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帕斯上空的雄鷹,馬島海戰中,老舊的A-4攻擊機俯衝轟炸擊沉英軍艦

2020-12-21 騰訊網

說起馬島海戰阿根廷空軍擊沉英國軍艦大家腦海中最先其想起的是誰呢?我想大部分人會先想到的是阿根廷超級軍旗發射的「飛魚」反艦飛彈擊沉了英國當時最先進的42型防空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吧。但是英國當時參戰的42型驅逐艦有2艘被擊沉,如果說「謝菲爾德號」被先進飛彈擊沉有理可原,但是「考文垂號」的沉沒則是英國護航編隊的嚴重失職,因為它是被阿根廷用服役了幾十年的老軍機以及用二戰時期的臨空俯衝戰術給擊沉的,而死在同樣招數的英軍艦還有2艘護衛艦。

臨空俯衝轟炸顧名思義就是飛機飛到軍艦的上空,然後再投下炸彈,這個招數是二戰時期螺旋槳戰機對付海面機動軍艦的招數,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沉沒的4艘航母都是被美軍的俯衝轟炸機給擊沉的。但是時間走到1982年,距離二戰結束已經37年了,在這37年的時間裡武器的樣式是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似乎和1941年英國派往遠東的「Z艦隊」一樣,在41年的時間裡英國的防空力量並沒有多大的提升。阿根廷從法國進口的「超級軍旗」和「飛魚」反艦飛彈數量有限,而真正撐起阿根廷空軍腰杆子的是在1965年向美國進口的A-4「天鷹」攻擊機。而這款戰機於1952年設計,第一架原型機於1956年6月首次試飛並於當年開始進入美國海軍服役。

這款戰機是一款和A-6艦載攻擊機一樣,都是專職的對地攻擊機,主要掛載的武器是火箭彈和航彈,而這些也是阿根廷空軍當時唯一能有效對英國軍艦實行打擊的武器設備。在5月12日阿根廷空軍的A-4攻擊機在戰鬥機的護航下對英國艦隊進行攻擊,首先被A-4攻擊機盯上的是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如果作為英國艦隊防空主力的42型一點戰鬥力都沒有也沒有那也是不正確的,在戰鬥中「格拉斯哥號」用近程防空飛彈擊落了2架飛機,但面對阿根廷空軍飛機的集群打擊,防空系統應對不過來火控雷達只能引導一枚飛彈進行攻擊,而且前面那枚飛彈爆炸後後才能引導下一枚飛彈,所以總會有漏網之魚,其中就有一架飛機投下的MK-17型453公斤航彈就在「格拉斯哥號」的側舷爆,遭到一枚近失彈的打擊「格拉斯哥號被重創不得不離開戰區維修。而當天被航彈重創的還有22型護衛艦「光輝號」護衛艦,好在兩艘軍艦都沒沉。

遭到攻擊的42型驅逐艦

而時間到了5月21日,由於政治局勢的惡化,英軍開始進行登陸作戰,而阿根廷空軍的A-4攻擊機再次出擊。而在當天的攻擊率先發起攻擊的不是A-4攻擊機,而是「幻影」戰鬥機,雖然戰鬥機不是專職的對地攻擊機,但是掛上火箭彈還是可以對地一戰的,就連我們的殲-10戰機也有同樣的操作。英國21型護衛艦「熱心」號的中部輪機艙和發電機組被「幻影」戰機的火箭彈擊中。「熱心」號立刻失去了動力,全艦的防空系統也陷於癱瘓,在15分鐘之後A-4攻擊出現「熱心號」上空,投下的2枚453公斤的炸彈最終送「熱心號」去見龍王,哦,不對,西方人不信龍王的,應該是去見上帝。而在2天後21型護衛艦「羚羊號」再次被阿根廷空軍光顧,投下的2枚炸彈一枚當場爆炸引起大火,另一枚鑽進艦體內部沒有爆炸,就像定時一樣在當天晚上才爆炸將「羚羊號」送去見上帝。

超級軍旗發射飛魚反艦飛彈

5月25日是阿根廷國家獨立紀念日,阿根廷幾乎所有的前線作戰飛機都投入了戰鬥,打算以新的戰果給國慶獻禮。阿根廷的空軍以「神風自殺式」的攻擊衝向英軍艦隊,雖然在衝鋒的路上看著自己的隊友被防空飛彈擊落,但是英軍的防空火力沒有美國對付日本神風自殺飛機的火力密度,根本攔截不了集群攻擊,而當天擔任防空任務的22型護衛艦「大刀號」和42型驅逐艦「考文垂號」成為阿根廷空軍光臨的對象。兩艦都被命中2枚炸彈,但是擊中「大刀號」的炸彈沒爆炸,於是撿回了一條命,但是「考文垂號」就沒那麼幸運了,被命中兩枚453公斤航彈後就開始起火傾斜,在第三枚航彈命中後開始下沉,在半個小時的時間裡沉入海底。

在整個戰爭期間阿根廷空軍損失了22架A-4攻擊機,其中8架在突入英軍艦隊時被「海鷂」戰鬥機用空對空飛彈擊落,11架被英軍軍艦使用防空飛彈擊落,其餘3架則被地面火力擊落。但阿根廷人駕駛著老舊的攻擊機以近乎自殺的方式低空衝向英國軍艦進行臨空投彈,雖然戰術和武器顯得落後與老舊,但仍然將英國艦隊重創,是整場馬島海戰中阿根廷空軍隊最亮眼的表現,用大無畏的勇敢精神和勇氣向世人表明什麼叫潘帕斯草原上的雄鷹。

相關焦點

  • 馬島戰爭中,英軍最先進驅逐艦,怎麼就被一枚飛魚小飛彈擊沉了?
    眾所周知,在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手上,英國人與阿根廷人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進行了一場戰爭,稱之為英阿馬島戰爭,時間在1982年4月到6月之間。對於英國和鐵娘子來說是勝利的,因為這場長達七十四天的戰爭最終是以英國勝利告終的。從英國《衛報》披露的信息來看,這場戰爭中有255名英軍、649名阿軍以及三名福克蘭居民付出了生命。
  • 海空中的「天鷹戰士」:擅長加油的艦載機,美海軍A-3與A-4攻擊機
    不過,在早期的海軍航空兵中,由於受技術的限制,艦載飛機的發動機普遍功率偏小,所以想要執行防空作戰,就不能帶炸彈執行轟炸任務;執行轟炸任務,為了多帶炸彈,飛機就必然笨拙,無法執行防空任務。所以艦載攻擊機就是海軍艦載機部隊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艦載攻擊機成為美國海軍重要的核威懾力量。
  • 飛魚飛彈輕鬆擊沉驅逐艦,伊朗誤擊友艦,飛彈為何沒擊沉飛彈艇?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阿拉伯半島電視臺報導稱,10日,伊朗海軍在阿曼灣海域演習時發生了誤擊事件,伊朗海軍「賈馬蘭」號飛彈驅逐艦發射了一枚反艦飛彈,將同樣隸屬於伊朗海軍的「科納拉克」號軍艦擊沉。
  • 二戰時讓日本喪失海戰能力,至今倍受推崇
    在一戰中幾乎只起到偵察作用的飛機,根據用途的不同發展出多種機種、型號,而美軍在二戰後期太平洋戰場中將多機型配合作戰,運用得爐火純青。TBF「復仇者」魚雷攻擊機在中途島戰役初次登場,之後參與擊沉包括「武藏」號、「大和」號、「飛鷹」號、I-52潛艇等多艘日本航母、戰列艦和潛艇。成為戰爭轉折的關鍵原因,戰後在多個國家繼續服役,直到1960才開始退出軍用領域。
  • 他擊沉赤城號和飛龍號航母,卻未得榮譽勳章,美軍領導:不夠資格
    他擊沉赤城號和飛龍號航母,卻未得榮譽勳章,美軍領導:不夠資格在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中,埋葬著中途島海戰中美軍的一位大英雄——理察·貝斯特。1938年,他擔任彭薩科拉海軍航空站的飛行教官,並在一年後改飛俯衝轟炸機。1940年5月底,貝斯特被調往"企業"號航空母艦上的第6轟炸機中隊(VB-6)。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貝斯特已升任第6轟炸機中隊的副中隊長。他與"企業"號航母一道參與了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航母的一系列作戰行動,包括空襲馬紹爾群島、轟炸威克島等,並最終以第6轟炸機中隊中隊長的身份參加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
  • 二戰中德國著名轟炸機,呼嘯而至的死亡,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著名的轟炸機,但很少有一種轟炸機能從戰爭開始一直用到戰爭結束。而由德國容克斯飛機公司製造的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是其中少有的精品,從戰爭開始前直至戰爭結束,JU87俯衝轟炸機都在德國空軍中服役。可以說長久以來,它一直擔任著德國空軍對地攻擊的主力,是德國空軍對地支援的主力。
  • 擊沉赤城號和飛龍號航母的那個男人,活了91歲,死後葬在這裡
    在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中,埋葬著中途島海戰中美軍的一位大英雄——理察·貝斯特。1938年,他擔任彭薩科拉海軍航空站的飛行教官,並在一年後改飛俯衝轟炸機。1940年5月底,貝斯特被調往''企業''號航空母艦上的第6轟炸機中隊(VB-6)。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貝斯特已升任第6轟炸機中隊的副中隊長。他與''企業''號航母一道參與了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航母的一系列作戰行動,包括空襲馬紹爾群島、轟炸威克島等,並最終以第6轟炸機中隊中隊長的身份參加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
  •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美國軍艦為何幫不了國軍?
    「五·一」海戰派出4艘護衛艇,又有南昌艦與4艘護衛艇配合,兵力與敵形成相對優勢,但由於指揮上的失誤,形成的優勢並不大,未能擊沉敵艦,這為後兩次海戰提供了借鑑。「八·六」海戰中,4艘護衛艇共同打擊「章江」號,5艘魚雷艇、3艘護衛艇攻擊「劍門」號,相對優勢明顯,「崇武以東海戰」亦是如此。
  • 中途島之戰確定航母主宰海戰地位?其實未必如此,數據不會說謊
    中學歷史課本讓我們有了一個印象:1941年的「偷襲珍珠港」展現了航母的作用;而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則讓航母主宰了海戰。因為損失了4艘航母的日本將戰場主動權拱手相讓,非常明顯地驗證了航母的作用。但最近幾年,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航母真正成為海戰決定性力量的戰役,是發生於1944年的雷伊泰灣海戰。
  • 旭日下的流星,舊日本海軍彗星艦載俯衝轟炸機發展
    英國皇家空軍在一戰中率先開創了俯衝轟炸戰術,不過因為當時英軍裝備的戰鬥機結構過於脆弱,在俯衝時無法承受巨大衝擊力,該戰術的發展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三十年代,隨著戰鬥機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俯衝戰術引起了各國軍方的普遍重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俯衝式轟炸機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相比於同時期的水平轟炸機,這種戰機在執行攻擊任務時的投彈命中率較高,整體效率也高出不少。
  • 中日甲午海戰:世界蒸汽動力裝甲戰艦的首次大規模海戰
    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1887—1888年,清政府向英、德訂購的四艘性能能更為先進的「致遠」號、「婧遠號」、「經遠」號和「來遠」號抵達中國並且編入現役。日本對中國的新型鋼鐵裝甲艦十分恐懼,為了在未來海戰中能與中國抗衡,日本投入巨資趕建了一批鐵甲戰列艦。
  • 攻擊型核潛艇首次實戰,居然用二戰時代魚雷擊沉敵國旗艦
    參戰歷史 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一共建造了9艘,參加過很多重大戰役,其中海倫娜號(舷號CL50 Helena)在日軍偷襲珍珠港時被俯衝轟炸機投彈命中,被損管搶修後於1943年7月索羅門群島海域的庫拉灣海戰中被日軍發射的三枚魚雷擊中而被棄艦(但是居然沒立即沉沒)直到第二天才由美軍驅逐艦射擊後自沉。
  • 落後了就要挨打,馬島戰爭中,鮮為人知的英國核訛詐
    但戰局的發展並不像英國人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1982年5月4日,阿根廷空軍使用兩架法國製造的超級軍旗式戰鬥機,用法國製造的飛魚反艦飛彈,一舉 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式的主力驅逐艦「謝菲爾德號」。一枚飛魚飛彈的售價是20萬美元。而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造價就高達1.5億美元。
  • 海軍第一個大勝仗:擊沉美國售臺軍艦,斃敵將軍;毛主席:打得好
    新中國海軍成立後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全部擊沉美國賣給臺灣作戰性能先進的軍艦,當場擊斃臺軍一名少將,活捉中校艦長等33人。接見海軍英雄時,毛澤東主席高興地說:打得好!是以小打大,是螞蟻啃骨頭啊!「章江號」是美國海軍獵潛艦,滿載排水量450噸,最大航速每小時20節,艦上有76.2毫米炮1門、40毫米炮1門、20毫米炮5門、火箭(組)76.2毫米1座、深水炸彈投射器4座、雷達1部。當時,這兩艘軍艦是美國2個多月前才售給臺灣的!這兩艘軍艦由臺灣左營港隱蔽出航,採取迷惑和佯動戰術,先駛向南澳島,爾後改變航向。當天傍晚駛至福建省東山島東南兄弟嶼海域。
  • 戰列艦裝甲400毫米厚,現代軍艦隻有20毫米,如何保證不被擊沉?
    現代軍艦不像二戰大型戰列艦那樣有著厚重的裝甲,二戰時期的戰列艦裝甲平均都400多毫米厚,而現代軍艦的艦體真的可以用薄皮大餡形容,一般只有20毫米,30毫米都已經算是厚的了,有些不重要的地方甚至更薄,這麼薄的裝甲如何防護戰艦不被擊沉呢?
  • 第二次東所羅門海戰,美日航母再次對決,這次日本又被擊沉航母
    前兩次分別是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美日雙方各勝一局。而第三次也就是這場被稱為第二次東所羅門海戰的戰役裡,南雲忠一和弗萊徹這對中途島的老對手又一次展開了對決。而這次海戰,也將徹底決定這兩名海軍將領的命運。
  • 豐島海戰,日軍為何要首發一枚空彈?原來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載有近千名清軍士兵的高升號,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誤入戰場被日軍擊沉。船上近千名官兵殉難,中日甲午海戰正式拉開序幕。消息傳來,光緒勃然大怒,但是李鴻章卻十分淡然。不僅如此,他甚至還略帶幾分興奮。因為,這艘被擊沉的高升號,是他從英國公司僱傭來的。日軍擊沉了英國商船,這可捅了大簍子了!李鴻章一心想要通過英國來制衡日本。那麼,事發之後英國方面是什麼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