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轉揉腹法——最簡單的揉腹方法,可以對付很多慢性病!

2021-02-07 健康快車

揉腹養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南北朝齊梁時期,達摩寫的《易筋經》中就有揉腹法,當時在民間廣為流傳。

 

在唐代孫思邈也以「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自己的益壽之道。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方開所攥《延年九轉法》便詳細地介紹了用手揉腹的方法,並由顏偉繪圖說明。

 

方開,清代安徽新安(歙縣)人,是雍正年間著名養生家,他創編的「仙人揉腹法」,對保養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堅持揉腹,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餘,消食之道,妙應無窮,有卻病延年實效耳」。


腹部: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揉腹為什麼能起到保健作用,這是因為腹部在人體有著重要作用。

 

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的肚子上,包括了12正經中的任脈、胃經、腎經、肝經、脾經等重要經絡,甚至還有衝脈、帶脈等,可以說,肚臍周圍,就相當於人體的中心,相當於交通樞紐的環島。上至咽喉,下至外生殖器,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這個中心。

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臟器分布,因而在《釐正按摩要術》中,比喻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常說,「人活一口氣」,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離不開氣,離了氣,人的生命就會終結,但「氣能益人,也能害人」。雖然人離不開氣,但窩氣成災。故治病先治氣,氣行病自無。


氣柔則腹順——揉散阻滯點,是治慢病高招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也就是說,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蛛絲馬跡。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當我們的慢性病牽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療的時候,那時您就去尋找這個腹部的阻滯點(也許是一個硬塊,也許是一個痛點,也許是一個「水槽」,也許是一個「氣團」)只要把它推開揉散,您會發現您的慢性病也隨之消失了。

 

如果您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慢性病,但推腹時卻在某個部位有阻滯點,那您一定要趕緊將它推散揉開,因為那必是個將來的隱患。


摩腹——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升清降濁,氣化之司

 

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 腸腦與顱腦同根。生理上五臟六腑、四肢的營養,均靠胃所受納的水谷精微來供養。

 

脾胃在腹部中焦,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它們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只有升清降濁,氣化才能正常。

 

正如日本漢醫湯本求真說的那樣:腹者,生之本,故為百病之根。

 

如果我們身體經常感覺不舒服,出現脾胃不和的症狀,建議您可以嘗試一下推推肚子,您會很容易找到阻滯點,然後細心將它推散揉開。

 

這樣我們通過手的感知獲取對腹內臟器病變的感應,就能夠迅速調整臟腑經氣,幫助人體實現代謝平衡。

 

晉代醫家葛洪也強調:「若要衍生,腸胃要清」的理論,清代醫家陳飛霞在陳述腹部與長壽的關係中說:「腹者水谷之海,水谷盈也,主壽」。

 

總之,摩腹之法,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症。

延年益壽九轉法又名九轉延年法、仙人揉腹。「摩腹之法,以動化靜,以靜運動,合乎陰陽,順乎五行,發其生機,神其變化。


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餘,消長之道,妙應無窮,何須借藥燒丹,自有卻病延年實效耳。」


◆ 揉腹法詳解


第一式:兩手緩緩上提,在胸前兩手中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對接並按在心窩部位(即胸骨下緣下柔軟的部位,俗稱心口窩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按摩21圈。



第二式:以兩手中三指由心窩順摩而下,且摩且走,即一邊順時針轉動按摩一邊往下移,移至臍下恥骨聯合處(即小腹下部毛際處),共做21次。



第三式:以兩手中三指由恥骨處向兩邊分開,一邊按摩一邊向上走,兩手按摩回到心窩處,兩手交接而止。



第四式:以兩手中三指由心窩由下,直推至恥骨,共21次。



第五式:以右手由左繞摩臍腹21次。以右手由左→上→右→下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



第六式:以左手由右繞摩臍腹21次。以左手由右→上→左→下按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



第七式:左手置左邊軟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託後,輕輕捏定;右手中三指自左乳下直推至腿夾21次。



第八式:右手置右邊軟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託後,輕輕捏定;左手中三指自右乳下直推至腿夾21次。



第九式:推畢盤坐,以兩手握固分按兩膝上。兩足十趾亦稍勾曲。將胸自左轉前,由右歸後,搖轉21次。畢,又照前自右向左搖轉21次。



如搖身向左,即將胸肩搖出左膝,向前即搖伏膝上,向右即搖出右膝,向前即弓腰後撤,總以搖轉滿足為妙。不可搖之過急,勿使著力。


◆  練習次序


將一至八式依次做完為一遍,應連做7遍。

做完後,起身盤坐,按第九式搖轉,左右各21次。 


照這樣清晨睡醒時做功叫早課,中午做功叫午課,晚上臨睡時做功叫晚課。此揉腹功夫男女均適宜,只孕婦不可做。


◆ 注意事項


1. 凡做此揉腹功夫,必須集中精力,排除雜念。在放矮枕臥具上平鋪蓆子端正身體仰臥在上面。雙腳並齊。足心少許彎曲,手指輕輕揉按,緩緩移動。


2. 練功前一般要求解開衣褲,以直接揉摩為宜。姿勢第一至第八節,以正身仰臥為主。 


3. 揉腹時必須凝神靜慮,動作輕鬆、柔軟、緩慢運動,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勻暢,切忌閉氣著力。搖轉上身時不可過快過急,練功後應自感輕鬆舒適、無疲勞感為度。 


4. 每次如認真做,大約需要三十分鐘,越慢越好。倘若有事,早晚兩次必不可少。 


5. 練功期間,由於胃腸臑動增強等生理功能的變化,常會出現腹內作響(腸鳴音)、噯氣、腹中溫熱或易飢餓等現象,這屬正常的練功效應,可順其自然,無須做任何處理。


6. 凡腹內患有惡性腫瘤、內臟出血、腹壁感染及婦女妊娠期間,均不宜練此功。

相關焦點

  • 最簡單的揉腹方法,調理慢性病(附:九轉揉腹法詳細步驟)
    揉腹養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南北朝齊梁時期,達摩寫的《易筋經》中就有揉腹法,當時在民間廣為流傳。
  • 最簡單的揉腹方法,幾乎可以治療一切慢性病!(附:九轉揉腹法詳細步驟)
    揉腹養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南北朝齊梁時期,達摩寫的《易筋經》中就有揉腹法,當時在民間廣為流傳。 在唐代孫思邈也以「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自己的益壽之道。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方開所攥《延年九轉法》便詳細地介紹了用手揉腹的方法,並由顏偉繪圖說明。
  • 腹軟必長壽,一招輕鬆打開腹部硬結(附「九轉揉腹法」視頻)
    早在南北朝齊梁時期,達摩寫的《易筋經》中就有揉腹法,當時在民間廣為流傳。(底部附視頻詳解) 在唐代孫思邈也以「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自己的益壽之道。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方開所攥《延年九轉法》便詳細地介紹了用手揉腹的方法,並由顏偉繪圖說明。
  • 一套完整的揉腹法——延年益壽九轉法詳解
    早在南北朝齊梁時期,達摩寫的《易筋經》中就有揉腹法,當時在民間廣為流傳。 在唐代孫思邈也以「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自己的益壽之道。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方開所攥《延年九轉法》便詳細地介紹了用手揉腹的方法,並由顏偉繪圖說明。
  • 佛醫神功《易筋經》的基本功:揉腹法
    ——清·王三尊《醫權初編》  大家都聽說過少林派的《易筋經》,是少林寺「鎮寺之寶」,相傳為達摩大師所創,可以讓人變大或變小,很神奇。這是小說裡杜撰的,那麼真正的《易筋經》是什麼意思呢?  「易」就是改變、變換、改良;「筋」指的是人體的肌腱、筋膜、韌帶,包括部分神經;「經」的涵義則是方法、經驗或學問。所謂「易筋」,就是改變 「筋」的方法。
  • 揉腹可以減肥嗎
    很多人都知道揉腹部對身體有好處,能促進消化功能,能改善便秘症狀,能改善睡眠質量等,那麼揉腹可以減肥嗎?今天就來具體說說相關問題。揉腹可以減肥嗎中醫認為,人體腹部是「五臟六腑的宮城,陰陽氣血之源」;脾胃是人體後天之本,被胃接受的水谷精微,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 揉腹1月:腰細了4、5釐米,灸腹1年:慢性病全不見 ​
    在腹部做文章最好的方法是艾灸+按揉。有些人艾灸效果不好,就可以先疏通腹部。肚子裡痛點怕被按、疼痛會加劇的,是不通之痛,表示是實邪,需用瀉法,以疏通邪氣。如果按腹手法下有積聚,卻自覺不痛、喜揉喜按的,是不榮之痛,表示是虛症,需用補法,扶持正氣。
  • 揉腹、推腹——幾乎可以解決任何慢性病!(附腹部按摩操作手法視頻)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也就是說,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蛛絲馬跡。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好處:當我們的慢性病牽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療的時候,那時您就去尋找這個腹部的阻滯點(也許是一個硬塊,也許是一個痛點,也許是一個「水槽」,也許是一個「氣團」)只要把它推開揉散,您會發現您的慢性病也隨之消失了。
  • 最簡單的疏通腹部的方法,幾乎可以調理一切慢性病!
    中裡巴人說推腹:「當慢性病牽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療時,那時您就去尋找這個腹部的阻滯點(也許是一個硬塊,也許是一個痛點,也許是一個「水槽」,也許是一個「氣團」)只要把它推開揉散,您會發現您的慢性病也隨之消失了。」
  • 女人揉腹不斷,百病不犯
    也就是說,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蛛絲馬跡。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當我們的慢性病牽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療的時候,那時您就去尋找這個腹部的阻滯點(也許是一個硬塊,也許是一個痛點,也許是一個「水槽」,也許是一個「氣團」)只要把它推開揉散,您會發現您的慢性病也隨之消失了。
  • 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減肥、失眠、慢性病,一招解決
    生命因你的分享而精彩。發現肚子裡的水泡和硬塊文/惜悟不久前,看到一篇博文,說是一位民間按摩師,就靠給揉肚臍,幫著不少人減了肥,調好了小腿涼、性功能障礙以及其他慢性病。他說:肚子軟如棉的客人,身體基本上都無大礙;而凡是肚子硬綁綁的,問題總是多多。
  • 揉腹,散走一肚子的淤堵、濁溼
    所以當身體出現不舒服的反應,但去醫院又找不到不舒服的反應時,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應的落腳點。這時候用揉腹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打通這些淤堵。腹部這個地方,分別有肝、腎、脾胃、大腸和小腸這5個臟器分布,在揉腹過程中,可以通過疼痛反應和部位,來幫忙判斷身體問題。上面這個是我們手繪的腹部臟腑圖,大家在揉腹的過程中,在相應的部位如果有摸到硬塊,或者有脹痛感,那麼對應的臟器就出現了問題。
  • 揉腹不斷,百病不犯!(附腹部按摩操作手法視頻)
    腹部的經絡如果不通,氣血必然不能上通下達,形成氣滯,時間短就消化不良、便秘、脹氣的小毛病,時間長了胃下垂等慢性病就找來了。揉腹可以促進氣血運化,充實臟腑,調節陰陽,五臟充實了,上下通和,升清降濁,去舊生新,外感的各種邪氣也可以驅除體外。重點就是可以補不足,瀉有餘。就像澆花一樣,先要把阻塞的管道疏通,水才能通達各處。
  • 道家秘傳延年九轉法「仙人揉腹功」
    延年九轉法,又名九轉延年法、仙人揉腹。氣功按摩著作。清·方開撰。此法以轉摩腹脘為特色,共計九法,每法均有圖與圖解。
  • 科學養生 ▏健康小知識;揉腹養生壽更長,它是最好的自我保健方法之...
    科學養生 ▏健康小知識;揉腹養生壽更長,它是最好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防病治病功效多!揉腹養生壽更長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黃帝內經》就有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孫思邈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揉腹不但可防治胃腸病,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 道家秘傳延年九轉法,強壯內氣的「仙人揉腹功」!
    堅持揉腹,動作熟練後慢慢每次都會出現胃腸蠕動的感覺,有時甚至別人也能聽到你肚子「汩汩」的聲音,這是內氣匯聚後運行通暢的表現。認真作完揉腹保健法,會感到明顯的頭腦輕鬆,疲勞感一下子消失,因為揉腹可以使中焦氣健運,清氣上升,頭腦輕鬆。
  • 推腹沒效果?試試這個改良版,輕鬆推走慢性病!
    我們以前曾經多次發送過推腹的文章,倡導大家多推腹。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升級版的,推腹也可以作為一門實修功夫來做,具體來看看吧!我們經常做一做推腹,就可以把身體裡的一些垃圾排出去。因為腹部是我們身體三濁(濁氣、濁水和宿便)堆積的大本營。而且人很多情緒上的鬱結,包括很多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
  • 揉腹減肥的正確方法
    核心提示:大腹偏偏不僅僅會影響大家的外在審美,其實,大多數腹部肥胖者其內臟器官也需要減肥,而揉腹是中醫學中一種很常見養生方法,如果長時間進行這項運動還可以達到瘦肚子的目的,那麼,揉腹減肥的正確方法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
  • 揉腹可以治百病,但是方向一定不要搞錯,一起來看一看吧
    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中醫認為,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通過按揉腹部,可以溫養小腹,散寒,所以揉腹很關鍵。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單單這一穴便有有溫養的效果。按揉腹部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常見的疾病有宮寒,胃寒腹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經和婦科疾病,按摩的方法應該有對應的方法。
  • 若想睡眠好,每天這樣揉腹30分鐘,氣血通,免疫力提升
    現在由於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很多人都走上了養生的道路,這樣子可以強身健體,也更容易長壽。對於一些平常養生的人,都聽過揉腹這個動作。揉腹已經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經常揉腹,對於健康是特別有好處的。現在的一些養生專家,他們也是建議通過揉腹,來幫助人體變得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