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名中大量的大陸元素,體現了兩岸人民的親緣關係

2020-12-14 老馬說古

由祖國大陸遷往臺灣的移民都很珍視自己與祖國大陸的親緣關係,特別注重地緣和血緣關係的延續和推展,這也是當今臺灣姓氏眾多的原因。歷史上遷往臺灣的移民中,有些人因種種原因而再也沒有回過故鄉。這些人背井離鄉,歷盡艱險,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定居下來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故土和親人的思念日益加深。

為了使後代牢牢記住自己的祖根所在,他們往往以自己的姓氏或籍貫所在的府、州、縣名來為新居的冠名,現在臺灣很多地方都保留著這類地名。如臺北市松山區有永春裡,臺北縣林口鄉有漳州,臺中市有永定,臺中縣烏日鄉有龍溪村、龍井鄉有福州,宜蘭縣冬山鄉有南興村,南投縣竹山鎮有泉州寮,雲林縣臺西鄉有海澄、東勢鄉有同安村、忠鄉有潮村、元長鄉有龍巖村等。

其他如高雄縣田鄉的南安村、仁武鄉的漳浦、大鄉的潮州、臺南縣白河鎮的詔安裡、玉鳳裡的海豐、嘉義市新東區的雲霄、嘉義縣禺路鄉的江西村、彰化市漳西區的大埔,以及屏東縣的潮村、花蓮縣的客人城、基隆市的興化坑、新竹市的金門、桃源縣的平鎮鄉、廣興裡等等、也會發現它與祖國大陸的關係。

在臺灣各地,用移民籍貫冠名的街、路也隨處可見。僅臺北市就有泉州街、福州街、廈門街、漳州街、同安街、晉江街、惠安街、永春街、永安街、長泰街、汀洲路、明溪街、平和街、浦城街、金門街、頭北街等。用縣以下的祖地冠名的地方更是舉不勝舉。如高雄的鳳山街、旗山莊等名,是移自泉州;臺北市的圓山,來自龍溪的圓山。澎湖湖西鄉的東石村、彰化縣鹿港鎮的東石坑,移自晉江縣

不僅地名如此,像山川等名稱也是這樣。在臺灣,僅虎頭山就有數十座,其中最高的在臺灣東部的蓮花縣萬榮鄉馬遠村,山高1745米,頗為雄偉壯觀,經過臺灣東海岸的船隻很遠就可以看到它。其他虎頭山雖不太高,卻都壯麗秀美,虎虎有生氣。許多虎頭山邊和附近的百姓都說,臺灣的虎頭山多半是以廈門虎頭山的名字來命名的。廈門虎頭山位於廈門港和鷺江道之間,山不很高,但名氣不小,是這一帶海上航船的指航目標,也使廈門顯得更加秀麗。

除上述以外,在臺灣各地用姓氏命名的村莊也很多,這種習慣幾乎與大陸各地毫無二致。由於我國歷來就有同姓聚族而居的習俗,用該姓冠名村莊十分自然,另外以某位重要人物的姓氏進行命名也時有所見。臺灣用姓氏命名的村莊就大多是後一種情況。他們通常是以最初到達某地開基祖的姓氏來命名新居的,這尤其體現了兩岸人民的親緣關係。如臺北市有林、陳、黃、洪、顏、施、李街、朱巷、杜廣街,臺南縣有劉、張眉、蔡巷、宋屋、蘇澳、錢屠坑、謝察、胡察、許港、何眉莊、江店,臺中縣有楊、吳等,都是以姓氏冠名的。

臺南縣六甲鄉還有三姓寮,系陳、黃、吳三姓移民所建。其他如、廖、羅、曾、高、彭、盧、遊眉、塗、巫、邱仔、孔厝寮、鄭子、鄒倉、程香、郭岑、溫角、石屠坑、柯坑、詹園、賴廓、呂等等,也都是以移民姓氏冠名的村莊。這些都明確無誤地反映出臺灣與祖國大陸人民之間的親緣關係,確係一脈相傳、血濃於水、同祖同宗。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政黨體制與兩岸關係的內在聯繫
    這一類的事件反映出的是臺灣地區「藍綠兩黨制」的不成熟,過分強調了選票以及執政地位,以及對實現自身政黨理念的偏執,而人民只是成為政黨政治的選票工具,人民的真正需求被執政黨的意志代替,由此也帶來對於兩岸關係的不利後果二、臺灣地區「藍綠兩黨制」弊病的成因臺灣地區「藍綠兩黨制」的弊病集中體現在對立性上。
  • 海峽兩岸丨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犯法?黃智賢:逐步斬斷兩岸間的聯繫
    臺灣籍記者在大陸上班,卻因此被懲罰前段時間的白宮記者會上,張經義記者被川普提問來自哪裡,他回答說自己來自臺灣。幾天後,川普在社交平臺上轉載了一篇推特,川普認為張經義在說謊,因為張經義任職於上海東方衛視,是來自大陸,而非臺灣。似乎在川普看來,只要與大陸掛鈎,就脫離了臺灣。
  • 【跌宕2019】臺海大勢:指方向定路徑 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
    跌宕2019(一)大勢:指方向定路徑 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  臺海網1月4日訊 據廈門衛視報導,在跌宕起伏中,2019年兩岸關係曲折前行。雖然蔡英文當局不斷破壞兩岸關係,但2019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指導全局,打破了兩岸關係死循環的僵局,將兩岸關係導向進一步動態化、全面推動化解兩岸政治分歧、消除兩岸政治對立、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歷史進程。大陸方面用制度框架錨定兩岸關係,牢牢把握住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塑造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
  • 臺灣農產品商: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 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
    多位臺灣農產品展商受訪表示,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大陸。  高雄月光山蔬果運銷合作社此次參展帶來金鑽鳳梨、蜜寶火龍果等特色水果及醬鳳梨等加工農產品。該合作社負責人桂在興說,臺灣盛產亞熱帶水果,他們種植的鳳梨等水果口感好、品質上乘,廣受島內外歡迎。  「大陸是我們最重要的外銷市場。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導讀:近年來,大陸和臺灣地區的貿易往來逐漸增高,如今,大陸已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貿易順差地。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今年的「兩岸企業家峰會」針對逐漸增加的「出口額」給出了答案。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二):兩岸民間交流凝心聚力,助推和平發展
    兩岸民間交流非但沒有停止腳步,反而通過雲端等各種方式不斷深化發展,兩岸同胞通過民間交流平臺持續溝通、融合,凝心、聚力,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第一,持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走近走親,彰顯大陸以人民為中心的對臺工作理念,為兩岸和平發展夯實民意基礎。
  • 高雄跨年活動無人機為大陸製造,反應兩岸現實
    活動中的無人機表演吸引了大批觀賞人潮。表演過程中,500架無人機搭配著應景的聖誕節歌曲,在空中擺出聖誕樹、雪花、「高雄100」等圖案。此次表演深受好評,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認為該表演是全場亮點,並要求當晚10時再加演一場。然而,這一「亮眼」政績,沒過幾天卻遭到網友質疑,有人爆料此次燈光秀設備來自大陸,500無人機和程式設計也是陸制。這兩天大陸媒體繼續報導此事,配發評論,網友跟帖多有嘲諷。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臺灣最新民調:有接近半數的臺灣民眾不願與大陸戰場相見
    此前在大陸和臺灣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曾經十分友好,但是自民進黨當局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就開始一再下跌。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民進黨當局就企圖借疫情為題,大肆地破壞兩岸關係。之前就同大陸斷絕了醫療物資的來往以及人員聯繫,稱之所謂「防止病毒傳播」,卻向美國積極地贈送醫療物資,可以說,民進黨當局已經把美國看作了可以幫助自己實現「臺獨」的一個大哥。此外,民進黨當局還向美國購買了大量的軍事設備,聲稱要「以武拒統」。然而,民進黨當局沒有看到的是兩岸人民有著同樣的文化血脈。
  • 出口大陸銳減!兩岸政治氣氛影響臺灣農產品銷售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臺灣「農委會」)  華夏經緯網9月21日訊:據香港媒體消息,臺灣農產品今年外銷量銳減許多,往年最大出口地為中國大陸,前高雄市「農業局長」吳芳銘表示,現在兩岸關係不好已經反映在臺灣水果出口「走走停停」,兩岸關係越走越冷,影響了大陸消費者的主觀意願。
  • 蔡英文毀了兩岸關係!臺灣無法加入RCEP的嚴重後果
    兩岸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惡化,以致臺灣不能加入RCEP,無法融入區域經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15個成員國經濟規模高達2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三成,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對臺灣而言,RCEP經濟體是重要的經貿夥伴。
  • 張善政:兩岸關係非常不樂觀,不搭大陸市場便車,臺灣經濟復甦會很辛苦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時報導,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13日晚主持未來沙龍,邀請到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臺北市議員戴錫欽,對談「新冠包機,如何化作產業轉機」。對於兩岸關係,張善政感到非常不樂觀,他預測蔡英文在五二○演講會講一些有彈性的話,但大陸不會買帳。張善政說,「兩岸關係,我們要面子,大陸更要面子,臺灣沒有本錢,像其他國家和地區在中美取一個平衡點。」張善政認為,民進黨的兩岸路線,會直接影響臺灣的經濟。現在受疫情影響,國際化倒退了幾十年,舒緩以後,大家一定先靠內需振興經濟,誰最有本錢?「中國大陸」。
  • 回顧與展望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趙博)全國臺灣研究會29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指出,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去中國化」動作,刻意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
  • 「萊豬大禮包」解決不了臺灣困境 真正重點在兩岸關係
    在社交媒體,臺灣網友表達擔憂與憤怒:「食安是臺灣安全最基本與重要的一環,民進黨卻視若無睹」「請民進黨據實以告,進口萊豬我們換到什麼?」「當初民進黨在野的時候總是說為了人民健康絕對不可以讓這些肉品進來,現在為了政黨利益,寧願犧牲人民健康,真令人失望。」資料圖為臺灣一家商超內的豬肉貨架。
  • ...會影響兩岸關係?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
    2020-11-12 03:04:34來源:FX168 【國臺辦回應美大選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11月11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島內有輿論認為,美國大選之後是兩岸尋求和解,重回正軌的契機。
  • 臺灣向「獨」行,大陸向「統」忙,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臺灣「國防部長」嚴德發10月7日在「立院」進行業務報告時指出,大陸軍機擾臺導致空軍今年已出動2197架次,耗費新臺幣255億元新臺幣。面對如此咋舌花費,有專家分析,兩岸戰機數量懸殊,大陸只要用「機海戰術」的消耗戰,就能拖垮臺空軍戰力。 除了在空中有所行動,解放軍其他兵種也不忘為祖國統一練兵。
  • 自油時報認證:兩岸同屬一個國家 臺灣司法能管到大陸
    自油(由)時報13日報導,蘇姓人夫與女子小文(化名)在搭飛機時結識,後來竟墜入愛河,兩人於2019年間在蘇男位於中國(大陸)廣州市的住處發生兩次性關係。蘇妻獲悉姦情、怒告小文破壞家庭。小文律師辯指兩人性愛行為地非在我「國」領域,臺南地院法官引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指「大陸地區仍是我『國』領土」,適用我「國」刑法,依兩案相奸罪合併判小文5個月徒刑,得易科罰金與上訴。法官判決是在吃臺灣豆腐,明明上個世紀遺留的「國民黨法官」吼,自油快去抗議啊,怎麼能不抗議反而報導呢?這自油也要負責任吧。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天發表作者為胡勇的署名文章,摘編如下: 在兩岸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能激起唇槍舌劍。前不久一組兩岸最新貿易資料的公布就引發針鋒相對的解讀。一方大談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則聲稱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 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的書籍出版
    12月16日,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編寫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在北京舉辦新書發布會。這是大陸第一部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著作。當天,圍繞新書出版的「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同時舉行。圖為發布會現場。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