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是枝裕和柏林電影節對談 互選雙方代表作交流

2020-12-21 1905電影網

李安與是枝裕和柏林電影節對談

1905電影網訊北京時間2月28日凌晨,導演李安與是枝裕和亮相第70屆柏林電影節特別單元「On Transmission」對談環節。

該環節中,參加對談的電影人李安與其邀請的嘉賓是枝裕和互選了對方的一部作品進行放映與交流。李安選擇了是枝裕和早年的作品《下一站,天國》,他稱「因為當時看的時候非常震撼」;而是枝裕和選擇了李安的作品《斷背山》,他表示影片「非常細膩,很罕見一個亞洲導演可以拍出歐美風格的片子,我是他的粉絲,很遺憾大家沒有一起工作過,但是當他邀請我參加柏林對談,我很高興答應了。」

訪談中是枝裕和請教李安:「拍攝影片如何處理時間概念?」李安表示,「時間上,最大的挑戰是當你只有30頁劇本,卻要講述一個史詩般的時代片。導演並不能全按自己想要的去拍,有時候會很被動。我非常小心拍攝中的時間安排,最早30分鐘應該講述什麼內容,中間和最後又該如何安排。時間空間在影片拍攝中非常重要,要格外注意,尤其是故事中的時間概念。」

談到剪輯,李安將這一創作過程比作做飯,組合各種元素:「我在剪輯室一呆就是三周,這是個漫長辛苦的過程。」是枝裕和:「所有的剪輯都是我自己做,我可以像放大鏡一樣去審查,這是一個疲憊的過程。當然這樣做並不好,所以我會邀請創作團隊和我一起來思考。」

此外,李安還表示柏林是他國際電影生涯起步的地方,很高興重回舊地。(部分文字來源:@劉敏歐洲)

相關焦點

  • 李安柏林電影節對談是枝裕和 雙方互選代表作交流
    李安柏林電影節對談是枝裕和1905電影網訊北京時間2月28日凌晨,導演李安與是枝裕和合體亮相第70屆柏林電影節特別單元「On Transmission」對談環節,李安身著西裝,帥氣微笑顯親切。該環節中,參加對談的電影人李安與其邀請的嘉賓是枝裕和互選了對方的一部作品進行放映與交流。
  • 李安與是枝裕和在柏林電影節上對談,互選作品進行交流,期待合作
    北京時間2月28日晚,導演李安與是枝裕和亮相第70屆柏林電影節的特別單元"On Transmission"的對談環節,兩大名導相遇,在對談上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引發了網友們的期待。兩位如此大名鼎鼎的導演,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卻依然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在現場互相和對方鞠躬後才落座,據說兩人都選擇了對方的代表作來進行放映和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
  • 李安、是枝裕和柏林電影節實現對談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訊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李安與是枝裕和兩位導演在柏林電影節實現對談,兩位導演分別挑了對方一部作品在柏林放映,李安導演選的是是枝裕和導演的《下一站,天國》,是枝裕和導演則推薦的是《斷背山》。
  • 李安是枝裕和柏林對談:東方與西方,死亡與來生
    來源:新浪娛樂是枝裕和、李安在柏林對談(圖源:柏林電影節官網)名為「傳承中」的對談,是柏林電影節慶祝70周年的特別策劃。曾在電影節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一位著名導演,選擇邀請一位年輕導演,共同就電影和雙方作品展開對話。 電影節新藝術總監卡洛·夏特裡安希望藉此計劃,傳遞電影節的藝術傳承理念。
  • 李安在柏林電影節和是枝裕和聊了這些
    ——李安在柏林電影節70周年之際,主辦方特別增設了一個名為「「On Transmission」,邀請了7位與柏林電影節有著深厚淵源的世界著名導演進行對話。在對話前後,將展示兩位導演的作品。單從描述上不難想像。這個單位星光燦爛。克萊爾·德尼和奧利維亞·阿薩亞斯、賈樟柯和霍猛等等組合可以說是大師班。
  • 李安x是枝裕和,賈樟柯x霍猛,華語大師們在柏林電影節聊了什麼
    ——李安 為了慶祝誕生70周年,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增設了一個特別的環節——「傳承中」。這是一個由著名導演邀請一位青年導演進行作品對談的企劃,電影節新藝術總監卡洛·夏特裡安希望藉此傳遞柏林電影節的藝術傳承理念。
  • 李安對談是枝裕和:電影有自己的生命
    曾以《喜宴》獲得金熊獎肯定的導演李安有現身電影節現場,受邀參加本屆慶祝電影節70周年的對談活動,柏林時間27日下午,李安邀請日本名導是枝裕和與他一同談論電影創作路。除了對談,該活動同時播映李安代表作品之一的《斷背山》,以及他選擇的是枝裕和早期作品《下一站,天國》。他的助理李良山透露,李安來到柏林和年輕的電影工作者碰面,非常開心。李安很喜歡是枝裕和的電影,尤其是《下一站,天國》相當鼓舞人心,有所啟發。
  • 深度對話丨李安×是枝裕和
    上周借是枝裕和的[真相],我們推出了他與目前亞洲最紅導演奉俊昊的對談(文末有連結),本周我們再推「續集」,看看是枝裕和與李安之間會談什麼;會怎樣看待對方的電影;對電影的理解又有哪些不同。
  • 聽黃熙談起偶像侯孝賢,是枝裕和一臉羨慕|東京電影節
    是枝裕和在東京電影節對談現場今年,是枝裕和導演與自己吐槽了多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終於握手言和。在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亞洲中心與東京國際電影節共同舉辦的「Asia Lounge」線上對談活動上,他主持並參與了多個活動。
  • 是枝裕和導演大師班舉辦,滿滿「小動作」的他為上影節畫下句點
    8月2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出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學堂」的活動中,成為本屆電影節最後一個出場的影人。「相隔兩地,只好遠程參加,但通過這樣的方式依然可以和電影人交流,這是沒有差別的。」是枝裕和輕輕說道。面對難題,他託起下巴沉思習慣於呆在攝像機後面,自拍攝像頭讓是枝裕和頗有些不習慣。他的小動作很多,時而撫摸下巴上的鬍鬚,時而捋一下眉毛,若有所思。畫面中偶爾會露出稿紙和筆,聽到翻閱和寫字的聲音傳來。
  • 蝴蝶效應:柏林電影節因中國疫情遇冷?
    這是受疫情影響的一屆柏林電影節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其他國家的蔓延,各種國際性的大型活動也必須面對疫情做出防禦。據媒體報導,德國是歐洲各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國家,多架國際航班停飛,一些國家的使館暫停發放籤證,而許多中國媒體和電影從業者也被困在國內,無法趕赴柏林。即使有出行能力的電影節參與者,也自覺因為隔離需要和時間安排之間的衝突而放棄了行程。
  • 是枝裕和自稱是侯孝賢「兒子」,李安說拍片像神靈附身丨電影的師承...
    是枝裕和導演為了能給侯孝賢導演所獲得的終生成就獎獻獎,主動隔離兩周。站在頒獎臺上的是枝裕和向侯孝賢導演深情告白:「我始終認為,我就是他其中一位兒子。」我第一次見到侯導,已經是27年前的事了。我在20多歲時,與侯導的電影相遇,因為如此,我意識到這裡也是我父親的故鄉。我對臺灣電影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也愛上了這裡。
  • 救世主或異教徒,日本「是枝裕和們」眼中的流媒體
    大概也是在這樣背景之下,正在進行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知名導演是枝裕和也找來了行定勲、NetflixJapan內容總監坂本和隆,以及東寶公司的負責人松岡宏泰等人,進行了一場名為「電影的未來與發行」的對談。對於電影院與流媒體的高下之爭或許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抱著雙方可以共存這一信念的是枝裕和更希望「電影院不要失去其多樣性」。
  • 享譽國際,在威尼斯、柏林、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演員和作品
    2020年9月,中國導演趙婷的作品《無依之地》在威尼斯電影節斬獲金獅獎,這是中國在13後再得威尼斯。基於此,今天就來大略的說說,威尼斯、柏林、坎城電視節,和為國爭光的作品和個人。歐洲的三大國際電影節,其入圍電影、導演、演員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
  • 今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有點冷,但它曾用5座獎盃將華語電影推向世界
    大家也都知道,柏林國際電影節一直對華語電影非常友好,借著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翅膀,中國的幾代電影人走向了國際。《喜宴》導演:李安獲獎時間:1993年1993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頒出了兩座金熊獎,全被華語導演獲得。一個是謝飛,另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安。不過要指出的是,這一屆張藝謀是電影節評委。
  •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寵兒」賈樟柯和他的電影
    北京時間2月21日,第70屆柏林電影節盛大開幕。開幕當天,首場特殊展映的影片便是賈樟柯導演的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說來,賈樟柯可謂說是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寵兒」。1998年2月,初出茅廬的賈樟柯帶著首部長片《小武》來到第48屆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青年論壇首獎沃爾福岡·施多德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引發轟動,賈樟柯蜚聲國際影壇。
  • 「Youtube電影節」百部片單公布陳衝《鐵榔頭》全球首映免費看
    今日,由Youtube和翠貝卡(Tribeca)聯合舉辦的全球性線上虛擬電影節,正式公布展映片單,共有超百部電影作品,將在為期十天的時間內,免費在Youtube網站上播放。據悉,這個名為「We Are One:A Global Film Festival」的線上電影節聯合了包括柏林、坎城、威尼斯等在內的,20多個國際知名的電影節,並最終定於5月29日-6月7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