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服裝行業稱得上是地球上最飽和的行業之一,但仍然有一家靠賣瑜伽褲起家的品牌在短時間內席捲全球。
它有多強勢?即使是瑜伽圈子外不熟悉這個品牌的人,可能也會從各類渠道獲知一二:
一是它賣得非常貴,且極少打折,被譽為瑜伽界的「愛馬仕」。
一條運動高腰緊身褲在中國的零售價大約在750至1000元之間。這是什麼概念?隔壁家的行業巨頭Nike的緊身褲約為300至700元。
▵ 圖源:lululemon
二是它的確很受歡迎。
即使一條瑜伽褲要賣到1000元,粉絲也瘋狂為其高溢價買單;不僅是瑜伽館,就連辦公室、商場超市等等非運動場景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一度超越Nike、Adidas成為中產階級新標配;從成立至今,幾乎不請明星不打廣告,都無法阻擋它成為各路明星出街私服以及「運動休閒風潮」的新代名詞。
它,就是lululemon。
▵ 圖源:lululemon
1998年成立,2007年上市,上市至今的十幾年光景,其市值從最初的16億美元上漲至400多億美元,甚至一度把Adidas甩在後頭,僅次於Nike,攀上運動休閒領域裡的亞軍位置。
這不得不讓人訝異,在Nike、Adidas、Under Armour等大頭盤踞之下,這樣一家從瑜伽細分市場切入的小眾品牌,到底靠什麼實現彎道超車?又是如何將品牌變成了信仰,將消費者變成了信徒?
在Nike、Adidas、Under Armour如日中天之際,1998年,一家主打瑜伽褲的小店悄悄在溫哥華開張。
起因是其創始人Chip Wilson在瑜伽課上看到女士們沒有合適的瑜伽服飾。當時大多數人都穿棉質衣服來上課,有的甚至直接穿著舞蹈服就來了,但是這類材質的衣服其實根本不適合熱汗運動場景。
正所謂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
做運動裝備起家的Chip Wilson立馬嗅到了新的商機,開始嘗試以瑜伽這個小眾市場作為切入點,並對市面上瑜伽服飾功能性上的缺陷加入科技元素作出改良,投身專門為女性低強度運動量身定製服裝的市場,價格也是行業內的2-3倍。
▵ 圖源:lululemon
至於品牌名的來源,也有一段小故事。
Wilson認為日語中因為沒有「l」這個音節,所以日本大眾對於包含「l」發音的品牌會潛意識認為是正宗洋品牌,Wilson便想了很多包含「l」發音的品牌名;同步還想了幾十個「l」發音之外的候選名字和商標,比如Athletically Hip等。最終經過焦點小組的投票,lululemon這個名字脫穎而出。
▵ 圖源:lululemon
為了測試他的第一個產品,Wilson盯上了瑜伽老師和學生,並將其發展為他的第一批客戶,同時利用她們的反饋來改進產品。
由於材質舒適且適合運動,lululemon很快便引發了女性消費者的搶購熱潮。此外,因為兼顧了運動類服飾功能性與時尚性的雙需求,lululemon填補了以往運動款服飾所欠缺流行元素的市場空白,所以用戶不僅在上瑜伽課的時候穿lululemon,就連課外場景都會將lululemon作為日常搭配的選擇之一。
▵ 圖源:lululemon
很快,lululemon在城裡小有名氣,標誌性的「Wunder Under」系列高腰緊身運動褲與「Sculpt」運動背心,瑜伽墊、還有為跑步設計的「Speed Up」中腰褲等等引發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全球運動熱潮。
lululemon也因此在最短的時間內主宰了加拿大、美國等運動休閒品牌市場,甚至被公認為「運動休閒風潮」的代名詞。
儘管來自其他零售商的激烈競爭從未間斷,lululemon在過去的二十來年中仍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單單是2004到2018年,就從4,100萬美元增長到33億美元;截至2020年年末,他們在全球坐擁521家門店,其中有55家門店位於中國。
▵ 圖源:lululemon
即使是在Nike、Adidas等「大佬」的營收都不容樂觀的疫情之下,lululemon卻仍能以無可匹敵之勢瘋狂擴張。
根據其2020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截至2021年1月31日)財報,截至1月31日第四財季內,lululemon總淨收入增加23.8%,至17億美元;2020年全年,lululemon收入上漲11%至4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毛利率為56%,淨利潤下滑8.6%至5.89億美元,各項數據均超過分析師預期。
以一條瑜伽褲改變了一個行業,橫空出世的lululenmon,就此名聲大噪,躋身運動休閒領域的新巨頭。
不可否認,Nike、Adidas通過全明星陣容收割流量與銷量的戰略是一大時代正確。但是有沒有少花錢卻能搞大錢的絕招?
lululemon說「有」。
它幾乎不打廣告,不籤約流量明星,而是把瑜伽教練、甚至是消費者都納入到自己的營銷體系之中。也就是說,在一條瑜伽褲背後,有成百上千個專業領域內的KOL在最大程度地讓你嘗試,然後上癮。
▵ 圖源:lululemon
具體來說,lululemon一開始會專門設置「教育家」的職位。與普通推銷員不同,「教育家」不僅深諳品牌價值觀以及產品特性,還身兼物色「門店大使」的重任。
「門店大使」一般是瑜伽工作室的創始人或者運動達人。與Nike、Adidas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品牌代言費相比,lululemon給「門店大使」的回報就「吝嗇」多了。
除了新品試穿+贈送之外,還額外提供專業攝影福利。不過,前提是這些照片都得免費作為品牌方的宣傳物料。lululemon會把這些照片用於門店櫥窗,以及ins、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之上,以此營造自身的品牌社區文化。
▵ 圖源:lululemon
雖然成本極低,但是lululemon卻收穫了極高的市場推廣效應。一方面這群品牌大使都是社區內部的意見領袖,他們的消費選擇對區域內的潛在顧客有著巨大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是對比明星濾鏡,經由這群身邊的普通人激發的信任感更有殺傷力。
根據官方數據,lululemon全球「門店大使」大約有1500名;與此同時,lululemon在全球瑜伽領域的頂級大師隊伍裡籤約了9名「全球瑜伽大使」,進而在國際級的明星運動員裡籤約35名「精英大使」,三者共同構成lululemon的「品牌大使」隊伍。
▵ 圖源:lululemon
與其他零售商等著顧客上門的做法不同,lululemon這種「教育家+品牌大使+消費者」社群銷售策略,直接跳過了經銷商,不僅建立了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而且還賦予了其對定價、折扣和營銷的更多控制權,最終在構建的營銷閉環中獨享利潤。
這種社群銷售策略在lululemon創立後的二十多年裡,都被市場證明是成功的。
從2007年開始,lululemon開啟了擴張之路,上市,收購紐約居家健身設備製造商Mirror,從最初的單一瑜伽領域延伸到覆蓋跑步、騎行、訓練、遊泳、拳擊等多種運動形式,擴展海外版圖等等,成功撼動了Nike、Adidas的行業霸主地位。
▵ 圖源:lululemon
買一條普通又耐用的瑜伽褲,可能只需要掏100塊錢;但如果買一條能象徵你的個性和生活方式的瑜伽褲,那就得至少先準備1000塊錢了。
這相差10倍的價格裡,lululemon沒有跟你廢話它家的瑜伽褲有多耐穿有多好看,而是花大力氣來給你講生活方式和文化。
lululemon的許多商店兼作瑜伽和健身工作室,這個靈感來源於其創始人Wilson的瑜伽老師Fiona。
當時因為Fiona老是找不到好的瑜伽場地,Wilson索性直接提出可以在lululemon店裡練習,因為店裡的衣架底部都裝有滾輪,非營業時間或者是店裡開展課程時,都可以推到一旁,騰挪出來的區就變成了顧客的瑜伽練習場地。
▵ 圖源:lululemon
無論是一時巧思還是深思熟慮,能夠確定的是,這樣的做法成了lululemon史上最為關鍵的商業決策之一,並成為品牌的核心賣點一直延續到現在。
它直接激活了lululemon的銷量,老客戶除了自己路過的時候,會慣性地進店看一看,同時還能帶走幾件商品之外,閒來無事也會拉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以至於lululemon的門店不僅是門店,而是演變成瑜伽愛好者的社區。
▵ 圖源:lululemon
有意思的是,不管你當下有沒有購買lululemon的產品,都可以參加由「門店大使」開展的各類瑜伽課程。
別以為lululemon是在做慈善,畢竟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免費的午餐,其實在你開啟免費瑜伽體驗的過程中,也同步解鎖了一系列假想:只要穿上lululemon,我也能擁有好身材,也能過上這種讓人尊重與嚮往的時尚健康生活。由此默默種下買買買的種子。
▵ 圖源:lululemon
lululemon也懂得將自己的體驗推至「極致」,以激發粉絲的興趣和網絡效應。
品牌每年定期設置不同主題,在全球不同城市發起大型品牌活動,比如倫敦的熱汗節,溫哥華的10K跑、「心展中國」瑜伽活動、深圳Sweatlife festival熱汗潮玩沙灘派對等,鞏固了自身作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 圖源:lululemon
與大費筆墨的文字遊戲相比,這樣的體驗規則簡單,也沒有任何語言障礙,甚至會激勵你在自己的衣櫥裡,一直為lululemon騰出新位置。
▵ 圖源:lululemon
除此之外,lululemon的社交內容也始終圍繞著「生活方式」講故事。就這樣,一條瑜伽褲被賦予了穿著之外更多的東西,lululemon也不只是一家運動裝備小店,而是活躍在全球大都市的運動休閒代名詞,以及時尚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符號。
對於品牌來說,這顯然非常有效,顧客不僅買帳,還培養了一大批狂熱擁躉,品牌忠誠度直追信徒對宗教的高度。
▵ 圖源:lululemon
除了品牌專屬銷售社群以及生活方式的捆綁之外,價格高也是lululemon得以脫穎而出的原因。一條動輒上千元的瑜伽褲,雖然足足比大部分同行高出3倍之多,卻成功把lululemon理想用戶之外的人群擋在價格線外。
lululemon這樣定義它的用戶畫像:年齡介於24歲到36歲之間,年收入8w美金以上,受教育程度高,有自己的房子,每天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鍛鍊,生活態度積極向上的「超級女孩(super girl)」。
▵ 圖源:lululemon
為何獨獨把20出頭的女孩們「拒之門外」?卻對24歲到36歲年齡段的女性青睞有加?
因為在lululemon眼裡,前者有著所有人都豔羨的青春資本,她們穿什麼都好看,在管理身材之外有著太多需要花錢的地方;相比之下,後者不僅有錢,而且更渴望改變自己的生活,也更渴望自己的身材被看到,同時也是大部分人眼中「成功人士」的典範。
▵ 圖源:lululemon
其實運動休閒領域並不缺乏突破,但大多數時候缺少強烈的身份信息,而lululemon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白。
在這群「超級女孩信徒」的擁護之下,如今,這個經由「A」字體異形設計的logo符號不僅出現在瑜伽課上,還出現在咖啡店、社區街道、候機場、以及社交媒體等等更大眾的場景裡。
與此同時帶出這個符號背後的潛臺詞「快看啊,我不僅有錢,我還有時間管理身材。」
[1] Wikipedia:Lululemon Athletica;[2] THE list:Why Is Lululemon So Expensive?By HOPE NGO.MARCH 8, 2020;[3] Forbes: Here’s Why Lululemon Stock Is Up Over 80% This Year While The Rest Of Retail Struggles.By Sergei Klebnikov.Dec 4, 2019;[4] Chicago Tribune: The rise of Lululemon: How America became a nation of yoga pants.By KIM BHASIN AND GERALD PORTER JR.OCT 31, 2018;[5] INSIDER: Forget the haters — here's why I happily pay more to shop at Lululemon.By Mallory Schlossberg .Jan 6, 2016;[6] 36氪:全年收入44億美元,lululemon發布2020財年年度報告;作者:蘇婷婷。- END -
有意思的內容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