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今天的閒話五分鐘,我是小宋。
美人魚應該是古今中外為人所熟知的一種生物,在《安徒生童話》中,有美人魚為了王子最終化作泡沫消失在海中的故事;在希臘神話中有半人半魚的還要塞壬,她出現在狂風暴雨的海上,就會成為海船的災難,導致船毀人亡。
在我國古代的《博物志》中,同樣有有關人魚的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這裡的鮫人就是指人魚,人魚生活在南海之外,善於紡織,更重要的是她們的眼淚能夠變成珍珠。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曾經根據鮫人泣珠的特點寫下了名傳千古的《錦瑟》,其中一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堪稱絕唱,千百年讓無數人傾倒。
人魚在世界各地的傳說中如此著名,那它們到底是誰創造出來的,或者人魚一族是誰的後裔?
在我國,有關人魚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山海經》中。
在《山海經》中,有不少人魚的記載,比如《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了「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的陵魚;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了「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的龍魚。
可是這兩個記載都沒有寫出人魚的真正來歷,只是講人魚一族漸漸地神化,尤其是龍魚,能夠被神人和聖人當成坐騎行走天下,簡直就可以說是神獸了。
那人魚的真正來歷是什麼?
除了以上兩處記載,《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記載了一個氐人國,「(氐人國國民)人面而魚身,無足。」
此外,《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氐人國國民能夠乘著雲雨,「上下於天」。
可以說,氐人國的國民的樣貌跟古今中外諸多傳說當中的人魚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再加上能夠行雲乘雨,自然也就可如希臘神話當中的塞壬一般,禍害海中來往船隻了。
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大致確定氐人國就是一個人魚國,也是人魚一族的源頭。
那氐人國又是什麼來歷?為什麼氐人國民會擁有行雲乘雨的能力?
在神話傳說中,有一個叫做靈恝的神明,靈恝人首蛇身,從小就有神力,能夠沿著天梯自由的來往於天上和人間。
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靈恝的身世記載,「炎帝之孫名靈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於天。」
這裡的互人其實就是氐人,由我國古代著名經學家校改而來。
靈恝是人首蛇身,生下了人首魚身的氐人,也就是人魚一族,作為神明的後裔,人魚能夠乘著雲雨上下於天也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是今天的閒話五分鐘,感謝大家閱讀。
點讚關注評論轉發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