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2020-12-13 東方網

50多年前,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近代史時曾經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這個深刻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論斷,在江澤民同志的「七一」講話中獲得了雄渾的迴響,愈益顯示出真理的光輝。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因辛亥革命失敗而迷茫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他們的鬥爭開拓了通向勝利的新航道。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為之一新。

中國共產黨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觀點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並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眾工作,所以儘管最初人數很少,卻立刻使舊社會一切腐朽勢力深感恐慌。

中國共產黨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人民對於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進行過長期的、英勇的鬥爭。這些鬥爭之所以收效甚少,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弄清革命的對象,「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從歷史上看,無論是農民領袖,還是資產階級民主派,都沒有能力為中國人民指明鬥爭的目標。對於這個長時間裡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一年,就給予了一個基本的解決。黨的二大明確地揭示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指出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是極有意義的」。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在現階段的革命綱領應當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的條件下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提出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因為它作為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根本對立的;是因為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為中國人民對於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指出了一條基本線索,指明了走向勝利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開始採取群眾路線的革命方法,這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也不可能採取的。資產階級是一個剝削階級,它天生具有害怕群眾的性格,這一點在中國資產階級身上表現得尤其突出。戊戌變法時期,資產階級維新派依靠的是一個皇帝,儘管一些維新志士本人在鬥爭中表現得很英勇,由於沒有取得群眾的支持,他們還是不得不發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感慨。辛亥革命前後,同盟會及國民黨的活動也只是「僅僅浮在上面」。他們只是依靠少數革命分子或聯絡一些會黨,一般的工人和知識分子對他們並「沒有深刻的印象」。這種狀況,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不久,就有了一個根本的改變。因為,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全部活動都是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是為他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它就敢於相信、發動和依靠群眾。黨的二大指出,「我們共產黨,不是『知識者所組織的馬克思學會』,也不是『少數共產主義者離開群眾之空想的革命團體』」,而是一個「為無產階級之利益而奮鬥的政黨」。「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裡面去」。都「必須是不離開群眾的」。正是在黨的領導、影響和推動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為起點,中國工人不斷掀起罷工的浪潮。這些鬥爭,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堅定的革命性和堅強的戰鬥力,擴大了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政治影響,為黨建立同其他革命力量的合作、掀起全國人民的大革命準備了一定的條件。

初創的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準備還很不充分,對中國革命問題的許多看法還很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還顯得有些幼稚。但是它剛剛成立就解決了其他黨派、團體所解決不了的中國革命的對象和動力問題,採取了其他黨派、團體所沒有採取過的依靠群眾的革命辦法。這個情況表明,它能夠勝利地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責任。由於中國共產黨是代表著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國社會的前進方向的新生力量,由於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革命的思想武器,經過革命風暴的洗禮,它終於能夠逐步地而又牢固地在中國的大地上紮下根來,使自己發展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80年,是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實現歷史性進步和飛躍的80年。在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後繼,艱苦奮鬥,開拓前進,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恢宏壯麗的新篇章。80年來,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國家積貧積弱、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受盡欺凌的悲慘歷史,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使中華大地展現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嶄新面貌;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了在改革開放中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使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沉著應對國際國內複雜局勢,戰勝風險,頂住壓力,使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中國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兩個80年。在前80年中,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社會戰亂不斷,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饑寒交迫,中華民族在黑夜中煎熬掙扎,人民從這慘澹的境遇裡看不到一點希望。這80年,是近代中國屈辱的80年、求索的80年,也是失敗的80年。在後80年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空前團結和組織起來,衝破重重難關,革命鬥爭不斷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會地位和物質文化生活得到根本改變,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了屈辱、貧困和落後,走上了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這80年,是充滿希望的80年,不懈奮鬥的80年,也是從勝利走向勝利的80年。

從這前後兩個80年的鮮明比較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一切愛國力量深深認識到,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如江澤民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所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相關焦點

  • 慶祝建黨99周年 重磅廣播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預告
    2020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99年波瀾壯闊這是一段百折不撓艱辛求索的偉大曆程99年砥礪奮進這是一段矢志不渝不懈奮鬥的偉大曆程99年壯麗輝煌這是一段奮進開拓走向勝利的偉大曆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根據著名音樂家曹火星同志,在革命歷程中的經典故事,以及創作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時的歷程而改編創作的一部廣播精品劇。
  • 南哲思享丨李昀柏、姜迎春:新中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凝聚政治共識的...
    從原因上看,「沒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會有統一的目的, 更談不上統一的行動」。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群眾的忠實代表,共產黨人除了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任何一己私利。新中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善於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通過體民心、知民意、察民情,想人民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從而作出能夠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利益的重大政治決策和戰略部署,為把政治共識聚焦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發揮了引領作用。
  • 凝心聚力,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近期《求事》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文章主要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領導核心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黨的領導制度,在推進各方面制度建設和各領域改革發展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個科學嚴謹的制度體系起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只有中國共產黨越成熟越強大才能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帶領全中國實現民族復興。 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
  • 《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故事
    從1920年陳望道譯本問世,到1930年華崗譯本出版,期間相隔10年,華崗從一名青年學生逐步成長為成熟的革命者,對《共產黨宣言》的理解也在不斷提升。他將《共產黨宣言》的最後一句話譯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十分接近現在通行的譯文「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近百年來中國歷史進程的深刻昭示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天生的兩面性,雖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其軟弱性、妥協性,使它不能進行真正的徹底革命。  那麼,如何才能挽救中華民族於危亡,怎樣才能改變中國沉淪的命運,誰才能引領中國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振興中華之偉業呢?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歷史的必然。
  • 《中國共產黨如何改變中國》:向世界講述中國治理奇蹟
    謝春濤主編的《中國共產黨如何改變中國》(人民出版社)圍繞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大方面,從歷史角度做出深入考察,梳理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治理的歷史軌跡和執政理念,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如何改變中國,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治理的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創造了新的歷史輝煌。
  • 【百年大黨歷程】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歷史內涵
    「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就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以綱領和宣言的形式向世界宣告,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是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初心和使命。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恩格斯的紀念及其歷史價值
    尤其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與推廣。建黨初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範圍主要集中於工人階級,到了土地革命時期,隨著根據地建設的需要,其傳播範圍擴展到廣大農民。可以說在抗日戰爭之前,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傳播初有成效。
  • 朱德同志是如何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八一南昌起義中擔當什麼角色?
    早在1922年的夏天,朱德就想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苦苦追尋與探索,積極追求進步,希望儘快找到黨組織,找到入黨的介紹人,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朱德在上海找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陳獨秀,懷著滿腔的熱情,表達了自己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陳獨秀給朱德潑了一盆冷水,說像你這樣的人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必須經過長期的考察。要想加入中國共產黨,必須把工人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並為之奮鬥犧牲,這樣才能入黨。
  • 7月1日為何成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
    會議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提出黨的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在中國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達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從此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系統總結黨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黨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要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前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紀念上海外國語學社建校100周年(上)
    原創 孟慶和 上海外國語大學編者按:與新中國同齡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高等外語教育發祥地之一。自創建伊始,上外便繼承了革命學校的「紅色基因」,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參與並見證了新中國的歷史發展。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寶貴經驗
    站在這一重大時間節點,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發展成為有能力、有擔當的世界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在跌宕起伏的國際形勢面前愈加鮮明。我們不禁發問,在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何以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徵程?明晰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寶貴經驗,能為我們回答這一問題提供參照。集中力量,統攬全局,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顯著優勢。
  • 熊慶元|共產黨送我上學堂
    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99歲生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我一生中都在唱的歌。共產黨給了我一切。其中最難忘的第一件事,是共產黨送我上學堂。我出生在涪陵李渡一個極貧的李氏農家,不滿2歲,父親就因肺癆去世。7歲時,正逢曙光即將到來的1949年夏,母親帶著我改嫁到長壽山區一熊姓家。
  • 建設有美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戰鬥在資本主義心臟的美國共產黨
    美共中不僅有白人,黑人,還有中國人。近代以來,赴美打工、求學的中國人日益增多,他們多數處於社會下層,還受到歧視,美共是能為他們奔走呼籲的少數組織之一,因此不少華人有加入美共的意願。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在美國舊金山的部分中國留學生施滉、徐永瑛等加入美國共產黨,並創辦的美國華僑群眾組織「美國華僑與中國革命大同盟」。
  • 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是這樣過「緊日子」的……
    民生是國家的根基,是發展的根本。在抗日根據地最艱難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倡導過「緊日子」,一方面開展厲行節約,一方面實施精兵簡政,黨中央機關也同樣進行了精簡和調整,而且把厲行節約和精兵簡政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精兵簡政,一大批編餘人員和幹部投入到了生產一線,明顯提高了機關辦事效率,從物質和精神上,為渡過困難時期,為邊區的鞏固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第一張人民幣在石家莊誕生--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幣的誕生,成為新中國誕生的前奏。  那麼,人民幣是怎樣在石家莊誕生的呢?在北京有一位名叫石雷的老人,他是第一張人民幣的保存者,也是最了解這段歷史的知情人之一。  80多歲高齡的石雷是河北定州人。他15歲參加革命,在晉察冀邊區銀行工作多年。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讀《共產黨宣言》
    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兩次向全黨推薦5本書,第一本就是《共產黨宣言》。他說:「我們可以把這五本書裝在乾糧袋裡,打完仗後,就讀他一遍或者看他一兩句,沒有味道就放起來,有味道就多看幾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來了。一年看不通看兩年,如果兩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後面記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
  • 任理軒: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中國共產黨
    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處於重大而深刻的變革時期,認真學習,在全社會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身體力行,在實踐中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應當成為每個共產黨人高度自覺的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認真學習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是共產黨人的行動指南。
  • 從「五個始終如一」領悟《共產黨宣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我們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所應堅持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這種原則和方法注重的是堅持和發展的辯證法,即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為此,我們約請三位專家,從不同角度談了各自對《共產黨宣言》的理解。 紀念《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的有效方式,就是要研究中國共產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對《宣言》的堅持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