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近代史時曾經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這個深刻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論斷,在江澤民同志的「七一」講話中獲得了雄渾的迴響,愈益顯示出真理的光輝。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因辛亥革命失敗而迷茫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他們的鬥爭開拓了通向勝利的新航道。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為之一新。
中國共產黨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觀點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並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眾工作,所以儘管最初人數很少,卻立刻使舊社會一切腐朽勢力深感恐慌。
中國共產黨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人民對於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進行過長期的、英勇的鬥爭。這些鬥爭之所以收效甚少,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弄清革命的對象,「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從歷史上看,無論是農民領袖,還是資產階級民主派,都沒有能力為中國人民指明鬥爭的目標。對於這個長時間裡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一年,就給予了一個基本的解決。黨的二大明確地揭示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指出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是極有意義的」。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在現階段的革命綱領應當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的條件下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提出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因為它作為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根本對立的;是因為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為中國人民對於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指出了一條基本線索,指明了走向勝利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開始採取群眾路線的革命方法,這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也不可能採取的。資產階級是一個剝削階級,它天生具有害怕群眾的性格,這一點在中國資產階級身上表現得尤其突出。戊戌變法時期,資產階級維新派依靠的是一個皇帝,儘管一些維新志士本人在鬥爭中表現得很英勇,由於沒有取得群眾的支持,他們還是不得不發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感慨。辛亥革命前後,同盟會及國民黨的活動也只是「僅僅浮在上面」。他們只是依靠少數革命分子或聯絡一些會黨,一般的工人和知識分子對他們並「沒有深刻的印象」。這種狀況,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不久,就有了一個根本的改變。因為,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全部活動都是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是為他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它就敢於相信、發動和依靠群眾。黨的二大指出,「我們共產黨,不是『知識者所組織的馬克思學會』,也不是『少數共產主義者離開群眾之空想的革命團體』」,而是一個「為無產階級之利益而奮鬥的政黨」。「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裡面去」。都「必須是不離開群眾的」。正是在黨的領導、影響和推動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為起點,中國工人不斷掀起罷工的浪潮。這些鬥爭,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堅定的革命性和堅強的戰鬥力,擴大了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政治影響,為黨建立同其他革命力量的合作、掀起全國人民的大革命準備了一定的條件。
初創的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準備還很不充分,對中國革命問題的許多看法還很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還顯得有些幼稚。但是它剛剛成立就解決了其他黨派、團體所解決不了的中國革命的對象和動力問題,採取了其他黨派、團體所沒有採取過的依靠群眾的革命辦法。這個情況表明,它能夠勝利地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責任。由於中國共產黨是代表著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國社會的前進方向的新生力量,由於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革命的思想武器,經過革命風暴的洗禮,它終於能夠逐步地而又牢固地在中國的大地上紮下根來,使自己發展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80年,是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實現歷史性進步和飛躍的80年。在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後繼,艱苦奮鬥,開拓前進,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恢宏壯麗的新篇章。80年來,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國家積貧積弱、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受盡欺凌的悲慘歷史,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使中華大地展現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嶄新面貌;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了在改革開放中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使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沉著應對國際國內複雜局勢,戰勝風險,頂住壓力,使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中國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兩個80年。在前80年中,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社會戰亂不斷,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饑寒交迫,中華民族在黑夜中煎熬掙扎,人民從這慘澹的境遇裡看不到一點希望。這80年,是近代中國屈辱的80年、求索的80年,也是失敗的80年。在後80年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空前團結和組織起來,衝破重重難關,革命鬥爭不斷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會地位和物質文化生活得到根本改變,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了屈辱、貧困和落後,走上了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這80年,是充滿希望的80年,不懈奮鬥的80年,也是從勝利走向勝利的80年。
從這前後兩個80年的鮮明比較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一切愛國力量深深認識到,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如江澤民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所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