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也來了 電商能幫奢侈品度過「至暗時刻」嗎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在剛剛推出了全新的Bobby手袋系列之後,Dior又有新動作。6月14日,Dior天貓旗艦店低調預報開幕。不過,此次Dior店鋪的上線與此前大膽在抖音開通帳號相比,頗為保守,店鋪只上線了護膚及彩妝線,單價更高的服飾包袋則不見蹤影。

  受疫情影響,奢侈品紛紛轉戰線上,Prada、Burberry等品牌不但開通了天貓旗艦店,品類也一應俱全。相比之下,已經在多個社交媒體上奪得先發優勢的Dior能否繼續高歌猛進便成了未知數。

  進擊的Dior

  Dior的明星產品MissDior香水系列、烈豔藍金唇膏都在該店首屏推廣之列。同時,Dior還強調了自身是「官方唯一天貓旗艦店」和「100%的官方正品保證」。在沒有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店鋪已經有近14000粉絲關注。北京商報記者就線上布局聯繫Dior,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在整個奢侈品行業增長變緩的大背景下,Dior的表現並不弱。Dior最新的財報披露為2018年的全年銷售額,達55.2億歐元,成為奢侈品行業中第六個年銷售額超過50億歐元的品牌,與Louis Vuitton、Chanel、Gucci、Cartier和愛馬仕並駕齊驅。

  今年初,曾傳出LVMH老闆貝爾納·阿爾諾家族企業有意將Dior私有化的消息。據悉,阿爾諾早就通過家族公司持有了Dior集團96.5%的股權,而根據法國只要大股東持有90%-95%的股權便可強制收購剩餘股份並退市的標準,阿爾諾不需要等新的財務條款通過,便可將Dior私有化。

  這也意味著Dior集團將減少財務數據的披露,不過私有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所有權和控制權再結合,降低了代理成本。此後,Dior也未再單獨披露過財報數據。

  Dior私有化的背後,是整個奢侈品行業增長步入緩慢期。Bain&Company發布的「全球奢侈品行業發展和展望報告」顯示,2018年包括豪華轎車、豪華酒店和個人奢侈品在內的全球奢侈品市場增長了5%,而未來個人奢侈品市場有望在2025年前繼續保持3%-5%的年增速。

  Dior也沒有坐以待斃。近年來Dior在數位化發展上可謂奮發圖強了。哪裡有流量,奢侈品就在哪裡攔截。Dior先是盯上了抖音這塊蛋糕,在中國市場成為了第一個擁有抖音官方帳號的奢侈品牌。

  一波引流操作在奢侈品領域出盡了風頭,除Dior外,原本對數位化敬而遠之的Chanel也於近日與抖音展開了合作。一個名為「抖音美好生活映像志」的藍V帳號早前宣布「每天0點首映,12段Chanel J12的美好呈現」,發布方式類似淘寶的主題短視頻,目前已經上線12段Chanel J12腕錶的廣告視頻。

  但與2018年就開通了抖音帳號的Dior相比,Chanel直到目前仍未在此方面有所動作。

  彩妝or服飾

  值得注意的是,Dior也是首個在國內線上開通手袋購買的奢侈品牌。

  2019年7月,Dior線上精品店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發售包括手袋、高端珠寶、美妝、成衣等全系列產品。此前,Dior已在歐洲國家及美國開通了線上精品店,亞洲地區目前只包括中國內地、日本和韓國。

  實際上,近年來,奢侈品牌不斷加速線上化進程,中國市場被認為是需要加碼的重要市場,Chanel、Giorgio Armani等品牌也先後入駐天貓上線旗艦店。

  然而,很多奢侈品牌上線之初產品只有護膚品與彩妝,不包括服飾包袋等品類。Dior也是如此,北京商報記者發現,Dior天貓旗艦店目前只有彩妝、香氛、護膚三個類目。

  「服飾包袋等品類與彩妝護膚的區別在於,服飾包袋自身的單價更高,店面服務等在銷售鏈條中所起的作用更大,因此服飾包袋更加依賴線下門店銷售。而彩妝護膚則更加平民化,彩妝相對種草到拔草鏈路很短,隨時會產生轉化,因此也較為貼合線上銷售的方式。」諮道營銷解釋稱。

  此外,彩妝不需要精準用戶,也不需要場景體驗,更類似於廣撒網。而服飾包袋等產品的受眾群體選擇則需要更加精準,不論是受眾的消費能力還是品味風格,都需要人工銷售進行辨別。換句話說,服飾包袋的銷售場景限制較多,而彩妝在線下線上都可以,尤其是對於沒有專櫃的三四線城市來說,線上渠道則更為便捷,也就是彩妝在線上更好賣。

  疫情侵襲,線下渠道斷裂,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將包袋服飾的生意搬到了線上。今年以來,天貓出現了奢侈品集中開店的現象,Cartier、Prada、Kenzo、miu miu、卡地亞集中開店,速度在不斷加快。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奢侈品牌入駐天貓。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1-4月,國內奢侈品銷售額下滑約30%。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楊立指出,新冠疫情對時尚與奢侈品的銷售量影響較大,期間的中國零售銷售數字顯示,時尚與奢侈品是除餐飲外受到衝擊最大的品類。

  「目前電商的增速已經回正了,但實體店的恢復速度低於預期。」楊立指出。

  LVMH發布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排除匯率和結構性變化影響,總營收同比下滑17%,為近十年來首次下跌,並預計二季度的銷售額將持續下滑。據悉,疫情期間,Bernard Arnault已損失了2000億元人民幣。

  而擁有Gucci、YSL、Balenciaga等品牌的另一大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也呈現出同樣的跌幅,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5.4%,其中最能賺錢的Gucci銷售額下跌了22.4%。該集團表示,正準備迎接最艱難的一年,相關舉措包括削減旗下各品牌成本,推遲新品發布。而英國奢侈品巴寶莉(Burberry)已對投資者提出警告,表示一季度銷售額將下降多達50%。

  有些品牌甚至選擇漲價「保命」。Louis Vuitton、Tiffany&Co和Chanel等品牌在疫情期間都對部分產品進行了調價。「我們製造商和供應商現在處於艱難時期,此時Chanel必須繼續以最佳方式支持他們。」Chanel發言人如是說。

  誰能突圍

  疫情之下,時尚行業似乎達成了「線上救星論」的共識。目前為止,LVMH旗下已有22個品牌入駐天貓,LVMH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吳越曾公開表示:「LVMH集團旗下的不少品牌已紛紛和天貓建立合作,LVMH集團將積極擁抱數位化,自然包括在中國市場進一步加大電商比例。」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奢侈品消費在零售渠道增長僅為4%。與實體店相比,2018年奢侈品購物在線上渠道繼續提速發展,增長22%,銷售額達到270億歐元。

  麥肯錫諮詢聯合義大利奢侈品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發布的《奢侈品數字營銷觀察年度報告》預測,線上奢侈品銷售市場份額將在2020年翻倍至12%,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升至18%,這將使電商成為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陣營。

  除了Dior,奢侈品牌們也都在尋找不同線上渠道跑馬圈地。範思哲和亞歷山大·麥昆都在Facebook上有著超過40%的參與度,這個數據遠高於大部分其他品牌。同時,它們在Instagram的參與度也雙雙躋身前十的行列。隨著播放量的逐年翻倍,範思哲還成為了YouTube上評分最高的品牌,華倫天奴品牌的播放量也高居前十。

  然而奢侈品做電商、進駐社交媒體,對於銷量的影響到底有多大?Dior們又能否藉此突圍?

  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張培英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奢侈品牌在社交媒體投放廣告,並非只看中當前銷量轉化,而在於想要開發新的客戶群體。目前,奢侈品牌消費群體年輕化已成為一種趨勢,Dior布局抖音是一個客群培養的過程,將當前年輕一代培養為未來品牌目標消費群體,以達到長期性的品牌宣傳推廣。但他也表示,奢侈品牌不會只扎堆抖音營銷,而是更注重細分領域中更直接的客戶群體。這一趨勢對於贏得千禧一代消費者市場十分重要,而到2035年,千禧一代消費者將佔奢侈品消費市場的40%。

  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也認為,在過去,品牌通常通過投放廣告、與雜誌建立合作關係等方式,從上至下地塑造公共形象,然而,奢侈品牌現在卻不得不更全面地考慮所有顧客群體,因為社交媒體正在不斷縮短品牌與顧客之間的距離。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常蕾 孔瑤瑤

相關焦點

  • Dior也來了 電商能幫奢侈品渡過「至暗時刻」嗎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4月,國內銷售額下滑約30%。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楊立指出,新冠疫情對時尚與奢侈品的銷售量影響較大,期間的中國零售銷售數字顯示,時尚與奢侈品是除餐飲外受到衝擊最大的品類。 「目前電商的增速已經回正了,但實體店的恢復速度低於預期。」楊立指出。
  • 甲魚之鄉度過「至暗時刻」 曾經一天最多能銷售13萬斤
    來源:瀟湘晨報原標題:甲魚之鄉度過「至暗時刻」甲魚是否在全面禁食範圍之內,讓「甲魚之鄉」漢壽縣的養殖戶揪心。一名養殖戶直言,等待甲魚是否確定屬於全面禁食範圍的這段時間,簡直是「至暗時刻」。現在,他們終於度過了這段「至暗時刻」。3月4日,國家農業農村部的一則通知明確甲魚(中華鱉)不在禁食範圍。漢壽縣的數千養殖戶吃下定心丸。如今,他們在等待市場的復甦。養殖戶張壽岱說,一旦疫情結束,他塘裡的50萬斤甲魚的銷量「不成問題」。
  • 像做雜誌那樣做奢侈品電商,京東Toplife能成功嗎?
    中國馬上要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啦!」奢侈品電商市場現狀是什麼樣的?奢侈品電商該怎麼做?阿里京東誰能搶得先機?本文將以Toplife為案例,從市場環境分析、奢侈品電商痛點分析、Toplife商品分析、產品結構圖、競爭環境、研究建議六方面予以簡單分析,幫助大家快速了解奢侈品電商市場。1 市場環境分析
  • 寶格麗加快全球電商布局,奢侈品「新零售時代」真的來了嗎?
    奢侈品「新零售」趨勢隨著全球網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奢侈品集團開始轉戰電商平臺,這是一種消費觀念和消費渠道的轉變。就消費觀念來說,奢侈品牌給國人固有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但隨著近些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擁有一些奢侈品已經變成了「平常事」。
  • 奢侈品電商的崛起時機真的到來了嗎?
    趣店砸百億補貼的奢侈品電商萬裡目,也開始活躍於各大社交媒體。不少市場分析認為,今年的奢侈品行業將面臨巨大的損失和危機。冰與火的局面之下,電商會是奢侈品牌扭轉乾坤的鑰匙嗎?尤其是近年來,「潮奢文化」流行於各大一線品牌的設計理念和市場運營概念之中,潮牌和奢侈品牌的交流愈發密切,各種聯名爆款也在拉近奢侈品與年輕人的距離,而線上銷售和宣傳方式更能贏得年輕人的青睞。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大牌們都熱衷於換設計師,熱衷於拉攏年輕群體,也熱衷於線上化的原因。而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趨勢。中國的電商,則精準抓住了這個機遇。
  • 四大奢侈品電商熱門市場,你準備好了嗎?
    誰能怪它們呢,畢竟這些是有著優良傳統和顯赫聲譽的著名品牌。對有些人來說,電子商務面向大眾市場,產品缺乏獨一無二的特性,購買時看不到產品,無法進行諮詢。這完全站在了奢侈品零售發展的對立面。
  • 寺庫晚來的財報:奢侈品電商直播來救?
    作為國內奢侈品電商平臺之一的寺庫,今年的財報總是來得特別晚,在2020第四季度即將結束的時候,寺庫才發布了第三季度的財報。晚來的財報雖然有「財報越晚事情越大」的說法在,但第三季度寺庫的財報看起來卻平平無奇。根據財報數據,第三季度寺庫的總營收為13.73億元,同比下滑29.3%。
  • 切奢侈品蛋糕,萬裡目能在電商「修羅場」趟出血路嗎?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3月份趣店羅敏推出了跨境奢侈品電商「萬裡目」,作為第一家把百億補貼帶入奢侈品市場的跨境電商平臺,萬裡目在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左圖天貓,右圖萬裡目)我們對比萬裡目與其他平臺的價格可以看到,在萬裡目的百億補貼之下,同一款商品的價格低至其他平臺一半,確實相當有競爭力。在具體的玩法上,萬裡目採用了電商平臺慣用的手段:社交裂變。
  • 寺庫:亞洲最大奢侈品電商的逆襲
    首先,作為國內奢侈品電商的領軍平臺,寺庫享受著中國市場作為全球奢侈品的結構性機遇。 國運:中國市場是全球絕無僅有,能產生數億新中產人口紅利的市場。 全球超過10億人口大國,只有中國與印度。 最後,寺庫也是亞洲最大奢侈品電商。若是YNAP集團退市後,其無疑將成為全球唯一上市的奢侈品電商,稀缺性毋庸置疑。 運營9年來,寺庫註冊用戶超過1800萬,寺庫的SKU超過30萬,平均客單價超過3500元。2016年,寺庫的GMV在亞洲在線奢侈品一體化產品和服務市場排名第一。
  • 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 寺庫能博得一席之地嗎?
    原標題:焦點分析丨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寺庫能博得一席之地嗎? 來源:36氪文 | 楊亞茹編輯 | Cecilia Xu過去10年,奢侈品行業描摹出了一根上揚的增長曲線,今年一季度,不堪疫情重負,這根線垂頭向下。
  • 奢侈品電商MytheresaCEO:疫情給奢侈品帶來新機會
    2018年9月30日,英國奢侈品電商YNAP上線天貓,阿里巴巴和YNAP的合作,與京東和英國奢侈品電商Farfetch的聯姻形成對壘,強強聯手,戰火再次升級。疫情期間,美股上市公司趣店集團旗下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萬裡目,攜多個大牌以及「百億補貼」亮相,並喊出要「做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平臺」,野心勃勃的背後,是這塊蛋糕的誘惑力和數位化趨勢的浪潮近日,我們採訪了德國奢侈品電商品牌Mytheresa,在其走向全球的過程中,中國市場成為了重要的戰略目標,以下是
  • 深度|2020奢侈品電商亂局
    長期關注電商行業的人士必然已經敏感地意識到,線上奢侈品市場份額因疫情的關係,終於突破了20%,這是行業對線上市場的普遍預期,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Farfetch創始人兼CEO José Neves 2018年曾對微信公眾號LADYMAX表示,「目前行業有90%銷售在實體渠道,未來可能縮小至70%,這對線上零售平臺是很大的發展機會。」
  • 2020,中國電商拯救全球奢侈品
    這個行業一向對電商保持警惕,早在2018年,Gucci的CEO馬可·比扎裡還對京東和阿里進行無差別吐槽,認為中國電商平臺假貨泛濫,他們不願意進行深度合作。但在疫情的衝擊下,這些過去高冷的奢侈品行業也撐不住了。
  • 二手奢侈品的「高光時刻」來了嗎?
    文 | 英赫時尚商業評論疫情期間,賦閒在家的消費者給品牌提前上了一堂數位化營銷的課,這是個「危中有機」的時期,或許也是二手奢侈品電商遲遲未到的春天。全國人民開啟「集體坐月子」時期,線下門店哀嚎一片,奢侈品零售門店也難以倖免於難。
  • 為什麼說奢侈品電商平臺正背負起奢侈品行業回暖的重任?
    同樣在美洲大陸的奢侈羽絨品牌加拿大鵝,在截至6月底的三個月內,銷售額同樣同比大跌,跌幅高達63.3%至2610萬加元,上年同期為7110萬加元,淨虧損較上一年的2940萬擴大至5010萬加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整個奢侈品行業的上遊出現大規模虧損時,下遊的電商平臺日子也很難好過。
  • 要客研究院發布《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京東榮登奢侈品電商購物...
    在奢侈品電商化這一趨勢下,中國奢侈品電商規模快速增長。其中,京東榮登「奢侈品電商APP購物體驗排行榜」榜首,並「在中國本土奢侈品電商新品發布指數」和「中國奢侈品電商未來潛力榜」上摘得桂冠。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博士認為:以京東為代表的平臺型奢侈品電商得以快速崛起,並逐步成長為推動全球奢侈品發展的重要力量。
  • 每個優秀的人,都經歷過一段至暗時刻
    、人就是這樣,能慢下來的,是因為沒有著急用錢的事等著他,沒有要命的困難逼著他。要不然,違法犯罪的事都敢幹。我在書上看到一句話:每個優秀的人,都經歷過一段至暗時刻。人如果不經歷至暗時刻,是很難激發出潛力去改變現狀,或者說逆襲人生的。
  • 寺庫的奢侈品電商困境 - 驅動中國
    另外,一季度的總訂單數量為72.3萬份,相比去年同期的64.76萬份增長了11.6%;活躍用戶數量也實現增長,從上年同期的30.5萬增長11.5%至34萬。當然這些增長亮點的出現,寺庫的種種舉動只是一個方面,最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奢侈品消費市場的逐漸回暖。
  • 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寺庫(SECO.US)能博得一席之地嗎?
    美股 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寺庫(SECO.US)能博得一席之地嗎?貝恩預計,奢侈品市場2020全年營收將下降20%至35%,最遲到2030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也就是2810億歐元的總營收。整個行業被偷走了兩年的增長,這讓曾經鍾情於線下場景的奢侈品品牌,在華開啟自救,上直播帶貨,辦雲音樂會,總的趨勢是奢品大舉「電商化」。從排斥到擁抱,品牌態度的改變,是寺庫CEO李日學所說的奢品電商新機會。
  • Dior馬鞍包成抖音曝光最高奢侈品手袋
    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YNAP正式入駐天貓 阿里巴巴和全球奢侈品巨頭歷峰集團周二宣布,歷峰旗下Yoox Net-A-Porter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YNAP由時尚電商Yoox和Net-A-Porter合併而成,並於去年被歷峰集團斥資28億歐元完全收購,隨後與阿里巴巴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 據諮詢公司L2的調查顯示,全球有26%的奢侈品牌都已入駐天貓開設旗艦店,去年該數字還只有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