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本網獲授權轉載)
本文作者:孫正民
2019年,韓國經濟並不盡如人意,經濟增長率僅為2%,連續三年下滑。與之形影相隨的韓國勞務市場同樣如此,外籍勞務僱用人數減少,僅完成引進配額的62.3%。韓國《教授新聞》發布的社會成語是「共命之鳥」,反映了2019年韓國的社會現狀。展望2020年,韓國企業和民眾期待,通過中日韓經濟合作及貿易自由化,實現韓國經濟的再度騰飛。
影響韓國勞務市場的宏觀環境
一、經濟增長
基於韓國經濟2019年的不良表現,國內外主要機構多次下調對韓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韓國央行預計2019年韓國經濟增長2%,2020年為2.3%。經合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和韓國開發研究院等機構的預測值均為2%。
韓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於出口。2019年韓國出口額同比下降了10.3%,創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
二、就業狀況
據韓國統計廳2020年1月15日發布的數據,2019年12月,韓國就業人口為2715.4萬人,同比增加51.6萬人,增幅創2014年8個月來最高值。同月失業率為3.4%。綜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韓國就業人口為2712.3萬人,同比增加30.1萬人,就業率為60.9%,創22年來最高。同期,失業人口為106.3萬人,連續4年超過100萬,失業率為3.8%,與上年持平。
三、國際收支狀況
2019年韓國的出口額為5424.1億美元,同比下降10.3%。進口額為5032.3億美元,進出口順差391.8億美元,連續11年保持盈餘。截止到2019年12月底,韓國外匯儲備達到4088.2億美元。
綜上所述,儘管韓國經濟增速減緩,但經濟規模仍在不斷擴大,國民就業狀況持續好轉,失業率長期穩定,國內企業對外籍勞動者的需求繼續存在,國際收支平衡和外匯儲備充裕為外籍勞動者在韓就業提供了保障。
外籍勞動者滯留和就業狀況
一、外國人滯留人數穩步上升
早在2016年,在韓滯留的外國人總數就突破了200萬,佔韓國總人口的3.9%。其中以就業為目的的外國勞動者為96.2萬人。到2018年12月,在韓滯留的外國人總數達到236萬人,佔韓國總人口的4.6%。其中中國人最多,為107萬人(朝鮮族70.8萬,漢族19.8萬),佔45.2%;其次是泰國人,為36.2萬,佔8.4%;再次是越南人,為19.7萬,佔8.3%。
隨著外籍人口的增加,韓國正在步入多元文化社會,外國勞動者已成為帶動韓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是,專家們卻認為,在韓滯留的外國人對韓國經濟活動人口增加的貢獻率僅為10%,處於較低水平。從世界範圍看,移民最為活躍的加拿大為104%,居全球首位。其後依次是義大利為75%、德國為69%、英國為68%、美國為46%。面對日益嚴峻的低出生率、人口老化和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韓國政府應儘早制定充分利用外國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方案。
二、外籍勞動者的就業狀況惡化
2019年12月19日,韓國法務部和統計廳發布的《2019年外國人在韓滯留現狀及就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5月,15歲以上在韓常住外國人口達132.3萬人,較前一年增加2.2萬人,增長了1.7%。常住外國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留學生增加,同比增長18%。但是,外國就業者卻比前一年減少2.1萬人,降低了2.4%,為86.3萬人。外國勞動者的僱傭率為65.3%,下降了2.7%。
從行業分析看,從事建築業、製造業的外籍勞務人員同比減少了14.2%和1.4%,但是,從事農林漁業、批發零售和餐飲及住宿業的外籍勞務人員卻分別增加了5.3%和0.8%。同時,外籍勞動者失業人數同比增長了12.3%,達到5萬人,也打破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在農忙季節,利用最長3個月的季節性勞工籤證來韓務農的外籍人員明顯增加。2019年上半年,韓國法務部向全國41個地方政府分配了2597名外籍季節性勞工。2020年起,季節性勞工滯留期限最長可達5個月,預計會有更多的外籍人員進入韓國農漁地區工作。
三、外籍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據韓國統計廳統計,2019年8月,韓國勞動者的月均工資收入為264.3萬韓元。其中,正式勞動者的月工資收入為316.5萬韓元;非正式勞動者的月工資收入為172.9萬韓元。
韓國統計廳的調查表明,32.4%的外籍勞動者月工資水平不足200萬韓幣;48%的外籍勞動者月工資水平在200萬至300萬韓元之間。外國勞動者比韓國勞動者的工資水平低32%左右。
另據韓國國稅廳發行的《2019年國稅統計年報》顯示,韓國勞動者平均納稅年薪為3650萬韓元;外籍勞動者申報勞動所得稅的有57.3萬人,人均納稅年薪為2590萬韓元。外籍勞動者與韓國勞動者的年薪水平相差30%左右。
四、一般僱傭制勞務引進情況
2019年韓國計劃引進一般外國勞動者(E-9)56000名,與前兩年相同。其中新增43000名,比上年減少2000人;再入境者13000人,比上年增加2000人。具體行業分布是:製造業40700人;農畜業6400人;漁業2500人;建築業2300人;服務業100人;其餘4000人作為機動名額。
截至2019年底,韓國從16個派遣國家實際引進僱傭制勞務人員34898人,完成當年引進計劃的62.3%。其中中國派遣僱傭制勞務人員為160人,完成當年配額的22.9%。
與引進外國勞動者相關的新政策
2019年,針對韓國勞務市場的現狀,韓國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一方面,積極完善外籍勞動力引進位度,提高製造業僱傭外國勞動者的比例上限;另一方面,嚴厲打擊各種非法勞務行為,為合法勞務廓清市場。
一、適當提高最低工資
2019年8月11日,韓國最低工資委員會舉行第13次全體會議,決定將2020年度韓國最低小時工資提高到8590韓元,最低月工資約為1795310韓元,較2019年上漲2.87%。這是韓國除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外最低工資增長的最低值,充分反映出韓國勞資雙方在至暗時刻同舟共濟的決心。
二、繼續擴大每周52小時工作制的實施範圍
2020年,韓國每周最長52小時的工作制將推廣到50-299人規模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可以獲得1年的過渡期。
三、提高製造業使用外籍勞工的比例
據韓國《每日經濟》2019年12月31日報導,為緩解製造類企業僱傭勞動力不足和實行每周52小時工作制帶來的用人壓力,韓國政府決定,2020年起,用工規模在50-299人的中小企業,僱傭外籍勞工的限度最高可提至60%。
具體來講,凡提交實行每周52小時工作制書面計劃的製造類中小企業,僱傭外國勞動者的最高限額可達20%;紡織、食品、橡膠及塑料、金屬加工、機械設備相關製造行業或位於首都經濟圈以外的中小企業,僱傭外國勞動者的最高限額可達40%;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中小企業,可將該最高限額上調至60%。
四、實施新版外國人才就業籤證(E-7)標準
E-7籤證是向與韓國公共或民間機構籤約從事法務部長官所指定職業者(共85種)發放的專門技術人才籤證。法務部決定,從2019年3月1日起,實施新版外國人才就業籤證(E-7)標準。
和以往相比,新版就業籤證標準的門檻有所降低。按熟練技能評分發放的籤證名額由600人增至1000人;每年向鑄造、模具、焊接、塑性加工、表面處理、熱處理專業的院校畢業生發放的籤證名額由100人增至300人;最多可僱用5名上述專業外國人才的企業規模標準,由500名以上員工放寬到300人以上員工;新設立了外籍廚師就業特例,養蝦技術人員籤證制度等。
此外,新規定還提高僱用外籍67種職業人員的年薪標準。
五、完善外國勞動者退職金領取制度
期滿歸國保險是在僱傭許可制下,僱主為在韓工作的外國勞動者支付退職金,而必須購買的勞動者專用保險。一般情況下,外國勞動者期滿歸國時,可以以退職金形式領取期滿歸國保險金。當期滿歸國保險金低於實際退職金時,保險公司應支付其差額,即勞動者還可以領取到剩餘的退職金。
2019年8月12日,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發布的《移居勞動者出國後退職金領取實態調查》顯示,在712名受訪的外國勞動者中,居然有55.8%的人不知道他們離職歸國後,除期滿歸國保險外,還有剩餘的退職金可供領取;還有34.1%的受訪者不清楚如何計算剩餘退職金;只有17.1%的受訪者能正確回答出退職金的計算方式。
有關部門表示,現行制度規定過於複雜,應進行調整,使外國勞動者與韓國勞動者享受到同等待遇,爭取在退職後14天內領到全部退職金。
六、嚴厲打擊娛樂業使用非法外籍勞工
為引進合法外籍勞務,韓國法務部從2019年2月18日起,對娛樂行業包括練歌廳、按摩店、「報到房」的從業者使用非法外籍勞工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七、禁止利用商務籤證在韓滯留非法務工
從2019年1月21日起,韓國不再統一給5年多次往返商務籤證90天的滯留期。韓國領事館將根據申請人的條件,如有無良好的出入境記錄等,決定給予15-90天的停留期,以防滯留打工。
八、實施外國留學生籤證改善方案
為減少利用留學身份打工現象,從2019年3月1日開始,韓國法務部決定,禁止給出勤率低於50%的外國留學生延長籤證;對出勤率不足70%的留學生,只能延長籤證1次;對於語言學院的外國留學生,出勤率則需達到90%以上。
中韓僱傭制勞務合作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
一、全面實行僱傭積分制考試
2019年9月,中國首次舉行僱傭積分制招募考試,考場分別設在哈爾濱市和河南新縣。第一輪韓國語水平考試,共有658人參加。其中吉林省24人,黑龍江省5人,山東省70人,河南省559人。結果,有315人考試合格,合格率為47.9%。
2019年10月,第二輪技能考試和勝任力考試,315名第一輪考試合格人員全部參加。經過兩輪考試,最後只有292人被錄用。
事實證明,韓國僱用積分制考試延長了選拔程序、增加了求職者進入名薄的難度,錄取率只有44.4%,凸顯了我國應試人員韓國語會話能力的不足,亟待加強韓國語培訓。
二、派遣人數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2019年,我國共向韓國派遣僱傭制勞務人員160人。如果不含誠實勞動者再入境人數,2019年我國派遣的僱傭制勞務人數創歷史最低,遠低於2019年中國的派遣名額700人。
相比之下,2019年各派遣國家共向韓國派遣僱傭制勞務34898人,完成當年引進配額的62.3%。
三、積極開展中韓僱傭制勞務合作的宣講活動
為適應新的考試選拔制度,促進我國務工人員與韓國勞務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更多勞務人員赴韓就業,2019年6月,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分別在河南信陽和山東威海舉辦中韓僱傭制勞務合作宣講會,吸引了近200名有意向赴韓務工人員參加。會議邀請韓國駐華使館勞務官和勞務專家,針對韓國用工需求、工作環境、勞務管理制度等進行了詳細介紹,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2020年韓國引進外國勞動者規模及行業
2019年12月18日,韓國召開第27次外國人力政策委員會會議,決定2020年僱傭許可制(E-9)引進外國勞動者的總規模為56000人。該引進規模從2017年至今,已連續4年保持不變。其中,新入境者為44000人,比上年增加1000人;誠實勞動者再入境為12000人,比上年減少1000人。具體各行業分布如下:製造業40700人,農畜業6400人,漁業3000人,建築業2300人,服務業100人,其餘3500人作為機動名額。
針對海外朝鮮族同胞的訪問就業制(H-2),仍維持原引進規模。
為解決韓國製造業僱傭勞動力不足,考慮到2020年每周52小時工時制的適用範圍將進一步擴大,韓國政府決定,提高韓國製造業使用外籍勞工的最高限額,最高限額可達60%。屆時,韓國製造業僱主將有更多機會申請使用外籍勞務。
五、抓住機遇,改進工作,努力實現新跨越
2019年12月6日,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在北京召開2019年中韓僱傭制勞務工作聯席會。商務部合作司、投資促進局對外投資合作部及駐韓辦事處、吉林、黑龍江、山東與河南四省商務廳及公共機構代表參加了會議。
與會者總結了2019年的派遣工作,探討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工作計劃。2020年,各方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形成強大合力,努力實現中韓僱傭制勞務合作新的跨越。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韓國文在寅總統在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晤時引用杜甫的名句,寓意中日韓全面經濟合作關係這場春雨,能給韓國經濟帶來新的生機。目前,韓國各行業都在積極深耕中國元素,希望中韓僱傭制勞務合作也能藉此春風化雨,開啟新的徵程。
來源:微信公眾號 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 作者:孫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