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老人腰背痛、走不遠、下肢麻無力--腰椎管狹窄症怎麼治?

2020-12-13 健康界

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我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其中腰椎管狹窄症患病率明顯升高,已成為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許多患者腰腿痛、下肢發麻、跛行,甚至病情嚴重了走幾十米都很困難。

腰椎管狹窄症的定義是指除外導致椎管狹窄的獨立的臨床疾病以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狹窄,並引發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迫的症候群,稱之為腰椎管狹窄症。

單純中央型椎管狹窄的患者,典型表現是間歇性跛行,症狀通常在直立或行走數百米後出現,表現為一側或雙側腰酸、腿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感覺,以致出現跛行。通常,患者為了減輕疼痛,往往採取腰部前屈位(彎腰曲背),而不願直腰、挺胸站立,易現「姿勢性跛行」。休息或坐位或側臥屈髖、彎腰後症狀有所緩解或消失,再次勞累或站立步行、腰部後伸時加重。


單純側隱窩狹窄的患者,由於特定神經根受壓,因而間歇性跛行較少,主要表現為相應神經根分布區的感覺異常、肌力減弱、腱反射減弱等。


馬尾神經受壓的患者,會現會陰區麻木、異常感覺和針刺樣感覺。部分患者可現排尿、排便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等。


當出現腰痛、下肢疼痛、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等症狀時,這就表示需要通過治療加以幹預。治療的目的不僅為了緩解疼痛,更在於維持和改善日常活動能力。對一些輕症患者,非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即可很好地改善症狀;而對於經過非手術治療仍不能正常的從事日常活動或工作的患者者,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有藥物治療、理療等方法。藥物療法通常不作為一種單獨的療法來使用,往往和其他的治療椎管狹窄的療法一起使用,對症處理的藥物有布洛芬、消炎痛等抗炎鎮痛藥。理療治療椎管狹窄是一種無痛無副作用的療法,其作用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的水腫,緩解肌肉痙攣,疼痛與不適,根據病情可有短波與超短波療法、電腦中頻療法和超雷射療法等供選擇,但療法的選擇一定要根據病情狀況選擇,建議理療前及時就醫檢查,遵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若患者疼痛造成了明顯的生活質量下降及保守治療不能減輕症狀時,特別是有進展性症狀及腿足無力的病人,應及時選擇減壓手術。通過手術,可以擴大狹窄的椎管、椎間孔和神經根管,解除對神經組織及其供應血管的壓迫,同時儘量保持脊柱的穩定性,手術治療總體優良率為90%左右。手術治療方法包括、減壓手術如: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椎板間開窗、椎板選擇性切除、椎板成形、顯微減壓等;減壓後腰椎融合與內固定術,如:靜態棘突間撐開系統:X-STOP, Walli;動態棘突間撐開系統:Coflex;椎間輔助運動裝置(DAM)等。

在中老年人群中,腰椎管狹窄十分常見,其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脊柱發生退行性改變。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症就是由於退行性腰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或腰椎滑脫等引起的以間歇性跛行為主症狀的疾病。該疾病在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1.7%~8%,且女性高於男性。年齡增加老齡化造成椎間盤脫水退變,造成脊柱結構不穩,人體產生的保護機制會岀環韌帶的肥厚,影響椎管裡行走的脊髓,造成壓迫,形成椎管狹窄。


高齡腰椎管狹窄患者存在心衰風險,

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嗎?

答案是:可以的!


幾乎每一個人年老都會喪失一些泵血功能,心力衰竭病人則喪失更多,病情的嚴重性決定其對病人生活的影響。一旦高齡腰椎管狹窄病人合併心力衰竭,將會嚴重製約患者的治療。

相關焦點

  • 腰椎椎管狹窄症
    疾病分類腰椎椎管狹窄症根據狹窄的部位分為: 中央型、神經根管側隱窩狹窄型、混合型病因腰椎椎管狹窄症的病因有先天因素以及後天因素,多見於腰椎椎體發育不良、黃韌帶肥厚、椎板肥厚以及醫源性腰椎椎管狹窄症,常見於40~50歲的中年男性患者。
  • 間歇性跛行 當心腰椎管狹窄症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脊柱相關疾病的高發,使老年性腰椎退變性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並呈年輕化趨勢,腰椎管狹窄症就是其中一種。  腰椎管狹窄症會引起腰背疼,多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重體力勞動者。其最典型的臨床症狀是間歇性跛行。
  • 腰椎管狹窄症Lumbar Stenosis
    l 定義:腰椎管、側隱窩、椎間孔因原發或繼發因素造成結構異常,管腔內變窄,引起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迫,出現以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特徵的腰腿痛,即為腰椎管狹窄症。l 特點:1.腰椎管狹窄是指腰椎管和/或神經根管狹窄;2. 馬尾神經和腰神經根受壓,導致神經根缺血和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3.
  • 腰椎管狹窄症中醫診治策略及經驗分享
    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椎管狹窄,因有其獨特性,不列入腰椎管狹窄症內,但腰椎管狹窄症可合併有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症狀是腰腿痛及間歇性跛行,所以屬於中醫「痺証」及「腰腿痛」的範疇。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約80%發生於40-60歲,男性患者較女性患者多見,體力勞動者多見。
  • 腰椎管狹窄症診療常規
    儘管患者主訴較多,但在早期安靜時體檢常無異常發現,腰椎後伸誘發疼痛較前屈多,直腿抬高試驗在單純性椎管狹窄者可為陰性,但在繼發性椎管狹窄症者陽性率可高達80%以上,步行時小腿無力,並有麻木感,原發性者多無肌萎縮徵,但繼發性病例,尤其是腰椎間盤突出症者最為明顯。
  • 從解剖、影像診斷到治療,全面講解腰椎管狹窄症!
    他在1949年報告了7例不合併其它畸形的腰椎管狹窄症病例,並提出除了發育性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以造成椎管狹窄,並首先對椎管狹窄引起的雙下肢神經性疼痛、小腿感覺障礙與肌力減退、神經性間歇性跛行進行了描述。使人們對腰椎管狹窄症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認識。  1954年Verbiest對椎管狹窄症作了比較系統介紹。
  • 腰椎管狹窄.
    其實,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青年患者佔大多數,而老人多發的腰腿疼,很多是因為椎管狹窄症導致的。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還是老習慣,我們在講病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的結構。
  • 【綜述】退行性腰椎椎管狹窄症的診斷與手術治療進展
    ,轉發或分享此文腰椎椎管狹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椎管、椎間孔或側隱窩狹窄,導致硬膜囊或神經根受到壓迫,從而引起以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下腰背痛等症狀為特點的疾病。
  • 腰椎管狹窄症的特殊徵象
    硬膜外脂肪增多症在人群中的整體發病率為2.5%,該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其與大劑量激素攝入史、肥胖、相關內分泌代謝紊亂疾病史等有關。硬膜外脂肪增多症可能是全身代謝性疾病,引起的腰椎管狹窄症狀是其的局部臨床表現,表現為椎管狹窄的相關症狀和體徵,同時也取決於影響的節段。
  • 走一段就要歇一會是怎麼回事?這樣的腿疼很可能是腰椎管狹窄!
    走一段就要歇一會是怎麼回事?間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狹窄症的典型症狀,對本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好發於中老年人。(當然,也有部分患者的間歇性跛行和其他疾病有關,但腰椎管狹窄症比較常見。)
  • 了解腰椎管狹窄
    其實,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青年患者佔大多數,而老人多發的腰腿疼,很多是因為椎管狹窄症導致的。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
  • 主任提問:腰椎管狹窄症知多少?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腰椎骨與軟組織(關節突關節、椎板、黃韌帶、椎間盤等)發生形態與組織結構的變化,導致中央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處狹窄,使神經根和(或)馬尾神經受到壓迫,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疾病。臨床上以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為主,多見於老年人。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腰椎管狹窄和繼發性腰椎管狹窄。
  • 椎管狹窄症
    (2)下腰痛:大多數腰椎管狹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較輕微,臥床休息則減輕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後伸活動往往受限。②     腰椎管狹窄症在影像學上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有較明顯的區別,即腰椎管狹窄症在CT、核磁共振、脊髓造影等檢查時均顯示椎管矢狀徵小於正常,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則無。③     二者是單獨的兩種疾病,但同時還有一定聯繫,可以相伴發生,而且伴發比例相當高,這也是人們易將二者混淆的原因。
  • 腰椎椎管狹窄,你了解嗎?
    其實,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青年患者佔大多數,而老人多發的腰腿疼,很多是因為椎管狹窄症導致的。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還是老習慣,我們在講病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的結構。
  • 婆婆走50米路就邁不動腿,原是腰椎管狹窄惹的禍
    長時間站立行走後腰腿痛當心患腰椎管狹窄「老年人的退變性疾病,常見的部位有膝關節、腰椎、頸椎、髖關節等。退變性椎管狹窄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1月26日直播開始,張衛國教授如是表示。那麼,何為椎管狹窄症?
  • 你了解: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椎管狹窄 ?
    椎間盤的周圍存在竇椎神經,含有痛覺纖維,在急性腰椎間盤突出時,刺激它可引起腰背痛,這也是腰椎間盤突出時引起腰背疼痛的另外一個解剖學因素。 椎間盤出現「龜裂」,中央的髓核被上方來的壓力推至後方,壓迫神經而出現的下肢麻痺和疼痛,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 腰椎管狹窄症患者指南(一)
    在腰椎中,椎管通常給脊神經提供足夠大的空間,一般在17-18毫米左右,略小於一美分硬幣。當通道縮小到12毫米甚至更小時,出現椎管狹窄。當尺寸減小到10毫米以下時,出現腰椎管狹窄嚴重的症狀。許多病因可發展為椎管狹窄。
  • 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下肢麻木和疼痛,無法通過做手術治癒
    下床後左腿壓漲疼,走不了三分鐘。核磁顯示椎4、5,椎5、s骶1兩個間盤突出。2013年,2016年犯了兩次,都怪我當時沒重視,包上腰圍子就去上班了。現在這麼嚴重,我該怎麼辦?」 還有一個患者說,「6年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導致腳麻,腰椎間盤突出術後5天了,天天晚上疼的睡不著覺,真後悔做手術,躺在床上都要躺瘋了。」
  • 了解腰椎管狹窄,只用1分鐘(簡單、專業)
    其實,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青年患者佔大多數,而老人多發的腰腿疼,很多是因為椎管狹窄症導致的。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還是老習慣,我們在講病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的結構。
  • 了解腰椎管狹窄,只用1分鐘
    1、發育性腰椎管狹窄:這種椎管狹窄是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包括營養、外傷等原因造成的先天性椎管狹窄。大部分人開始可能不出現任何症狀,但到中年以後,由於脊柱的一些老化或損傷,會有椎管狹窄症的症狀及體徵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