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為什麼隔輩親更親呢?

2020-12-21 鑫迪媽媽

文/歆小迪

7月25日,山東東營網友爆料自己的公公坐車七小時,背著一袋子毛絨娃娃到城裡看孫女。該網友稱,只要公公看到毛絨玩具都會買給孫女,包括不同樣式、顏色的娃娃。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身為教師的公公在學校很嚴肅,但為孫女這麼用心,隔輩親真的很讓人感動。

隔代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

還記得2019年那個《啥是佩奇》的短視頻嗎?那個沉甸甸的鐵佩奇,那正是一份沉甸甸的隔代愛。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把餘生的愛都給了第三代。那麼為什麼會有隔代親呢?我認為有如下幾種原因:

1、因為血緣關係

雖然說是隔輩親吧,但老人還不是因為是自己孩子的孩子所以才會親。一個同事說她媽媽嬌慣她兒子,但不疼她,說對她兒子比對她還好,然後她媽媽就說了,那是因為是你生的我才疼她,不是你生得再可愛我也不想疼,看到他就想起你小時候。所以,隔輩親其實更多的是對兒女的疼愛吧,是自己血緣的延續。

2、因為父母的缺席

隔輩親、隔輩寵的出現,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就是父母陪伴和責任的缺位。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很多年輕父母由於工作原因,不能親自照料孩子,可這個時候恰恰是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親子關係極其重要的時期。由於日常照料孩子是上一輩,所以孩子與老人逐漸建立起來良好的親子關係。如果父母的陪伴缺失了,那麼孩子與爺爺、奶奶或者一個固定的照料者形成穩定的依戀關係,造成隔輩親。

3、老人對子女的「補償心理」

「棍棒教育」是老一輩普遍的教育方式,老人們對子女的教育曾經十分苛刻。然而這種苛刻的教育在老人的內心多少有些內疚的心理,於是當有了孫輩後,會變得更加柔軟和溺愛,內心希望藉此補償兒女,畢竟孫輩是兒女的生命的延續。

相處的時間長短 年輕的時候,自己做父母,大多數還是在事業上升期,應該說賺錢是最重要的,精力被這方面佔據更多一些,但是老了,很多都退休了,有更多的時間了,情感上也比較少寄託,相處時間長了,當然會比較親近,孩子是最好的充實了。

4、老人對孩子更寬容

一天,杭州李女士8歲的兒子本該由奶奶送去上學,結果沒到學校,兩個人的電話都沒人接。最後,民警尋找一上午才在地鐵站找到祖孫倆。原來,前一天晚上李女士因為作業問題訓斥了孩子,奶奶心疼孫子,第二天早上就帶著孫子離家出走,買了回老家的火車票準備離開。

年輕父母相對老年人,父母要更期待未來,會把成人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老人更關心的不是將來,而是當下孩子的「高興」,因此老年人受不了孩子受到除了溫柔以外的別的方式對待。因為父母有養孩子的義務和責任,而祖父母沒有,所以他們對孩子沒有太多要求。有點像一個是職業,一個是興趣愛好!

5、人老了知道疼人了

之前看了句話,有些人經歷了歲月洗禮,越發懂得父親應是什麼模樣,可這時他們的孩子卻已長大,他們也到了看孫子的年紀。

當慢慢變得更會做一個父親、一個長輩時,卻無子女可疼愛,於是把心思用在了孫子孫女身上了吧。我爸就是這樣,小時候想吃酸果果,總不給我買,說不如蘋果有營養,現在每到酸果果下來的季節,就給我買好多。老爸也好像也越發會做一個父親,也許是他也老了,懂得疼人了。

6、陪伴的時間更長

退休的老人,最怕自己沒有價值,也就是不被人需要。而孩子的需要可以填補這個空洞,而且孩子的期待是比較容易滿足的,常常只是一塊悄悄塞過來的糖果,一個擁抱,幾句讚美,或者在他們挨父母罵勸勸架,在他們玩耍時投去的充滿愛的目光和靜靜地陪伴,他們就高興了,和自己親了,所以隔輩親更容易培養。

7、老人的掌控力

父子這一輩不管是父子還是母子亦或者父女母女,大都有著不小的隔閡,一旦自己的子女有了孩子,這種隔閡轉嫁到祖孫身上就沒有了。不論是外孫還是親孫子,祖輩與之相處,大都會很和睦。

什麼是隔輩親,其中也是對自己權利的補償。畢竟子女大了,想管也管不了,那怎麼辦呢,只好跟小的玩,小得好控制啊。

隔代親帶來不少教育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比如,過度溺愛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不僅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還影響到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阻礙其人際交往;老人出於對孩子的心疼,事事包辦,這樣不利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老人因為護著孫輩而跟子女爭執吵架,在孫輩面前說子女的不是,這樣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敵對心理,不願再聽父母的管教。

總之,從人性上來說,隔代人親近是人之常情,愛孩子沒有錯,但是隔代教育的愛必須有分寸感、有邊界感、有原則性,不能因為老人的愛害了孩子。

相關焦點

  • 「隔輩親」偏心到什麼程度?引發網友共鳴:我家娃2歲比我有錢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孫子孫女的疼愛簡直讓爸爸媽媽插不進去手,老人偏心起來讓做父母的都覺得嫉妒。爺爺奶奶更誇張,只要我老公說孩子一句,他們就不樂意了,加倍數落起我老公來,我們太難了。孩子兩歲,資產已經超過我曉梅可不是個例,曉梅這種情況在中國太常見了。有位網友也是「含著淚」寫下來自己的經歷。自從雙胞胎女兒出生以後,自己和老公的地位就從最上頭下來了,老人眼裡都是孩子,房子拆遷的時候,爺爺奶奶做主把兩套房子分別給了兩個孩子,名字就是直接寫孩子。
  • 為何很多家庭存在「隔輩親」?理由暖心,但此信號出現就該勸停了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在育兒的道路上父母會遇到非常多的阻礙,就像玩遊戲似的,必須得一關一關的過,一個小怪一個小怪的打,結果沒想到打到最後的大BOSS就是「隔輩親」。為何老人「隔輩親」那麼嚴重?老人給出了三個理由,有點暖心:1、愛屋及烏很多老人之所以寵愛孩子,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疼愛子女,所以愛屋及烏的喜歡寶貝孫子、孫女,而他們往往也會比父母付出更多的愛心很耐心。
  • 爺爺為孫女綁頭髮「是這輩子最細緻的活兒」:有種愛,叫隔代親
    廣西北海一位網友拍下了這樣溫馨的一幕,小孫女乖乖的坐在地上,爺爺則蹲在孫女身後為她綁頭髮。 這是爺爺為了孫女第一次嘗試綁頭髮。爺爺粗糙的大手拿著頭繩,在小孫女的頭髮上輕輕地纏繞著,雖然手法看起來略顯笨拙,但是透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爺爺對孫女的無限耐心和滿滿愛意。
  • 最淡定爺爺火了!被孫女打扮成美杜莎,網友:傳說中的地頭蛇?
    小美對自己的「作品」很是滿意,被「成功」改造後的爺爺也是淡定無比,一邊嗑瓜子一邊看電視劇,絲毫沒有誇張的反應。顯然也不是第一次被孫女「擺布」了。這一幕正巧被剛進屋的奶奶撞見了,奶奶見平常不苟言笑的老伴任由孫女折騰成了這幅樣子,差點笑破肚皮,趕忙用手機拍了這詼諧的一幕。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每次都抱著孫子和外孫親又親,對兩個孩子都親暱的不得了,可是有次她上班回來後,卻看見兒子撅著小嘴,一點也不開心。朋友趕緊跑過去問兒子怎麼了?孩子說:「奶奶偏心,給哥哥幾塊錢的零花錢,沒給他...」朋友瞬間就明白了,對於婆婆的行為又好氣又好笑。吃飯的時候看婆婆當著自己的面又平等對待兩個孩子,也沒戳破什麼,只是趁著休息日,收拾東西帶孩子回了娘家,眼不見心不煩。
  • 4胞胎到爺爺家蹭飯,爺爺見狀喊快關門,孩子的話讓全家哄堂大笑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一般孩子都和家裡的老人關係好,畢竟「隔輩親」老人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孫子孫女,而有的家庭不僅僅是一個孩子,多胞胎給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歡樂,爺爺奶奶疼都來不及,可是有一個家庭的4胞胎來爺爺家吃飯,爺爺大喊快關門
  • 農村爺爺用木頭給孫子做玩具,老外都驚了:這是什麼神奇的功夫
    在山東,有這麼一位神仙爺爺,他給自己的孫子,整了許多用木頭製作的玩具,其中精妙的手法,更是讓很多外國友人都感到嘆服,更是被網友們稱為「神仙爺爺」。農村爺爺給孫子做玩具意外走紅這位神仙爺爺就是來山東的阿木爺爺,本名字叫王德文。
  • 爺爺變身「美杜莎」,始作俑者是孫女,奶奶:這是演電影呢?
    一家人有了孩子之後,孩子就是一家人的樂趣所在,而對於爺爺奶奶來說,孫子的出生就是他們晚年共享天倫之樂的開始。老人也會比爸爸媽媽更加寵愛孩子,就是我們常說的「隔輩親」。爺爺變身「美杜莎」,始作俑者是孫女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小姑娘平時就很喜歡玩具蛇,有一筐玩具蛇。這天在家裡呆著無聊就玩了起來。
  • 木工爺爺給孫子做純手工精美玩具,隔輩帶娃有弊也有利
    原來小寶寶在視頻裡坐的小推車是他的爺爺親手做的。小車造型別致,非常精美。最重要的是他是爺爺給孩子的心意,是爺爺對他的愛。寶媽壓根兒就沒想到自己上傳的這個視頻會這麼火。她介紹說,兒子的所有玩具,全都是公公做的。木工爺爺從業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手藝非常精湛。
  • 孫女把爺爺打扮成「美杜莎」,老人淡定嗑瓜子,網友:同款爺爺
    當一個家庭裡有了孩子之後就會出現非常有趣的現象,爺爺奶奶比起疼愛自己的兒子女兒,會更加的疼愛孫子孫女,也就是所說的"隔輩親"現象。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會把對子女的愛轉移到更小的孩子身上,因此,就算現在的有些父母忙於工作,但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也是非常的放心。
  • 冰凍爺爺冰凍奶奶是什麼梗意思 冰凍爺爺奶奶出自什麼電視劇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爺爺和奶奶對於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可是非常的溺愛吧,畢竟隔輩兒親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最近發現網上有一個「冰凍爺爺冰凍奶奶」非常的火啊,而且在B站上面也有很多視頻,那是什麼梗什麼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一級4:《爺爺奶奶親》(腿的柔韌練習)
    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舞蹈考級》第一級 四、《爺爺奶奶親》第二段 (四個八拍)(1)1-4坐壓前腿,雙手握拳捶腿,位置分別是大腿中部、膝蓋、小腿中部、腳尖(眼睛分別看前、前、前、下)5-8依次捶腿回到伸坐,位置與前壓腿順序相反(眼睛分別看下、下、下、前)(2)重複第一段(2)動作(3)-(4)重複第二段
  • 《絕世唐門》都說隔輩親,即使是魂靈,出生也有應有的待遇
    相信老爺們都是時常回去看《絕世唐門》的漫畫內容,對這點來說《絕世唐門》的漫畫是有相當大的還原性,無論是劇情還是內容與《絕世唐門》原著相比都有很大的突出性,另一方面則是幽默性,兩者加在一起的話也就成了新的內容。
  • 家裡「獨苗」剛出生,爺爺外公凝視半小時不動,網友:以為是照片
    而這種情況在一些老人身上就更常見了,有不少新手爸媽都吐槽說:「自從寶寶出生後,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可謂是直線下降!」老人看孩子時,眼中寵愛和喜歡都掩蓋不住,就連「護犢子」都特別光明正大,理直氣壯。爺爺和外公凝視家裡「獨苗」半小時一動不動的行為,不僅逗笑了寶媽也逗笑了網友們,網友紛紛吐槽說:「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照片呢!」、「哈哈哈,我兒子出生時他爺爺就一直抱著,被人想摸一下都不行,跟個老頑童一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在生活中,像案例中「隔代親」的情況並不少見,老一輩人對孫輩的寵溺和愛護有時候讓父母都會覺得羨慕,有些年輕的爸爸媽媽還會小寶寶吃醋。
  • 一家人煮火鍋迎接爺爺,卻被孫女的棉花糖毀了,原因戳網友淚點
    文\好孕姐就在前幾日,浙江杭州發生了一件暖心事,當事人是一家三口,當天為了迎接爺爺的到來,媽媽特別煮好了蟹火鍋,就等著老人到家大吃一頓。誰知就一個轉身的功夫,年幼的小孫女就把甜甜圈和棉花糖全放到火鍋裡了,好好的湯料就這麼毀掉了,惹得媽媽很生氣,認為小傢伙是故意搗亂。可小孫女卻很委屈,她奶聲奶氣地說了一句:「我只是想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留給爺爺。」一句話戳中了網友淚點,原來,這家的小孫女跟爺爺特別親,棉花糖和甜甜圈也是小姑娘攢了好久才存下的。
  • 餵飯寶寶走紅,一娃吃飯全家「伺候」,「小皇帝」是這樣煉成的
    為了讓5歲的小孫子快開「金口」,只見爺爺給舉著手機,播放著寶寶最喜歡的內容,奶奶趁機舉起一勺飯,快速塞進孫子口中。 爺爺一邊舉著手機,一邊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滿眼都是重視,奶奶更慘,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就一直彎腰舉著飯勺,看寶寶吃下一口,忙不迭地再餵下一口。
  • 從《櫻桃小丸子》看「隔代親」下的教育:真理是寧可要,不要糟蹋
    爺爺說「對不起,小丸子。」小丸子很高興。「太好了,我差一點就要和爺爺分開了。」她爺爺很喜歡她。幾乎每件事都有回音,每個人都有回應。如果你想要什麼,我爺爺會盡力給她買,陪她喝茶,做壽司,和她一起榨汁。爺爺是小丸子最好的家庭成員,他給了小丸子難忘的童年時光。
  • 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科學排序來了,和你想的不同
    而這時候,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就會義不容辭地成為帶娃的主力軍。不少父母們就會有一個疑問,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到底是誰和孩子比較親呢?對於這個讓老人們樂此不疲反覆糾結的問題,在《進化心理學》一書中,美國的戴維巴斯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科學排序,那就是孩子更願意親近的親人排序應該是外婆、奶奶、外公、爺爺。這個排序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也和不少人所想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