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U先生18萬左右買了一輛2.5L四驅納瓦拉,使用小3年,U先生對於它的評價究竟如何?這輛合資皮卡對於他的意義是什麼?他又有什麼樣的期待和建議呢?
為什麼選擇納瓦拉?
U先生這樣跟小編說:
我一直就很喜歡皮卡,早就想買一輛自己玩。買車前關注了很多車型,不論是國產品牌的江鈴、長城,還是高大威猛的F150、豐田的坦途。
當時我更喜歡F150和坦途,但合算下以後不管是用車成本還是保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還是決定果斷放棄了它們。
至於自主品牌車型也確實有一些大小問題,身邊的朋友在我買車之前分享了很多用車感受,以及品牌推薦。通過綜合的考慮還是決定選擇了納瓦拉。
買車後的使用感受
來聽聽U先生對於愛車優缺點的使用感受。
必須要說價格是這輛車眾多優點之一,大概15-20萬,預算不高,更適合大多數愛玩的人選擇,而且不光野外出遊,更重要的是能夠兼顧日常城市駕駛,油耗平均百公裡13-15個。
外觀方面,我還是很喜歡它的外形,雖然沒有F150那麼硬朗,又沒有坦途那麼霸氣,但您如果不是一個皮卡愛好者的話,第一眼一定猜不出它的價格,也不會認為這輛車和普通的拉貨皮卡一樣。
之所以買納瓦拉,就是衝著「發動機變速箱」買的,變速箱是日本Jatco的7AT變速箱,而且了解到這個變速箱同樣運用在同品牌的途樂上面,可以更踏實的使用,一點都不會拖檔。市區日常出行也好,還是假期外出越野、攀爬、郊遊也好,不會過於擔心故障率。
這輛車有著分時四驅結構,在100km/h以下是可以輕鬆切換的,而且四驅模式選擇時候中控上面有顯示,很容易看懂,非常適合我們這種年齡稍大一些的人群。選擇四驅後就表示遇到部分地形困難時進入分時四驅模式,易於脫困。可話又說回來,雖然低速四驅模式下有扭矩放大器,不過沒有四輪電子限滑,所以說也不是什麼困都能脫的,所以我覺得技術更大於功能。
底盤方面,前懸雙叉臂獨立懸架,後懸4片彈簧板,彈簧鋼板就意味著承載性、韌性強,反之舒適性就會大大的降低。接近角和離去角為31度和26度,還有215mm的離地間隙,讓它能有更好的通過性。
動力方面不是很有勁,對於皮卡來說2.5L自吸發動機,而且184Ps的馬力,其實並不大。我每次出行遊玩都是會拉很多東西,這樣下來其實會影響一部分的動力,給我一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
安全和功能比較差勁,這輛車全系都是只有兩個安全氣囊,沒有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天窗、倒車影像等這些也都沒有,其它的我倒是沒什麼要求,畢竟皮卡不是城市SUV。
車主建議
U先生對於廠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對於納瓦拉我個人很是喜歡,但還是不得不說安全配備實在不夠,全系只有兩個安全氣囊,對於20萬的車來講也太節省成本了。還有倒車影像,這個功能無論是否用到都一定要有,因為越來越多的用戶都比較依賴這個功能。以上兩點,為人為己都希望廠家務必要增加配備。
其次就是發動機馬力的提升,也希望廠家同提升安全性後也不忘增加「小馬拉大車」的動力。
總結
納瓦拉作為一輛皮卡,對於消費者的定位其實非常清晰,同時能夠兼備市區和野外道路,而且優點眾多,比如優秀的變速箱以及載重能力這種核心的優點,實在是讓人感受深刻,如果能夠增加電子限滑功能就更加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