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的真心勸告:晚年的日子,學會一個人過

2021-01-09 雁楚談情說愛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

從前的時候,人老了,依靠子女,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而如今,隨著社會壓力的加大,如果老人完全要依靠子女為自己養老,那麼有時候會顯得頗為不現實。

聽聽下面這位老人的經歷,也許會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傾訴人:宋大爺

我自以為是一個非常開明的老人,從來不幹涉子女的決定,也從來沒有想過要為他們當家做主、越俎代庖。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我只需要過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我適當地提供一些幫助就是了。

所以,在我退休之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非常和睦,無論是我的兒子女兒,還是我的兒媳女婿,他們也都對我非常滿意,逢人便說我是一個很好相處的長輩。

後來我的老伴因病去世了,在我退休之後,兒子覺得我一個人在老家生活太寂寞,所以就主動提出把我接到他們家去住。

然而人與人之間身體靠得近了,心靈卻靠得越來越遠了,尤其是親情,似乎正在離我們漸漸遠去。

由於我與兒子家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一點小事情就容易惹得大家都不高興,而我即使想要改變,但是習慣存在了這麼多年,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比如,我年老了睡眠較少,所以總是喜歡很早就起床遛彎兒,我的兒媳婦卻總覺得我的這種習慣打擾了他們休息,所以為了避免惹兒媳不高興,我即使睡醒了也只能睜著眼睛躺在床上等著他們起床;

我吃飯之前喜歡喝苦茶,我的孫子也總是效仿我要喝茶,而我的兒媳婦覺得飯前喝茶對腸胃不好,禁止孫子效仿我,並且覺得我沒有做一個好榜樣。

這些都是一些極其微小的事情,但正是這些小事情使得我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我從兒子為難的目光中看到了他的意思,於是選擇一個人搬回老家住。

我曾經也在女兒家住過一段時間,女兒和女婿都是it行業,所以他們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上班和打仗一樣,胡亂的往嘴裡塞一口麵包,就匆匆忙忙地趕班車。

而我退休後一直想過一種閒適的生活,所以他們的生活節奏讓我難以適應,即使住在他們家,大多數時候也是我一個人,並且周圍也沒有年齡相近的朋友或鄰居,我感覺過得既孤單又心酸。

有時候,女兒女婿在工作上遇到難題,也會把不好的情緒帶入家中,而我在這時候更會坐立不安。所以沒住多久,我還是跑回了老家。

確實,和子女相處的日子,很難感受到餘生所帶來的輕鬆感,被年輕人的困難所影響,自己也會變得壓抑。

晚年生活需要距離和相對的空間,住得近也好過住在一起,孩子們有自己的生活,學會一個人過才是最好的選擇。

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無論多麼親近,也應該住得離一碗湯的距離。

孩子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去他們家幫幫忙;想念孩子的時候,能過去串串門;自己生病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孩子能經常過來看看。

但凡能夠做到這樣,就已經是最和諧的親子關係了。

而那些一心想著老年生活依靠孩子的老人們,往往會過得心酸又寂寞,因為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節奏,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習慣,老人很難跟得上他們的腳步。

即使再親密的親子關係,遇到生活中的雞零狗碎的時候,也很難維持最初的和睦。所以多留一份念想,就使得兩代人的關係多留一份餘地,也是給自己留一份體面。

-END-

相關焦點

  • 70歲丁克老人的話:「無子女,我甚至不能一個人洗澡」,晚年悽涼
    70歲丁克老人的話:「無子女,我甚至不能一個人洗澡「,晚年悽涼近日,一名83歲老人獨自去公共浴室洗澡被拒絕的事件,在網絡熱炒。那使我想起了老家的鄰居大娘,她和老伴也是「丁克」一族。在她70多歲的時候,老伴去世後,她獨自一人去洗澡,儘管澡堂沒有拒絕她入內,但她還是老了,自己洗澡很吃力。沒人幫她搓背,又由於洗得慢,又有點缺氧,她最終暈倒在浴室裡。隨後,儘管她被搶救過來,但也發出了「無兒無女,我甚至不能獨自洗澡」的感慨,讓人十分痛心。選做「丁克」,難道真的是青春瀟灑,晚年悽涼?
  • 有錢和沒錢,晚年生活差距有多大?3位70歲老人說的話很現實
    那麼人到晚年,手裡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的差距有多大?我們聽聽3位70歲老人的真心話,很現實,也扎心。希望他們的話語能夠給正在漸老路上的你我一些啟發,做一個未雨綢繆的老人,給自己的晚年留條後路。70歲的張大爺我今年70歲了,兩個兒子早已也人到中年,孫子孫女也都上大學了。
  • 70歲老人哭訴:直到老伴去世了,我才明白最好的晚年生活就一種
    人到中年渴望回到年輕時候,等到老年又後悔時間過得太快,人生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婚姻中的很多人同樣如此,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時只當是一種習慣,不懂得去珍惜,更忽略了相互間的關心,覺得這樣的日子很平常。等到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時,才意識到有人陪伴的幸福和安心。我們常常會想,晚年生活最好的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
  • 65歲單身阿姨:一個人的日子無拘無束,晚年不必給人當保姆
    比如離過婚或者喪偶的女人,她們會擔心晚年一個人生活會很孤獨,所以就趕緊再找個人搭夥過日子。但單身的晚年就真的會過得不好嗎?一位65歲單身阿姨的生活,讓人很羨慕。蔣阿姨的老伴已經去世八年了,他們在一起生活了30年,雖然彼此也會有爭吵的時候,但是蔣阿姨很滿意自己的老伴,這個世界上讓她感到最踏實和信任的男人,就是他了。
  • 過夠了「一盤菜吃一天」的日子……哈市高齡老人婚戀調查:七十而愛...
    (原標題:過夠了「一盤菜吃一天」的日子……哈市高齡老人婚戀調查:七十而愛,下半場愛情靠啥?)這些奔走相親的老人中有一部分是70歲以上的「大齡老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哈市各類相親機構中註冊會員中約有25%的是60—70歲,有5%——10%為70歲以上。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高齡老人來相親徵婚人數逐年攀升。年過古稀,七十而愛。
  • 60歲老人的忠告:不要對丈夫、子女太好,不然晚年過得很悽慘
    60歲老人的忠告:不要對丈夫、子女太好,不然晚年過得很悽慘我和丈夫是同一個單位工作,我們都是大專學歷,在當時社會就是知識分子,待遇都不錯。我們結婚之後,單位給我們分了一套三居一室的房子。老公是一個獨生子,所以公婆的養老就得我們負責。我婚後也生了一個兒子,全靠公婆幫忙,不然我一個人怎麼可能又工作又帶孩子。
  • 3個70歲老人的傾訴:人到晚年,面臨的最大困境不是錢
    在很多人心目中,認為人到了晚年,只要身體健康,袋裡有錢,就可以過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豈不知,許多老年人晚年生活不快樂,與這兩樣都沒有關係。鍛鍊身體,有個好身體,在人們心目中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不信你看,每天華燈初上時,各小區空地上大量跳廣場舞和鍛鍊的人們就證明了這一點。
  • 一輩子不結婚,晚年會過得如何?路遙筆下這位70歲老人顛覆了想像
    他說:「我快七十歲的孤老頭子了,無兒無女,一輩子光棍一條,但我還天天心裡熱騰騰的,想多活它幾年!別說你還是個嫩娃娃哩!我雖然沒有妻室兒女,但覺得活著總還是有意思的,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這兩隻手勞動過,種過五穀,栽過樹,修過路,這些難道不也是活得有意思嗎?拿你們年輕人的話來說,這叫幸福!我把樹上的果子摘了分給村裡的娃娃們,我心裡可有多幸福!
  • 分房睡的老夫妻,晚年過的好嗎?這三個老人實話實說了
    總有人說,分房睡久了,婚姻註定會出問題,為了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我曾做過這麼一個採訪,我採訪了數十位老人,我問他們:「分房睡」的夫妻,晚年都怎樣了?他們也說了實話,我從中挑出了這三個老人的回答,很有意義。圖片來源:壹伴助手張大媽,77歲,分房睡15年,晚年幸福,夫妻感情越來越好。
  • 「無兒無女,我連獨自洗澡都不行」70歲丁克老人的話,讓人心酸
    文|文兒這兩天,一位83歲老人獨自去公共浴室洗澡遭拒的事,在網上炒得火熱。這讓我想起前幾年老家鄰居大娘,她跟老伴也是「丁克」一族。老伴去世後,她70多歲了一個人去洗澡,雖然澡堂沒有拒絕她入內,但是她年齡大了,自己一個人洗澡很吃力。沒有人幫忙搓背,而且因為洗得慢,有點缺氧,她最後暈倒在了浴室。後來,雖然她被搶救過來了,但是也發出了「無兒無女,我連獨自洗澡都不行」的感慨,讓人很心酸。選擇做「丁克」,真的是年輕時瀟灑,晚年悽涼嗎?
  • 心理測試:三對老人,哪一對最恩愛?測你到晚年是否會福祿壽全
    心理測試: 三對老人,哪一對最恩愛?測你到晚年是否會福祿壽全,準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日子,一年一年過得特別快,到了一定年齡,一個人失去了勞動的能力,過上了平淡的生活,到了晚年,可以安享生活過上美好的日子,你到了晚年,能福祿壽全嗎?做一個心理測試吧,下面有三對老人,哪一對最恩愛呢?
  • 60歲阿姨:拿著退休金,老伴卻要求上交給他,晚年還是一個人好
    導語到了晚年之後,每個人都想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但很多時候,現實生活中沒有這麼順利的事。有的人可以安心過晚年,但有的人卻過得苦不堪言,就像這位60歲的陳阿姨,她每個月都有退休金,可老伴卻要求她把退休金給他,所以陳阿姨認為晚年還是一個人好。陳阿姨/60歲我老伴幾年前就去世了,後來我又重新找了個老伴,找老伴只是為了有個伴。
  • 70歲老人:生一場大病,才知道晚年能靠誰
    70歲的老人李奶奶一直住在鄉下,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兒女們有說讓她去和她們一起住,但是老人還是習慣農村的生活,所以一直堅持住在農村。 雖然已經70歲,但是李奶奶生活還是能夠自理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最近李奶奶去撿柴火的時候眼前發昏摔倒了。
  • 70歲老人哭訴:38歲兒子三天兩頭回家「吃飯」,每次我都心驚膽戰
    兒子一說回家「吃飯」,老父親就心驚膽戰小區李大爺,今年70歲了,只有一個年齡38歲的獨生子。很多人都羨慕李大爺,說他就算只有一個兒子,家裡也不冷清,因為兒子隔三岔五就會回來陪他吃飯。不像家有多子女的老人,十天半個月都見不到成家後的子女。
  • 75歲老人坦言:人到晚年,有錢與沒錢的區別太大,趁早多存錢吧
    人到晚年,手裡沒有些積蓄,在需要花錢的時候,伸手跟子女要錢的滋味太難受了,那份酸楚只有經歷過得人才能夠懂得。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到了老年,如果沒錢,那是萬萬不能的。雖然大家覺得談錢傷感情,談錢太俗氣,可不談錢卻又傷心,尤其是老人需要花錢時,有多少子女因給父母拿錢彼此傷害的呢?
  • 70歲阿姨心聲:「廢物式養老」,讓我的晚年生活越來越不快樂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一個人晚年有錢有閒,兒女孝順,老了後能頤養天年,就是幸福生活。所以許多兒女在父母年老後,給他們創造好的物質條件,不讓父母忙碌操勞,不讓他們操持家務,把老人當成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人,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孝順。可這真的是老年人需要的嗎?
  • 男人一輩子不結婚,晚年後是什麼感受?3個70歲的大爺說出答案
    劉大爺/70歲我是個農村人,我有兩個哥,我是最小的,雖然我家裡窮,但娶老婆還是娶得到的,只要有上進心,都會有女人嫁。到了我42歲的時候,我發現一個人真的挺孤獨的,雖然那個時候生活也好了一點,單身的老人,都會有國家補錢,我自己還建了個小房子,日子好了很多,就算生活好了又怎樣,我還是一樣的孤獨。就只有我一個人住在家裡,我兩個哥哥我都去世了,每次孤獨的時候,就好後悔當年沒有找老婆結婚,要是找了老婆結婚,說不定我孫子都很大了。
  • 過了65歲再找個老伴,是搭夥各取所需嗎?看這三位老人的大實話
    喪偶或者離異的單身老人,過了65歲,話說是半截身體埋黃土了,還能否再找一個伴一起過日子呢?會不會丟子女的臉?帶著這個問題,看看這三位老人怎麼說。張大爺,68歲,退休工人:這年頭生兒生女都沒用,他們給你看的死死的,到了老年哪怕你一個人,也不讓你找個伴。
  • 單身一輩子的男人,晚年過得如何?聽聽兩個老人的心聲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總認為找一名伴侶最重要的不是讓自己現在過得快樂,而是為了等到自己年老的時候,身邊有一個人陪伴、有一個人照顧。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也還是有很多人因為主動或被動的原因,不得不一輩子單身。
  • 3個老人自述:晚年不接受這樣的養老方式,寧願自己一個人過
    導語 很多老人退休之後都會選擇自己一個人獨居,他們不用考慮會和自己的兒子兒媳發生矛盾,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開心。其實還有其他的養老方式,但他們都沒有辦法接受得了,始終認為自己一個過得自在。一起來聽聽這3位獨居老人怎麼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