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入定的三種狀態,你出現的是哪一種?

2020-12-14 水往雲來

打坐時,會出現的狀態千奇百怪。有的人感覺全身發熱,但是不感覺燥,一種很舒服的那種熱。有的人感覺身體某處像有螞蟻蟲子爬的感覺,但是用手一摸,那裡卻沒有任何東西。還有的人打坐時,感覺身體某處一「震」,但是卻不是自己主動讓它「震動」的。

對於這些現象,很多人難以理解。其實,作為一名有心於打坐的人,對於打坐中出現的這些現象,都儘量的讓心保持平靜,不要去理會它們。因為打坐的真正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一旦對外物產生執念,就會干擾到自己的心,無法入定。

談到入定,有人覺得那是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由於每個人的狀態不同,很多人出現的入定狀態,也各有不同。一般說來,不同的人入定,主要有以下三種狀態。能夠入定的人,不妨看看,你出現的是哪一種?

01第一種狀態:無為

在道家打坐中,很講究無為,認為只有無為才是大道。當一個人,不斷地讓自己的心,越來越無為,達到一定的狀態,再去打坐,他就會進入定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打坐許多年,你還無法入定?
    打坐入定是一件「神奇」的事,能讓人進入一種「惚兮恍兮」,似空非空的狀態。有人說,打坐只有真正能入定,才算是入門。對於許多人,打坐能入定,或許是「終生追求的目標。」佛教道教打坐,都講究入定。因為都對入定很新奇,就想:是不是入定後,就能「魂遊太虛」了或者入定後,能像佛陀那樣,去忉利天?有的人甚至直言:如果真能做到那樣,哪怕能入定去一次,這一輩子也值了。打坐到底能不能去忉利天我們不知道,但是一般入定後,能「魂遊太虛」,則是有可能。不過,前提是,你打坐能進入定中。如果無法入定,其它的都是虛妄。
  • 打坐的昏沉和入定的分別
    昏沉跟入定、入靜,怎麼分辨?要如何分辨?簡單的說:打坐時候內心應該是「清清楚楚」的,如果不是清清楚楚,那就是昏沉了。比如說,打坐使用靜心法門為數息法門,應該要專注於靜心法門,打坐的時候如果忘記數了,沒有「清清楚楚」,那就是昏沉了。
  • 打坐入靜後反應、入定、姿勢、方法及注意事項彙編
    總之,打坐的反應非常之多,而且因人而異,在此不可能都一一列出,不管你打坐時有什麼感覺和現象,只要打坐完畢反覆收功後現象消失了,就屬於打坐的反應。請注意:打坐時不能追求,也不能厭惡這些反應,要以一種無為的、無所謂的心態對待,就象刮來一陣風,我們身體突然感到冷了一下,之後就不應再想這陣風和冷的感覺了,因為你越想越冷(與風已經沒有關係了),所有反應的處理都以此類推。
  • 打坐心德!
    打坐也是修行弟子們的必修課,堅持已久後,就會感覺到不一樣的自己,靈性大增,一切都會變得那麼靈通,精神狀態,身體方面都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弟子剛開始打坐時候,能坐到多長時間就坐多長時間,不要強坐,慢慢越坐時間就會越長,剛開始打坐不會容易進去狀態,容易昏沉,犯困,要睡覺,頭部低下,這種時候就不要打坐了,打坐也是沒有效果的,慢慢來,不要急於求成!
  • 入定與出定
    我們可以把燈草或雞毛,放在入定的人的鼻子前面,燈草與雞毛都不動了,才算是真的停止呼吸。  在定中停止呼吸,並不死亡,他與死亡最大的區別,就是身體非常軟而帶溫暖,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修道的人,要恢復到嬰兒的狀態,嬰兒就表示柔軟。一般沒有實際修證工夫的人,誤把入定中停止呼吸的現象,當做死亡,這一類公案很多。
  • 打坐的三個好處,最大的好處,並不是打通任督二脈
    最後在菩提樹下打坐四十九天,夜睹明星而開悟。打坐並非是佛教中獨有的,在古代的中國,包括儒生,或者修行的人,都會通過打坐來讓自己達到一定的狀態。不同的修行方法中,打坐的姿勢也各有不同,但他們最終的目的卻是出奇的一致——入靜,或者入定。對於一般人來說,入靜比較容易做到。通過打坐,心中沒有激烈的情緒,對於各種事情比較看淡,就容易靜下來。
  • 打坐入不了定,可以觀想嗎?
    打坐是一種非常方便的鍛鍊形式。很多人通過打坐,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身心舒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一個人打坐,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利益」。最早期的打坐,是佛家道家用以修行的方式。佛家稱之為「跏趺坐」,其目的是在打坐中,克制自己的諸多妄想執著,最後去盡之後,就達到了打坐的目的。道家打坐,是用來吸收宇宙能量,做一些通脈開穴之事,以求達到長生,或者是養生的目的。由於每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不同,那麼打坐時,出現的狀況也不同。有的人打坐,想些工作上的事情;有的人打坐,想些學習上的事情。
  • 【實修打坐方法】
    打坐不是單純姿勢的問題,要在打坐中消除妄念執著,才能有效將心性層次的能量、外來宇宙能量和自身先天能量有效聚合,達到聚能通脈,開功開悟的作用。方法中腿和手的方向男女有別,不可反向。男女陰陽不同,如果五行逆轉,不但修不成,反而有害身體。一定要按正確方法打坐,平時面對現實生活的考驗,修一顆自我的平和心,是推動能量暢通運行的極大助力。
  • 經常打坐好處多
    打坐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苦從根拔除, 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打坐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打坐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都能調節人體狀態,集中注意力,達到心神合一。很多人就是靠打坐身體調理得很好。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照片中的道士正在打坐,看上去面容很清瘦。在山巔打坐的兩個道士。佛教、道教雖都要修行,但是明顯道士修行要瀟灑很多。道士們追求的是長生不老、羽化升仙,因此他們除了辟穀修行、燒爐煉丹外,還通曉武術、醫術,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道士追求長生不老、羽化升仙。他們在修煉中除了習武外,還會鑽研陰陽五行,採藥煉丹。
  • 佛家的打坐方法
    有人說:「我們不修法不打坐沒有念頭,一修法打坐倒有念頭了。是不是修法修壞了,有念頭了?」 ­  不是。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裡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這怎麼辦呢?怎麼將妄念息下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耳根來攝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從心裡過,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聞」,攝住妄念不動而入定。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打坐的方法  打坐之初主要在於一個環境三個調理。
  • 打坐的正確方法,初學者正確打坐姿勢(詳解)
    調身的目的,是要為我們身體的休息打下一個基礎,要使我們的身體變成一個開放的狀態,要讓我們身體的氣機能夠自由的通暢,調身就是為了我們的真氣在體內的運行和滋養提供最大的基礎條件,那麼它要有兩個統一起來:一、必須要身體的氣機要旺盛,氣要生氣,第二,通道要建好,就像我們一是要有車,二是要有路,有車沒有路哪也去不了。
  • 打坐方法
    也是法相宗所說的五個遍行心所,意、觸、受、想、思的第一個心所,它存在於八識當中,時時刻刻在蠢動,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滅』,微細得很,只是我們平時看不見。 有人說:『我們不修法不打坐沒有念頭,一修法打坐倒有念頭了。是不是修法修壞了,有念頭了?』 不是。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裡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這
  • 打坐的8個基本要求,看看你做對了幾個?
    那麼被壓迫的位置,就會出現脈不通,時間長了,那個部位也無法放鬆,起不到打坐的作用。2、腰直頸正最大一部分人打坐,在這個方面特別不注意。有些人比較困,他也打坐。坐著坐著,頭就低下來了。頭一低下來,後面的脖頸處就處於緊繃狀態。那麼,脖頸處的氣脈就不通。時間長了,就會造成頭痛的問題。很多人知道,打坐能打通經脈,但是姿勢不對,也容易造成能量堵在某處。
  • 打坐 | 打坐的好處及打坐的問題
    簡言之,靜坐並展開想像是一種從身心兩個方面都能調節人體狀態的好方法。  事實上,對於打坐有益,在中國古代就有此說,郭沫若在自己的《靜坐的功夫》一文中談到∶「靜坐這項功夫,在宋、明時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論者多以為是從禪而來,但我覺得,當溯源於孔子的弟子顏回,因為《莊子》上有顏回坐忘(即靜坐)之說。」
  • 氣功基礎:打坐的原理及目的
    幾乎是處於一種擠壓的方式在運轉。 最初這樣煉功是非常痛的,可能只能堅持幾分鐘,就痛得受不了,就會放下壓在膝關節上的腳。但堅持這樣做下去,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在這種煉功狀態中,這個人的血液流動減緩了,氣脈運行也減緩了,那麼,身體在微觀下的粒子其實是處於一種高壓強的狀態下。
  • 20個讓你能堅持打坐入定的建議
    這些建議不是為了幫助你成為一名專家,而是幫助你開始打坐並堅持下去。 1、坐兩分鐘。這看起來非常簡單,只需打坐兩分鐘。這是完美的。從每天兩分鐘開始,堅持一周。如果進展順利,再增加兩分鐘,堅持一周。如果一切順利,每次只增加一點點,你會在第二個月每天打坐10分鐘,這是驚人的!但先從小事做起。 2、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做這件事。
  • 超凡脫俗,看打坐心法
    ,一跟念跑,就妄念紛飛不能入定了。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開悟,假如在座上想這樣、想那樣,妄念紛飛地亂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放下一切對物質的貪戀才行。(三)心念耳聞這是修心密的要訣,對入定開悟,關係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無折扣地照之實行。
  • 如何打坐,打坐要領!
    打坐全身發冷是有寒氣,也叫陰氣,時冷時熱是陰陽失調,全身發熱是火氣旺,打坐全身溫溫氤氤是為正常狀態。打坐是進入高級階段修煉的必然途徑,入定開智慧要打坐,改變身心結構要打坐,清除體內陰渣要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