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了就要挨打,馬島戰爭中,鮮為人知的英國核訛詐

2020-12-13 騰訊網

1981年,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周圍海底發現了巨大的石油礦藏,估計儲量數十億噸。兩年前爆發的「兩伊戰爭」,促使國際油市價格飆升,布倫特油價狂漲到36.83美元/桶。

馬爾維納斯群島

潛在的巨額石油利益

,使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該島的主權爆發了一場戰爭。

英國特遣艦隊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軍隊突然登上馬爾維納斯群島,三天後英國派出一支龐大的特遣艦隊,奔赴8000海裡外馬島。

英國和阿根廷都是美國的盟國,

美國出面調停失敗後,轉而全力支持英國對阿根廷採取軍事行動

。對阿根廷實行武器禁運。為英國軍隊提供了空軍基地通訊衛星和油料補給。

但戰局的發展並不像英國人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1982年5月4日,阿根廷空軍使用兩架法國製造的超級軍旗式戰鬥機,用法國製造的飛魚反艦飛彈,一舉

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式的主力驅逐艦「謝菲爾德號」。一枚飛魚飛彈的售價是20萬美元。而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造價就高達1.5億美元。

巨大的損失讓英國人痛入心扉。

被法國飛魚飛彈擊沉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飛魚飛彈擊沉,只是英國人噩夢的開始。5月25日是阿根廷國慶日,阿根廷空軍對英國特遣艦隊發動大規模空襲。

被英國人稱為真正的海上巨人「大西洋運送號」運輸艦,「考文垂號」驅逐艦,「普利茅斯號」護衛艦,「加拉哈德爵士號」登陸艦,「特裡特裡姆爵士號」登陸艦,以及一艘老式驅逐艦被擊沉,新服役的無航空母艦無敵號被擊傷。阿根廷空軍取得的所有戰果,都是飛魚飛彈造成的。

一位英國海軍將領大聲疾呼:如果任由這種戰局繼續下去,不但收復馬島無望,皇家海軍的特遣艦隊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英國被擊沉的「大西洋運送者號」運輸艦

一定要找到破解飛魚飛彈的訣竅,但是在戰爭中摸索經驗,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昂貴了。英國人根本無法承受。

最簡單快捷的辦法,就是

向法國政府索要飛魚飛彈的雷達引導控制代碼

,這涉及到法國的核心機密,法國人不會輕易把它交出來的。

時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為了達到目的,突然宣布,

如果得不到飛魚飛彈的代碼,英國將在大西洋布置四艘核潛艇,對阿根廷實行核打擊。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

這其實就是一場赤裸裸的核訛詐,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把馬島形容為「連三隻綿羊都養活不了,為了這樣一片不毛之地引發一場核戰爭,是一種瘋狂的行為」。

在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核威脅下,密特朗總統妥協了,下令

把飛魚飛彈的代碼交給了英國人

其實這些都是英國和法國私下交易的華麗藉口,為法國不遵守商業規則找註腳,戰爭一開始,法國就堅定地站在英國人一邊。只是英國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法國人為洩露軍事秘密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們不但向英國提供了飛魚飛彈的代碼,而且還提供了一架配置於阿根廷超級軍旗相差無幾的戰鬥機交給英國,專門讓英國皇家空軍用來研究。

法國人的慷慨程度,也讓英國人為之動容,柴契爾夫人在她的回憶錄中寫道:永遠記得欠他(法國總統密特朗)的人情債。

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

其實英國在馬島戰爭中獲勝,除了法國,背後還得到許多國家的支持。

戰爭開始時,歐洲共同體10國就聯合宣布,對阿根廷實行最嚴格的武器禁運。西德和荷蘭已經準備交貨的4艘軍艦,交貨時間也被無限期推遲。

其實坑阿根廷最厲害的還是美國,他們提供給阿根廷的炸彈,殺傷力並不次於法國的飛魚飛彈,只是這些炸彈已經過期了14年,而且沒有安裝爆炸引信。造成阿根廷空軍冒死投在英國軍艦上的炸彈,命中目標後沒有爆炸,

至少有13艘英國艦艇得以死裡逃生。否則這些被命中的英國戰艦絕對難逃一死

。幾日後英國拆彈專家操作失誤,引爆的一顆炸彈,直接將羚羊號護衛艦炸成兩截。

重磅炸彈引信

有個不明就裡的英國海軍將領,當著諸多新聞記者的面,對著一枚擊穿甲板,落進指揮艙中的一枚450公斤的炸彈,不屑地踹了一腳後道

:真不明白,首先打響第一槍的人,居然沒有看清自己手中的炸彈,已經過期了14年。

新聞一出,舉世譁然,美國坑盟友的做法,讓美國武器的聲譽一落千丈。

法國製造的超級軍旗式戰鬥機

最後英國人贏得了馬島戰爭,因為相比阿根廷政府,英國擁有絕對的軍事優勢。

軍事實力就意味著英國會擁有眾多的支持者,

支持者的多寡和正義無關

如果阿根廷也擁有核武器,英國在馬島戰爭中是否還能做到一呼百應,就要畫一個問號了。

相關焦點

  • 如果「馬島戰爭」阿根廷勝利了,英國會失去五常位置嗎?
    我先為大家說一說「馬島戰爭」是怎麼一回事?馬島戰爭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爭奪馬島主權的戰爭。有的歷史教材譯為南太平洋戰爭,福克蘭群島戰爭以及福島戰爭,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馬島戰爭是冷戰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具有海陸空現代化聯合作戰的特點,因此打擊更精準,場面更慘烈。馬島戰爭發生在1982年4月到6月間,歷時74天,以英國最終戰勝阿根廷而籤訂停火協議,戰爭隨之結束。
  • 《對馬島之魂》挨打流武士怎麼搭配 挨打流武士搭配推薦
    導 讀 對馬島之魂挨打流武士搭配是不少玩家非常關心的,畢竟對馬島之魂挨打流武士怎麼玩?
  • 落後就要挨打!阿亞戰場真實情況曝光,屍體堆滿街道是「小問題」
    在近期爆發的納卡衝突中,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對於死亡數據默契的選擇了「隱瞞」,在這場騙局中,全世界都被蒙在鼓裡。甚至在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之前都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直到親眼看見在拉欽走廊堆積如山的屍體,才明白阿亞雙方之間的戰爭如此殘忍。
  • 英國放棄了絕大多數殖民地,為何堅決不歸還馬島,這點是最關鍵的
    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受到嚴重損傷,世界霸主的地位徹底失去。此時,英國各個殖民地也都迅速獨立。由於世界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實力減弱的原因,最後不得不讓這些殖民地獨立。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覺得英國的殖民地獨立的都很順利,沒有什麼太大的戰爭。不過有一個地方卻非常特殊。
  • 馬島戰爭英軍裝備更多飛魚飛彈,為何不找阿軍42型驅逐艦復仇?
    1982年發生在南大西洋上的馬島戰爭(英國稱福克蘭戰爭),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海空大戰,深遠影響了各國海軍裝備的發展,而阿根廷海軍的「超軍旗」攻擊機發射AM39「飛魚」空艦飛彈,將造價2億美元的英國海軍42型飛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送入冰冷的南大西洋海底成為戰事焦點,殊不知,阿根廷海軍也有2
  • 英國議員突然大鬧議會,抄起女王權杖就要走,這是發生了什麼?
    圖為英國議會最近英國議會上演了一出大鬧劇,一名議員突然大鬧議會,隨後抄起女王的權杖就要走,這是發生了什麼呢?圖為英國議會英國是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在大航海時代,英國海外殖民地遍布世界,這也讓英國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然而如今的英國已經走向沒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成為了主戰場,英國也被捲入了這場戰爭
  • 馬島戰爭中,英軍最先進驅逐艦,怎麼就被一枚飛魚小飛彈擊沉了?
    幾天之前,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辭去了首相一職。貌似特蕾莎梅在任期內沒有多大的功勞,尤其是與她的前任女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比起來更是如此。眾所周知,在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手上,英國人與阿根廷人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進行了一場戰爭,稱之為英阿馬島戰爭,時間在1982年4月到6月之間。
  • 阿根廷有沒有能力重新奪回被英國控制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1982年4月2日時任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命令阿根廷軍隊全面佔領馬島,由於英國在馬島的防守力量薄弱,阿根廷軍隊僅遭遇輕微的抵抗後便佔領馬島全境。可正當阿根廷政府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議會的授權下抽調海軍總兵力的2/3組成遠徵軍不遠萬裡前來和阿根廷爭奪馬島。
  • 英國稱硬脫歐後派軍艦護漁 法國市長:想在家門口挑起馬島戰爭嗎
    布魯塞爾要求,在英國脫歐過渡協議年底結束時,其漁船繼續進入英國捕魚水域。但英國政府堅持認為英國應該保留主權,英國漁民必須獲得更大比例的漁獲量。據報導,英國政府還表示,除非雙方達成新協議,否則英國將派遣4艘軍艦,保衛英國捕魚水域不受侵犯;而法國北部城市濱海布洛涅市市長庫維利耶(fredericcuvillier)則敦促英國應該避免發生海上衝突。
  • 馬島爭端與清朝有關?廣州一起偶然買賣,讓英國丟棄的荒島變寶島
    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因爆發過英阿馬島戰爭而聞名於世。這個位於南大西洋的荒涼群島,為何能讓英國不惜投入重兵,與阿根廷展開海空大戰?從戰略角度看,福克蘭群島的地理位置的確十分重要,但這不是全部原因。
  • 潘帕斯上空的雄鷹,馬島海戰中,老舊的A-4攻擊機俯衝轟炸擊沉英軍艦
    說起馬島海戰阿根廷空軍擊沉英國軍艦大家腦海中最先其想起的是誰呢?我想大部分人會先想到的是阿根廷超級軍旗發射的「飛魚」反艦飛彈擊沉了英國當時最先進的42型防空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吧。
  • 蘇聯曾想對中國核打擊:中國如何抵禦核訛詐?美國拯救了中國?
    蘇聯感覺受到了嚴重挑戰,很丟面子,吃了大虧的蘇軍自然不甘心,在戰後對中國發出來戰爭叫囂。緊急向遠東增調大量兵力,在1969年的夏天,蘇聯還一度停止了西伯利亞鐵路的客運列車,專門供軍用運輸調動部隊和作戰物資。蘇聯《真理報》,塔斯社和蘇聯軍隊的《紅星報》等媒體發出威脅,強調蘇聯準備以強大核力量給「現代冒險家」中國以毀滅性打擊,將對中國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
  • 英國人:「我們害怕!」
    距離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接近2個世紀了,作為中國近代苦難史的開端,第一個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就是英國人。也怪當時的清政府太腐朽,1300萬國土,百萬軍隊居然就是敗給了繞過半個地球來到中國的16艘戰船。所以,我們今天談到鴉片戰爭,總是離不開屈辱二字。知恥而後勇,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段歷史,我們時刻都在提醒著自己:"落後就要挨打!"
  • 比日本人還懂日本人,《對馬島之魂》,PS4最後的獨佔大作
    在最新一期的英國實體遊戲暢銷榜中,《對馬島之魂》再一次問鼎榜首,至此《對馬島之魂》已經蟬聯三周英國實體遊戲暢銷榜的冠軍寶座。作為被譽為本世代PS4最後的獨佔大作,《對馬島之魂》上線僅三天在全世界範圍內就暢銷二百四十萬套,成為了PS4有史以來第一快暢銷的第一方原創IP獨佔大作。
  • 在衝突中創作:從克裡米亞戰爭到今天的英國士兵油畫藝術
    油畫《克裡米亞戰爭》英國康普頓弗尼美術館曾經策劃了一個展覽,主題叫「衝突中的創作:從克裡米亞戰爭到今天的英國士兵藝術」。在整個展覽中,創作成為面對逆境的代名詞。下面這三幅油畫創作於克裡米亞戰爭時期,突出了展覽的一些關鍵主題。
  • 在中國中鮮為人知,在英國卻變成「奢侈品」,中國人思考明白
    說到美食,沒有一個國家能和我相比,中國不僅能吃而且能做美味的食物,中國的烹調方法有十幾種,一種食物可以做出多種菜餚,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國對食物並不挑剔,中國有很多人不吃東西。另外,在中國的每個區域都有許多獨特的菜系,他們享有盛譽,這些是從那個地區悠久的歷史中流傳下來的一些經典美食,非常受歡迎,但在中國中卻鮮為人知,在英國卻變成「奢侈品」,中國人你想明白嗎。
  • 革命重溫:英國獨立戰爭失敗的十大原因
    然而,這裡介紹的是促成王室在北美失敗的十個鮮為人知的因素。英國戰時的擔憂遠遠超出了北美海岸。除了面對殖民地的反對,十八世紀末,四面楚歌的國王喬治三世還與法國、西班牙、荷蘭和邁索爾交戰。幾個世紀以來,法國和英國一直相互敵對。西班牙仍然渴望在國內外擁有戰略要地,決定與法國結盟。與此同時,荷蘭共和國對英國在四次英荷戰爭中的自相殘殺的衝突感到憤恨。
  • 長崎觀光協會公布對馬島實際照片,引網友讚嘆
    《對馬島之魂》雖然已經發售了將近一個月了,但是熱度並未減退太快,本款遊戲已經連續多周登陸英國實體遊戲排行榜,據外媒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英國實體遊戲排行榜中,《對馬島之魂》依然穩居前十,本周名列第二!面對如此多熱愛《對馬島之魂》的玩家,身為遊戲的原型地,當地縣政府也趁熱打鐵,長崎國際觀光聯合協會@Discover Nagasaki 在Facbook上公布了幾張實際中的對馬島的圖片,並用英文向英文圈的人介紹「對馬是一個在日本實際存在的島」。
  • 《對馬島之魂》背後的故事:蒙古兩次東徵日本
    主角是80名武士中唯一的生還者《對馬島之魂》的背景取自「蒙古兩次東徵日本」,但遊戲劇情和真實歷史可謂大相逕庭,完全是魔改版,好在這不妨礙我們以此為由頭,來聊聊背後真實的歷史故事。對馬島、壹岐島上至今還留有很多當年避難用的洞穴蒙古大軍在對馬島一邊劫掠,一邊休整,足足滯留了10天,這主要是因為部隊中至少八成是第一次坐船遠洋,疲憊困頓,的確需要充分恢復;可從後世的眼光看
  • 因為他用足球擊敗英國,為國家雪恥
    但是英國在1833年趕跑了阿根廷官員。1892年,福克蘭島成為英國正式殖民地。馬島距離英國十萬八千裡,在阿根廷家門口,卻是英國國土。從此,馬島成為英國和阿根廷衝突的焦點。 從歷史淵源來講,馬島離阿根廷更近,管理也更早,因此馬島應該是屬於阿根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