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是蒼朮樸 陳皮甘草四般藥
除溼散滿驅瘴嵐 調胃諸方從此擴
或合二陳或五苓 硝黃麥曲均堪著
若合小柴名柴平 煎加姜棗能除瘧
又不換金正氣散 即是此方加夏藿
保和神曲與山楂 苓夏陳翹菔子加
曲糊為丸麥湯下 亦可方中用麥芽
大安丸內加白朮 消中兼補效堪誇
健脾參術與陳皮 枳實山楂麥薜隨
曲糊作丸米飲下 消補兼行胃弱宜
枳術丸亦消兼補 荷葉燒飯上升奇
參苓白朮扁豆陳 山約甘蓮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 棗湯調服益脾神
枳實消痞四君全 麥芽夏曲樸姜連
蒸餅糊丸消積滿 清熱破結補虛痊
鱉甲飲子治瘧母 甘草芪術芍芎偶
草果檳榔厚樸增 烏梅姜棗同煎服
葛花解酲香砂仁 二苓參術蔻青陳
神曲乾薑兼澤瀉 溫中利溼酒傷珍
補中益氣芪術陳 升柴參草當歸身
虛勞內傷功獨擅 亦治陽虛外感因
木香蒼朮易白朮 調中益氣暢脾神
烏藥順氣芎芷姜 橘紅枳桔及麻黃
僵蠶炙草姜煎服 中氣厥逆此方詳
越鞠丸治六般鬱 氣血痰火溼食因
芎蒼香附兼梔曲 氣暢鬱舒痛悶伸
又六鬱湯蒼芎附 甘苓橘半梔砂仁
蘇子降氣橘半歸 前胡桂樸草姜依
下虛上盛痰嗽喘 亦有加參貴合機
四七湯理七情氣 半夏厚樸茯苓蘇
姜棗煎之舒鬱結 痰涎嘔痛盡能紓
又有局方名四七 參桂夏草妙更殊
四磨亦治七情侵 人參烏藥及檳沉
濃磨煎服調逆氣 實者枳殼易人參
去參加入木香枳 五磨飲子白酒斟
旋覆代赭用人參 半夏甘姜大棗臨
重以鎮逆鹹軟痞 痞硬噫氣力能禁
紺珠正氣天香散 香附乾薑蘇葉陳
烏藥舒鬱兼除痛 氣行血活經自勻
橘皮竹茹治嘔呃 參甘半夏枇杷麥
赤茯再加姜棗煎 方由金匱此方闢
丁香柿蒂人參姜 呃逆因寒中氣戕
濟生香蒂僅二味 或加竹橘用皆良
定喘白果與麻黃 款冬半夏白皮桑
蘇杏黃芩兼甘草 肺寒膈熱喘哮嘗
蘇合香丸麝息香 木丁燻陸氣同芳
犀冰白朮沉香附 衣用硃砂中惡嘗
瓜蔞薤白治胸痺 益以白酒溫肺氣
加夏加樸枳桂枝 治法稍殊名亦異
丹參飲裡用檁砂 心胃諸痛效驗賒
百合湯中烏藥佐 專除鬱氣不須誇
四物地芍與歸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八珍合入四君子 氣血雙療功獨崇
再加黃芪與肉桂 十全大補補方雄
十全除卻芪地草 加粟煎之名胃風
人參養營即十全 除卻川芎五味聯
陳皮遠志加姜棗 肺脾氣血補方先
歸脾湯用術參芪 歸草茯神遠志隨
酸棗木香龍眼肉 煎加姜棗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卻 腸風崩漏總能醫
養心湯用草芪參 二茯芎歸柏子尋
夏曲遠志兼桂味 再加酸棗總寧心
當歸四逆桂枝芍 細辛甘草木通著
再加大棗治陰厥 脈細陽虛由血弱
內有久寒加姜茱 發表溫中通經脈
不用附子及乾薑 助陽過劑陰反灼
桃仁承氣五般奇 甘草硝黃並桂枝
熱結膀胱少腹脹 如狂蓄血最相宜
犀角地黃芍藥丹 血升胃熱火邪幹
斑黃陽毒皆堪治 或益柴芩總伐肝
咳血方中訶子收 瓜蔞海石山梔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 咳嗽痰血服之瘳
秦艽白朮丸東垣 歸尾桃仁枳實攢
地榆澤瀉皂角子 糊丸血痔便艱難
仍有蒼朮防風劑 潤血疏血燥溼安
槐花散用治腸風 側柏黑荊枳殼充
為末等分米飲下 寬腸涼血逐風功
小薊飲子藕蒲黃 木通滑石生地襄
歸草黑梔淡竹葉 血淋熱結服之良
四生丸用三般葉 側柏艾荷生地協
等分生搗如泥煎 血熱妄行止衄愜
復元活血湯柴胡 花粉當歸山甲入
桃仁紅花在黃草 損傷瘀血酒煎祛
黃土湯將遠血醫 膠芩地術附甘隨
更知赤豆當歸散 近血服之效亦奇
黑地黃丸用地黃 還同蒼朮味乾薑
多時便血脾虛陷 燥溼滋陰兩擅長
癲狗咬毒無妙方 毒傳迅速有難當
桃仁地鱉大黃共 蜜酒濃煎連滓嘗
血府逐瘀歸地桃 紅花枳殼膝芎饒
柴胡赤芍甘桔梗 血化下行不作勞
少腹逐瘀芎炮姜 元胡靈脂芍茴香
蒲黃肉桂當沒藥 調經止痛是良方
補陽還五赤芍芎 歸尾通經佐地龍
四兩黃芪為主藥 血中瘀滯用桃紅
小續命湯桂附芎 麻黃參芍杏防風
黃芩防已兼甘草 六經風中此方通
大秦艽湯羌獨防 芎芷辛芩二地黃
石膏歸芍苓甘術 風邪散見可通嘗
三生餘用烏附星 三皆生用木香聽
加參對半扶元氣 卒中痰迷服此靈
地黃飲子山茱斛 麥味菖蒲遠志茯
蓯蓉桂附巴戟天 少入薄荷姜棗服
喑厥風痱能治之 虛陽歸腎陰精足
獨活湯中羌獨防 芎歸辛桂參夏菖
茯神遠志白薇草 瘛從昏憒力能匡
順風勻氣術烏沉 白芷天麻蘇葉參
木瓜甘草青皮合 剮僻偏枯口舌喑
黃柏蒼朮天南星 桂枝防已及威靈
桃仁紅花龍膽草 羌芷川芎神曲停
痛風溼熱與痰血 上中下通用之聽
獨活寄生艽防辛 芎歸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參草 冷風頑痺屈能伸
若去寄生加芪續 湯名三痺古方珍
消風散內羌防荊 芎樸參苓陳草並
僵蠶蟬蛻藿香入 為末茶調或酒行
川芎茶調散荊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風攻上 正偏頭痛悉能康
方內若加僵蠶菊 菊花茶調用亦臧
清空芎草柴芩連 羌防升之入頂巔
為末茶調如膏服 正偏頭痛一時蠲
人參荊芥散熟地 防風此枳芎歸比
酸棗鱉羚桂術甘 血風勞作風虛治
資壽解語湯用羌 專需竹瀝佐生薑
防風桂附羚羊角 酸棗麻甘十味詳
小活絡丹用二烏 地龍乳沒膽星俱
中風手足皆麻木 痰溼流連一服驅
大活絡丹多味益 惡風大症此方需
俞氏羚羊鉤藤湯 桑葉菊花鮮地黃
芍草茯苓川芎茹 涼肝增液定風方
張氏鎮肝熄風湯 龍牡龜牛制亢陽
代赭天冬元芍草 茵陳川楝麥芽襄
痰多加用膽星好 尺脈虛浮萸地匡
加入石膏清裡熱 便溏龜赭易脂良
理中湯主理中鄉 甘草人參術黑姜
嘔利腹痛陰寒盛 或加附子總回陽
真武湯壯腎中陽 茯苓術芍附生薑
少陰腹痛有水氣 悸眩潤惕保安康
四逆湯中姜附草 三陰厥逆太陽沉
或蓋姜蔥參芍桔 通陽復脈力能任
白通加尿豬膽汁 乾薑附子兼蔥白
熱因寒用妙義深 陰盛格陽厥無脈
吳茱萸湯人參棗 重用生薑溫胃好
陽明寒嘔少陰利 厥陰頭痛皆能保
益元艾附與乾薑 麥味知連參草將
姜棗蔥煎入童便 內寒外熱名戴陽
加陽救急用六君 桂附乾薑五味群
加麝三釐或膽汁 三陰寒厥見奇勳
四神故紙吳茱萸 肉蔻五味四般須
大棗百枚姜八兩 五更腎瀉火衰扶
厚樸溫中陳草苓 乾薑草蔻木香停
煎服加姜治腹痛 虛寒脹滿用皆靈
疝氣方用荔枝核 梔子山楂枳殼益
再入吳茱入厥陰 長流水煎疝痛釋
橘核丸中川楝桂 樸實延胡藻帶昆
桃仁二木酒糊合 頹疝痛頑鹽酒吞
參附湯療汗自流 腎陽脫汗此方求
衛陽不固須芪附 鬱遏脾陽術附投
天台烏藥木茴香 川楝檳榔巴豆姜
再用青皮為細末 一錢酒下痛疝嘗
黑錫丹能鎮腎寒 硫黃入錫結成團
胡蘆故紙茴沉木 桂附金鈴肉蔻丸
半硫半夏與硫黃 虛冷下元便秘嘗
金液丹中硫一味 沉寒厥逆亦興陽
漿水散中用地漿 乾薑附桂與良姜
再加甘草同半夏 吐瀉身涼立轉陽
來復丹用玄精石 硝石硫黃橘紅著
青皮靈脂復元陽 上盛下虛可鎮宅
三物香薷豆樸先 若雲熱盛加黃連
或加苓草名五物 利溼祛溼木瓜宣
再加參芪與陳術 兼治內傷十味全
二香合入香蘇飲 仍有藿薷香葛傳
清暑益氣參草芪 當歸麥味青陳皮
曲柏葛根蒼白朮 升麻澤瀉姜棗隨
縮脾飲用清暑氣 砂仁草果烏梅暨
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瀉煩渴溫脾胃
古人治暑多用溫 暑為陰證此所謂
大順杏仁薑桂甘 散寒燥溼斯為貴
生脈麥味與人參 保肺清心治暑淫
氣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脈絕急煎斟
六一滑石同甘草 解肌行水兼清燥
統治表裡及三焦 熱渴暑煩瀉痢保
益元碧玉與雞蘇 砂黛薄荷加之好
五苓散治太陽腑 白朮澤瀉豬茯苓
膀胱化氣添官桂 利便消暑煩渴清
除桂名為四苓散 無寒但渴服之靈
獵苓湯除桂與術 加入阿膠滑石停
此為和溼兼瀉熱 疸黃便閉渴嘔寧
小半夏加茯苓湯 行水散痞有生薑
加桂除夏治悸厥 茯苓甘草湯名彰
腎著湯內用乾薑 茯苓甘草白朮襄
傷溼身痛與腰冷 亦名乾薑苓術湯
黃芪防已除姜茯 術甘姜棗共煎嘗
此治風水與諸溼 身重汗出服之良
舟車牽牛及大黃 遂戟芫花又木香
青皮橘皮加輕粉 燥實陽水卻相當
疏鑿檳榔及商陸 苓皮大腹同椒目
赤豆艽羌瀉木通 煎益姜皮陽水服
實脾苓術與木瓜 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蔻附姜兼厚樸 虛寒陰水效堪誇
五皮飲用五般皮 陳茯姜桑大腹奇
或用五加易桑白 脾虛膚脹此方司
羌活勝溼羌獨芎 甘蔓藁木與防風
溼氣在表頭腰重 發汗昇陽有異功
風能勝溼升能降 不與行水滲溼同
若除獨活芎蔓草 除溼升麻蒼朮充
大橘皮湯治溼熱 五苓六一二方綴
陳皮木香檳榔增 能消水腫及洩瀉
茵陳蒿湯治疸黃 陰陽寒熱細推詳
陽黃大黃梔子入 陰黃附子與乾薑
亦有不用茵陳者 仲景柏皮梔子湯
八正木通與車前 匾蓄大黃滑石研
草梢瞿麥兼梔子 煎加燈草痛淋蠲
萆解分清石菖蒲 草梢烏藥益智俱
或益茯苓鹽煎服 通心固腎濁精驅
縮泉益智同烏藥 山藥糊丸便數需
當歸拈痛羌防升 豬澤茵陳芩葛朋
二術苦參知母草 瘡瘍溼熱服皆應
五淋散用草梔仁 歸芍茯苓亦共珍
氣化原由陰以育 調行水道妙通神
三仁杏蔻薏苡仁 樸夏白通滑竹倫
水用甘瀾揚百遍 溼溫初起法堪遵
甘露消毒蔻藿香 茵陳滑石木通草
芩翹貝母射幹薄 暑疫溼溫為末嘗
雞鳴散是絕奇方 蘇葉茱萸桔梗姜
瓜橘檳榔煎冷服 腫浮腳氣效彰彰
中滿分消泊樸烏 歸萸麻夏蓽升胡
香姜草果參芪澤 連柏苓青益智需
丸用芩連砂樸實 夏陳知澤草姜俱
二苓參術薑黃合 丸熱湯寒治各殊
二妙丸中蒼柏煎 若雲三妙膝須添
痿痺足疾堪多服 溼熱全除病自痊
炙甘草湯參薑桂 麥冬生地大麻仁
大棗阿膠加酒服 虛勞肺痿效如神
滋燥養營兩地黃 芩甘歸芍及艽防
爪枯膚燥兼風秘 火燥金傷血液亡
活血潤燥生津散 二冬熟地兼瓜蔞
桃仁紅花及歸芍 利秘通幽善澤枯
韭汁牛乳反胃滋 養營散瘀潤腸奇
五汁安中姜梨藕 三般加入用隨宜
潤腸丸用歸尾羌 桃仁麻仁及大黃
或加艽防皂角子 風秘血秘善通腸
通幽湯中二地俱 桃仁紅花歸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濁 噎塞便秘此方需
有加麻仁大黃者 當歸潤腸沁名殊
搜風順氣大黃蒸 鬱李麻仁山藥增
防獨車前及檳榔 菟絲牛膝山茱仍
中風風秘及氣秘 腸風下血總堪憑
消渴方中花粉連 藕汁地汁牛乳研
或加姜蜜為膏服 瀉火生津益血痊
白茯苓丸治腎消 花粉黃連萆解調
二參熟地覆盆子 石斛蛇床篦至要
豬腎薺尼參茯神 知芩葛草石膏因
磁石天花同黑豆 強中消渴此方珍
地黃飲子參芪草 二地二冬枇斛參
澤瀉枳實疏二腑 躁煩消渴血枯含
酥蜜膏酒用飴糖 二汁百部及生薑
杏棗補脾兼潤肺 聲嘶氣憊酒喝嘗
清燥二術與黃芪 參苓連柏草陳皮
豬澤升麻五味曲 麥冬歸地痿方推
沙參麥冬飲豆桑 玉竹甘花共和方
秋燥耗傷肺胃液 苔光乾咳此堪嘗
清燥救肺參草杷 石膏膠杏麥芝麻
經霜收下幹桑葉 解鬱滋幹效可誇
瓊玉膏中生地黃 參苓白蜜煉膏嘗
肺枯乾咳虛勞症 金水相滋效倍彰
黃連阿膠雞子黃 芍藥黃芩合自良
更有駐車歸醋用 連膠姜炭痢陰傷
滋腎通關桂柏知 溺癃不渴下焦醫
大補陰丸除肉桂 地龜豬髓合之宜
增液湯中參地冬 鮮烏或入潤腸通
黃龍湯用大承氣 甘桔參歸妙不同
黃連解毒湯四味 黃柏黃芩梔子備
躁狂大熱嘔不眠 吐衄斑黃均可使
若雲三黃石膏湯 再加麻黃及淡黃
此為傷寒溫毒盛 三焦表裡相兼治
梔子金花加大黃 潤腸瀉熱真堪倚
附子瀉心用三黃 寒加熱藥以維陽
痞乃熱邪寒藥治 惡寒加附治相當
大黃附子湯同意 溫藥下之妙異常
半夏瀉心黃連芩 乾薑甘草與人參
大棗和之治虛痞 法在降陽而和陽
白虎湯用石膏偎 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參者 躁煩熱渴舌生苔
竹葉石膏湯人參 麥冬半夏竹葉靈
甘草生薑兼粳米 暑煩熱渴脈虛尋
昇陽散火葛升麻 羌獨防風參芍儕
生炙二草加姜棗 陽經火鬱發之佳
涼膈硝黃梔子翹 黃芩甘草薄荷饒
竹葉蜜煎療膈上 中焦燥實服之消
清心蓮子石蓮參 地骨柴胡亦茯苓
芪草麥冬車前子 躁煩消渴及崩淋
甘露兩地與茵陳 芩枳枇杷石斛倫
甘草二冬平胃熱 桂苓犀我可加均
清胃散用升麻連 當歸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熱 口瘡吐衄及牙宣
瀉黃甘草與防風 石膏梔子藿香充
炒香蜜酒調和服 胃熱口瘡並見功
錢乙瀉黃升防芷 芩夏石斛同甘枳
亦治胃熱及口瘡 火鬱發之斯為美
瀉白桑皮地骨皮 甘草粳米四般宜
參茯知芩皆可入 肺炎喘嗽此方施
瀉青丸用龍膽梔 下行瀉火大黃資
羌防升上芎歸潤 火鬱肝經用此宜
龍膽瀉肝梔芩柴 生地車前澤瀉偕
木通甘草當歸合 肝經溼熱力能排
當歸龍薈用四黃 龍膽蘆薈木麝香
黑梔青黛薑湯下 一切肝火盡能攘
左金茱連六一丸 肝經炎鬱吐吞酸
再加芍藥名戊已 熱瀉熱痢服之安
連附六一治胃痛 寒因熱用理一般
導赤生地與木通 草梢竹葉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腸火 引熱同歸小便中
清骨散用銀柴胡 胡連秦艽鱉甲符
地骨青藁知母草 骨蒸勞熱保無虞
普濟消毒芩連鼠 玄參甘桔板藍根
升柴馬勃連翹陳 僵蠶薄荷為末咀
或加人參及大黃 大頭天行力能御
清震湯治雷頭風 升麻蒼朮兩般充
荷葉一枚升胃氣 邪從上散不傳中
桔梗湯中用防已 桑皮貝母瓜蔞子
甘枳當歸薏杏仁 黃芪百合姜煎此
肺癰吐膿或咽幹 便秘大黃可加使
清咽太平薄荷芎 柿霜甘桔及防風
犀角蜜丸治膈熱 早間咯血頰常紅
消斑青黛梔連犀 知母玄參生地齊
石膏柴胡人參草 便實參去大黃躋
姜棗煎加一匙醋 陽邪裡實此方稽
辛夷散裡藁防風 白芷升麻與木通
芎細甘草茶調服 鼻生息肉此方攻
蒼耳散中用薄荷 辛荑白芷四般和
蔥茶調服疏肝肺 清升濁降鼻淵瘥
妙散山藥與參芪 甘桔二茯遠志隨
少佐辰砂木香麝 悸悸鬱結夢中遺
紫雪犀羚牛樸硝 硝磁寒水滑和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 更用赤金法亦超
至寶硃砂麝息香 雄黃犀角與牛黃
金銀二箔兼龍腦 琥珀還同玳瑁良
萬氏牛黃丸最精 芩連梔子鬱砂並
或加雄角珠冰麝 退熱清心力更宏
玉女煎中地膝兼 石膏知母麥冬全
陰虛胃火牙疼效 去膝地生溫熱痊
清瘟敗毒地連芩 丹石梔甘竹葉尋
犀角玄翹知芍桔 瘟邪瀉毒亦滋陰
化斑湯用石膏元 粳米甘犀知母存
或入銀丹大青地 溫邪斑毒治神昏
神犀丹內用犀芩 元參菖蒲生地群
豉粉銀翹藍紫草 溫邪暑疫有奇勳
青蒿鱉甲知地丹 陰分伏熱此方攀
夜熱早涼無汗者 從裡達表服之安
二陳湯用半夏陳 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氣調中兼去溼 一切痰飲此方珍
導痰湯內加裡枳 頑痰膠固力能訓
若加竹茹與枳實 湯名溫膽可寧神
潤下丸僅陳皮草 利氣祛痰妙絕倫
滌痰湯用半夏星 甘草橘紅參茯苓
竹茹草蒲兼枳實 痰迷舌強服之醒
青州白丸星夏並 白附川烏俱用生
曬露糊丸姜薄引 風痰癱瘓小兒驚
清氣化痰星夏橘 杏仁枳實瓜蔞實
芩苓薑汁為糊丸 氣順火消痰自失
順氣消食化痰丸 青陳星夏菔蘇攢
曲麥山楂葛杏附 蒸餅為糊薑汁摶
滾痰丸用青礞石 大黃黃芩沉水香
百病多因痰作祟 頑痰怪症力能匡
金沸草散前胡辛 半夏荊甘赤茯因
煎加姜棗除痰嗽 肺感風寒頭目顰
局方不用細辛茯 加入麻黃赤芍均
半夏白朮天麻湯 參芪橘柏及乾薑
苓瀉麥芽蒼朮曲 太陰痰厥頭痛良
常山飲中知貝取 烏梅草果檳榔聚
姜棗酒水煎露之 劫痰截瘧功堪詡
截瘧七寶常山果 檳榔樸草青陳夥
水酒合煎露一宵 陽經實瘧服之妥
三子養親痰火方 芥蘇萊菔共煎湯
外臺別有茯苓飲 參術陳姜枳實嘗
指迷茯苓丸最精 風化芒硝枳半並
臂痛難移脾氣阻 停痰伏飲有嘉名
紫金錠用麝朱雄 慈戟千金五倍同
太乙玉樞名又別 祛痰逐穢及驚風
小陷胸湯連夏蔞 寬胸開結滌痰周
邪深大陷胸湯結 甘遂硝黃一瀉柔
大陷胸丸加杏藶 項強柔至病能休
十棗湯中遂戟花 強人伏飲效堪誇
控涎丹用遂戟芥 葶藶大棗亦可嘉
千金葦莖生薏仁 瓜瓣桃仁四味鄰
吐咳肺癰痰穢濁 涼營清氣自生津
苓桂術甘痰飲嘗 和之溫藥四般良
雪羹定痰化痰熱 海蜇葶薺共合方
金水六君用二陳 再加熟地與歸身
別稱神術丸蒼朮 大棗芝麻停飲珍
止嗽散中用白前 陳皮桔梗草荊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 感冒咳嗽此方先
金鎖固精芡蓮須 龍骨蒺藜牡蠣需
蓮粉糊丸鹽酒下 澀精秘氣滑遺無
茯菟丸療精滑脫 菟苓五味石蓮末
酒煮山藥為糊丸 亦治強中及消渴
治濁固本蓮蕊須 砂仁連柏二苓俱
益智半夏同甘草 清熱利溼固兼驅
訶子散用治寒瀉 炮姜粟殼橘紅也
河間木香訶草連 仍用術芍煎湯下
二者藥異治略同 亦主脫肛便血者
桑螵蛸散治便數 參茯龍骨同龜殼
草蒲遠志及當歸 補腎寧心健忘覺
真人養臟訶粟殼 肉蔻當歸桂木香
術芍參甘為澀劑 脫肛久痢早煎嘗
當歸六黃治汗出 芪柏芩連生熟地
瀉火固表復滋陰 加麻黃根功更異
或雲此藥太苦寒 胃弱氣虛在所忌
柏子仁丸人參術 麥夫牡蠣麻黃根
再加半夏五味子 陰虛盜汗棗丸吞
陽虛自汗牡蠣散 黃芪浮麥麻黃根
撲法芎藁牡蠣粉 或將龍骨牡蠣捫
桃花湯用石脂宜 粳米乾薑共用之
為澀虛寒少陰利 熱邪滯下切難施
威喜丸治血海寒 夢遺帶濁服之安
茯苓煮曬和黃蠟 每日空心嚼一丸
濟生烏梅與僵蠶 共末為丸好醋參
便血淋漓頗難治 醋吞惟有此方堪
失精夢遺封髓丹 砂仁黃柏草和丸
大封大固春常在 巧奪先天報自安
原文文源:《湯頭歌訣白話解(第6版)》編校/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