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親人念佛,這些技巧需要掌握!

2020-12-21 淨宗傳承

from居之安阿彌陀佛與我同行

當我們得到了念佛往生的大利益,看著身邊的親戚朋友,依舊在五欲中沉淪,不知信佛念佛,是否有過宣揚念佛好處的熱情?

我們總是很認真地勸他們念佛,講了種種念佛的殊勝利益,講念佛成佛的終極目標,我們滿懷希望,信心滿滿,結果身邊最親最愛的人,總是不願念佛,甚至反對我們念佛。

善導大師說「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釋迦牟尼佛也說「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阿彌陀經》說: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很難說的,必須要說出來;很難信的,偏偏要讓人信,所以要有善巧,要有智慧,還要有大悲心。

佛是如何善巧宣說淨土法門的呢?

善導大師在《般舟贊》中說:

敬白一切往生知識等: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這句話關鍵詞是「往生」,善導大師態度慎重,勸大家往生,勸告對象是一切往生知識。

01

往生二字,兩層含義

namoamituofo

「往生」這兩個字,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層,往生是我們的目標。凡是心裡有往生目標的,就是善導大師要敬告的對象。

第二層,往生是已經「平生業成」的人。我們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標,一定會去尋找安然往生的方法,就會知道,往生的方法就是念佛,根本原理就在本願力。

相信念佛必定往生之後,現在就可以安心下來,被阿彌陀佛本願攝取的人,今生必定往生。善導大師把往生極樂世界的果,提早拿來說現在還在因地的人。

所以,這裡講的「往生」,也就是「平生業成」。

02

願往生者,為善知識

「知識」指善知識,所謂「善知識」,就是大家共同念佛,共同發願往生淨土,就像同學一樣,互相輔助。

善導大師把我們稱為他的「善知識」,我們能作為善導大師的善知識嗎?

我們生活在末法年代,比善導大師晚一千多年,煩惱深重,幾乎要變成一個乞丐了,只因我們念佛願往生,善導大師對一切要往生的人,平等看待,說我們就是他的善知識。

03

世尊恩德,潤物無聲

善導大師說「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恩德,是養育之恩,父母養育了一個小孩,恩德很深。釋迦佛不惜一切,來到娑婆世界,教我們淨土法門,養育的不是我們的身體,而是法身慧命。

父母親的恩德,僅僅只是在一個小家庭而已;釋迦牟尼佛的恩德,遍及一切,世界所有的人,都被佛的恩德所籠罩。有一句話說:「三界導師,四生慈父。」

佛在我們不知不求的時候,就默默給我們滋潤、養育。這種恩德很細微,「潤物細無聲」,就像春天的毛毛雨,沒什麼聲音,睡覺起來的時候,整個大地已經變成了綠色。

04

種種方便,發起信心

「種種方便,發起無上信心」,無上信心就是念佛往生的信心,要把我們無上信心發起,這是很難的。

佛為了發起我們的信心,從很遠的時候,就開始了。

有兩種發起:一種是「遠發起」,一種是「近發起」。

第一,遠發起。

很遙遠的時候,表面看起來跟念佛沒有關係,其實佛就在為說淨土考慮了。佛成佛之後,坐在樹下,就開始思惟如何度化眾生,發現眾生太糟糕了,馬上想要離開世界,大梵天王下來請法,請了三次,佛才下定決心弘法。

可是怎麼弘法呢?就有很多講究、很多簡擇。

有的人不想解脫,只想求福報,佛只能告訴他怎麼行五戒十善,解脫法只能忍著不說,不敢講;對於小乘阿羅漢,只能說那種像腳踏車一樣只能在載一個人的法門,大乘法忍住不說;對於菩薩,也不敢直接告訴他念佛就可以成佛,只能講很多階位,慢慢修行,慢慢讓他爬上來,最後才把本懷提出來。

講法也是要很忍耐的,不是看到誰,就直接講念佛往生。

第二,近發起。

近發起,就是《觀經》中韋提希夫人的請法。她遭遇宮廷悲劇,非常痛苦,覺得無路可走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便想尋求一個「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的地方。有了韋提希的因緣,釋迦牟尼佛才把他最想講的淨土法門講了出來,而且也是很委曲地說。

佛順著韋提希之請,先講十三定觀,主要是觀佛,觀佛的境界很高。佛教的其他觀想,像天台宗的止觀,其他宗派講的觀呼吸,觀身不淨,觀白骨,觀慈悲等,都是從觀佛推展出來的。其他的觀想,最後是要成佛,不如直接從觀佛進去,得到佛的功德利益。

觀佛收納一切觀想,《觀經》雖然講入定觀想定善的方法,也講了散亂心修的三福,但這都不是重點。講這些是順眾生喜好而講,對於佛的本懷來說,最重要是要講念佛。

釋迦牟尼佛用了很長時間,來講大小乘的法門,講聖道,最後才來講念佛。為什麼一開始不講念佛,繞了一大圈,最後才導引到念佛呢?因為講不出來,沒辦法講。

就像我爸,平日不信佛,如果一開始對他說:「爸你去念佛,你求往生好不好?」

他肯定會說:「什麼?叫我往生?你太不孝了。」

要想讓他念佛,不如說:「你來寺院走一走,環境很好,法師慈悲柔和,寺院的素食,都很好吃。」

要這樣慢慢導引過來,才能夠跟他講,念佛求往生。

慧淨上人說過一句話:「聖人語,不迫切。」

修養越好的人,講話不會一句話把人逼到死,十萬火急地要你現在就達到這樣。有這種老師,也要有那樣的學生,不然全部跑光了。

佛講話一定會顧慮我們的根機,不會一下子就說得很高,讓我們做不下去。

整部《觀經》敘述的,很像在討價還價:一開始講定善,做不來;那就做散善,散善有很多種,先發菩提心好不好?做不來;菩提心不行,那誦經可以吧?又很懶,誦到一半就誦不下去了;誦經不行,至少可以到寺院培一下福報,也不行,很多人禮拜天是要去玩,不想去寺院……佛只能一路退,把最簡單的念佛拿出來,特別照顧到我們的根機。

善導大師也這樣,用的詞句很淺白、很柔和、很寬厚。

學佛人會覺得罪業深重,會尋求各種懺法,想要把罪懺除。可是做不到,才剛懺悔完,出去馬上就罵人了。善導大師卻說「念念稱名常懺悔」,雖然我們沒有懺悔的心,只要隨時念佛,就是最大的懺悔。

雕刻師要在一塊木頭上雕刻一尊佛像,身上的任何部位,都要用銳利的刀子去雕刻,可是臉上的部位,不能用銳利的刀子,要用很鈍的刀子去刻,要特別小心,只要一個動作偏差了,鼻子就削掉了,耳朵就沒有了。

對於我們這種脆弱的根機,特別需要保護的眾生,善導大師不會用很難做到的思想來規範我們,而是顯得特別寬厚。

淨土法門是一切有道心、沒有道心、能修行、不能修行的人最後依靠的法門。

念佛了,一切都很安心,死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在阿彌陀佛的願力下,念佛必定往生,死亡也顯得唯美了。

相關焦點

  • 釋迦牟尼佛如何勸父親念佛?
    說了三種利益,第一種就是法施利益,說十二部經典;第二是觀佛利益,觀佛相好;第三是念佛利益。「勸父王」,就是釋迦牟尼佛勸他的父親,他父親是國王,「法施利益很難得到,您老人家就算了,觀佛,您也不是那個根機;您就行念佛三昧吧」。
  • 劉素雲老師修行念佛語錄-念佛偈
    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親人;阿彌陀佛是我們能夠依靠的親人;阿彌陀佛是我們唯一能夠依靠的親人。六祖慧能大師,有四句非常重要的開示。聖人求心不求佛 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聽我勸,不要再傻傻地求開悟,求三昧了。用心念佛誰念都靈。不是我念佛靈,你念佛不靈,不是的,只要你是真心誠意的,你發自內心的那句阿彌陀佛誰念誰都好使,沒有不靈的。
  • 堅持食素念佛,大齡女求子滿願,佛寶寶以法師的講法和佛號作為胎教,勸化公婆念佛
    我是念佛人,不求佛求誰?《念佛感應錄》中,有那麼多活生生的神奇感應例子,有的絕症晚期念佛起死回生,有的念佛求學業,念佛求子等等,皆有求必應,我為何不效仿?心意一定,我暗暗決定開始加大力度念佛。  當時在醫院打消炎的吊針,和我一起打針的還有另外一個女孩,她問我該怎麼辦,我就把我的決定告訴她:「我不做任何手術,我的治療方法就是念佛。」  她問我:「有沒有用?」
  • 千萬不要觸摸剛去世親人的身體,當代孝女為父親念佛的真實經歷!
    對親人又何嘗不是一種煎熬!我的心都碎了!我這時只想祈求阿彌陀佛快點帶父親走,原來從一個寺廟裡請過一本《地藏經》,從來沒有讀過,也是聽說什麼誦《地藏經》容易招鬼什麼的(為這些無知在此懺悔)。說實話,學佛這些年,我的確相信佛法,但畢竟沒有親眼看到過,長這麼大我也是第一次送終,這一次是親身體驗到,真的很激動!佛法真實不虛!以前總是聽說念佛號功德如何如何大,我總有點不明白如何大呢,而且一直以來比起念佛號,我更願意誦讀佛經。此次,我自已終於明白為什麼要多多念佛號了!為父親換好衣服後,便送到殯儀館。其間我一路跟著父親,佛號不斷。
  • 竹密不妨流水過 事多豈礙念佛名
    所以接下來說: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 「是以」就是所以,所以諸佛大慈大悲,勸我們要回歸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從前面而來的。大乘我們沒有措心,佛不能勸我們修大乘。那麼小乘呢?不管出家在家,都得不到四種果位,所以也不能勸我們修小乘。那麼人天呢?人天只是暫時不墮落,而且得到的人也很少,所以也不勸我們修人天。
  • 勸人學佛念佛的功德利益
    勸一人念佛往生,比自己念佛的功德要大得多,如勸百人念佛往生就是菩薩,勸萬人念佛往生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可見建立道場念佛堂的功德之大,所以說幫助苦難眾生當生離苦得樂成就佛才是大慈大悲之道淨土念佛法門是橫出三界,其餘是豎出三界,例如一隻蟲子長在竹子裡,要從竹子裡出來,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在竹子裡,一節一節的咬,每一節都咬破,費很多的功夫和力氣,然後才出來,這就叫做豎出三界。淨土念佛法門是橫出三界,橫著咬,竹子皮雖有些硬,但心要橫,功夫要深,做到一心就在一個地方盯住咬一個洞出來這就叫橫出三界。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情商高的人,善於用一個技巧來勸人大度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在網上很流行,還有人藉此發出看似包含智慧的忠告:遠離勸你大度的人!這看似的確很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如果大家都不勸人向善,都不勸人大度,那就是好事情嗎?顯然不是!另一方面,勸人向善、勸人大度的人也不可能杜絕,不少人也都有「未經他人苦,偏勸他人善」的心理,這或許就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既然「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並不全是好事,而且也不可能杜絕這種人,那麼,關鍵就在於如何勸人向善、勸人大度上了。
  • 念佛人需要做還壽生、破血湖等「佛事」嗎?
    須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當以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之錢,請有正念之僧念佛,則利益大矣。 ——印光法師《一函遍復》 自古以來,在佛教的傳揚過程中,都伴隨著一些民間信仰以及附法外道等種種的相似法來幹擾,那些沒有智慧的人還會去相信,知見顛倒。所以在這裡,印光大師就特別指出來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 念佛之人要有智慧,要有正信正見,不可以效仿那些愚痴的人。
  • 念佛感應事跡 夢中念佛,度鬼無數
    而且晚上若醒幾次再睡,就會夢見幾次鬼,面部猙獰,形態各異,如吸血鬼、大頭鬼等,但夢見最多的是殭屍。我經常夢到:自已是一個大將軍,身穿戎裝,手拿利器,獨自一人站在山頂。整個山頭布滿死屍,一眼望不到邊。這些鬼隨時出現在我左右,糾纏著我,使我每天晚上、中午睡著時都處於恐懼當中。可以說,睜眼活在人世間,閉眼活在鬼的世界裡。
  • 戀愛心理學:在網上搭訕女人,需要掌握這些技巧
    想要讓一個女孩子喜歡上你,並來到你的身邊,你需要做的不光光是物質上的付出,更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聊天搭訕技巧。尤其在現在這個網絡如此發達的社會,想要撩妹,就必須要學會聊天,讓女人願意跟你聊,而且還對你感興趣,那麼就需要技巧,需要你去分析女人的內心思想。
  • 彌陀贊——念佛法門
    12、《往生要集》:「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答曰:今勸念佛,非是遮餘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15、《觀佛三昧經》云:「佛告父王:謂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又云:「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
  • 女人若想讓一個男人主動追求你,需要掌握這些技巧
    感情雖然不講道理,但是感情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值得借鑑的方式方法或技巧。一般來說,女人若想讓一個男人主動追求你,需要掌握這些技巧。1、加深他對你的印象女人若想讓一個男人主動追求你,你首先就要學會持續加深他對你的印象。
  • 車身故障念佛有效
    家住臺中市原子街,是一個佛化家庭,很發菩提心的,平時專門勸人念阿彌陀佛,並且善巧方便度人,鄰近若有小孩受驚不能入睡,都抱來請她加持大悲咒,小孩就輕鬆地能睡了。師姊聽說,又很懇切地對她說:你回去一定要教你先生念阿彌陀佛,萬一逢到災難,或危險的時候,就要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便可消災免難。那女子倒頗有善根,又很聰明,回家後真的把師姊教她念佛的一大套說給他先生聽,教他先生在開車時要念,危急時更要大聲的念佛,準能轉危為安云云。
  • 你會念佛嗎?聽聽廣欽老和尚念佛語錄
    現將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語錄貼上,以此使念佛之信心、願望、功夫更堅不可摧,今生臨終自在往生西方,永脫輪迴,親見彌陀、觀音、大勢至。阿彌陀佛!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老和尚開示:「念佛才能了生死。對於耳聞、眼見、鼻嗅、舌味、身觸、意念等,不去分別掛礙,則能得到解脫,這才是修行的意思。」新皈依信徒魏某某,請師父教他坐禪。
  • 千萬不要觸摸剛去世親人的身體!
    對親人又何嘗不是一種煎熬!我的心都碎了!我這時只想祈求阿彌陀佛快點帶父親走,原來從一個寺廟裡請過一本《地藏經》,從來沒有讀過,也是聽說什麼誦《地藏經》容易招鬼什麼的(為這些無知在此懺悔)。在黃師兄的支持下,我開始誦《地藏經》,在父親的床邊,我握著父親的手誦經。
  • 最好的早課就是晨坐念佛
    依經文所講:念佛的人是「我入佛心」「佛入我心」,是「佛凡一體」,這一種親是一體不離的親。夫妻再親都不如念佛的親,畢竟凡夫心中都各懷鬼胎,而阿彌陀佛的內心除了慈悲以外就沒有其他心了。也就是說,你是我的親人,我愛你,你不是我的親人,我也愛你;你對我好,我愛你,你對我不好,我也愛你;你清淨,我愛你,你不清淨,我也愛你;你善,我愛你,你惡,我也愛你;你可愛,我愛你,你不可愛,我也愛你。在佛心當中,是沒有差別觀念的,真的是自他一體,自他不二,冤親平等,這個就是佛。不管怎麼樣,佛的內心、本質就是愛,要他不愛,不可能,佛哪有分別心?
  • 持名念佛,一口氣念的「阿彌陀佛」越多越好嗎?
    淨土宗念佛法門有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其中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修持淨土最為善巧的方法。不過淨土三經以及歷代祖師開示,多是古文寫成,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無暇專門拿出時間來查閱典籍,因此會有許多疑問。
  • 念佛漫畫:人生海海,我行我素!
    普勸世人,放生戒殺,不食其肉,乃謂愛物。——弘一大師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慈受懷深法師三 吃素念佛 功德無量世間最寶貴的就是生命,天下最悲慘的就是殺生。一日持齋,天下殺生無我分。
  • 兒女如何做,親人往生善道?
    ,那麼,當親人遠離我們的時候,到底怎麼辦,才能幫助親人在未來的世界裡更好呢?強制挪動會增加親人的痛苦。③、不哭鬧不哭喊、甚至拍打親人的身體。因為這樣同樣會增加親人到惡道的業緣。④、不吵鬧比如,談論家產的分割、醫囑等等。這樣做增加亡者的嗔恨心,也就增加去往惡道的機會。⑤、保持清淨親人人斷氣後,不要動他,關門、開門、走路都要儘量輕微。請出善知識來念經也不能太大的聲音。
  • 淨宗法師:念佛好時光,勸君莫辜負!
    但是,這些對我們乘客沒有影響,我們坐上飛機一定會到達目的地。當然,世間有空難,乘上六字名號的航班,不知其義、不知其文也無妨,決定平安到達極樂淨土。所以,對我們來說即使不了解經文意義,也感到無限安心;即使了解再多,也沒有半點可驕慢於人的,因為這些只是引導我們登上飛機而已,最終還是乘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航班。所以,大家都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