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人來說,有兩個「商」是重要的,智商和情商。
最早被追捧的是「智商」。可偏偏智商似乎和一個人的天賦與早期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屬於「過去」的事情,身處此時此刻的人們很難去改變它。所以,漸漸地,我們就遠離了這個讓「凡人」感到無能為力的概念,甚至更願意相信智商高的人往往是木訥的、有怪癖的,有人格缺陷的,或者索性就是個「書呆子」。
想想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主角謝耳朵吧,智商雖高,卻承包了全劇中的大部分笑點,讓我們這些普通人感到了優越,獲得了某種平衡。離開「高冷」的智商後,我們轉而投入到了「情商」的懷抱中。因為,情商被認為是後天可以培養與提高的。所以,在現代人的語境中,「情商」才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
你曾經有沒有這樣問過自己,情商是什麼?
在蔡康永看來,情商,是人應對一切關係的能力總和。而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愉快地做自己。我們訓練情商,不是為了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為了做情緒的主人。康永哥的高情商,對外表現為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對內則表現為平靜愉悅,內心自洽。
讓自己開心的同時,也讓世界開心。只有想得通透,才能活得痛快。擁有高情商的人,可以讓自我活得更加舒適,不會陷入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進而在愛情、親情、友情中,都能更好地經營一段舒服的關係。
蔡康永在《蔡康永的情商課》中是這樣寫的:我們追求高情商,不是追求無情緒,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每個人都是為自己活得。
如果你不願被憤怒、悲傷、沮喪、嫉妒等負面情緒控制,
如果你希望在彰顯自己是不冒犯別人,照顧他人時不委屈自己,
如果你想在職場和情場都如魚得水,
如果你希望擺脫小透明、邊緣人的標籤,
《蔡康永的情商課》就是適合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