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掐絲畫工藝流程簡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工藝製作過程)

2020-12-10 跟我學景泰藍

本號中景泰藍畫系列文章《原創—景泰藍畫(掐絲琺瑯畫)製作技術詳解》中

我們詳細介紹了景泰藍金絲彩沙畫、景泰藍畫製作過程,文章有些長,可能有些人沒有耐心看完,今天就寫個簡化版的製作技術資料。側重介紹製作過程和膠水使用順序!

一幅景泰藍畫(也叫金絲彩沙畫、掐絲琺瑯畫等),在製作時,大致有5個環節:

一、畫板和畫稿:

選好畫板,把圖案轉印到畫板上。

二、粘金絲:

用膠瓶、針管等把粘絲膠塗到畫板的線條處,略等幾分鐘,然後把金絲粘到畫板上。

三、上沙:

就是點藍,把調沙膠按膠水1份,水2份的比例兌好,和沙子一起攪拌上色。這時的調沙膠只是暫時固定,幹了後看著不掉沙,其實很不結實,滴水就散沙了。

四、固沙:

沙子上好後,平整了,等著調沙膠幹。一般1—3天左右,看溫度。必須要幹透,然後滴上固沙膠(全稱強力固沙膠)。一般1天左右,固沙膠就幹透了。

五、防水處理。

固沙膠幹透後,在其表面上再刷一層「寶藍1號淋膜膠」,簡稱淋膜膠,乳白色外觀,幹了後就是透明的。固沙膠+淋膜膠組合,可以保證沙子既結實又防水。

也可以用樹脂來做壓模處理,用樹脂時,前期只用調沙膠就行了,調沙膠幹了就可以鋪樹脂,省略掉固沙膠或淋膜膠的處理工序。

以上幾點,就是一幅掐絲景泰藍畫的主要流程,需要鑑別「固沙膠」和「淋膜膠」,請購買正規的膠水,防止用假冒膠水「殘害」了你的心血之作。

關於真假膠水的鑑別方法,請到本號中的文章中查找閱覽。

如果還嫌囉嗦,那就看下面的簡略圖介紹吧

景泰藍畫製作過程和膠水使用順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跟我學景泰藍

本文由跟我學景泰藍畫百家號原創,百家號首發,未經允許,嚴禁轉載引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避免被維權!

相關焦點

  •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使用的琺瑯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歷史上對於中國掐絲琺瑯工藝的源起時間並無明確記載,但是多數中外學者、美術史家都主張掐絲琺瑯工藝是在元代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的 ,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
  • 「燕京八絕」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
    景泰藍經常擺在顯眼的地方。也難怪,景泰藍是京城工藝美術的奇葩,也是與玉雕、花絲鑲嵌、金漆鑲嵌、雕漆、內畫、漆畫齊名的工藝美術「燕京八絕」之一。景泰藍,也叫琺瑯。古代生產景泰藍的工廠就叫琺瑯廠。琺瑯是譯音,琺瑯的工藝最早是由阿拉伯人發現的。
  • 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畫入駐徽品會商城
    2006年,景泰藍首批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藝冠絕天下,素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瓷」之說。景泰藍工藝非常繁雜,由金、銀、銅貴重金屬集設計、繪圖、掐絲、燒焊、點藍、燒藍、打磨鍍金等108道工序精製而成,古樸典雅精美華貴。至今它還是我國領導人在國際交往間作為禮品饋贈的上乘之選。景泰藍工藝在歷代工匠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的精神下,達到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 景泰藍掐絲之美
    景泰藍工藝,雖是舶來技術,但一經中國的文化的大「熔爐」回鍋提煉,加入了中國元素,就是有中國特色的掐絲藝術品了。 景泰藍掐絲藝術,以金絲做主料,用細細的金屬絲當做工筆畫裡線描,配合彩色沙子作為填充,借鑑工筆技術來表現手工品藝術。 金絲之美,以金黃色為貴,以密集凸顯華麗,「金貴、金貴」,以金色為貴、為尊。
  • 原創—景泰藍畫(掐絲琺瑯畫)製作技術詳解
    上一篇《通俗易懂——快速了解景泰藍及景泰藍畫》一文中,我們了解了什麼是景泰藍以及景泰藍和景泰藍畫的關係,側重於說了景泰藍製作工藝。今天我們主要講解景泰藍畫的知識,這也是我們這個百家號今後主要的主題,我們側重於景泰藍畫的研發,所以重點也在這個領域。
  • 掐絲琺瑯畫怎麼做?製作掐絲琺瑯畫需要的材料,送掐絲琺瑯畫教程
    現在,人們通常都把琺瑯等同為是景泰藍工藝,而景泰藍工藝中的掐絲、點藍是其特色,慢慢發展出現在的景泰藍畫,也就是「掐絲琺瑯畫」。那到底什麼是掐絲琺瑯畫呢?繞了這麼多,如果您是第一接觸這種工藝,可能還不太明白到底啥是景泰藍畫?啥是掐絲琺瑯畫?
  • 景泰藍掐絲畫,掐絲是功底,更是匠心體現!
    景泰藍畫,以金燦燦的絲線奪人眼球,絲線就猶如是工筆畫中的白描,在掐絲前也是要準備好線描稿的,多大的底材,就準備多大的圖紙,掐絲時依照畫稿的大小來捏出形狀。線條就是掐絲畫的骨骼整幅畫,做好後,由於彩沙的加入,會分流一部分對絲線的注意力。但是定下神來,細端量起來,掐絲水平的高低,則影響到了畫面美感。
  • 掐絲琺瑯彩裝飾畫的生產工藝
    掐絲琺瑯彩裝飾畫寶石般的光澤,色彩豔麗,極大地彰顯了一種高貴典雅的貴族氣質,因而深得眾多用戶的喜愛。那麼,如此雍容華貴的掐絲琺瑯彩裝飾畫,到底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感興趣的朋友請聽小編一一道來。掐絲琺瑯彩工藝畫1 傳統掐絲琺瑯畫生產工藝傳統掐絲琺瑯畫一般要先後經過琺瑯釉的製作、掐絲、點藍、煅燒、磨光、鍍金和裝裱等七個工序流程。
  • 銅胎掐絲琺瑯彩雙耳瓶一對
    銅胎掐絲琺瑯,又稱「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特種工藝品之一。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在上面,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經過再次燒制、磨平鍍金而成的工藝精品。以其燒制而成的器具釉色均勻,外觀晶瑩潤澤、色澤豔麗、紋飾精美著稱於世。
  • 傳統丨清代掐絲琺瑯(景泰藍)色彩研究
    其中,康熙十九年(1680)在武英殿創辦了專門用於燒制御用琺瑯器的「琺瑯作」,這是統治者直接推動景泰藍發展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至此,內廷生產的御用景泰藍成為該領域最高製作水準的代表,同時也主導了清代景泰藍製作工藝和審美特徵等的發展方向。在釉色方面,此時主要使用了「雞血紅、蘋果綠(草綠)、深藍、菊黃(嬌黃)、硨磲白、茄皮紫(葡萄紫)」 、淺藍(天藍)、寶藍、粉紅、黑色等。
  • 通俗易懂——快速了解景泰藍及景泰藍畫
    不知不覺,在景泰藍畫這個小眾行業裡,摸爬滾打了20個年頭。想一想,還真是快,當初誤打誤撞接觸了掐絲畫,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二十年裡,成家緣此,也因此立業,感慨頗多!今天開通了百家號,以後藉此平臺,將會把我在景泰藍掐絲畫領域的心得感悟,形成圖文,想了解或嘗試這一手工藝品的愛好者,如能因此獲得幫助,天命之年,我心足慰。好了,言歸正傳,景泰藍,是什麼意思呢?
  • 金屬器 | 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之美
    景泰藍(Cloisonne),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 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
  • 龍魂傳承——芍藥居一社區開展景泰藍掐絲製作活動
    為了更好的提豐富社區老年居民生活,發揚中華傳統手工藝,提升社區居民的融合度,2020年12月4日,芍藥居一社區黨委攜手立德社會工作事務所在社區居委會活動室開展「龍魂傳承--景泰藍掐絲製作活動。一起動手享樂趣活動伊始,社工詳細講解了景泰藍工藝畫的製作流程,著重強調線稿的難度和製作要求。叔叔阿姨們早已躍躍欲試,等社工講解完畢後就迫不及待的動手做起來。每個人都小心的拿起金絲線按照底板的輪廓勾勒出一個一個線條,大家全神關注的進行創作,教室中只聽到剪刀剪金絲線的聲音。「好久都沒這麼認真幹過一件事情啦,這個還挺有趣。
  • 景泰藍掐絲琺瑯手機殼製作步驟教程,小手工,大創意,趣味休閒
    不是畫的、也不是列印印刷的,而是用「軟鋁絲+彩色的細沙子」,手工製作出來的,這就是借鑑了傳統的景泰藍鑲嵌工藝的「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手機殼」。製作這種手機殼,材料不貴,也不是多複雜,基本上,你只要花些時間,能靜下來,幾個晚上就能做出一幅來的(因為得用膠水,需要時間幹)。
  • 金絲沙畫怎麼調膠—即景泰藍彩沙畫、景泰藍掐絲工藝畫的調膠經驗
    金絲彩沙畫,是景泰藍掐絲畫的另一種叫法,直接用景泰藍平面畫裡的「金絲、彩沙」兩種主要材料來稱呼的。現在,這種騙局少了,一個是網絡發達了,這種信息一查就都知道了,騙子不好行騙了;另一個原因,是喜歡這種手工掐絲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再為了加工而加工,而是因為喜歡而願意去做,再加上創新應用的方式越來越多,使得掐絲工藝被年輕人接受和主動傳播。
  • 三亞景泰藍掐絲琺瑯畫融合黎苗特色 激發民族文創新活力
    三亞景泰藍工藝美術師正在製作景泰藍掐絲琺瑯畫。南海網記者 李昊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深圳5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李昊)景泰藍掐絲琺瑯畫與黎族、苗族元素遇見、融合,既驚豔了時光,又溫柔了歲月。
  • 景泰藍工藝畫—和景泰藍的趣關聯,從皇宮飛入百姓家,再走進網絡
    景泰藍也算是我們的國粹了,很多外事活動中,經常作為一種貴重的國之禮,承擔禮儀之邦的友好物證。景泰藍是怎麼製作的,普通老百姓,還是很少能直接看到過程的,不過大體都知道,這玩意製作起來挺不容易的,要手工製作,挺費事,至於怎麼個費事法,就說不清楚了。
  • 傳統丨明代掐絲琺瑯(景泰藍)色彩研究
    代表性的文章和著作有楊伯達的《景泰藍》 、夏更起的《故宮博物院藏部分掐絲琺瑯器時代問題的探討》 、李永興的《元明時期掐絲琺瑯器初探》 、董波的《簡論中國掐絲琺瑯工藝傳統》 、陳建明的《掐絲琺瑯收藏與鑑賞》 、李久芳的《金屬胎琺瑯器》 、馬未都的《景泰藍的前世今生》等。不過這些研究成果大多集中於掐絲琺瑯的歷史發展、款識考證、年代辨別、工藝淵源、文化因素等的研究,鮮有具體談及掐絲琺瑯的色彩。
  • 看藏身老道外的景泰藍掐絲琺瑯畫如何驚豔時光
    在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南三道街88號大院內,手工藝人張一晨正在指導學員製作景泰藍工藝掐絲琺瑯畫。景泰藍工藝起源於元朝,由阿拉伯地區傳入我國,盛行於明朝景泰年間,距今有六百多年歷史。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其工藝繁瑣、製作流程考究,通過十幾道重複手工步驟才可製作出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指尖藝術品。
  • 景泰藍釉料知識(掐絲琺瑯畫釉料)介紹
    景泰藍釉料(掐絲琺瑯畫釉料),是製作燒制景泰藍的必用材料,為粉末和細小顆粒混合狀,爐溫燒前後色彩不一樣,比如「銀月白」,沒燒前是丹青藍色,燒了後就白了。目前景泰藍板畫也可以使用,只看未燒時的顏色選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