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麗(化名)是浙江某地的一名大學生,你一定想不到,本應是好好學習,盡情玩耍的大學生竟然在做著不良直播。
每天夜裡,麗麗都會在室友睡著之後,把床簾拉上,按照客戶的要求做出相應動作。
據了解,麗麗走上這行是迫不得已,因為被別人騙了兩次。
第一次是是被自己的男朋友騙了兩三萬塊錢,麗麗相信了男友「兩個月就會還錢的謊話」,從媽媽支付寶借了錢給他,可到了日期男友卻沒有還錢。
第二次是被人騙著做了「黃播」。麗麗與一位認識的男子說起了自己的遭遇,該男子給她出了個主意,讓她去做「黃播」,麗麗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同意了。可是這個男子不僅害了她,還讓其朋友假扮網警,把她騙到了深圳,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徹底走上做「黃播」這條路。
就這樣,麗麗白天上課,晚上拉起帘子做「直播」。這樣的違法行為終究會敗露,半年之後,麗麗被警方抓獲,和她一起被抓的還有其他女生,大都是80後、90後。
兜媽為麗麗的遭遇感到心疼,同時也為麗麗缺乏基本的價值觀念而感到悲哀。作為20多歲的人了,這樣被騙還是會讓人感到意外。可事實就是這樣發生了,為什麼?
近幾年,大學生為掙錢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案例數不勝數。
騙子當然可惡,本人也有責任。孩子沒有抵住誘惑,以及缺乏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
就像麗麗,她沒有經濟來源,可還是會從其他渠道借錢給自己的男朋友。
在被男朋友騙之後,她本有機會告訴家長,卻聽從了他人所謂的賺錢的好方法。
身為一個大學生,連基本的分辨能力都沒有嗎?不知道什麼是違法的?退一步,僅從倫理上來說,為了掙錢出賣身體,也不是一個光明正大的事情、不利於構建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麗麗明明還有退路,那就是向家長坦白。她的家長如果能多教她一點關於「花錢」的知識,也許她不會變成這樣。
為啥要教娃怎樣消費?看看這些孩子的下場,或許,不在孩子6歲形成價值觀之前重視,就會晚了。
那些缺乏正確消費觀念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1.13歲女孩為遊戲充值近4萬元
前幾天,央視就報導了這樣一個消息,湖南懷化,一個13歲的女兒往多款遊戲中充值近4萬元,家長希望民警能幫忙追回。
這一切還要從孩子媽媽給女兒買了個手機說起。疫情期間,為了方便孩子上網課,付女士給上六年級的女兒買了手機。
本意是為了女兒學習,可誰知道女兒用媽媽的手機號副卡註冊了微信和遊戲帳號,通過媽媽的手機接收驗證碼後,在自己的手機上將家長的銀行卡綁定了個人微信,然後給遊戲充值。多款遊戲充值的錢加起來近4萬元。
2.男孩兒攀比消費陷入「校園貸」
"校園貸"這種騙局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幾乎每個大學校園裡都會貼著「提高警惕、反對校園貸」的宣傳畫或者通知單。然而前幾年,不管男生女生,都有很多人因陷入校園貸而落入窘境。
那麼,什麼人容易陷入校園貸呢?大多都是那些過度超前消費、不考慮實際情況、又需要金錢來滿足自己欲望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正確的消費觀。
兜媽聽朋友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大一學生張明(化名)喜歡和同學攀比,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卻總喜歡名牌加身,一雙鞋都要上千塊。
可是家裡給他的生活費每月只有1500,為了穿名牌,他聯繫了校園貸負責人,本來4000塊的本金在三個月之後就漲到了20萬,他根本無力償還。但是怕受到批評又不敢跟家人說,只能從其他借貸平臺借錢,最後窟窿越來越大,家長還是發現了。
張明的家長意識到這是騙人的違法借貸,趕緊報了警。警察告知張明及其家人,他借錢的組織就是一個專門針對需要錢的大學生的非法借貸平臺,上當受騙的學生也不計其數。
校園貸可恨,但是如果張明有自己正確的消費觀念,不與他人攀比,或許就不會發生後面的事情。
3.為遊戲充值6萬多元初中生墜樓身亡
5月6日晚,葫蘆島市一位初三學生墜樓身亡,生前為玩《龍族幻想》遊戲,往裡面充了6萬多元。
人們在惋惜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的同時,有一個問題也同樣惹人深思,這些孩子缺乏基本的判讀能力,只跟隨自己的欲望,消費與自己實際經濟情況不匹配的商品。
其實,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培育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家長只會說「省著點花錢,買那些需要的東西,不要什麼都賣」諸如此類的話,很多孩子其實對這樣的話並不敏感。
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孩子正確消費觀呢?
培養孩子正確消費觀的三種方法
1.不要任意滿足孩子所有消費需求
小陽是留守兒童,他的爸爸每個月都會給他寄生活費。但是小陽花錢大手大腳,毫無計劃,每次不到月末就囊中羞澀。他只能再次問爸爸要錢,說是預支下個月的生活費。
短短兩個月已經預支了半年的生活費。爸爸愛子心切,每次都會同意。有一次,爸爸不提前給小陽錢了,而是跟他說:「除非特殊情況,每個月只有這麼多錢,你要計劃好怎麼能撐到我下次寄生活費給你」。
神奇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從前花錢毫無計劃的小明,竟然慢慢改掉了自己花錢的壞習慣,每個月的生活費也都足夠自己的支出。
愛孩子不是什麼都要滿足,有時候要學會拒絕,尤其是當在面對這種有關孩子日後生活技能的事情上,更要提高重視。
2.傳遞正確的商品價值觀念
每件商品都具有自己的價值,家長應教孩子去判斷,包括對比物品的價格、價值以及性價比等等。這些孩子能從平常的購物中學習到,家長要注意的就是要和孩子溝通。
有些商品有其獨特的使用價值,它的價值值得人們為之付出高價錢。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認知商品價值需要家長去進行引導。
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這類商品一般都是什麼價位,哪個商場的價格更優惠等等。讓孩子對商品價值有基本的認識,把錢花得更有價值,逐步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3.讓孩子了解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
當孩子對金錢有個基本的認知後,家長就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多大金額的花銷是家庭可以消費得起的。
通過勞動讓他們體會賺錢的不易,引導他們不要攀比。重要的是孩子明白消費能力要與經濟能力相匹配。
量入為出,適當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量入為出、適當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這是兜媽非常贊同的消費觀念,各位寶爸寶媽們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呢?
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正確消費的呢?趕緊來和兜媽分享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