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的失敗,是諾蘭大師的一次失敗作品?(上)

2020-12-16 何其全說美食

在《敦刻爾克》上映之前,很多人都直接認識到,這部電影預定在2017年上映,甚至有史以來的記錄。這種判斷並非沒有根據。諾蘭以前的電影表現得那麼好,《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黑暗騎士》,豆瓣的口碑得分都在9分以上,都是引爆話題,被譽為經典影視名作。

《敦刻爾克》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很多人認為諾蘭這次會做一部史詩般的作品,但是官方發布後,網站的評分急劇下降,一些人很快就給出了糟糕的評論。從票房來看,本周末三天票房僅為5050萬,諾蘭成為大製作中票房最低的一個。

這是一部大製作,但不是史詩。

一些人評論出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落伍」的感覺。

第一種差距與預期的「史詩巨著」完全相反。雖然諾蘭的灌籃有一個巨大的主題和拍攝規模,模式是非常小的。就像諾蘭自己一樣,故事很簡單。沒有政客的幕後策劃和演講,沒有家庭的希望等待孩子和女孩,沒有激動人心的血腥暴力戰爭場面。

有些人只是在等著逃跑,去營救,還有不到10架飛機的空戰。

如你所知,鄧克的劇本只有76頁(有些情況下是112頁),對白更是少之又少。這部電影的長度只有107分鐘。與其說是一部戰爭歷史片,不如說是一部文藝劇,而只是一場戰爭。

第二種差距是形式上的,這與以往的戰爭歷史大片不符。許多人興奮地去看。我們可以看到豆瓣還把它分為戰爭片和歷史片。看完後,觀眾的荷爾蒙並沒有激增。即使他們逃跑了,他們也沒有任何感覺。他們一點也不驚訝或震驚。因此,如果觀眾給出的評價不好不是偶然的。

因為這部電影真的不太討觀眾喜歡,大部分觀眾都到電影裡去娛樂。

沒有深刻的角色塑造,沒有強烈的情感表達

被批評的另一個原因是角色建設太差。很多人看完電影後都不記得電影裡那個人的名字。是的,電影裡沒有完整的名字,沒有故事背景,沒有女主角,沒有絕對的男主角。備受期待的唐駿再次幾乎一直捂著臉,只給了他一個小小的駕駛艙空間。

那麼敦刻爾克的角色塑造真的失敗了嗎?別忘了經典的小丑是諾蘭的鏡頭。這部電影的角色塑造不夠有力,但很可能是導演有意的。至於原因,我們稍後再談。

沒有根深蒂固的角色,即使灌籃是這樣一個主題背景,人們在觀看之後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情感滿足,最後的敘述也沒能讓人哭泣。原本,他們期望與士兵們一起成功越獄後能體驗到刺激的感覺,但最終的結果卻沒有什麼異常,沒有太多暴露人性的東西,沒有驚心動魄的勝利演講,沒有從絕望到希望的情感反差。

所以看了之後感覺不太好是很正常的,但我大概可以從諾蘭的採訪中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諾蘭在接受採訪時說:

「創作者不能太在意自己過去做過什麼,不能重複自己,他們想擴大電影的界限。」

「我總覺得屈尊於觀眾是不合適的……我們儘量不讓觀眾覺得太熟悉這部電影,我們想給他們帶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我覺得這在大電影界是非常重要的。有時人們認為這很冒險,但我認為觀眾實際上想要一些新的東西。」

顯然諾蘭不希望敦刻爾克成為一部「例行公事」的電影,從震撼開場到劇情的起伏,再到令人震驚的結局。他已經這樣做了,而且非常成功。他是個雄心勃勃的導演。敦刻爾克不會重複他以前的電影。很明顯,這個主題與科幻小說無關,這是一個他從未嘗試過的歷史主題。這是一部挑戰自己的作品。他想展示的不是大多數人理解的敦刻爾克,而是他自己理解的敦刻爾克。

相關焦點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是創造了視覺的奇觀還是失敗的魔術?
    諾蘭的電影上映已然不僅僅是一次電影事件,它是文化事件,是政治事件,在2012年《黑暗騎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上映後甚至引發了影院槍擊案的暴力事件...... 自《黑暗騎士》之後,諾蘭每一次出手,都像是一次盛大的嘉年華,一場事先張揚的驚奇秀。諾蘭拍攝《信條》工作照。
  • 諾蘭這部新片《敦刻爾克》,可能要讓IMDB重新排位了!
    擅長以多線敘事、構造嶄新世界觀的諾蘭這次嘗試了新花樣,嘗試了新領域——戰爭懸疑片。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以非傳統的戰爭視角展現在絕望、黑暗背景下的生存與人性。
  • 《敦刻爾克大行動》:撤退不是輸,低頭更不代表失敗
    在好萊塢影史上,有非常非常多的戰爭電影,不論是膾炙人口的《搶救雷恩大兵》、感慨激昂的《硫磺島的英雄們》、還是賺人熱淚又扣人心弦的《鋼鐵英雄》,這些作品清楚地呈現戰事上的張力與殘酷,在槍林彈雨的震撼下,營造令人奮起的決心。
  • 諾蘭:沒有英雄的《敦刻爾克》,不是傳統戰爭片
    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諾蘭在投資上早已沒有後顧之憂,但這一次,他決定用好萊塢的投資來拍攝一部「英國式」的電影。諾蘭在與弟弟喬納森的對談中這樣說道。在《敦刻爾克》中,道森先生的角色便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諾蘭對於父輩的記憶。  而讓諾蘭本人念念不忘的則是22年前的一次經歷。他曾與妻子艾瑪一同駕駛船隻穿越英吉利海峽,到達了敦刻爾克海岸。那時候,諾蘭做著一份枯燥的辦公室工作,橫渡海峽的艱難體驗則讓他感到興奮,儘管刺骨的冷風和19個小時的跋涉讓他筋疲力盡。
  • 導演諾蘭詳解《敦刻爾克》:這是一部懸疑驚悚片
    諾蘭的作品幾乎都能實現商業和藝術的雙重成功,體現出卓越的創造力和掌控力。如《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達到超級英雄電影的新高度,《盜夢空間》(Inception)以出類拔萃的敘事手法引發全球性的熱議,《星際穿越》中的人類探索精神和親情表現感人至深……在類型化充斥的好萊塢,諾蘭能始終保持鮮明個人風格,並獲得觀眾認可。有評論認為,諾蘭是新世紀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重要變革者。
  • 導演諾蘭:《敦刻爾克》不是戰爭片是懸疑片
    9月1日,《敦刻爾克》將正式登陸內地院線,目前影片預售開啟。克里斯多福·諾蘭曾導演了《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口碑與票房皆高的電影。製片人艾瑪·託馬斯既是諾蘭的妻子,也是諾蘭眾多作品的製片人。
  • 《敦刻爾克》導演諾蘭:展現人的孤獨感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題:《敦刻爾克》導演諾蘭:展現人類的孤獨感   新華社記者白瀛   《記憶碎片》《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一串電影背後,都有一個名字: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 諾蘭的滑鐵盧:從《敦刻爾克》到《信條》
    幾乎看過諾蘭的全部作品,希望與失望總是成正比:當《敦刻爾克》(2017)的飛行員燒毀戰機,我很想脫下白襯衣向諾蘭揮舞: 頭皮發麻的我,可以說相當緊張了,生怕諾蘭再從畫面裡伸出一隻手來卡住我的喉嚨:你緊張嗎?你怎麼還不緊張? 戰爭場面之簡陋,整體場面之侷促、貧瘠,休說《拯救大兵瑞恩》、《黑鷹墜落》,連名不見經傳的《空戰英豪》(2006)的水平都沒達到,咋整?凌厲的剪切、三線敘事、配樂!
  • 透過《敦刻爾克》,感受英國導演諾蘭的藝術表達
    作為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第十三部作品,《敦刻爾克》是他第一部涉及軍事題材的電影,關於時空的坍縮和非線性敘事風格從他第一部作品《追隨》便已確立,並貫穿在之後的每一部作品中,銳意創新精神和對人類意識、夢境的探索在《記憶碎片》、《盜夢空間》中展露無遺,在其作品中,寫實性、複雜性和懸疑性構成了其鮮明的藝術特色,他也因此被史匹柏稱為「好萊塢最後的電影作者」。
  • 《敦刻爾克》:原來連撤退也能拍得這麼美
    文:雲在雲霄編:YY諾蘭可能是最為影迷著想的導演了,堅持不使用累贅的3D、堅持用70mm膠片拍片、堅持用真實的群眾演員飾演……藉此才能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擁有御用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的恢弘作品,完全應該是一部商業電影。
  • 罵《敦刻爾克》爛?這妥妥的是年度十佳電影之一!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敦刻爾克》,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不過這一次,口碑卻呈現了兩極分化。北美早於國內一個多月上映,影評人口碑爆棚,至今爛番茄新鮮度還保持在93%,IMDb評分8.4,略低於《星際穿越》(8.6分)。
  • 我與凡人諾蘭聊了聊,《敦刻爾克》為什麼值得看?
    諾蘭的妻子,艾瑪對我說道。瞧,諾蘭夫婦乃至華納高層,也都是凡人。這就是我為什麼覺得《敦刻爾克》好看的原因。那麼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到底是怎麼樣的情形?所以在圓桌採訪上,我們問了導演夫婦下面這些問題:諾蘭導演您說《敦刻爾克》是一部關於人性的電影,那麼您怎麼定義人性?克里斯多福·諾蘭:我並不想讓我的電影進行太具體的分離,電影這個題材讓我感興趣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所以我比較喜歡講述人性化的故事。
  • 專訪諾蘭大神:《敦刻爾克》不是戰爭片,而是懸疑驚悚片!
    他執導的幾部作品,在豆瓣上都是高分懸掛:《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美國《娛樂周刊》評價說:《敦刻爾克》用細節而不是英雄主義來打動觀眾,是一部飽含藝術的商業電影。爛番茄上,《敦刻爾克》的新鮮度達93%;觀眾喜愛度為82%。
  • 電影敦刻爾克,為啥中國人不看
    《蝙蝠俠》你們肯定聽說過,沒錯,諾蘭就是《蝙蝠俠》的導演。他還導演了《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獲獎無數,在外界看來,他就是票房的保證。然而,《敦刻爾克》在中國爆了冷。並不是導演不行,問題出在這電影背後的故事。
  • 「敦刻爾克精神」是一種什麼精神
    而這部新片廣受關注的原因,除了它出自諾蘭之手外,更因為它刻畫的是二十世紀一次偉大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少有的一次「失敗者的勝利」,至今在英國乃至歐洲人心中保有特殊的地位。而最近一期的《時代》周刊也把封面給了諾蘭的這部電影以及成為歷史的敦刻爾克,本文編譯自該專題部分內容。《敦刻爾克》劇照1940年5月,英法盟軍防線在納粹德國的強勁攻勢下迅速崩潰。
  • 諾蘭的史匹柏化,電影《敦刻爾克》的克制敘事:活著就是勝利
    這是否意味著,在敦刻爾克海灘上的33萬多人,都是一群被拋棄的棋子?只是諾蘭不說,我們也不知道他為何這樣安排。但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是一次失敗的撤退。是的,即使電影在最後的氣氛是足夠鼓舞人心的,但也始終無法掩蓋,這是一場意味著失敗的撤退。
  • 《敦刻爾克》觀後感
    形如我的一個朋友所說:《敦刻爾克》這部電影的視角和切入點好獨特啊。其實,我也這樣覺得。而我覺得的獨特甚至是一種完全不同於自己預期的猝不及防,比如,最開始我真的以為能再一次看到如《血戰鋼鋸嶺》一般的槍林彈雨和血肉橫飛。
  • 分析影評|其實,諾蘭拍了個「假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給你看!
    文/列文諾蘭的《敦刻爾克》上映,不管票房最終怎樣,成為「話題電影」那是必然的。這幾天,影迷們對本片的評論與討論的熱情都很高,但至少有一種說法毒舌君是不甚認同的,那就是說《敦刻爾克》是「真實」和「寫實」的,並以此來稱讚諾蘭和《敦刻爾克》的非同凡響,所以毒舌君想請大家暫時拋開人與亦云的成見,仔細思考一個問題——《敦刻爾克》真實嗎?
  • 《敦刻爾克》:沉默的戰爭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影片《敦刻爾克》,由真實的歷史敦刻爾克大撤退改編而成,給當今社會以啟示。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在敦刻爾克戰役中,主人公湯米與亞歷克斯面對敵人的步步緊逼,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導演以多個視角出發,希望以這一真實的歷史事件體現戰爭的殘酷,與喚醒如今人們對於和平更加深入的認知。
  • 一位從不拍爛片的導演——諾蘭導演作品大盤點!
    此電影翻拍自1997年的同名作品,片名直譯過來為「失眠症」,不過國內的譯名《白夜追兇》確實更受大眾喜愛。相對於諾蘭其他的作品,這部《白夜追兇》顯得很沒有存在感,畢竟這是諾蘭唯一沒有參與劇本創作的電影!或許這也就是作為諾蘭大神的作品卻不怎麼火的原因了吧2|《敦刻爾克》2017年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豆瓣:8.4分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