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送禮季。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逢年過節,互贈禮品,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紅樓夢裡,賈家的學生們,但凡要進學堂去上課,一年當中的四個大節,必定要恭恭敬敬地給老師奉上四份節禮。
否則便被視為不懂規矩,不尊敬老師,要被明裡暗裡戳脊梁骨的。
連附學而來的璜大奶奶的侄兒,家境那麼艱難,也要七拼八湊,湊齊節禮送到老師府上,才好意思繼續念書。
同樣也是極講究禮儀的紅樓夢裡,日常的感謝,也需要用禮品來表達。
《慧紫鵑情辭試忙玉》那一回,寶玉被紫鵑唬住了,以為林妹妹終歸要回蘇州林家去,一時發了痰迷心竅的病,請了太醫院的太醫來看病。
賈老太君威嚇這位王太醫,說,若是治好了,便讓他親自捧了大禮去太醫院致謝。若是沒治好反倒延誤了病情,那就派人砸了太醫院的招牌。
在仗勢欺人的囂張之後,是知書達禮的感恩在前。
可見禮,送禮,已經深入到了中國人的骨子裡。
那麼,具體到白茶,具體到年下,該如何選擇呢?
【一】
第一款要推薦用於送禮的禮品白茶,是《2017牡丹王餅》。
這款餅,當年村姑陳曾經專門介紹過。
然而,白駒過隙,這麼些年來,新白茶如走馬燈似的上架,大家倒是把它給忘記了。
尤其記得它剛上架的時候,那清幽的花香,著實驚豔了一眾白牡丹的粉絲們。
而現在,快四年了,它的香氣,早就變成了毫香與藥香為主、花香為輔的標準的"老牡丹"和"老銀針"的味道——這是年份真實的、自然陳化的老牡丹王,才具有的風姿。
如果沒有濃鬱的藥香與毫香,那怎麼算得上是老牡丹王呢,頂多是個西貝貨。
當然,這款2017年的、只差兩個月就四年陳的老牡丹王餅,也有一個小小的微瑕,那就是,它的品級看上去,不如2018、2019、甚至2020年的牡丹王的等級來得高。
這款牡丹王的長相,乍看上去,有點像一級白牡丹。
於是就有人因為這長相上的小瑕,而棄了它,選擇了長相漂亮標準的2018牡丹王。
然而,真正跟著村姑陳喝了五六年白茶的骨灰級茶友,必定不會這麼選。他們必定會把2017年的牡丹王餅,當成稀世遺珍一般,收藏到倉庫最深處。
因為老茶友、熟悉白茶這些年的成長變化史的人都知道,2017年,是個特殊的年份——2017年開春晚,太姥山的春白茶遲至3月23、24號才開始採摘——採得晚,熱得快,導致了當年的牡丹王,長得長手長腳、枝長葉多,跟其它年份的牡丹王相比,等級有點低。
重顏值的人,不選它。
而重內涵重才華的人,必定趁早收入囊中——試想今日之城中,還有多少年份真實的2017年牡丹王餅?如此稀缺資源,不及早下手,不是真正懂白茶之人。
這品質和長相的關係,就像古時的嫡庶之爭。
是鳳姐與平兒口裡的探春,這麼有才華,卻遺憾沒有託生在太太肚子裡,將來,也不知道是哪個挑嫡庶的錯過了,也不知道是哪個不挑嫡庶的得了去!
【二】
第二款要推薦用於送禮的禮品白茶,是《秋分茶三重奏》。
這是今天剛剛做好的一款秋分茶餅組合。
對於很多喜歡秋白茶的茶友來說,寒露茶就是秋壽眉裡最尊貴的存在。
然而,寒露茶不壓餅,卻又成為了秋白茶粉絲心目中最經典的那個遺憾。
就像張愛珍筆下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恐怕秋白茶的粉絲們還得再加上一條:四恨寒露不壓餅。
這股遺憾的情xft緒,一直影響著村姑陳。
於是,從2016年開始,把寒露前半個月採下來的秋壽眉,單獨挑了出來,做成了一款新的秋壽眉——秋分茶。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秋分節產出來的秋分茶,自帶著深秋的沁涼與悠揚之意,是天涼好個秋裡,那獨特的空闊高遠的存在。
並且,秋分茶產量會略高於寒露茶一點點,就這樣,秋分茶,從廣大秋壽眉裡被選擇出來壓了餅。
一壓就是三年。
2016、2017、2018。
又喜歡秋壽眉,又喜歡餅茶的茶友們,這次有福了。寒露茶不能壓餅的遺憾,讓秋分茶彌補上了。
這次還做了個組合,把三款秋分茶,做成了禮盒套裝。
《碧雲天》,《彩雲歸》,《寒煙翠》。
村姑陳最喜歡的三句寫秋景的詞,都送給了這三款秋分餅。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三】
第三款要推薦用於送禮的禮品白茶,是《2020荒野銀針》。
臺地茶,要買老的。荒野茶,要買新的。
為什麼?
因為老的荒野茶假茶太多,並且價格不菲。
而新的荒野白茶,假貨相對少一些——頂多就是用臺地摻了荒野冒充荒野,或者用拋荒冒充荒野——不至於在年份上動手腳,搞出渥個堆重發酵之類的花頭來。
關於荒野白茶,從前是建議大家存的。現在是強烈建議大家存的。
因為行情在變化。
從前白茶不景氣,荒野茶樹比較多。採下來的茶青做出來的成品茶,荒野勁十足,十分地野性難馴,喝起來更是口感極好。
而現在,白a茶一路上行,很多人都回家種白茶做白茶了,有荒野茶園的那些人,更是把自己家的荒野茶園看得很重,跟眼珠子似的,精心養護,就差搭個房子住在荒野茶園邊上了。
如此一來,好是好,荒野茶樹不再沒人管了。
但不好也是真的不好——荒野茶樹被人照顧起來了,它的野勁當然就逐年漸漸減弱了。
一個野孩子被撿回了家,住幾個,就跟正常人一個樣了。
這種野生改為家養的方式,不知道是荒野白茶之幸,還是不幸?!
這才建議大家,趁現在,荒野白茶野勁還在,野性還足,能存的,就多存一些吧。
現在看來,可能覺得荒野銀針司空見慣,等過了四五年再來看,市面上的荒野銀針,那可就極稀少極珍貴了。
就像當年收藏了2014荒野牡丹和拋荒牡丹餅的那些老茶友們,現在把他們的倉庫一打開,會引無數新茶友折腰的。
那些茶要是放到閒魚上,估計得賣出個比當年他們買進的價格,翻了十來倍的數字來。
物以稀為貴,此為正理。
【後記】
這幾天陽光明媚。
去翻了一下倉庫,居然翻出來好多老朋友。
都是曾經引發了粉絲們瘋搶,最後下架的"前輩高茶"們。
看著它們,不由得想起了當初在茶山上邂逅它們、回來後品鑑它們、上架它們的往事來。
那些珍貴的過往,如電影膠片一般,迴旋在我的腦海。
往事如風,只留下"當時為什麼沒有多存一些"的遺憾。
於村姑陳而言,唯願昔日重來,所有的老白茶都能多囤下幾十箱,免得今天,新茶友來問我要老白茶時,只有2015年的半生緣可奉上。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