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學位來了!深圳史上最大教育禮包攻堅「上學難」

2020-12-12 中原薈

喜大普奔,深圳百萬學位來了!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人口流入增速快等原因,近年來深圳學位供給備受關注。對此,近日深圳回應關切、直擊難點,以最強保障打贏學位建設攻堅戰。

12月3日,深圳召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大會,並在會後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日前出臺的《深圳市關於加快學位建設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進行相關解讀。

深圳市副市長聶新平表示,深圳將以最實舉措攻破學位建設「中梗阻」,同時,突出前瞻性,2025年,新建學位近百萬個。除此之外,規劃新增100公頃的教育用地,新增中小學教師5-6萬名等。

1、「上學難」問題突出

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上學難」一直是深圳「打工人」心頭之殤。

01

學位供不應求,深圳多區發出學位預警

深圳學齡人口暴增背後是深圳教育學位建設的嚴重滯後。

深圳作為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近5年來,深圳每年保持新增常住人口40萬至50萬人,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2.5歲。隨著大量的人口流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深圳安家落戶,使得新生兒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同時,再加上非本地出生人口的入學需求逐年增加,深圳的學位供需不平衡矛盾日漸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底,深圳龍華、坪山、福田等多區均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位預警。

2019年深圳各區學位缺口

其中,2020年龍華區學位缺口仍然較大,預計小一適齡兒童32807人,小一學位總缺口近8000個;初一適齡兒童少年17408人,初一學位總缺口近3000個。福田區作為深圳名校資源豐富的教育高地,也出現了學位緊缺,2020年小一學位缺口7000個,初一學位缺口2500個。

都說來了就是深圳人,但那些沒有深圳戶籍的深圳人都深有體會「孩子上學難」,更別說進名校,有學校讓小孩就讀已算幸運。

02

普高錄取率一直低位徘徊,不到50%

即使買到房,有了學位的深圳人,反而更加焦慮,因為優質教育資源極度的稀缺。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共有93336人參加中考,約8.92萬人符合中考報名條件。而公辦普高學位僅40878個,民辦高中學位15351個。深圳多年來公辦普通高中錄取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不到50%,相對而言,該數據在北京大約為86%,上海和廣州皆超過60%。這也意味著,深圳超過一半的初中生無緣深圳高中。

根據《深圳市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第一批錄取標準》,只要考生達到260分以上且符合報考條件,就有機會在深圳就讀普通高中。

可現實情況是,「均分94讀不了深中,均分92讀不了紅嶺,非深戶不到391分讀不了普高」,因為四大名校深中、實驗、深外、深高的錄取最低分數線分別是433、429、430、426(深圳中考滿分460)。

向上滑動閱覽

可見,在深圳考高中可能比考大學還要難。

對於頭部學校,得益於師資力量、教育經驗、生源等歷史沉澱,短期內(3-5年內),原有的教育優勢地位不會發生太多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家庭出於對經濟的考量,一般都希望上公辦高中,足可見深圳的家長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也正是這份渴望,如何讀上好學校,不僅成了絕大多數深圳家長一門必修課,而且還要考驗父母的「功底」。

03

學區房房價令人高攀不起

隨著近幾年日益緊缺的學位,再加上家長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使得深圳學區房價格越來越高,尤其是名校學區房。

由圖可知,儘管是2001年的老房子 —— 浪琴嶼花園,其均價也高達14.5萬/㎡。相比於周邊其他小區的房子,都要高出2-3萬。

房子近15萬/㎡,這價格實在讓大部分的家長都「高攀不起」。

可在這個知識為王的時代,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無緣高中的那50%,家長還能作何選擇?

在現實生活中,為了孩子教育犧牲大人生活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家長為離學校近而不惜租房,有的家長為了孩子上名校,不惜賣了大而新的房子,去購買那些老破小的房子,那種沒有居住屬性,只有學區屬性的房子......

真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

2、前所未有!深圳放大招

到2025年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

聶新平介紹,《實施意見》明確了新一輪深圳基礎教育大擴容大提質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徑圖,其中前瞻性成為學位建設的首要特點。

在市民關注的學位建設方面,到2025年新建學位近百萬座,其中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座,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普高學位9.7萬個,合計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座。

01

目標分兩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20-2022年)

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9萬座、幼兒園學位6萬座。

第二階段(2023-2025年)

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5萬座、幼兒園學位8.5萬座。

註:因深汕合作區人口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尚未確定,以上數據不含深汕合作區。

02

完善學位供給保障機制

《實施意見》強調,深圳將優化教育空間布局規劃,編制基礎教育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研究提升學位配置標準。健全居住區配套學位建設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學位建設聯合審查制度。

News

具體包括

NO.1

配套教育設施與居住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獨立竣工驗收、無償移交政府;

NO.2

不能單獨配套教育設施的居住項目,項目所在區應明確片區學位統籌配建措施;

NO.3

片區原配套學校學位不足的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片區,所在區政府應通過統籌新改擴建學校,滿足就近入學需求。

03

提出「三個不予」

為推動未來相關居住項目與學位適配,《實施意見》提出「三個不予」。

News

具體包括

NO.1

對不能滿足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教育設施布局要求的居住項目,不予辦理規劃許可手續;

NO.2

對規劃教育設施用地沒有達到建設條件的居住區,不予供給居住項目建設用地;

NO.3

對片區內規劃教育設施未建成並交付使用的居住區,片區內居住項目不予通過聯合驗收。

04

新增逾5萬名公辦教師

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表示,要堅持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未來五年是學校建設的高峰期,預計要新增教師5至6萬名,教育部門將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優質師資。

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已頒發實施36條師德師風負面清單,同時將制定《深圳市基礎教育高精尖缺人才管理辦法》,大力引進優秀畢業生和教師,積極籌建深圳師範大學,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進優質師資的全市的共享。

此次增加學位,不僅緩解深圳的老大難問題,也為深圳進一步吸引人才提供更大的框架和布局。

3、優質教育仍被追逐

01

名校學區帶來的價值甚至要大於地段影響

近些年來,深圳名校學區房成為越來越多購房者中最為關注的一點,居高不下的「價格戲」也是常年上演,其中不乏非優質地段的「優秀生」,只因是名校學區房,最後帶動了整個片區的增值。

比如,東部中心的龍崗片區,均價僅約5萬/㎡,只有福田、南山的一半。

但在地段價值遠不如福田南山的龍崗,卻有著10萬+/㎡的房源,甚至比福田片區的均價還要高,究其原因,這些房源是名校的學區房。

以龍崗外國語學區房為例,其位於大運片區,該片區最高報價10萬+/㎡,遠超片區均價。其中,陽光天健城最高掛牌價高達10.5萬/㎡。

目前,龍崗外國語學校學區房有4個,分別為奧林華府一二期、中森雙子座公館、陽光天健城以及綠景大公館。

根據上圖顯示,奧林華府均價約為7.4萬/㎡,掛牌單價高達9.2萬+/㎡;中森雙子座公館均價為8.4萬/㎡,陽光天健城均價8.3萬/㎡,綠景大公館均價8.4萬/㎡,遠遠超過周邊其他房源,甚至是兩倍、三倍。

顯而易見,在此名校學區所帶來的價值已勝於地段價值。

02

名校學區房增值保值效果十分顯著

深圳的這一輪大漲主要有兩個,一是西部網紅盤,二是學位房,尤其是學位房,普漲70-80%,有的更是達到了100%。

而深圳的學位房主要集中在福田和南山,尤其是傳統教育強區的福田。

以紅荔村為例,其位於福田的華強北片區,與百花、八卦嶺、園嶺片區一起構成了福田最強的名校學區集中的板塊。

比如:深圳實驗學校初中部、深圳實驗學校中學部、紅嶺中學(本部)、荔園小學北校區、百花小學、園嶺小學、園嶺實驗小學……

由下圖可以看出,這幾個片區均價皆為10萬+/㎡,百花片區更是高達16.3萬/㎡,均超過福田中心區9萬/㎡的均價。

而紅荔村作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房子,至今已有30多年的房齡,樓體破舊不堪,但其憑藉百花小學和實驗中學的學位優勢,多年來房價一路走高。

小區近期成交的一套房子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成交單價約13.27萬/㎡,建面約66.7㎡,總價為885萬。

而同面積段的房子,在2015年12月份的成交總價為500萬,成交單價約7.49萬/㎡。

4年時間,上漲了約77.17%,漲幅驚人。

實際上,與一般住宅相比,學區房價格普遍更高,尤其是名校學區房,而且增值保值效果十分顯著,甚至大多超過地段帶來的價值影響。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2017年,深圳名校學區房均價漲幅達到了約248%,是片區均價的1.2-1.8倍,市場表現遠遠領漲普通住宅。

4、小 結

歷史總是在標誌性的節點上鐫刻永恆,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擘畫到2025年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做的宏偉藍圖,吹響了深圳闊步邁向下一個40周年的號角,也展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情懷。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政府多年來教育上的投資和投入也高於多數一線城市,近些年來學校建設數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快,但教育的問題難以一蹴而就,學校無法短短幾天拔地而起,教育質量也不是短期就能得到快速提升,深圳的學位困局還需要一步步地舒緩。

從長遠來看,深圳學位問題得到緩解以後,學校的排名有可能重新分布,由此也會引發房產的價值變化。與此同時,深圳政府此舉還有利於穩定房價,抑制房價的快速上漲,尤其是過去快速上漲的學位房房價,這無疑是對深圳樓市的整體、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調節作用。

古人云: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城市長遠發展離不開教育的涵養,而未來充足優質的學位將給諸多奮鬥的深圳人帶來更加欣欣向榮、活力奔湧的城市圖景,也將助力鵬城深圳伸展羽翼,再書新篇章。

註:資料、數據來源於深圳新聞辦以及相關房地產行業平臺

相關焦點

  • 深圳超常規力推學位優建 至2025年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綜合未來人口增速、班額標準、教育先行示範等方面因素,經深入調研和測算,《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個,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個,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9.7萬個,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
  • 大城市增加學位供給,土地從哪來?
    一場學位攻堅戰迅速打響:新建擴建、改造提升、優先配套……兩年多時間過去,開始進入收穫期—— 廣州實施中小學校三年提升計劃,至今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15.78萬個;深圳今年新改擴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30所、高中學校2所,分別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萬個、公辦高中學位6150個;東莞5年內推進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推動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
  • 深圳學位缺口蔓延至幼兒園 多個樓盤拉橫幅「維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歷史階段,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新改擴建146所公辦學校,增加學位21萬個,公辦學位增幅達25%。高中階段,新改擴建30所公辦普通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增幅超過60%。
  • 光明日報:深圳全力破解超大城市「入學難」
    但「高供給」依然難以充分滿足人口快速增長帶來的「高需求」,群眾希望擴大學位供給的呼聲持續不斷。民有所呼,政有所應。近日,深圳召開全市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大會,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強調,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更大力度切實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努力把基礎教育的事情辦好,把祖國的未來培養好。
  • 為了確保學位深圳各區拼了!
    羅湖:新增2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兩校喜遷新居為緩解學位供需矛盾,羅湖區委區政府把最優的資源、最好的地塊、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持續推動學校新改擴建工程。梧桐小學、紅桂小學完成改擴建工程投入使用,2020年9月回遷原址辦學;大力推動黃貝學校、未來學校等新建學校項目,持續增加學位供給。
  • 民轉公後,深圳上幼兒園更難了?市教育局回應
    連日來,記者接連收到多個深圳家長的爆料,稱因附近幼兒園由民辦轉為公辦,造成秋季小班學位緊張了些。一些孩子沒有園上學,一些孩子則被迫去遠處上學。在深圳市教育局諮詢投訴版塊和深圳本地相關論壇上,近期也有不少來自龍崗、龍華、福田、寶安、羅湖等區的家長「吐槽」了今年因「民轉公」導致幼兒入園報名難題。
  • 「超常規強力推」快建優建 深圳擬多部門合力破學位建設「中梗阻」
    記者從今日召開的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綜合未來人口增速、班額標準、教育先行示範等方面因素,經深入調研和測算,《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座,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9.7萬個,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座。
  • 告別缺學位擠床位,孩子們的上學路順了
    在中山參與援建下,三完小新增一批學位,未來可讓更多的農牧區學生到城區享受優質教育。在與白玉縣相鄰的巴塘縣,由中山援建的昌波鄉中心校新宿舍也已投入使用,孩子們從此告別擠床位的困境。
  • 為爭「名校」學位,深圳南山、坂田的兩小區業主聯名請願
    近期,深圳各區2020入學政策和積分辦法也基本都公布,學校仍舊是家長最為關注的一大話題;「名校」學區更是家長們關注的點,不僅關係到孩子的教育,最主要的是,還關係著自家房子的「錢途」。這不,深圳這幾天傳出南山蔚藍海岸三期與坂田萬科城小區的業主關於小區爭取「名校」學區的請願:1、蔚藍海岸三期的倡議書表示,小區的初中學位是北師大附中這一所中學,而與小區一牆之隔的浪琴嶼和別外幾個小區享受南二外與北師大附中雙學位待遇。
  • 深圳再見!深漂七年終究敵不過現實,帶著小孩回老家上學
    深圳作為國內的一線城市,科技創新城市,每年都吸引著海內外學子來到深圳打拼,他們大多懷著對大城市的憧憬而來,希望能夠在這個城市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深圳路邊那塊醒目的牌子「來了就是深圳人」,無數人為之瘋狂,希望能夠紮根下來,奈何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大部分人揮灑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青春
  • 3個區發布學位緊張預警,青島會不會出現入學難
    2016年全市住院分娩(含外地來青生育)14.69萬人,同比增長85%,戶籍人口出生11.84萬人,同比增長88%。2017年全市住院分娩(含外地來青生育)13.97萬人,戶籍人口出生11.57萬人。連續數年新生兒數量短時間內快速增長,在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不可避免地會對城市帶來壓力。
  • 深圳光明五年將新增學位6萬餘個,即將成立光明實驗教育集團
    到2025年,光明區將新增義務教育學位4.9萬座,幼兒園學位0.7萬座,高中學位1.14萬座。為推動區內名校辦新校,光明區即將成立光明實驗教育集團和光明區第一幼教集團;高起點開辦華夏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等學校。
  • 成都基本公服「三年攻堅」新增10萬個學位!來看看新學校什麼樣!
    成都從2017年開始啟動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提出成都中心城區將在三年內新建8大類、18項,共計2818項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希望市民享受到15分鐘搞定生活所需的便利。這之中,受關注程度最高的,要數教育類項目了。
  • 兩年新增10800個學位!深圳學位房要降溫了!
    在深圳,中考對深圳學子的影響力甚至在高考之上。高中資源匱乏,以及僅有50%左右的中考錄取率,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深圳中考毫不誇張。為增設高中教育資源,深圳自今年初規劃建設高中園4座,新改擴建公辦學校37所,預計5年增加10萬學位,將公辦高中錄取率提高到56%以上。7月6日,深圳市第十三、十四、十五高級中學及深汕高級中學4個項目中標方案正式出爐。
  • 深圳今年新增4.6萬中小學位!更多優質學位已在路上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很多學校都有名校基因,而且也越來越趨向於集團化辦學,這表明深圳學位供給不但量多,而且還質好。 羅湖:高配置新校區助推跨越式發展 為緩解學位供需矛盾,羅湖區委區政府把最優的資源、最好的地塊、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
  • 深圳福田發布2020年學位預警,小一初一學位缺口超9000個
    南方網訊 12月20日晚,記者從深圳福田區教育局獲悉,該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位預警與溫馨提示公告正式發布。其中,小一學位缺口超7000個,初一學位缺口超2000個。  據介紹,2019年,福田區委區政府提前研判、全面梳理、多部門合力攻堅,創新推出「雙十工程」,加速推進十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工程建設。屆時,十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將作為部分公辦學校的「大後方」,接收部分符合條件但積分較低、未被申請志願學校錄取的學生。預計2020年基本滿足轄區學位需求。
  • 寶龍街道「四年攻堅」奮力書寫民生答卷
    對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關於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的戰略定位,街道成立近4年來,不斷在教育、醫療、交通、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上持續發力補齊民生短板,「有產無城」將成為過去時。
  • 未來十年,教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未來十年,教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再看深圳2020年,深圳高考生5.3萬人,清華北大在深圳錄取69人,錄取率0.13%,只有北京的十分之一不到。但在深圳,競爭最激烈的不是高考,而是中考。深圳連續多年的高考大學錄取率超過90%,但中考錄取率低於50%。這意味著,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能夠從初中順利進入高中,考高中比考大學要難得多!
  • 2020年,多校劃片來了,學位房還能派上用場嗎?
    優質學位,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的。買了學位房的人,可能會因為電腦派位而落到普通學校。近期,筆者所在的廣州、深圳,已出現這類情況,衝著學位來的,花了幾百萬,卻無法入讀心儀的學校。毫無疑問,深圳高級中學北校區是這裡面最好的學校,大家都是衝著它來的,單校劃片的學位房價格,均價要高出3-4萬元。現在,隨著人才大量湧入深圳,加上2015年以來「單獨二胎」、「全面二胎」出生的寶寶們,都到了入學的年齡,學位需求爆棚。龍華作為傳統新區,2010-2016年一直是新房供應高地,人才流入高地,學位需求更旺。
  • 深圳:以教育醫療事業為先導持續改善民生福祉
    一年來,深圳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出發,以教育、醫療事業為先導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躍升至50.85%2020年,深圳公辦幼兒園的建設全面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