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來單寶?(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商業模式深度解析)

2020-12-15 書生在野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再小再卑微的個體也不應拒絕發光。

——寫在前面

什麼是來單寶?

從字面理解,就是帶來訂單的意思,乍一聽好像是專門為商家服務的軟體或平臺。

當然,為商家服務,為商家帶來訂單沒錯,但更為本質的是,為用戶提供便捷實惠的本地消費服務,同時讓用戶享受消費帶來的紅利。

我們曾這麼樣官方定義來單寶,即本地化生活服務和社群平臺。

顯然,這麼講,用戶不買帳,用戶還是不知道來單寶是幹啥的,之所以這麼概括,是為了上資本牌桌,拿投資人的錢,拿機構的錢。

但是,在這個不缺錢的年代,搞定用戶才是王道。搞定了用戶,錢會找上門;搞不定用戶,拿到了錢也會打水漂,還不如捐給貧困地區,建個希望小學。

那麼,來單寶到底是什麼?

來單寶是本地化線上點單和社群平臺(App&小程序),同時嵌入了大數據搶單、分享賺錢、社群營銷,以及一元碎片廣告等特色功能。

具體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諸位,如果你能靜下心來細品本文,你就知道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以及網際網路平臺的玩活和套路了。

來單寶辦公樓

(一)2元預定,暢享消費折扣

假設你想請朋友吃個晚餐,通常,你們會直奔你熟悉或者離你近的餐館,現場點菜;或者在美團之類的線上平臺下單,然後去消費。

上面兩種方式,不論哪種都不及用來單寶下單實惠。比如現場點單,同樣的三菜一湯套餐,線下價格是150元,來單寶上可能是8折,即120元,可省30元。

如果在相關線上平臺點單,某三菜一湯套餐假設價格是120元,那麼來單寶上可能就是110元,可省10元。

或許有人會說,同樣是平臺,憑什麼來單寶就比其他平臺便宜呢,你這不是扯淡?

問得好!

因為來單寶平臺不搞代收款,不搞提傭,所以,來單寶上的價格可以比其他平臺更優惠。換句話講,商家在其他平臺賣120元,實際進帳可能90元(事實上,能收到90元就不錯了),因為其他平臺有抽傭,有活動扣點,而來單寶只收2元信息服務費,用戶線下直接和商家結帳,110元套餐商家實際進帳108元。也就是說,商家即便在來單寶上賣的價格比其他平臺便宜,實際收款卻比其他平臺多。

可能還會有人問,你們來單寶平臺就不搞活動扣點,不搞競價排名?

——來單寶平臺還真不搞活動扣點,不搞競價排名。

來單寶平臺的下單模式是用戶發單,系統從價格(折扣)、距離、銷量、用戶評價等多個維度自動匹配滿足用戶需求的商家,用戶再從中挑選中意的商家,2元預定,不存在任何人為因素。這個過程,美其名曰「大數據搶單」。

來單寶的口號是,2元下單,暢享生活隨時隨地。

再次強調一下,即便其他平臺和來單寶價格一樣,來單寶也有優勢,因為,其他平臺都是代收款模式,即先付款,後消費。而來單寶是2元預定,線下和商家結算。

同樣的價格,如果能2元預定,誰還願意付全款呢?

也許還有人會問,用戶下單消費,平臺只收2元信息服務費,平臺能養活自己嗎?

這個問題,也問得好。各位,大家都在使用微信,微信收大家一個子了嗎?網際網路平臺的邏輯是,有了人這個流量因素,賺錢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或者說,不是個事。

再強調一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流量才是王道。誰能撐控流量,誰就是網際網路領域的一哥。

來單寶運營團隊

(二)作為用戶可以賺錢

作為用戶,2元預定享折扣,比付全款下單體驗好多了。

如果再加上分享賺錢功能,對用戶來說,那簡直是爽歪歪了!

通常,我們發現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會分享給家人、朋友,他們也可能會去消費。

這個過程,我們並沒有得到什麼,我們原本也沒想要得到什麼。

但是,現在,如果你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你的家人、朋友去消費了,你就有現金收入,系統自動分配的,無需你任何操作,你只需在來單寶上提現即可,你會不會覺得很爽?

舉個例子。2019年7月28日,南昌美食達人王小倩註冊成為來單寶用戶,現在每個月都會收到來自來單寶平臺2000元以上的獎金,最多的一個月有6000多元,比王小倩的工資還高,這讓王小倩身邊的朋友們羨慕不已。

王小倩的收入由四大部分組成,一是他推薦家人、朋友下載來單寶APP後,他們使用來單寶每消費一次,王小倩就有至少0.6元進帳;二是王小倩的家人、朋友介紹其他人使用來單寶消費,每消費一次,王小倩也有至少0.2元進帳;三是王小倩介紹商戶入駐來單寶,每成交一單,王小倩有50元獎金;四是王小倩每發展一位社群主,有300元獎金。

截至2020年1月1日,王小倩一共介紹了268人成為來單寶用戶,這268人一共又發展了1622人成為來單寶戶,也就是說,這268人+1622人=1890人中,每個人每消費一次,王小倩的來單寶帳戶就會收到平臺自動獎勵的一份佣金。

且不說王小倩介紹商戶入駐、發展社群主賺的獎金,單憑和她相關聯的這1890名用戶每月的若干次消費,王小倩就能坐享其成,每月進帳2000元以上。

這麼輕鬆的賺錢方式,自然讓王小倩身邊的朋友眼紅,當然,每個人都可以下載來單寶,推薦家人、朋友使用,然後開啟躺賺模式。

當前,不論是淘寶、京東,還是美團、餓了麼,都是用戶消費,平臺和商家賺錢。把利潤拿出來和用戶一起分享,好像僅來單寶一家,別無分號。

其實,這裡的分享分傭邏輯,就是平臺為了實現用戶裂變和把用戶粘住給的一個小糖果而已。

要知道,當前,移動網際網路平臺每發展一名新用戶,平均成本在100元以上,而來單寶用分享賺錢這一招,則可以無成本自然裂變,把用戶量做起來。

曾有這麼一個段子,說有個創業者,有個天才想法,即找幾個大老闆,讓老闆們投他100億,並承諾三年內至少有300%的回報,他的邏輯是這樣的,建一個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然後瘋狂拉新用戶,每註冊一個用戶直接砸100元現金紅包,這樣,很輕鬆就可以搞到1億用戶。然後拿著這一億用戶,直接到資本市場講故事,然後上市。跟據以往遊戲規則,阿里7億用戶,市值40000億;美團2億用戶,市值5000億,他的平臺有1億用戶,怎麼著市值也有個1000億+,上市之後,老闆們直接套現,一下子掙個幾百億。

——老闆聽後,面面相覷,但覺得也不無道理。

當然,故事歸故事,核心的邏輯就是幹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用戶量就是市值多少或估值多少。

網際網路思維

(三)未來,社群營銷才是王道

有人說,在北京坐地鐵,不需要走,後面的滾滾人群會擠著你前進、上車。

放大一點看,改革開放至今,茫茫眾生不都是被時代潮流裹挾前進嗎?第一波是以南下深圳為代表的打工、下海淘金潮流,緊接著是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新物種網際網路,再後面是房地產、行動支付,作為個體,在這些浪潮中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而且無法逃避。

時代潮流把我們衝刷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為了生存,我們早出晚歸,在城市的穿梭,不知不覺,我們可能在城市裡已呆了兩年、三年,甚至五年、十年,我們渾然不知,我們以為我們只是個過客。其實,每當夜幕降臨,我們多麼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家在等候我們。我們不單希望有一個物理空間的家,我們更希望有一個安放心靈的家,在那裡,有我們的親人、鄰居和朋友。

為此,來單寶站在人文關懷的角度,研發了小區社群和興趣社群功能,以撫慰那些漂泊的80後、90後,甚至00後,或者是60後、70後們。

所謂的來單寶小區社群,即打開地圖,城市所有小區/商業綜合體都會插上小紅旗,如果小紅旗是亮的,表示該小區已有人創建小區社群,住在該小區的人,可以申請加群;如果小紅旗是灰度的,表示該小區社群還沒有創建,只要是住在該小區的朋友,都可以創建該小區社群。

物理空間有住宅小區,鏡像到網際網路上,就是小區社群。

說明一下,來單寶的小區社群,和傳統微信群比,有以下四大特點:一是唯一性,一個小區/村莊就一個。因為稀缺,所以有價值。二是開放式的,不需要別人拉,每個人都可以自助申請進群。三是容量大,微信群上限是500人,來單寶上限是5000人。四是自帶有團購功能和分潤機制,微信群裡的團購,都是藉助第三方平臺。

所以,進了小區社群,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小區的水、電、物業信息,可以和樓上樓下的鄰居交朋友,當然,還可以通過小區社群搞柴米油鹽之類社群團購。

有人說,搞團購不就是了為賺錢嗎,談什麼人文關懷?

各位,搞社群團購是為了給小區居民提供物美價廉的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用品,給小區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如果能順便賺點錢,有問題嗎?

做好事的同時,順便賺點錢,當然沒問題。

當然,團購贏利,主要歸社群主所得。

所以,來單寶的社群主含金量很高的。

再說說來單寶的興趣社群。所謂的興趣社群,即有共同興趣愛好,或者說有某一個紐帶,可以把群成員連結起來,比如釣魚群、車友會、龍蝦吃貨群,甚至麻將群等等。

有了興趣社群,除了交到同頻共振的好友外,還可以搞精準的社群營銷。

什麼是社群營銷?

還是舉個例子吧。假設南昌有10個小龍蝦吃貨群,平均每個群500人,10個群總計5000人。現在某龍蝦美食城開業,想搞促銷活動,如果採用傳統的打法,比如印1萬份傳單,請幾個人到周邊小區、或者大街上去散發。各位,發傳單的印刷及人工派發成本一張大概0.5-1元,1萬份傳單就是5000-10000元啊,這5000-10000元推廣費用能帶來多少客戶?500位、50位,或者10位,不得而知。如果不發傳單,還能怎麼引流呢?做網絡、電視、廣播廣告,費用高不說,不一定有效果,報紙廣告就更別提了。

如果上來單寶搞社群營銷,直接在10個小龍蝦吃貨群把新店開張促銷信息一發就可以了,5000人都是小龍蝦吃貨,美食城開業的那幾天生意不火才怪。而且,來單寶社群營銷花不了幾個錢,三五百元就可以搞定。

請記住,未來,玩轉社群營銷才是王道。

社群營銷時代,你不圈人,就有人來圈你。各位,打開來單寶看看吧,如果你所在小區還沒有社群,敢緊建一個吧,先佔個坑再說。

當然,想把社群玩轉,是需要精心運營的,具體怎麼運營,先按下不表。

說明一下,只要申請成為來單寶社群主,平臺會組織大家線上或線下培訓、學習怎麼玩社群營銷的。

(四)一元碎片廣告,為中小微商家賦能,為用戶提供便利

如果說淘寶是線下各類鋪店在網際網路上的鏡像,天貓是專賣店、商場超市在網際網路上的鏡像,滴滴打車是計程車、私家車在網際網路上的鏡像,那麼,來單寶一元碎片廣告則是電線桿廣告、樓道廣告、報花廣告,以及傳單在網際網路上的鏡像。

和傳統的電線桿廣告、樓道廣告、報花廣告以及傳單相比,來單寶一元碎片廣告價格極其低廉,一元發一次,效果公開透明。

以常見的房屋出租為例。假設王小二家正好有一套2室1廳房子出租,不想掛在中介(中介看房麻煩,中介要抽一個月的房租),王小二可能會列印20張A4的紙,寫上出租信息,在小區周邊電線桿、樓道、宣傳欄張貼,然後坐等消息。

這麼幹有三個痛點,一是列印、張貼宣傳單要花20元現金(紙張列印、漿糊)和小半天時間成本;二是王小二在前面貼廣告,後面可能立馬就有人貼廣告覆蓋或者把王小二的廣告撕掉了,而王小二毫不知情;三是王小二貼的廣告有多少人看到,王小二一概不知。

假設三天過去了,沒兩個人打電話給王小二,王小二是不是很鬱悶和著急?

如果王小二在來單寶發個一元碎片廣告,把房間實景照片或者視頻放上去,電話、微信留上,那麼,有多少人看了王小二的廣告,有多少人留言,有多少人加微信、打電話,王小二一清二楚。

假設三天過去了,王小二的房子沒租出去,但是顯示有200人看廣告,有10人留言,那麼,說明有不少人在關注王小二的房屋出租信息,王小二可以再花一元錢,把廣告再發一遍,沒準過幾天還真就把房子租出去了。

這裡有兩個邏輯,一是在來單寶發廣告只需1元錢,圖片、文字、視頻都可以發,快捷便利(時間成本低,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二是廣告有多少人看到,王小二很清楚。如果看的人多,留言的人多,說明有市場,接著再發幾次就可以了,房子大概率可以租出去。

當然,對於有一技之長的個人,比如開鎖的、修下水道的、修家電的等等,在來單寶發一元碎片廣告那是最對口的了。

事實上,不單是個人,就是中小微商家,在來單寶發一元碎片廣告也是超值的。

當前,報紙廣告基本沒效果,電視、廣播廣告效果也差,而且價格還不便宜,線上引流如百度、頭條等,動輒上萬元的開戶門檻,一句話,中小微商家花小錢投廣告,沒有合適的渠道。

自新媒體橫空出世後,傳統的報紙廣告被衝擊得不像樣子,幾乎全線崩潰,其中最受中小微商家、自由職來者青睞的幾百元可投的報花廣告也隨之消失了。

可以負責任地說,幾百上千元的廣告沒地兒可投,以及投了效果不可預估,是當前中小微商家推廣、營銷的最大困境。

而來單寶一元碎片廣告,則為此而生。

諸位,看明白沒,網際網路其實沒有什麼新鮮事,不過是把已有線下的玩法搬到線上而已。

後記

文章作完後,筆者整理了一組有趣的數字,截至2020年年初:

淘寶用戶月活量接近7億,市值580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4萬億元。

微信用戶月活量10億,市值3.67萬億港幣,折合人民幣3.3萬億元。

美團用戶月活量1.2億,市值6300億港幣,折合人民幣5600億元。

如果做個有轉換,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阿里一個用戶對應市值5700元,騰訊一個用戶對應市值3300元,美團一個用戶對應市值4700元。

根據來單寶發展規劃,我們在2022年底計劃做到1億用戶,參考上面的數據,以及看看來單寶切入的本地化消費市場領域,那麼,來單寶的估值(如果上市就是市值)保守也有3000億元人民幣。

想想這個數據,作為來單寶的聯合創始人兼操盤手,筆者不禁從座位上彈跳起來。

顯然,這麼大的市場,需要全國各地的有識之士一起參與進來,一同開拓,即便只能吃到50%的預期市場,也是千億級的生意。我們願意共享所有資源,和全國各地合伙人一同打天下,並且把平臺提傭的大頭讓給合伙人。

2020年,我們計劃在全國幹出100個樣板市場(100個縣\區市場),讓100位合伙人投入有回報,最終達到市場成熟運轉,合伙人可以坐地收傭,開啟躺賺模式!

話說自電商、微商之後,社群營銷又成為一大熱詞和風口——風口上的來單寶會一飛沖天嗎?

——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星巴克的商業模式及其成長曆程
    ,將「雲社交」的概念充分發揮,利用目前移動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在轉發和分享中自動增加曝光 度,同時,深度進入高檔寫字樓、住宅區的屏幕廣告、電梯廣告等場景,針對特定人群進行精準營銷。在如今現制飲品市場快速爆發的大趨勢下,資本市場快速「造星」能力與日俱增,多種營銷內容和形式對 於流量的加成作用不可估量,移動網際網路成為新時代發展難以跳開的重要模式。在快速競爭之下,星巴克開始 提出發展「第四空間」的概念,所謂「第四空間」即結合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面對後續競爭者的挑戰甚至部 分競爭者的先入者優勢,對於「第四空間」的開發實為星巴克的必然之舉。
  • 新零售商業模式3.0:連鎖品牌商如何完成深度營銷
    聯商網消息:「網際網路+」大幕拉開以來,傳統零售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境。傳統零售業到底該如何擁抱它?如何從中重獲新生?如何讓產品、店員、門店、消費者產生化學反應?9月16日,深圳市華陽信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陽信通)在廣州正式發布專治「零售門店困難症」的領客分銷平臺Linke,開啟新零售商業模式3.0。
  • ATT配倉寶以網際網路技術 引領商業模式變革
    據統計,未來五年,中國網際網路業務預計將以每年近29%的複合增長率迅猛增長,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而隨著「以物易物」商業模式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成熟,將逐漸成為當今網絡領域裡不可小覷的新興力量。那麼,這種「以物易物」的模式如何具體實施呢?
  • 送走艱辛的2020年,繼續前行於2021年,茶領域的商業模式
    「OMO商業模式」是一種:新的網際網路 「行業平臺型」 商業模式。它將3種商務模式:【線上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線下實體店】集成融合起來,形成了:3位一體的、全時空的、感受 「商品體驗服務」、的整體營銷系統。使商家與客戶之間,簡化了許多中間環節,能夠直接通過,各種載體與終端,實現交易。
  • 社群團購之外,匯通達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模式引發思考
    而匯通達作為一家起步於農村市場,經過10年間的發展逐步成長為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平臺,以科技手段為基礎,用開放的平臺服務模式,為產業鏈近1000家品牌商、貿易商、服務商,和分布在廣袤農村市場的14萬家鄉鎮夫妻店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角色提供數位化改造賦能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創造了網際網路頭部企業在參與國家發展中應有的責任和價值。
  • 何一兵: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電商的模式是以人為中心
    大會上,臉臉創始人兼CEO何一兵在主題演講《新世界趣生活》時表示,PC網際網路時代,PC電腦是信息處理的終端,電商都是平臺型電商,比如淘寶、天貓、京東。平臺型電商的本質是信息的中心化的,以信息為中心的電商平臺。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終端本質是人online,新的電商模式是以人為中心。
  • 解構「螞蟻」: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與核心能力深度分析
    螞蟻集團:阿里巴巴孵化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商業模式:交易和數據沉澱的正向反饋,提昇平臺價值 解構螞蟻的商業邏輯:與阿里巴巴相似的底層商業邏輯。2、開放技術平臺,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建立數位化的信用體系、風控體系和營銷運營體系,向商業合作夥伴和金融機構開放技術能力和運營能力,助力產業網際網路建設及金融機構的數位化轉型。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網際網路金融飛速發展,支付方式快速吸收網際網路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電子支付形式。當前傳統電子支付主要涉及流動性相對較高的M1-M0部分。其中企業、居民活期存款可以通過銀行網絡支付、行動支付完成電子支付,其他形式的銀行存款也可以較快地通過商業銀行網上業務轉換為活期存款而具備電子支付功能;脫離了商業銀行支付系統,但存儲於第三方支付機構帳戶中的餘額亦可通過相應的App完成電子支付。
  • ...研究所所長趙曉光:未來科技投資兩大主線 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和精準...
    資料圖。移動網際網路留下的三大紅利回顧過去十年,趙曉光表示,整個科技行業只有一個邏輯,即移動網際網路。至今,移動網際網路周期留下了三大紅利。第一大紅利是智慧型手機作為一個龐大的專業和體系,從晶片、硬體到整個系統、軟體應用,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體系,該體系為5G時代的智能終端迅速產生、普及、應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 新零售商業模式是什麼?
    今年,因為疫情和網際網路電商雙重夾擊,實體商家生意異常艱難。商家在尋求轉型的過程中,帶火了新零售商業模式。 新零售是依託網際網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從而重塑業態結構和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商業模式,究竟是是什麼呢?
  • 怡亞通:顛覆傳統商業流通模式 打造商店O2O聯盟
    顛覆傳統商業流通模式2014年,怡亞通預計公司全年淨利潤為3億元到3.81億元,同比增長50%到90%。周國輝解釋業績變動是「轉型的結果」。上市七年多來,怡亞通經歷了廣度供應鏈服務到深度供應鏈服務的轉型,如今正在發展以深度供應鏈服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供應鏈服務。同時,公司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也在「網際網路化」。
  • 網際網路助力商業項目招商的六策
    如何開發新的業態和更大範圍去助力商業項目招商。通過網際網路為商業項目招商,已經成為商業招商的共識,但如何通過網際網路給項目招商,以及招新的商業業態,仍是很多人的困惑。為此,此文為大家介紹「招商6劍法」,幫助項目迅速掌握網際網路招商基礎方法。
  • 網際網路+模式下的以物易物新趨勢
    「網際網路+」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指的是依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實現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網際網路+」計劃的目的在於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將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深入融合,以產業升級提升經濟生產力,最後實現社會財富的增加。「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 盤點中國十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今年7月,海爾聯合中國移動、華為打造了全球首家智能+5G互聯工廠,先於行業在5G工業應用場景測試中,輸出5G環境下的智能製造升級解決方案…… 東方國信Cloudiip Cloudiip是一款架構完整、應用多元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充分結合東方國信大數據核心實力與工業實踐經驗積累,服務全球35個國家近萬家企業,覆蓋行業年產值超萬億元,
  • 揭開美女會神秘面紗——石三億女人商業帝國夢
    會議由美女會總秘書長王興朋主持,石三億先生主要就美會分會發展,美會APP規劃,美女會閉環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度解析,對「女人商業帝國」的遠景架構做出了方向性指示和前瞻性的規劃。響應中央黨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 首家移動網際網路+翻譯平臺思兔寶獲4500萬pre
    在這種形勢驅動下,針對出國遊人群的移動端旅遊翻譯產品需求迅猛發展,在線旅遊翻譯市場也不斷升溫。據調查,手機翻譯APP端翻譯人群人均單日訪問次數為2.7次,跨語言交流用戶群日益增多,在線翻譯市場規模有望突破百億,這也是將來網際網路翻譯發展的潛在市場。
  • 模式創新,流程再造,易道博識賦能AI+銀行智能管理平臺
    我們都知道,在網際網路時代,出現了以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為代表的大型網際網路平臺,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都集中到了這些大型的網際網路平臺上面。可以說,這些大型的網際網路平臺引領並且推動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以撮合和中介為主,是網際網路時代主打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決定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必然是建立了強大的流量基礎上。而當數字時代來臨,它的發展模式是建立在對於傳統行業的內在元素和流程進行深度調整和重構的基礎上的。因此,只有那些真正能夠改造傳統行業的內在元素,並且可以再造傳統行業的運行流程的玩家,才是數字時代的主導者。
  •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真的結束了?
    從「淘寶鎮」到拼多多,儘管網際網路已經下沉到農村,但這還遠遠不夠,網際網路紅利仍廣泛存在於三四五線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農業信息化,人工智慧融入現代農業,網際網路與農村產銷銜接,隨著網際網路與三農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將加速消弭數字鴻溝」。
  • 深度解析誠品書店的商業模式(盛方諮詢原創)
    【紙質書不會消亡,因為我們需要確定感】進入了移動互聯及數字時代,紙質書似乎被宣判了死刑,手機屏幕已經吸魂攝魄般奪取了人類的注意力,紙質書的購買、閱讀、收藏等行為彷佛不合時宜,面對如此困境,國內眾多書店面臨無法長期持續經營的難題,書店作為一種商業業態似乎越走越艱難。
  • 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威海)上線
    (威海)正式上線,此舉標誌著我省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的建設和應用部署進入新的階段。  2019年11月山東移動批覆資金,聯合信通院承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二級節點平臺。12月30日,工信部批覆威海節點官宣試運行。分配前綴8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