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電影讓我感動,而這一份感動正是因為電影帶給我的真實。現在數字電影的快速發展,讓膠片電影的生存之地越來越窄了,但依然有人堅守著這一片土地,諾蘭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諾蘭一直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就是那一份感人的真實。而《敦刻爾克》正是諾蘭帶給我們的又一份真實。
作者:Aloneye 原文發在豆瓣日記:https://www.douban.com/people/strikeman/ 轉載已經取得授權。
福利:觀影后留言你對《敦刻爾克》的「專業評價」,選中者,送出《敦刻爾克》同名中文簡體版小說三本,截止日期為:09月02日晚12點。
拉近電影與真實的距離本文就是從《敦刻爾克》的幕後製作來探尋諾蘭製造真實的道路。
1. 導演諾蘭為了讓電影充滿現實感,讓觀眾少點疏離感,他決定採用真的海軍驅逐艦,而不是利用電腦CG來打造海戰的場景。因為電腦特效做不出來他想要的真實感。他也把用硬紙板裁剪出的士兵和軍用車輛放置在鏡頭的遠背景中,以此來營造出大批軍隊的效果。
這是《敦刻爾克》中的那艘真實的驅逐艦。
2. 在電影的創作上,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盡力在每一方面都做到真實,他把IMAX攝影機安放在一架真的噴火式戰鬥機的駕駛座艙和機翼的位置,讓攝影師和演員一同漂浮在水中進行拍攝。
架設在噴火式戰鬥機上的IMAX攝影機
3. 克里斯多福·諾蘭依然堅持膠片拍攝電影,而不使用數碼攝像機。為了實現最優的影像質量,諾蘭的電影拍攝結合了15/70毫米IMAX膠片以及超寬銀幕(Super Panavision)65毫米膠片。《敦刻爾克》將會成為繼《大師》(2012)和《八惡人》(2015)之後第三部在2010年到2020年中使用70毫米膠片拍攝並上映了的影片。
4. 諾蘭的《敦刻爾克》將會成為自《大地雄心》(1992)之後擁有最大放映量的70毫米膠片格式的電影。《敦克爾克》的70毫米膠片電影將會登陸在125家可放映70毫米膠片的影院,這將會超過《八惡人》(昆汀·塔倫蒂諾用70毫米膠片拍攝的影片)的100家影院的放映記錄。這樣處於現實的觀眾們更有機會通過膠片的魅力來與《敦刻爾克》拉近距離。註:《大地雄心》是由 朗·霍華德執導,阿湯哥和妮可·基德曼 主演的影片。
70mm底片的IMAX放映機
5. 從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第一手的資料中,導演諾蘭得知了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撤退的這些士兵大多數是非常年輕和缺乏經驗的,基於此,他決定讓一些年輕的和不出名(這裡說的是在演藝圈的知名度還沒有太大的意思)的演員來出演沙灘上的戲份。
從左到右依次是 阿紐林·巴納德 , 哈裡·斯泰爾斯和菲恩·懷特海德都是演藝界的新星
6. 諾蘭為了體會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時,那些平民們是如何渡海的。諾蘭和他妻子艾瑪·託馬斯,還有一個朋友,他們一起乘船從英格蘭出發,歷時19個小時,跨越了英吉利海峽抵達敦刻爾克。
7. 實際上,導演諾蘭是坐過電影中出現的那架噴火式戰鬥機的,他是為了體會到戰鬥機在空中翱翔的感覺。這樣的經歷能夠幫助他拍攝電影,使得他能夠帶給觀眾一種真實空戰的感覺。
8. 這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第一次拍攝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而且本部電影的劇本全是由諾蘭自己一人完成的,這已經是第三次由他自己獨立完成電影劇本了,前兩次分別是電影《追隨》(1998)和電影《盜夢空間》(2010)。
他也有不少大片的劇本是與別人合作而成的:《記憶碎片》(2000)是基於喬納森·諾蘭(諾蘭的弟弟)寫的故事拍攝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致命魔術》(2014),《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和《星際穿越》(2014)的劇本均是由他和他弟弟共同完成的。《蝙蝠俠:俠影之謎》(2002)的劇本也是由他和大衛·S·高耶共同完成。諾蘭唯一沒有參與寫作的劇本是他執導的電影《失眠症》(2002)。
9. 為了在電影中營造出懸念,諾蘭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的。因為這部電影的臺詞很少,而且群戲很多,他就想如何通過群戲和細節來營造懸念,因此他研究了很多的電影,這裡也包括不少無聲電影(默片)。他從《貪婪》(1924),《黨同伐異》,(1916)和《日出:兩個人的愛情之歌》(1927)這類的默片中汲取靈感。也從《死囚越獄》(1956), 《扒手》(1959), 《拯救大兵瑞恩》(1998), 和《恐懼的代價》(1953)這類的有聲大片中找尋懸念的營造之法。
10. 為了實現大撤退的大場面,拍攝中大約用到了1000多名臨時演員。
上千名臨時演員的出演。
11. 諾蘭找到了兩隻具有歷史意義的漁船來當做背景的裝飾。這兩隻船叫做UK12和UK114,然而這裡的UK並不代表著英國(United Kingdom),這裡的UK是代表荷蘭港口厄克(Urk),這正是電影的拍攝地。
諾蘭電影精品鑄造之路
從1998年的《追隨》到現在的《敦刻爾克》,諾蘭一共執導了11部 電影,可以說每一部電影都是相當成功的,以至於,不少人都這樣稱讚諾蘭:「諾蘭出品,必出精品」。而下面正是嘗試從幕後成員和參演演員兩個角度來探求《敦刻爾克》能成為精品的原因。
角度一:幕後的業界大神強勢加盟
電影配樂師漢斯·季默,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藝術指導南森·克羅利,選角導演約翰·帕帕席德拉又一次加盟諾蘭的電影。這些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肯定很陌生,但是這幾位全都是在幕後的,業界公認的大神。
第一位是電影配樂師漢斯·季默。漢斯·季默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音樂家、電影配樂家、作曲家,他是公認的好萊塢最具創新天賦的音樂奇才之一。他獲得的榮譽多到讓人吃驚,他總過獲得過186次各大獎項的提名,其中獲得了111個獎項。他獲得過9次奧斯獎的(到2017年為止)提名,獲得過一次奧斯卡獎(1994年為《獅子王》配樂而獲獎)。所以說他是大神一點也不為過。
寂寞哥
漢斯·季默與諾蘭的關係非常緊密,這是諾蘭第六次與家漢斯·季默合作。他們合作過的電影有《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盜夢空間》(2010)和《星際穿越》(2014)。漢斯·季默也因為《盜夢空間》(2010)和 《星際穿越》(2014)獲得過兩次奧斯卡獎的提名。
第二位是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他掌鏡過的大片大家都很熟悉:《她》(2013年上映,斯嘉麗·詹森為片中的Her配音),諾蘭的《星際穿越》還有《鬥士》(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
上圖左邊那位就是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上圖是《敦刻爾克》的片場照)
第三位美術指導南森·克羅利,他與諾蘭的合作也非常緊密:諾蘭《致命魔術》,《蝙蝠俠前傳》三部曲,《星際穿越》都有他的身影。他獲得過三次奧斯卡獎的提名。
南森·克羅利
第四位是選角導演約翰·帕帕席德拉,參與過多部大片的選角工作:諾蘭的《星際穿越》,《黑暗騎士的崛起》,《盜夢空間》等等。
這幾位大神加盟《敦刻爾克》,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證了這部大片的質量不低,這是諾蘭出精品的原因之一。
介紹完了幕後的這些大神們,那麼在銀幕的演員們又是如何呢?我們來看看。
角度二:參演演員
在出演《敦刻爾克》的演員們中,有不少是諾蘭電影的常客,也有不少是首次和他合作的,下面我將會盤點這些演技超群的演員們。
這是湯姆·哈迪和諾蘭第三次合作。前兩次分別是《盜夢空間》(2010)和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從二戰題材這個角度來看,湯姆·哈迪對於《敦刻爾克》的出演是有一定經驗的,因為算起來,這是湯姆參演的第三部二戰題材影片(影視劇),第一部是《兄弟連》(2001),他在這部美劇中,他扮演了美國第101空降師的一名空降兵。第二部是《科蒂茲堡大逃亡》(2005)。
湯姆·哈迪在《敦刻爾克》中飾演一名名叫法裡爾的飛行員
同樣肯尼思·布拉納對於出演《敦刻爾克》也是具有很大優勢的,這是他參演的第四部二戰題材電影。前三部電影分別是《搖擺狂潮》 (1993),《陰謀》(2001) 和《行動目標希特勒》(2008) 。
肯尼思·布拉納在片中飾演名叫博爾頓的軍官 (這是《敦刻爾克》的劇照)
這是基利安·墨菲與諾蘭的第五次合作。對於他,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了吧,出演了諾蘭的五部電影,分別是《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盜夢空間》,還有這部《敦刻爾克》。
基利安·墨菲在片中飾演一名士兵(上圖是《敦刻爾克》的劇照)
而且這部電影演員裡有一名奧斯卡獎獲得者:馬克·裡朗斯(因為2015年的《間諜之橋》而獲奧斯卡獎)。但是別忘了湯姆·哈迪和肯尼思·布拉納也獲得過奧斯卡獎的提名。
馬克·裡朗斯在片中飾演道森先生(上圖是《敦刻爾克》的劇照)
對於片中的新人哈裡·斯泰爾斯,媒體對他產生了不少的質疑,雖然哈裡作為歌手(One direction的主唱)已經相當的出名了,但是《敦刻爾克》作為他的電影處女座,大家不免會對他的演技打個問號。
但是當導演諾蘭被問到他為什麼要讓哈裡·斯泰爾斯來參演這部電影,諾蘭說道:「不誇張的說,我面試了上千個年輕人,還有不同的青年組合,最後哈裡勝出了,就是這樣。」所以按照諾蘭的話來看的話,大家根本不需要對他的演技產生質疑。
哈裡·斯泰爾斯在片中飾演名叫亞歷克斯的士兵(上圖是《敦刻爾克》的劇照 )
所以在《敦刻爾克》的演員參演這一方面,演員們演技也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從本文的一開始,我就嘗試從兩個角度來探求本片能成為精品的原因,我想這個原因現在能夠得到部分的解答了吧。
深挖讓我們驚喜的彩蛋
也許你會有個大大的問號:「什麼?彩蛋?《敦刻爾克》還有彩蛋?」對,你沒有看錯,本文就是《敦刻爾克》的彩蛋集合,彩蛋不是超級英雄們的專屬!《敦刻爾克》中也有不少讓人驚喜的彩蛋。跟隨我的腳步,讓我們一起踏上尋找彩蛋之旅吧!
下面已深挖出了《敦刻爾克》的八個彩蛋,下面就讓我們驚喜一下吧!
彩蛋一,老爺子麥可·凱恩參演了《敦刻爾克》。
這條彩蛋是埋藏的非常深的。如果你看完了《敦刻爾克》,肯定會對我的這條彩蛋產生質疑,因為你的確沒有在電影中的任何一個畫面看到麥可·凱恩。但真相是麥可·凱恩的確參演了本片,老爺子在本片中扮演了一個無名的,沒有露面的,英國噴火式戰鬥機飛行員。但是大家可以聽到老爺子的聲音,這段聲音出現在影片的前半段,他正在通過飛機上的無線電與英國皇家空軍的軍官通話。所以說這條彩蛋是埋得很深的。
看看老爺子的現在,還有老爺子年輕(右圖)的時候,真是酷帥啊!
對於這條彩蛋,其實還有個隱藏的彩蛋在裡面,那就是在影片結束後,在片尾的幕後致謝字幕中,你可以找到麥可·凱恩的名字(Michael Caine),所以只要你在電影院坐的足夠久,也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
說到了老爺子,那就不得不談一談他和諾蘭的淵源,《敦刻爾克》是老爺子和諾蘭的第七次合作,前六次合作的電影分別是: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俠影之謎》,2006年上映的《致命魔術》,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2010年上映的《盜夢空間》,2012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崛起》。所以老爺子在《敦刻爾克》中的客串也標誌著他和諾蘭的友誼永不斷線。
其實對於老爺子來說,這裡面也有個很有意思的巧合。老爺子在這部戲中扮演一名英國噴火式戰鬥機飛行員(雖然是有聲音),其實早在1969年的《不列顛之戰》中,他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名英國噴火式戰鬥機飛行員。
彩蛋二,馬克·裡朗斯扮演的角色原型是鐵達尼號遊輪的二副。
馬克·裡朗斯在《敦刻爾克》中飾演道森先生,道森先生的原型就是鐵達尼號上的二副查爾斯·萊託勒,對,你沒有看錯,就是那艘撞上了冰山的鐵達尼號。
馬克·裡朗斯在《敦刻爾克》中飾演道森先生(上圖是《敦刻爾克》劇照)
上圖這位就是查爾斯·萊託勒
敦刻爾克大撤退時,查爾斯·萊託勒已經66歲了,他帶著自己的兒子,駕駛著自己的流浪漢號遊艇到敦刻爾克進行營救士兵的行動。在營救行動中,萊託勒拒絕海軍們駕駛他的船,他說:「如果有人能駕駛它,那個人就是我。」在德軍轟炸機的不停轟炸中,在重重危險中,他竭盡全力地去救盟軍士兵,他的遊艇都快到了裝不下的地步了,負責登陸的軍官都不敢相信小小的「流浪漢」號竟然裝下了55個人,以至於有四個人不得不站在浴缸裡面。
查爾斯·萊託勒在二戰中也失去了一個兒子,那是他最小的兒子,名叫赫伯特·布萊恩,布萊恩是一名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1939年9月4號,他在駕駛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對德國的威廉港(德國北部港市)進行轟炸時,英勇犧牲。布萊恩在生前教過他爸爸如何躲避空襲,或許他爸爸萊託勒在撤退中的平安無事也是因為布萊恩吧。
萊託勒很偉大,他的兒子也同樣偉大。
彩蛋三,本片中威爾·阿滕伯勒的爺爺理察·阿滕伯勒參演過1958年的電影《敦刻爾克》。
威爾·阿滕伯勒在《敦刻爾克》中飾演一名英軍少尉;而他的爺爺理察·阿滕伯勒也參演過1958年的電影《敦刻爾克》,他爺爺在裡面飾演約翰·霍爾德(John Holden)
左邊那位是威爾·阿滕伯勒,右邊那位就是他爺爺理察·阿滕伯勒。
他爺爺理察·阿滕伯勒可比孫子威爾·阿滕伯勒出名的太多了。理察·阿滕伯勒不僅是個著名的演員,也是個傑出的導演。是在1983年的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理察·阿滕伯勒憑藉《甘地傳》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這兩項大獎。他爺爺挺了不起的,孫子威爾·阿滕伯勒可要加油啊!
彩蛋四,只有兩名女性角色有臺詞。
在《敦刻爾克》中,總共加起來的臺詞就不多,比如說湯姆·哈迪只有不到10句臺詞可說,到了兩位女性角色上了,就只有稀少的兩句臺詞了。
彩蛋五,諾蘭的叔叔參演了本片。
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敦刻爾克》快結束的時候,片中出現了一位盲人,這位盲人就是由約翰·諾蘭(John Nolan)飾演的。約翰·諾蘭就是導演諾蘭的叔叔,他已經在他侄兒子的好幾部電影中都有過出鏡呢。他參演了他侄兒子執導的《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崛起》(2012)還有《追隨》(1998)。
上圖這位就是約翰·諾蘭
彩蛋六,《敦刻爾克》中使用到了威廉尖叫。
大家可能對威廉尖叫有些不熟悉,我就簡單陳述一下:威廉尖叫(Wilhelm scream)就是一種聲音效果,這種聲效常用於角色被槍擊,從高處摔落,或被爆炸拋出時。《敦刻爾克》中使用到了威廉尖叫:出現在電影的前面部分,鏡頭是當一隻滿載士兵的船正在沉沒。大家注意聽聽哦!
彩蛋七,《敦刻爾克》除了影片的名字在片頭出現,片頭是沒有任何字幕的。
大家看電影都知道,幾乎每一部影片都會在片頭投放字幕,字幕上會有主要演員、製片方的人員、導演的名字啊等等。但是《敦刻爾克》除了片名四個大字,就什麼也沒有了。
彩蛋八,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Logo(標誌)在影片開始是以淺藍色出現的。
關於這條彩蛋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影院檢驗了。
--全文完--
《敦刻爾克》中文簡體版小說,盛世肯特獨家出品!
《敦刻爾克》作者沃爾特·勞德—美國著名作家,「歷史敘事」名家,「『鐵達尼號』學之父」。電影《鐵達尼號》的巨大成功歸功於他!本書對諾蘭新片《敦刻爾克》的貢獻,同樣功不可沒!
該書內容不是一張張劇照的堆疊,而是一次歷史真相徹底的還原,是作者沃爾特·勞德走遍世界各地,親身訪談戰爭雙方上百名軍官、士兵、百姓,搜羅各種戰爭記錄、圖書館文獻、舊報紙、日記後留下的筆記,只為給我們還原出最真實最清晰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全貌。
40萬人生死瞬間,扣人心弦,描述二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場撤退戰!讓你仿佛身臨其境,感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該書一經推出,便轟動整個世界,至今30餘年暢銷不衰,穩居美國亞馬遜歷史小說類銷售第一名。
喜歡《敦刻爾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敦刻爾克」社群,最專業的社群就在這裡。
商務合作:1771034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