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中國儲蓄率一直蟬聯世界第一,到銀行存款也成為國民「衣食住行」一樣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各大銀行的網點也在城市中隨處可見。目前中國銀行類金融機構就高達4000多家,但有屬於國家控股的銀行機構僅有15家,其它銀行機構則屬於民營、商業等。
銀行數量的暴增,也促使銀行亂象頻發,百姓們在銀行存款也越來越不「穩當」。時至今日,中國倒閉的銀行總共有4家,相信很多人會感到吃驚,銀行竟然能夠倒閉?
的確,中國確實有銀行「倒閉」這一說法,並且國家允許銀行倒閉,包商銀行就是明顯的例子。今年11月包商銀行正式破產清算,成為過去式。其實像包商銀行這樣的中小銀行非常常見,由於中小銀行數量太多,導致監管死角也越來越多。
包商銀行破產的主要原因,是銀行大股東違規佔用大筆資金,自然就導致逾期出現,銀行資不抵債,只能申請破產清算。包商銀行存在的問題並不僅僅在本行中存在,在其它中小銀行中也存在類似問題,並且此類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多數中小銀行的發展趨勢。
今年10月份,海寧德商村鎮銀行一支行長違規放貸,填補個人債務窟窿詐騙3514萬,引起了社會對村鎮銀行的關注。
位於河北石家莊的晉州恆升村鎮銀行,也存在和包商銀行一樣的問題,但晉州恆升銀行的事態發展顯然比包商銀行嚴重得多。
2014年晉州恆升銀行正式成立,經過多次股權變更,銀行60%的股份落入趙強手中,然而趙強明面上的持股只有5%,把自己偽裝成了小股東。
從2015年開始,野心勃勃的趙強就夥同銀行內部人員,藉助多戶聯保形式,冒充他人身份不斷籤下貸款合同,從銀行批下的貸款,皆為趙強一人所有。
此外,趙強還多次威脅銀行工作人員,通過銀行系統獲得居民的身份證信息,然後製作萬張假的身份證圖片。據趙強交代,從銀行騙取的貸款,他全部用於買股票、投資房產。
直到2018年,趙強經人舉報,晉州恆升銀行不為人知的一面才就此揭露。
據統計,截止2018年,趙強及其團夥一共從銀行中騙取貸款26億元,貸款筆數達17114筆。最喪心病狂的是,在騙取貸款過程中,趙強團夥不止盜用他人信息,就連死人的身份信息都不放過,利用其信息騙取貸款。
晉州恆升銀行涉案騙貸事件後,加上國內有銀行倒閉先河,許多儲戶感到恐慌,認為銀行存款並不安全。
對於銀行存款,儲戶們無需過分恐慌。目前國家已經退出《存款保險條例》看,條例明確規定,一旦儲戶存款的銀行出現問題,可以直接申請賠付,優先拿到賠償金額。值得注意的是,最高賠款只有50萬元。如果儲戶存款超過50萬元,也只賠付50萬元。
對此,儲戶們在選擇銀行存款時,應當優先選擇六大行,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存款安全。如果受中小銀行年利率吸引,儲戶在存款時,應當將存款分散存進不同銀行,最好是每個銀行總存款不超過50萬元,這樣可以極大降低風險。此外,在面對銀行理財產品推薦時,也要理智分析。
結尾
伴隨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百姓們的荷包也越來越鼓,存款安全也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
總的來說,中小銀行,尤其是風險偏高的村鎮銀行,存款還是具有一定風險,銀行也會破產,儲戶萬萬不可因高額年利率,存入大量資金,還是要以資金安全為主。
你會把資金存在利息高的村鎮銀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