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問:
「作為一個部門的經理,我最近遇到一些問題,部門有些員工沒有危機感,不主動學習,團隊水平參差不齊,執行力不足。例如我下達任務的時候,有的員工根本不認真執行,請問我應該如何著手解決呢?」
記得韋爾奇在他的書裡提到過一個「10-80-10」的概念:在一個團隊裡,有10%是核心員工,這些員工具備創業心態,努力並很主動的投入工作,將來也會成為主導公司的管理層;另外一端的10%會拖公司後腿,這個群體儘快讓他們到別的地方發展;中間的80%通過管理機制引導好就能正常發揮。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不少小民企卻認為他們不是大公司,所以這個規律不會在他們的身上出現。
我的觀察卻不一樣,民企老闆很多時的思維誤區就是期望每個員工都有主人翁心態,不能接受「十指有長短」的現實,甚至為了一兩個「短」的而忘記了其他「長」的。
上面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有些員工」,如果這個有些是小部分,那是正常現象,根本不是什麼問題。但如果這個有些是大部分,那才是問題。
如果是大部分,就要從自己身上著手,員工的行為就是管理者的鏡子,管理者要先將自己管好,一定有一部分人願意跟上,帶著願意跟上的人繼續跑下去就好了。
最後再補充一點,這位學員學過框架,但明顯沒有學透,因為問題的答案都在框架裡面,更重要就是緊跟著學習群,不要掉隊。學習是不能停下來的,以為學完的學員會發覺其實學習還沒有開始。
好,今天就回答到這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