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曾說說:「衣裳是文化的表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所以一個民族的服飾融合著,民族的象徵和文化意義。我國古代的服飾就有著各個朝代的特點,那麼歐洲的服飾又是如何呢?首先服飾是文明的一個標誌,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是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點的展現。
在歐洲中世紀時期歐洲服飾普遍簡潔樸素,而且色彩簡單。這似乎和我們在影視劇裡所看到的不同,這是因為這個時期是基督教統治時期。基督教宣揚脫離野蠻,純潔生活,提倡禁慾,反對奢華。所以這些也在服飾上得到了充分的體驗。
因為盛行禁欲主義,所以男女大都是遮蓋嚴密,層層防護不露體的服裝,所以不論貴族還是平民服裝上差異不大,而且可以完全的看出是一個宗教信徒的形象。這樣完全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仿佛那就是一個黑暗的時代。
隨著歐洲的發展,還有工業的進步,文藝復興的出現,思想上得到了解放,人們的服飾也慢慢發生了改變。出現了「巴洛克藝術風格」的服飾。巴洛克風格雖然繼承了文藝復興的一些傳統,但是卻拋棄了和諧、穩重的古典風範,追求華麗、誇張、氣勢宏大。這種風格不僅在服飾上有體現,在建築、雕刻等方面都有著體現。我們再來看看何為巴洛克風格,它的特點又有什麼?
「巴洛克」是一種歐洲藝術風格,指自17世紀初直至18世紀上半葉流行於歐洲的主要藝術風格。17世紀到18世紀初,歐洲社會極為動蕩各個方面都充斥著鬥爭,所以歐洲各國都發生了變革,英國、荷蘭因為工業革命率先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國加強了中央集權。然而,歐洲的王公貴族們卻過著豪華的生活,排場的大小成了表現權勢的社會性、政治性的需求。那個時代是以男性為主,那麼必然會產生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風格——巴洛克藝術風格,這一時期因為巴洛克風格的出現,也被稱為「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風格雖然繼承了文藝復興的一些傳統,但是卻拋棄了和諧、穩重的古典風範,追求華麗、誇張、氣勢宏大。這種風格不僅在服飾上有體現,在建築、雕刻等方面都有著體現,比如畫家魯本斯,建築家雕刻家貝爾尼尼。
巴洛克風格的特點:
一:豪華。包含著宗教的特色卻有色彩鮮明;二:富有激情,極大的需要藝術家的想像力;三: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四: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五:具有綜合性;六:富有宗教色彩;八:優雅與浪漫。
巴洛克的傳播
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是主要藝術中心除此以外還有佛羅倫斯,而羅馬則是巴洛克的發源地。這是一種新興風格並且以極其迅速的方式席捲了歐洲其他天主教國家。但是,在荷蘭和英國受到宗教改革的影響,巴洛克風格在這兩個國家的傳播進程比其他國家慢。最終,巴洛克藝術還是得到了發展,但是和天主教過年追求情感寄託不同,這些國家更加注重現實性。巴洛克風格在天主教國家中的影響最為深遠,持續時間最長。後來,隨著社會發展巴洛克風格愈加變得華麗。
巴洛克時期的服裝
巴洛克服飾很明顯的就是裹胸收腰,比如英劇《名姝》裡面的服裝就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其次還充滿著古典主義把華麗展現的淋漓盡致,然後還帶有一絲絲歌特式風格的細節,其色彩也打破了嚴肅莊重的分為,採用鮮亮明快的顏色,讓人沉醉於這一場宮廷的舞會中,然後巴洛克風格服飾,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了整個歐洲社會,成為了當時的流行趨勢。
洛克風格的服飾,不論男女都很注重下半身的裁剪,力求多變。略微蓬鬆的裙子結合精緻設計的褶皺,再加上修飾的花邊,整體散發著散發著溫柔浪漫的氣息。採用光滑輕盈的綢緞,更加彰顯了其高貴感。色彩上不再局限於低調的白色、香檳色,轉而投向了色彩更加強烈的豔麗的紅色,優雅又奪目。
巴洛克男裝
男服在這一時期變化可能比女子還要突出,在這時期上衣即達布裡特,在逐漸邊長之後,又因為另外一種巴洛克風格的襲來,上衣又急劇縮短,但是大體上仍保留著原有的一些風格特徵等,比如袖子逐漸變為中長袖,切口有裝飾等等。同時還出現了無袖的上衣,並佩有綬帶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後來隨著時代發展,達布裡特越變越短,最終完全從歷史的舞臺上消失了。
然後又出現了三件套組合服裝,上衣是緊身合體的衣服,也被稱為鳩斯特科爾。這種衣服是一種外衣,然後衣長到膝蓋,注重收腰,下擺向外擴開,兩旁還有口袋,但是位置很低,在視覺上可以給人一種造型重心下移的感覺。這種上衣有幾個顯著的特點首先它沒有領子,但是衣門襟有一排紐扣,袖子從下到上,逐漸減小袖口處也有著精心的設計,添加有可以翻折拆卸的袖邊,大多是用紐扣固定。
而與長外衣配套的是一種被稱為維斯特的背心。這種背心也有著巴洛克風格的顯著特點——收腰,而且後背開衩,前門襟與鳩斯特科爾的沒有領子有一排紐扣相似。在維斯特變化的過程中,起初是一種長袖的背心,後演變成無袖的背心,衣身也由長變短。這種背心一般是在室內穿著,在參加一些晚會或是出席一些正式的場合,外面就需要穿鳩斯特科爾以示尊重。
第三件則是褲子,褲子也分為了兩種:一種是褲長到膝蓋,看起來有點像裙子,當然有的也會做成裙子,腰部還有著獨特的褶皺設計,這種褲子被稱作萊因伯爵褲。另一種是褲長與外衣鳩斯特科爾齊平的褲子,有的時候褲長也會比外衣的常寶長,這種褲子被人們稱為克尤羅特。
巴洛克風格的男裝非常重視細節的裝飾,比如衣服的門襟和扣眼處進行裝飾,一些珍貴的面料上衣比如天鵝絨等,這種面料的上衣會有精緻的刺繡,有的甚至用金絲來裝飾,以此來顯示尊貴,並且非常的華麗炫目。扣子用料也非常的講究,有的用金、銀、珠寶等,把扣子也作為裝飾品的一種來設計。後來在金銀絲織物被禁之後,用綢帶裝飾成為了主流。此外,男性為了追求時尚美豔,也會在膝蓋、鞋面處等地方用綢帶裝飾,這種裝飾在一定程度上也增添了一點女性化的特點。
巴洛克時期女裝
這一時期的女裝有著顯著的特點就是是大量褶皺和花邊。無數的花飾。上衣則是能顯示女性身材特點的緊身胸衣。外面則是一種短外衣,而且還是無袖的,外衣的領口邊緣也會使用大量花邊裝飾,有的也會選擇用花結的方式來裝飾。巴洛克時期的女性著裝,最明顯的改變則是沒有了以前誇張的形式,拋棄了裙撐來達到誇張效果的方式。設計上讓腰線上移,並且帶有收腰的方式,不僅完美的展現了女性的身材,也用一種平緩、柔和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展現了女性的身材。裙子雖然還是蓬鬆的,不過和以前有著很大的不同,不再依靠裙撐,而是採用多穿裙子的方式,再在腰間用褶皺的方式,讓裙子顯得更加膨大。
服飾圖案
這一時期服飾上的圖案也有了明顯的變化,當時的美術也受到了巴洛克風格的影響,以花朵,花環、果物、貝殼為題材,有的以蓮、棕櫚樹形為題材。服飾上也受到了美術的影響,也大多採用這些圖案。從路易十四時期到路易十六時期,這種圖案尤為突出。
巴洛克時期的飾物與妝飾
巴洛克風格也分為了幾個小的時期。首先是偏向荷蘭風格的巴洛克時期,當時的男子盛行披肩長發,而到了偏向法國的巴洛克風格時期,則盛行假髮。假髮稱拱形在頭上,兩邊由外向內卷。而女子的髮型則是極高的髮髻,也被稱作芳坦鳩。髮型如果從遠處看甚至有點像一隻雞的形狀。在那個時期頭髮的高度代表了地位,假髮也是展現地位的一種,所以有的為了強調高度,也使用了假髮,讓頭髮顯得更高。
豪華的芳坦鳩頭頂上還裝有寶石、珍珠等飾物。女子在面部貼黑痣以增加容貌的魅力成為時尚,她們還會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將一些碎步剪切之後,處理之後貼在臉上,以引起男子對自己容貌的注意。後來這種風格也流行到了男子身上,在看《名姝》的時候,裡面的公爵在外出之時,甚至會在臉上某個部位貼上黑痣。
巴洛克時期總的來說是一個高度奢靡的年代。而在這個時期巴洛克盛行的原因就是它打破了曾經歐洲社會對宗教的盲目崇拜,衝破了宗教對人性的壓抑,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的各種刻板的規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人們對於自由的嚮往。當今社會,巴洛克風格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其絢麗誇張的形式,更多的是其內在包含的自由、無拘無束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