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認識一個英文單詞china,字典上對這個單詞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代表中國,另一種就是代表瓷器。
也就是說在老外眼中,瓷器就是中國,可見在古代中國的瓷器是有多麼的出名。
都說「黃金有價,瓷器無價」,中國古代的瓷器保存完好的,到了現在個個都是價值連城的古董!
有這麼一個老外,見過中國古代瓷器最多的人應該就是他了,因為他在1999年時打撈出一艘中國的古代商船,這艘貨船壓艙的是100多萬件瓷器!
而且更為幸運的是,這雖然是艘沉船,但它所運載的壓艙貨物居然大部分完好無損。
但這個老外沒有把這些瓷器全部搬出來,而且把他們中的大部分,也就是六十多萬件給生生砸碎了。
這些康熙年間官窯出品的精品瓷器,沒有在海難中損壞,卻被這個老外砸碎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老外是個什麼人?
一、哈徹的打撈公司
這個老外就是被稱為「中國水下考古剋星」的邁克.哈徹。
出生於1940年的邁克從小是個孤兒,受到小說中尋寶故事的啟發,他一直有個夢想能像書中的人物一樣,發現一個寶藏。
1970年,30歲的哈徹還沒發現寶藏,但他到澳大利亞成立了一家打撈公司,其實也就是回收廢品的公司。
但他的廢品都是二戰時期被炮彈打中,沉在海底的一些商船和軍艦。
他把沉船上一些能回收利用的金屬、橡膠等打撈上來,再賣掉換取利潤。
這樣的生意看似一本萬利,但離他的寶藏夢還有距離,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一個新聞。
一位菲律賓的老漁民,在中國的南海某個海島附近打魚,期間收上來的網裡面有瓷器。
這對大部人來說是一個聽過就算的新聞,但哈徹不一樣,他覺得這裡面可能大有文章。
哈徹馬上收集資料研究起中國的古代商船路線,而且他也來到了菲律賓漁民捕魚的地方。
經過一番了解,他馬上組織人手,幹起了老本行,下海打撈。
不知道是哈徹幸運,還是中國的古代沉船不幸。
沒多久,哈徹就發現了這麼一艘沉船,而且還有載有2.2萬件的瓷器,後來據檢測,這些都是中國明代的瓷器。
二、哈徹的第一桶金
哈徹帶著這兩萬多件明代瓷器來到了英國,結果讓他大開眼界。
這些瓷器居然賣了幾百萬美元,放在現在也是一筆巨款,何況那時候還是70年代。
從此,哈徹找到了發財之路,他要繼續尋找南海的沉船。
他有錢,有打撈公司,一切都非常順利。
三、哈徹聞名世界
有了第一桶金的哈徹,組織了很多考古人員開始研究一切有關古代商船的事件。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他從一堆陳舊的檔案中發現了一條沉船的信息。
「哥德馬爾森號」,這是一艘1752年(乾隆年間)從廣州出發,載滿各種中國商品的商船,包括各種瓷器、絲綢、茶葉、木材以及金條等。
不幸的是,這艘商船在行駛了16天以後,還沒到達目的地阿姆斯特丹,就因為意外觸礁而沉沒了。
根據記載的航線等信息,他推算出大概的沉沒地點,然後花了10周的時間,找到了沉船。
這次他打撈出了二十多萬件的瓷器,45公斤的金錠,還有兩門青銅炮。
哈徹將這些古董偷偷的拉到公海,一年後他憑藉「無人認領的沉船允許拍賣」這條國際公約,取得了拍賣許可。
1986年,史無前例的拍賣會開始了,因為這場拍賣會上一次性的出現了二十多萬件的中國古董。
國家文物局得知消息,想要制止卻沒有辦法,因為找不到任何的法律依據。
於是就帶了3萬美元,想儘可能多的買回一些古董。
拍賣行也把1號牌給了中國人,可是這塊牌卻沒有舉起來過,因為任何一個古董的價格都超過了3萬。
這次拍賣,一共給哈徹帶來了兩千多萬美元的收入,使他成為了聞名世界的最富有的打撈家。
四、哈徹砸碎了60萬件瓷器
實現了心中寶藏夢想的哈徹,並沒有就此罷手,他還是繼續在研究中國的古代沉船。
1999年,哈徹的請的員工中,有人發現了這麼一條線索,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是一條叫做「泰興號」的商船,和前面發現的商船不同的是,這艘1822年的商船,更大。
大就意味著能運載更多的物品,這艘重達一千多噸的輪船,載滿了100多萬件的瓷器,還有其他一些商品,還有2000名的乘客。
輪船在行駛到中沙群島時,觸礁沉沒,兩千名乘客只有198人被路過的印第安納號救起。
這在當時是被稱為東方的泰坦尼克,當然,哈徹關注的是瓷器。
哈徹根據印第安納號的航海日誌,推算出了泰興號的大概位置。
哈徹帶上自己的打撈隊伍,偷偷來到南海,找了一個月,還是沒有找到準確位置。
在花費了巨額的成本以後,終於有一天,兩名潛水員在三十多米深的海底發現了一處特殊的堆積物。
因為時間久遠,木輪船基本已經爛完了,但瓷器不會爛,靠近以後潛水員就依稀能夠分辨出杯子、盤子、花瓶等外形了。
經過鑑定,這艘沉船被認定為就是泰興號,百萬件瓷器基本都是18世紀的德化青花瓷。
面對這堆成山的古董,哈徹卻做了一件讓人不解的事情。
他把其中的六十多萬件瓷器給砸碎了!
他把保留下來的三十多萬件瓷器,運到德國,進行拍賣。
這次拍賣,給哈徹帶來了三千多萬美元的收入。
據統計,在哈徹的近40年的打撈生涯中,共計打撈出沉船80多艘。
帶來的財富更是數不勝數!
五、中國水下考古的剋星
在問邁克.哈徹為什麼要砸碎那麼多的瓷器時,他隨口答道:因為多了就不值錢。
一個眼裡只有錢的黑心商人!
這些都是珍貴的國寶,對他來說只是商品,但對中國的考古界是巨大的損失!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人的逼迫,我國也開始啟動水下考古工作了,但和經驗豐富的哈徹想比。
水下考古隊是一個真正的小白,連潛水是怎麼樣的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打撈了。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考古人員慢慢摸索,仔細研究,下決心不再讓更多的國寶被哈徹等撈走。
在接下來的20年裡,中國的水下考古隊慢慢成長起來。
最為出名的就是打撈出了「南海一號」這艘沉船,並且是整體打撈出海,對沉船以及船上的古董進行了最大限度的保護。
據估算,南海一號所載的文物價值超過3000億。
對這個水下考古的剋星,人們的評價也有好有壞。
好的是因為他南海的沉船以及船上的古董,能夠被人重新發現。
壞的是他因為個人利益而損壞了那麼多的具有各種價值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