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一切痛苦。
01淺談泰戈爾
大提琴旋律(Robert Ronnes巴松版)
吳桐如同開文葉芝所說,泰戈爾的溫柔可以幫助很多世人度過鬱鬱寡歡,更樂意地張開手臂去擁抱這個有些冷酷的繁雜的世界。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
他13歲就開始做長詩和頌歌體詩集,在16歲少年時便漂洋過海去英國留學。
他創作的詩集《吉檀迦利》獲得全球性的廣泛熱愛與深遠的影響,並在1913年,他以此本詩集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而我們從小學便開始熟悉的詩集,則是他另外兩部詩集《飛鳥集》和《新月集》。
泰戈爾的偉大從不是只活在詩句中,縱然其如溫柔城堡立於荊棘滿地的世界上,給更多人以寶貴的精神的花園。
但他所生活的時代也給他強烈的使命感——就如同他的好友甘地,印度尊稱「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一生致力於民族解放和獨立不流血革命。
泰戈爾曾三次到達中國,並給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們以寶貴的精神財富與心靈指導。徐志摩,冰心,梁思成,楊振鐸及林徽因等都與泰戈爾有深厚的友誼。泰戈爾曾說:我非常喜歡中國,我的前世一定是個中國人。
02他溫柔的詩 開在你清澈的眼裡
My heart, the bird of the wilderness, has found its sky in your eyes. 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它的天空。——泰戈爾《園丁集》
在詩人的眼裡,人可以無形無邊際,心像鳥飛翔曠野,你的眼才是天空。
如此瑰麗的比喻令所有人莞爾,大自然的奇蹟與我們融為一體,又有什麼很需要困擾之事呢?
Light is young,the ancient light,shadow are of the moment,they are born old. 光是年輕的,卻是古代的,影子是瞬息的,卻生來就老了。——泰戈爾《流螢集》
時間是什麼?歷史又是如何運轉的?人存在的意義和生命的長短到底如何辨析?
泰戈爾還是一個著名的哲學家,他的詩從來不是簡單的歌頌表面現象,更是探索生命和社會的深刻主題。
而這一切他又不是以晦澀難懂或故弄玄虛般的文字呈現,而是以生命初初誕生時母親的注視般溫柔和愛的寫入每個人的心間,留一塊白,任你探索自己的小宇宙。
還是以筆者最喜歡的一句泰戈爾的詩,結束今日分享。我相信失去的都會歸來,就像海水離開大陸最終還是化雨歸於萬物,那樣換種溫柔的姿態回來。
我見過你,山海初開時。
總有一天,我要在別的世界的晨光裡對你唱道:「我以前在地球的光裡,在人的愛裡,已經見過你。《飛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