磊籤署了不可撤銷的一致行動協議。

由此,徐磊合計控制了盛泰集團48.15%的股權。

1968年出生的徐磊擁有中國香港籍,他曾經擔任過雅戈爾集團董事,以及雅戈爾日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

現在,徐磊是盛泰集團的董事長,還兼任了香港盛泰、寧波盛泰、盛泰針織(盛泰集團子公司)、新馬服裝(盛泰集團子公司)的董事長。

從另一方面來看,重要股東雅戈爾投資、伊藤忠亞洲,與重要客戶優衣庫以及公司實控人徐磊職業經歷之間的關聯關係,也帶來了盛泰集團引人注意的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值得重視

到2019年,雅戈爾集團還成為了盛泰集團第一大採購商。近三年來,盛泰集團從雅戈爾集團進行採購活動的金額佔公司主營業務的成本的比例保持在5%左右。

2017年-2018年,雅戈爾是盛泰集團第二大供應商,第一大供應商聯盛紡織是徐磊旗下公司。後來在2018年10月末,盛泰集團收購聯盛紡織,使得2019年雅戈爾直接升級為第一大供應商。

招股書披露,2017、2018和2019年度,盛泰集團營業收入達到46.20億元、52.90億元、55.70億元,公司毛利率水平分別為18.52%、19.13%和19.91%,略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同期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22億元、2.38億元和2.76億元,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報告期內,盛泰集團前五大最終客戶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為53.91%、53.20%和54.8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通過Uniqlo Co., Ltd.(優衣庫,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最終客戶)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佔盛泰集團營業收入的13.31%,位列公司第二大客戶。

盛泰集團2019年大客戶截圖

2018年,最終客戶為優衣庫以及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的銷售收入,佔盛泰集團營業收入的比例,合計達到了19.13%。

2017年,最終客戶為雅戈爾集團的銷售收入佔盛泰集團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81%,最終客戶為優衣庫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的比例為18.41%。

對盛泰集團來說,和雅戈爾、優衣庫這些國內、國際知名品牌深度合作,有一定的關聯風險,不過同樣可以帶來穩定的業務。

盛泰集團亦向風雲資本界表示:「公司招股書中對於雅戈爾和伊藤忠相關的關聯交易、帳目來往均有詳盡披露和說明。公司人員、財務、機構和業務等均具備完全獨立性。未來公司與雅戈爾和伊藤忠的關聯交易頻率和規模取決於實際生產經營的需要。」

負債水平遠高於同行,22億短債規模居高不下

根據招股書,這次籌備上市,盛泰集團擬公開發行5600萬股新股,募集6.95億資金。其中4.95億元用於面料技術改造及擴產能等項目,剩下的2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實際上,資金狀況是盛泰集團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2017年-2019年,盛泰集團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6.66%、75.71%、72.08%,而不久前遞交招股書的服裝代工廠萬代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5.79%、37.39%、30.53%。

並且,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為2.1億元,而短期借款高達22.62億元。

實際上在報告期各期末,盛泰集團短期借款規模一直保持在22億左右,佔流動負債的比重分別為70.64%、65.89%和67.76%。

盛泰集團合併報表流動負債

對於這種情況,盛泰集團向風雲資本界表示:「公司對負債的把控和金融工具的使用均符合自身經營發展的步調。本次募股上市有計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補充營運需要,會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公司財務結構,但理論上不會對短期借款規模形成較大的影響,公司整體流動負債構成將會持續保持穩定,公司對相關風險的追蹤和把控標準嚴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品味,你是否會偏愛拉夫勞倫、優衣庫、雅戈爾,或其它某一個中高端品牌服裝?在國內眾多服裝品牌當中,又看好哪些公司的發展前景呢?歡迎在評論區聊聊。

相關焦點

  • 優衣庫創始人:13歲輟學搞代工,今身家700億成服裝界首富!
    02拿下優衣庫,一舉成為世界第一的服裝代工廠主打中高端市場,嚴格把控產品生產線的每一個環節,精益求精,對瑕疵產品零容忍!很快讓申洲針織在服裝代工行業樹立起了自己的聲望,生意越做越大。一上任,意氣風發的馬建榮就爭取到了日本第一大服裝品牌優衣庫的大訂單!但要求同樣十分苛刻!必須在20天內完成35萬件服裝的代工訂單!否則,將付出巨額的違約賠償金!這對當時的申洲針織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 攜23億巨債衝擊IPO,優衣庫、斐樂代工廠盛泰集團勝算幾何?
    2020年對於服裝企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關店、倒閉的企業比比皆是。近期,服裝代工企業盛泰衝擊IPO的消息再次將大眾的視線帶到上遊加工市場。在安踏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服裝企業之前,代工企業申洲國際一直是市值最高的,也成為服裝界「神話般」的存在。如今的代工廠盛泰集團也準備上市,是否能多幾分底氣?
  • 中國服裝行業首富:身價630億,它的公司比安踏、海瀾之家還賺錢
    而在馬建榮之後,才是安踏集團的丁世忠、丁世家兩兄弟,這兩兄弟的財富也均超過了400億元。至於之前多次登上過中國服裝行業首富的周建平,則由於海瀾之家近兩年來業績增速放緩、口碑有所下滑,他的財富在過去一年裡縮水了155億元,已經掉出了前三位。
  • 2分鐘讀財報|萬代服裝IPO:為Zara阿瑪尼代工 靠出口退稅盈利
    近日,Zara、阿瑪尼等服裝品牌的代工廠萬代服裝披露了其招股說明書,向A股發起衝擊。萬代服裝主要從事梭織服裝生產和銷售,以ODM模式向服裝品牌商銷售成衣服裝,未以自由品牌銷售。招股書顯示,公司前五大客戶為全球知名的服裝品牌商,其中印地紡集團、阿瑪尼集團、貝納通集團及綾致集團在2017年-2019年三年間均為公司前四大客戶。主要業務是為全球服裝品牌代工,這也就意味著萬代服裝的海外營收佔比較高。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服裝出口實現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03%、78.26%、77.81%。
  • 申洲國際的別樣代工模式
    1997年,公司產值尚不足1億元,馬建榮接任集團董事長後拿下優衣庫訂單,並為之建立專用工廠,將公司帶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其後,申洲國際又通過歷史悠久的日本服裝採購代理,與優衣庫、伊都錦、伊藤洋華堂及日本賽施麗公司等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和零售商建立了5-13年的長期業務關係,迅速做大規模。
  • 靠代工賺來千億市值,曾一晚花光9個億
    其實除了這兩位富豪,我國還有其他馬姓富豪,只不過他們相對低調,比如平安集團的馬明哲。在金融行業,其實他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而平安集團也是國內最賺錢的企業之一。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說的則是另外一個馬姓富豪,他則是服裝行業的馬建榮。2018年,馬建榮以500億的身價穩定服裝行業首富。
  • 斐樂優衣庫代工廠IPO:盛泰服裝應收帳款佔比高 關聯交易惹關注
    但報告期內,該公司應收帳款、存貨高企,同時其還曾通過轉貸籌集資金《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雨著名的微笑曲線向市場展示了產品的利潤大都分配給了設計和銷售端,生產環節往往利潤水平較低,因此許多「大牌」都通過代工的方式將附加值較低的加工端剝離以控制成本。不過,也正因如此,近年來湧現出不少優質代工企業。
  • 斐樂優衣庫代工廠IPO:盛泰服裝存貨應收帳款佔比高 關聯交易惹關注
    不過,也正因如此,近年來湧現出不少優質代工企業。 近日,為斐樂、優衣庫等國內外中高端品牌提供代工業務的浙江盛泰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泰服裝)遞交了招股書,擬向A股發起衝擊。 資料顯示盛泰服裝主要從事紡織面料及成衣的生產與銷售,主要服務於國內外中高端品牌,客戶包括斐樂、優衣庫、拉夫勞倫、雅戈爾等。
  • 斐樂優衣庫代工廠IPO:盛泰服裝存貨應收帳款佔比高 關聯交易惹關注...
    但報告期內,該公司應收帳款、存貨高企,同時其還曾通過轉貸籌集資金《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雨著名的微笑曲線向市場展示了產品的利潤大都分配給了設計和銷售端,生產環節往往利潤水平較低,因此許多「大牌」都通過代工的方式將附加值較低的加工端剝離以控制成本。不過,也正因如此,近年來湧現出不少優質代工企業。
  • 剔除關聯交易後 服裝代工廠盛泰集團還剩些啥?
    申洲國際專門給一線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耐克、彪馬等企業做代工,盈利能力遠超中國第一鞋服品牌安踏,市值常年穩居千億,直到近年才被瘋狂併購的安踏超越。有申洲國際珠玉在前,盛泰集團在A股介紹起自己來,也多了幾分底氣。
  • 紡織服裝行業深度研究:優衣庫,平價不平庸
    1、迅銷集團:全球領先的服裝零售巨頭迅銷(Fast Retailing)是一家跨國公司,經營多個時尚品牌,包括 UNIQLO,GU和 Theory 等。作為全球第三大製造商和零售商,公司通過管理從採購、設計、生產到零售向消費者提供優質且價格合理的服裝產品。
  • 優衣庫柳井正:未來服裝「功能重於時尚」,品牌要注重科技屬性!
    優衣庫中國連續幾年天貓雙11的線上銷售成績都不錯,2016年以2分53秒成為天貓平臺上首個銷售額破億的品牌;今年雙11,優衣庫天貓官網1分鐘內破億。按照這份計劃,優衣庫 2020 年在美國的年銷售額將達到 100 億美元,全球年銷售額達到 500 億美元。但在2016年,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將這個目標下調至了300億美元(約3萬億日元)。據其2017財年年報,迅銷集團總營收達到了1.86萬億日元。擺在柳井正面前的至少還有這幾個任務:一個是多品牌戰略的成功。要持續增長,多品牌是必經之路。
  • 中資美元債現狀如何?
    截至2020年3月20日,存量中資美元債共1927隻,規模合計8918億美元。貝萊德、惠理集團、德國安聯集團、摩根大通、英國保誠集團等國外大型基金公司、保險機構、銀行等,是中資美元債的主要持有人,前18名持有人的持有規模佔中資美元債的比重超過一半。
  • 耐克、阿迪、ZARA、H&M、優衣庫、李維斯等22家服裝和運動品企業...
    加拿大瑜伽運動服裝品牌露露樂蒙(Lululemon)公布截至11月1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銷售額為11.17億美元,同比增長22%,去年同期為9.16億美元;淨利潤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14%。女裝銷售額同比增長21.6%至7.91億美元;男裝銷售額增長14.3%至2.39億美元;裝備等其他品類銷售額增長52%至8598萬美元。
  • 「藏」在大牌背後,沒有自己的品牌,光靠代工,一年淨賺50億
    在製造業中,富士康是一大代工巨頭,而在服裝行業之中,也有著這樣一家代工巨頭,這就是申洲國際了。申洲國際,是一家「藏」在大牌背後的OEM企業,雖然,沒有自己的服裝品牌,但「專門」為知名大牌做代工,從而賺得盆滿缽滿。在申洲國際2019年的財報中顯示,企業實現營收226.7億,淨利潤為50.95億,均保持了增長態勢。
  • 「穿不起」的優衣庫
    在2014-2015年,由於受匯率影響,日元貶值導致了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代工工廠的勞動力生產成本攀升,迅銷集團進行了兩次不同程度的提價。  2014年7月,優衣庫秋冬產品平均漲價5%,2015年優衣庫產品平均漲價幅度達到10%。
  • 中國服裝業首富:13歲輟學搞代工,從欠債工廠到1800億針織王國!
    他花費上億元連續8年春節包車,送上萬名員工回家過年; 他是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這些服裝巨頭背後的「東方巨人」; 他13歲輟學搞代加工,把一個欠債的工廠做成市值1800多億的「針織王國」!
  • 巨虧100億!日本首富遭受重擊,優衣庫也扛不住了!
    疫情兇猛,優衣庫也扛不住了。近日,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發布財報:截至5月底的第三財季,實現營業收入為3364.1億日元,同比下降36%,營業利潤暴跌74%,淨虧損98.2億日元。利潤暴跌74%、虧損近100億日元,這在優衣庫的歷史中是相當罕見的,關於巨虧100億的原因,其在財報中表示,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等影響,2020上半年大部分門店被迫歇業,以致集團各事業分部均錄得營收及利潤大幅下滑。
  • 耐克、阿迪、ZARA、H&M、優衣庫等22家服裝和運動品企業最新業績
    加拿大瑜伽運動服裝品牌露露樂蒙(Lululemon)公布截至11月1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銷售額為11.17億美元,同比增長22%,去年同期為9.16億美元;淨利潤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14%。女裝銷售額同比增長21.6%至7.91億美元;男裝銷售額增長14.3%至2.39億美元;裝備等其他品類銷售額增長52%至8598萬美元。
  • 申洲國際的別樣代工模式(下)
    抓住全球紡織產業鏈向中國轉移的歷史機遇,公司上世紀90年代不僅積極承接日本高端服裝品牌的代工訂單,還前瞻性地布局布料研發,並構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染整工藝生產流程,打造垂直一體化生產模式。2005年上市當年,其躋身耐克、阿迪達斯、PUMA等全球巨頭運動品牌供應商名單,及時搭上增長更快、利潤更高的運動服裝賽道,獲得了比合作品牌商更快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