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秋冬天冷,吃一些比較暖和的飯菜,身體暖和了,出門也不覺得那麼冷,那麼吃什麼菜暖和又好吃呢?今天分享12道熱湯菜,家常菜的做法,好吃又暖和的下飯菜,一邊吃菜一邊喝湯,吃完全身都暖呼呼的,在寒風凌厲的天氣裡,也能有一個溫暖的好心情。
冬日禦寒羊肉湯食材:
羊肉500克、胡椒粉適量、白蘿蔔500克、紅棗7-8顆、蔥姜適量、香菜適量、青蒜適量、黃酒適量、鹽適量、油潑辣子適量
做法:
羊肉切塊用涼水浸泡1-2小時,再放入涼水鍋中,燒開焯出血沫,然後取出用熱水將浮沫衝洗乾淨。
白蘿蔔去皮切成滾刀塊備用;香菜、青蒜苗洗淨切碎備用。
取砂鍋,放入羊肉、姜、蔥、紅棗和足量的水,開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淋入黃酒,改小火燉1小時以上。
把白蘿蔔塊放入砂鍋,大火燒開轉小火繼續燉30分鐘左右,至蘿蔔軟爛,加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上桌時,根據自己喜好再加入香菜、青蒜以及油潑辣子一起享用。
烹飪小妙招:
切好的羊肉放入清水中浸泡1、2個小時,是為了讓羊肉的血水能析出,如果沒時間,可以省略這一步。個人覺得只要羊肉質量好就不會太羶,而只是正常的羊肉味,經過浸泡和汆燙兩步已經可以達到去腥的目的。像今天這樣的清燉羊湯,我家不太喜歡放其它香料和藥材,香料味太重會搶了羊肉的味道,儘量保持羊肉湯原汁原味的鮮美。
豆腐羹食材:
內脂豆腐一盒、雞蛋一個、香蔥或香菜兩根、火腿一根、瘦肉一小塊、生粉小半碗
做法:
肉切成肉末,火腿切成丁,香蔥切末備用。
雞蛋打散備用,儘量打散一點,後面容易攪蛋花。
生粉加入清水攪拌均勻備用(家用的各種澱粉都可以,沒什麼特殊要求)。
鍋內放少量油,放入肉末煸幹爆香,然後倒入清水煮開,繼續煮五分鐘,煮出香味。
五分鐘後加入火腿和豆腐稍微燜一會。
接著均勻的倒入之前兌好的水澱粉,邊倒邊攪拌,等煮開變濃稠度時,均勻的倒入打散的蛋液,攪拌的時候順時針攪拌。
臨出鍋之前加入鹽調味,有習慣放一丟丟味精的也可以放一點,不放也可以,最後撒上蔥花或者香菜,喜歡刺激口味的可以稍微撒些胡椒粉,好了就可以出鍋啦。
烹飪小妙招:
如果家裡有高湯的,可以加入高湯,味道更好。
泰式冬陰功湯食材:
蝦300克、蛤蜊250克、三文魚骨/皮100克、冬陰功醬40-50克、魚露2-3湯匙、草菇150克、青檸檬2個、南姜一小塊、泰國椰粉(或者椰漿50克)20克、奶油或者牛奶(放椰漿就不用奶油和牛奶)20克、朝天椒2-4隻、香茅2-3根、檸檬葉3片
做法:
草菇對半切開,指天椒切小段、南姜與香茅切片備用;草菇對半切開,指天椒切小段、南姜、香茅切片備用。
檸檬擠出檸檬汁,蝦剪去須。
鍋子燒熱,不需放油,將蝦倒入煎至皮發紅即可,2面煎一下,然後倒入一大碗開水(開水哦!建議不要一次放太多開水,等材料全部放齊再加到平材料就好)。
放入檸檬葉,香茅(留幾片出鍋放)南薑片、冬陰功醬、用勺子將醬料攪勻。
接著依次放入朝天椒、草菇、三文魚骨、蛤蜊,水滾,蛤蜊開口就可以關火。
放入魚露、檸檬汁、椰粉、奶油,和裝飾的檸檬葉、香茅攪拌出鍋。
烹飪小妙招:
不喜歡太酸的一個檸檬就可以了。
大醬湯食材:
牛肉、豆腐、金針菇、蛤蜊、西葫蘆、土豆、豆芽、大蒜、青椒、洋蔥、大醬、辣椒醬、淘米水、油
做法:
買回來的蛤蜊放在鹽水裡養著,等其吐淨沙子備用。
西葫蘆洗淨切片、豆腐用鹽水泡過後切塊。
洋蔥切絲、牛肉切片、青椒切圈、大蒜剁碎。
豆芽清洗乾淨後擇去底部,土豆洗淨去皮後切片,金針菇洗淨去根部。
鍋裡放少許油,油熱後將牛肉下鍋炒。
牛肉變色。
加入洋蔥絲爆香。
等到洋蔥變軟後,將牛肉洋蔥剷出備用。
將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鍋中。
加入3小勺大醬。
加入2小勺辣椒醬,用筷子攪拌至醬料完全溶解,開火。
水燒熱後,將土豆豆芽放入大火燒開。
加入豆腐和西葫蘆。
等到鍋再次燒開後,放入金針菇。
將事先炒好的牛肉放入鍋中。
加入青椒和蒜末。
鍋子再次燒開後,將吐淨沙子的蛤蜊放入幾隻,中小火幾分鐘後,關火即可。
烹飪小妙招:
在放蛤蜊的水中滴幾滴油,蛤蜊更容易吐淨沙子。
大醬湯裡的材料可以隨自己喜好,可以放入蘑菇或是香菇,以及其他時令蔬菜。
如果不放牛肉的話,所有原料可以直接在石鍋裡燉熟,直接上鍋省去了刷鍋的麻煩,懶人必備。
讓醬湯更濃鬱的關鍵就是:加入第二遍的乾淨淘米水,這個味兒正,不是清水做得出來的,其實淘米水真的很有營養,可是慣有的生活習慣,讓這種營養被我家花草享用了。
比較難煮的土豆、豆腐什麼的要先放,其他容易熟的後放,最後放蛤蜊是因為蛤蜊很容易就張口了,過長時間加熱會使蛤蜊的肉質變老,不鮮嫩。
蘑菇湯食材:
平菇200克、香菇6個、雞蛋2個、蔥一段、姜一片、黑胡椒粉少許、麻油少許
做法:
蘑菇湯要用兩種蘑菇,其中一種必須是香菇,另外一種可以是金針菇或者平菇,香菇要切成紙片薄,平菇要用手撕成細絲。
鍋內放油少許,蔥切段,姜一片切成絲,蔥姜香菇一起下鍋炒香,黃酒少許再放平菇翻炒幾下,加入熱的白開水一起煮開後,調成中小火煮5分鐘。
然後加入澱粉勾芡再煮開,然後打入雞蛋關火,攪拌一下,最後放鹽,黑胡椒粉,出鍋裝碗後加幾滴麻油即可。
烹飪小妙招:
如果沒有平菇也可以用金針菇。
酸辣娃娃菜食材:
娃娃菜、番茄、火腿、小米椒、大蒜、鹽
做法:
娃娃菜洗淨撕片。番茄、火腿切小丁。小米椒、大蒜剁碎。
鍋入油燒熱入大蒜、火腿中火炒香,入番茄丁、小米椒略炒勻。
入適量水煮沸,入娃娃菜煮熟(約2分鐘),調入適量鹽即可。
烹飪小妙招:
小米椒按自己對辣的接受程度酌量,一般來說不太吃辣的半個至一個就可以了。我用了3個,我這個嗜辣的人都覺得有點刺激了(但是真的很爽哈哈哈)。
番茄酸度不夠的話,可以出鍋前加一點醋調節。
鯽魚豆腐湯食材:
鯽魚2條、姜5片、蔥4根、料酒少量、豆腐1塊、油3湯匙、鹽適量、開水適量
做法:
挑大小適中的鯽魚,讓店家殺好去鱗去腮,回家洗淨,去魚肚裡的黑皮,控幹水份,可以用廚房紙擦乾。豆腐切塊,姜切片,香蔥3根打結,留1根切蔥花在最後撒上去。
熱鍋倒油,放薑片爆香,再放入鯽魚煎至金黃色,翻面同樣煎至金黃色。煎可以去腥和定型,不被煮爛(最好用不粘鍋,避免煎的過程中被破壞,翻面的時候動作要輕哦!)。
煎好後倒入開水,多加一些,超過魚身2釐米左右,因為要大火熬,避免途中水不夠添加。放入蔥結,倒入少量料酒,大火燉煮15分鐘。
開蓋,這時候湯已經變白了,加入豆腐,轉中火繼續煮10分鐘。剩3分鐘的時候撒少許鹽,蓋上再燉一會兒就好啦!
盛出後撒上一層蔥花提味又美觀,鯽魚豆腐湯大功告成啦!
烹飪小妙招:
加開水,不要冷水。
一定大火燉,這樣湯才會白白的。所謂小火出清湯,大火出白湯就是這個道理。
西紅柿菌菇豆腐湯食材:
西紅柿2個、雞蛋1個、金針菇半把(你想放多少放多少)、香菇5朵、豆腐1塊、香菜1棵
做法:
西紅柿大卸八塊。不要管它願不願意,我就是這麼無情!
金針菇洗淨撕小朵,在香菇的臉上劃兩刀,也可以把它切片。
雞蛋攤成皮切開。
熱鍋熱油,下西紅柿翻炒出汁,越爛越好,最後湯才夠味。
加水燒開。
隨後放入香菇、金針菇、豆腐、蛋皮大火燒到冒泡泡,轉小火熬煮5分鐘。
放鹽、雞精、香菜,出鍋啦!(不喜愛香菜的可以改成百搭的蔥花)。
鮮到眉毛掉碗裡,貪吃吃撐了別來找我喲,我什麼也不知道!
烹飪小妙招:
菌菇可以換成自己喜歡的品種,(海鮮菇、蟹味菇、平菇、杏鮑菇)
豆腐你喜愛的品種都行(老豆腐、嫩豆腐、凍豆腐、日本豆腐、甚至豆乾,我用的嫩豆腐)
根據吃飯人數自己調節食材用量!家裡有蝦米蝦仁鮮蝦的,別吝嗇,往裡丟。
胡蘿蔔玉米排骨湯食材:
排骨500g、甜玉米一根、胡蘿蔔一根、生薑適量、料酒1茶匙、排骨燉料一包、白醋幾滴、鹽適量
做法:
排骨500g,甜玉米一根,胡蘿蔔一根,生薑適量切片,料酒1茶匙,排骨燉料一包,白醋幾滴,鹽適量。
玉米切塊備用;胡蘿蔔同樣切成塊。
放半鍋清水,放入洗淨的排骨,用大火燒開,此時湯麵會出現一層泡沫,這就是被煮出來的血水,關火,把排骨撈出洗淨。
砂鍋放適量水燒開(一次放夠,中途不再加水),把排骨、玉米和姜、料酒、排骨燉料包放入,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
這時加入幾滴白醋,不僅可以讓排骨中的鈣溶入湯汁中,還能使湯味更加鮮美。醋不要加多了,否則排骨就該變味了。
小火煮一小時後,再放入胡蘿蔔,小火再煮1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西紅柿雞蛋疙瘩湯食材:
西紅柿2個、雞蛋1個、麵粉150克左右(1—2人份)、蔥末適量、香菜末、蕃茄醬、糖、鹽、香油
做法:
兩個中等大小的西紅柿切小塊,蔥切末。
鍋熱後倒入比炒菜略少的油即可,油熱後加入蔥末爆香。
蔥香味出來後,加入西紅柿塊兒,翻炒半分鐘。
加入適量蕃茄醬,鹽和糖,中火翻炒,直至炒出紅油,西紅柿的塊兒狀逐漸減少。
加入半鍋清水,大火燒開。
等待水開的過程時,將準備好的麵粉加水,用筷子一點點攪拌,每次加一點水,攪拌到無水的狀態再繼續加,直到麵粉全部呈大小一致的小顆粒狀,無乾麵粉。
鍋中水開後繼續保持大火,分次加入小麵疙瘩。
每到一次麵疙瘩就用筷子快速攪拌,將麵疙瘩在鍋中散開不要黏住。
再開鍋後轉成中小火,麵疙瘩成熟後轉小火,將打散的雞蛋畫圈倒入鍋中,先不要攪拌。
待雞蛋稍微凝固後,用筷子輕輕攪拌,加入喜歡的青菜。出鍋前淋一些香油即可。
烹飪小妙招:
西紅柿可以提前去皮,給老人小孩兒吃的時候。
加入蕃茄醬是為了增加酸甜的口感,如果西紅柿本身味道夠足可省略。
一定要把西紅柿多炒一會,幾乎看不到塊兒狀最好。
麵粉就用普通的中筋麵粉,富強粉就可以,還可以用不含麥麩的全麥粉;麵粉的量和水的量根據個人需要酌情增減。
蔬菜可以選擇小油菜,小白菜等,也可以不加。
出鍋前的香油最好不要省略。
麵疙瘩一定要大小一致,太大的話不容易熟還會影響口感。
酸蘿蔔老鴨湯食材:
鴨子半隻、酸蘿蔔湯料一包、春筍、花菇、白蘿蔔
做法:
將鴨子洗淨後剁成小塊。
取一包酸蘿蔔調料備用。
在做開的水中,將鴨塊焯燙一下撇去浮沫,以去腥去油。
將焯過水的鴨塊瀝乾水分放入湯煲中,倒入足量沒過鴨塊的清水。
接著放入適量的花菇、切成滾刀塊的春筍和白蘿蔔塊。
將酸蘿蔔湯料倒入湯煲中(湯料中含有鹽分,無需額外放鹽)。
蓋上蓋子開火,水開後轉小火慢慢煲制。
大約1-2小時後即可關火。
酸蘿蔔老鴨湯中的鴨肉和蔬菜都可以食用。
烹飪小妙招:
鴨肉的腥味大,一定要事先用開水焯一下,以去除鴨肉本身的腥味和油脂。
加入適量的白蘿蔔,一則可使成品的口感不至於過酸,二則吃起來更加清爽不油膩。
煲湯時水量要一次加足(可適當的多加一些),中途不要打開蓋子;喜歡香濃一些口感的,可多放一些鴨肉,喜歡清淡一些口感的,可多放一些蔬菜(放一隻帶骨的鴨腿即可)。
酸湯小酥肉食材:
小酥肉一小盤、西紅柿3個、黑木耳幾朵、小白菜幾棵、蔥適量、姜3小片、鹽適量、胡椒粉適量、香油幾滴、香醋少許
做法:
準備原材料:現炸小酥肉一小盤。
幹黑木耳泡發後,撕成小塊。西紅柿去皮切成小塊。蔥姜切片備用。
炒鍋倒入少許油,爆香蔥姜後,入西紅柿翻炒。
幾分鐘後,西紅柿變軟,溢出濃汁。
加入適量開水,同時加入小酥肉和黑木耳。
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10分鐘。開鍋調入適量鹽,白糖和胡椒粉。根據自己的喜好倒少許的香醋。
最後加入小白菜煮一分鐘。
熱氣騰騰的酸湯小酥肉出鍋了,灑少許香蔥,滴幾滴香油,開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