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敏性體質人群,中醫是如何辨證論治的

2020-12-26 騰訊網

蕁麻疹、 溼疹、 異位性皮炎都屬於過敏性的皮膚疾病, 患者大多具有氣喘、 過敏性鼻炎的病史。 除一般抗過敏藥物的使用外, 尋求中醫的治療, 亦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也有稱「風團」、「風疙瘩」,是由各種食物、藥物或其他因素刺激導致皮膚黏膜小血管暫時擴張和通透性增加,發生局部水腫,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團塊狀隆起,鮮紅色或蒼白色,伴明顯瘙癢。

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症,臨床上急性期皮損以丘皰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以苔蘚樣變為主,易反覆發作。

異位性皮炎:主要症狀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皮炎,乾燥,過敏,瘙癢。具體描述是可以見到皮膚的紅斑,紅色的丘疹,有的病人長皮疹的地方還可糜爛,流黃水,時間久了局部的皮膚增厚;同時伴有全身皮膚乾燥、滋潤度差。

對於以上常見的過敏性體質的症狀, 在中醫的觀點上, 主要是肺、 脾、 腎三臟腑功能失調而造成的。 肺主呼吸, 肺不耐寒熱, 易受外感風寒病邪侵襲而造成皮膚的不適。 脾主運化, 營養失調亦損傷脾胃, 進而因運化代謝的不良, 造成水溼水邪聚合而成痰溼病氣, 引起對食物的過敏。 腎主氣納, 調節水分代謝。 若腎陽不足, 氣納功能不良, 水分 蒸化亦失調, 進而造成皮膚的乾燥、大便的幹硬秘結。

基於辨證論治的基礎, 中醫依據徵候屬性, 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溼熱內蘊:患者疹斑上常有水, 水抓破後, 皮膚會呈現鮮紅糜爛, 造成組織液滲出,液幹後會結黃色的厚痂, 並同時可見大便幹、 小便黃, 舌質紅。 治療方式以利溼清熱、 去除腸胃溼熱、 利腸通便為主, 可開予消風散加減方。

脾虛溼甚:此類型患者在水 ; 抓破後, 皮膚會呈現淺紅或同膚色的糜爛, 且滲出液不易幹收, 會有黃色薄痂。 症狀還有面色暗黃、 精神不振, 胃口不佳, 舌質淡紅。 治療以健脾除溼、 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增強腎氣為主。 處方為參苓白朮散

陰虛血燥:此類患者的皮膚在疹斑邊界會呈淺紅或暗紅斑, 皮膚表面粗糙乾燥且覆有鱗屑。 雖然口乾現象但不喜歡喝水, 舌質紅或暗紅。 治療以滋陰養血潤燥、 滋養肺陰、 強化脾胃水分營養的吸收功能, 以期能除去皮膚的乾燥搔癢。 治療藥方為當歸飲子加減方。

特別提醒

有過敏體質的朋友在體質調理前後, 蝦、 蟹、 貝類及冰冷飲料、 食品須儘量避免, 以免症狀復發, 影響治療的效果, 並且須注意避免過敏原的刺激, 平時多加運動, 放鬆身心以增強免疫力, 過敏體質必定會有顯著的改善。

相關焦點

  • 【醫生說】青春痘的中醫辨證論治
    中醫認為,青春痘是肺胃熱盛/溼邪蘊結/衝任失調/熱毒壅盛/熱毒壅盛所致,除此以外還與飲食,日常生活習慣有關。所以,王謙醫師表示,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織,難以截然分開。因此,在臨床辨證時,應該以這些證候要素為中心,確立相應的治法。 青春痘臨床表現是什麼?
  • 如何改善過敏性體質?
    而且據報導,全球人口的40%都患有特稟質的那些病,比如說過敏性鼻炎,哮喘,溼疹,還有包括蕁麻疹等等,這些都是過敏性的疾病。比如說我們知道的原來有個歌星鄧麗君,就是死於過敏性的哮喘。  而且有個麻煩的地方就是,如果母親是過敏性體質,她生的兒女容易患胎傳性的疾病,就是遺傳性的、胎裡面帶來的疾病,哪一些呢?比如說五遲、五軟,都是胎傳性的疾病。
  • 溼飲痰瘀辨證論治舉例(一)
    溼飲痰瘀辨證論治舉例(一)                       楊思遠 2017.12.15
  • 辨證論治的3重境界,看看你到了第幾重?
    臨床療效取決於醫生辨證論治的水平,辨證論治水平的高低又是醫生的理論功底、臨床經驗、思維感悟和文化素養等方面因素綜合運用的結果。從學術而言,辨證論治有三種境界。即是把病人的病情和臨床規範相比較,對號入座,看與孰相應,就從其證的範式名證、立法、處方。
  • 辨證施治 中醫戰疫因人制宜
    對於本次最新疫情,張伯禮院士指出,許多患者表現為「溼熱疫」的證候,這是由於發病在夏至節氣前後;同為新冠肺炎,但與此前的辨證施治有所不同,正是體現了因時、因地、因人辨證施治的中醫個性化治療特色。中醫治療疫病已有數千年歷史,積累了大量成功的實踐經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論體系。作為中醫精髓的辨證施治,是通過審證求因,辨析病機,分清主次,以認識和解決疾病的過程。
  • 紫癜風(扁平苔蘚)中醫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1、風熱搏結證證候:發病較急,皮疹泛發全身,紅色丘疹,斑丘疹或起大皰,自覺瘙癢,舌紅,苔少,脈浮數。治法:疏風清熱,佐以通絡。方藥:消風散加減。治法:祛風利溼,活血通絡。方藥:大防風湯湯加減。3、脾虛溼熱證證候:病程慢性,口腔黏膜,外陰灰白色斑丘疹,或大皰,或糜爛、潰破,時輕時重,反覆發作,舌淡紅,苔薄白,脈虛細。治法:健脾化溼,清熱解毒。方藥:參苓白朮散加減。
  • 痞滿中醫辨證論治與預防
    痞滿的辨證論治辨證要點  應首辨虛實。痞滿能食,食後尤甚,飢時可緩,伴便秘舌苔厚膩,脈實有力者為實痞;饑飽均滿,食少納呆,大便清利,脈虛無力者屬虛痞。次辨寒熱。證治分類1、飲食內停證  證候主症:脘腹痞悶而脹,進食尤甚,拒按,噯腐吞酸,惡食嘔吐,或大便不調,矢氣頻作,味臭如敗卵,舌苔厚膩,脈滑。  證機概要:飲食停滯,胃腑失和,氣機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氣消痞。
  • 辨證論治的3大境界,你可能一個境界都沒達到
    辨證論治作為臨床的操作體系,是理論用諸於實踐的過程。臨床療效取決於醫生辨證論治的水平,辨證論治水平的高低又是醫生的理論功底、臨床經驗、思維感悟和文化素養等方面因素綜合運用的結果。從學術而言,辨證論治有三種境界。
  • 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思想在針灸臨床中的運用
    目前針灸臨床,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進行辨證論治的非常少見,這是不爭的事實,辨證是中醫臨床必經之路,是論治的基本依據,正因為針灸治療的特殊性,現在很多針灸大夫根本就不做辨證,不考慮整體性,臨床治療僅限於局部,譬如腰痛的只在腰部取穴,面癱只在面部取穴,網球肘只在肘部取穴等等。2.
  • 中醫辨證100句
    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豐富的辨證學內容,為後世各種辨證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張仲景《傷寒論》創立了「六經辨證」,並在《金匱要略》中奠定了「臟腑辨證」的基礎,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體系。此後,歷代醫家在此基礎上創立了衛氣營血、三焦、病因、氣血津液等辨證方法,構建了傳統辨證方法體系,使中醫學在辨證方面的認識不斷得到豐富和深化,迄今為止,中醫傳統辨證方法在指導臨床實踐中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 蕁麻疹的中醫辨證治療方法,蕁麻疹的飲食禁忌
    以下是蕁麻疹的中醫辨證治療方法:  1、風寒證寒為陰邪,由於氣溫驟降、冬季寒冷、淋雨涉水或汗出當風,感受風寒之邪,邪入肌膚腠理,衛陽閉鬱,發為蕁麻疹。  證治分清急性、慢性、恢復期急性蕁麻疹根據辨證分清風寒、風熱、溼熱。
  • 急、慢、過敏性鼻炎,中醫是這麼治?
    蔡福養認為,鼻病治療可以根據八綱辨證的理論,結合局部症狀與全身症狀相結合的特點,辨證論治,效果比較理想。適用於傷風鼻塞,鼻瘡。症見鼻黏膜腫脹,鼻塞,流清涕,惡寒無汗,苔薄白,脈浮緩者,此為風寒在表。治宜辛溫解表。
  • 疫情期間,用中醫辨證論治方法提高免疫力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中醫師趙鳳達教授  新華網:中醫如何理解新冠肺炎的發生及發展?由於感染病毒的主要原因是根據個人體質,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不足,體質虛者容易感染病毒。  新華網:從中醫辨證角度來看,新冠肺炎分為哪幾個類型?  趙鳳達:第一型,寒熱鬱肺,即感受到寒邪或者溼邪,症狀以惡寒為主,且乏力。飲食上還有些變化,例如不想吃東西、患者舌苔厚膩、舌苔白,舌質淡一點。
  • 銀屑病辨證論治方法​
    臨床表現:患者體質虛弱,病程遷延日久,皮損俄薄.多為斑片狀或皮損泛發周身,色淡紅或暗淡,覆有大量乾燥銀白色銀屑,層層脫落,新皮疹較少出現,伴瘙癢或輕或重,面色無華,體倦肢乏,或頭暈,少眠,食欲不振;舌質淡紅,苔少或淨,脈弦細或沉細。辨證要點:(1)皮損較薄,色淡紅或暗淡,大量銀白色乾燥鱗屑為主要診斷依據。
  • 牛皮癬辨證論治方法​
    臨床表現:患者體質虛弱,病程遷延日久,皮損俄薄.多為斑片狀或皮損泛發周身,色淡紅或暗淡,覆有大量乾燥銀白色銀屑,層層脫落,新皮疹較少出現,伴瘙癢或輕或重,面色無華,體倦肢乏,或頭暈,少眠,食欲不振;舌質淡紅,苔少或淨,脈弦細或沉細。辨證要點:(1)皮損較薄,色淡紅或暗淡,大量銀白色乾燥鱗屑為主要診斷依據。
  • 辜老談水腫辨證 針藥論治
    至其發病原因,《素問·水熱穴論篇》指出:「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素問·至真要大論篇》又指出:「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可見在《內經》時代,對水腫病已有了較明確的認識。水腫的治療,《素問·湯液醪醴論篇》提出「去菀陳壟」、「開鬼門」、「潔淨府」三條基本原則。《金匱要略》稱本病為「水氣」,按病因、病證分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類。又根據五臟證候分為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腎水。
  • 辯證論治「入手」三條路
    中醫看病的過程,無非從「症—證—方」入手,無論先從何處入手,都離不開「辯證論治」的核心。「從辯方證入手」的辯證論治,遵循「症——方」的順序。有人會問,這豈不是把「辯證」的核心環節丟失了?其實,這是一個醫生辯證論治的尖端境界,就好像你見到你的家人,沒有必要刻意「計算、核對」她的身高多少、胖瘦如何、臉型怎樣等詳盡細節,而能夠「一眼認出」她是你的姐姐、還是你的媽媽、或者是你的奶奶。
  • 統方服藥辨證論治 江蘇中醫助患者康復出艙
    大花山方艙醫院是武漢首家中醫特色方艙醫院,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成立的中醫國家隊承擔救治工作,醫療隊來自江蘇、天津、河南、湖南、陝西等5個省市。2月26日上午,這裡首批23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這23名患者均在2月14日至16日入艙。
  • 辨證論治的淺識
    什麼叫辨證論治?淺言之,「因勢利導」而已,因勢即概括辨證,利導即概括論治。顧外感屬傳染病範圍,傳變迅速,倘審證不細,必致誤治,變生多端,故病辨證要確鑿,用藥用方要切合。《景景醫話》載由孫燕秋總結吳晉笙的病案,突出的說明了這點:「彭誠保患溼溫,鄒嘉平之侄應歡亦患溼溫,君謂彭體肥溼重熱輕,鄒體瘦熱重溼輕,同一滲溼清熱,而分量不同;汪承豫亦患溼溫,君謂熱為溼遏,宜先溫化,然後用苦寒淡滲,其治法又不同。
  • 約稿日-過敏性鼻炎怎麼辦
    這時候不如嘗試一下中醫調理,如果說西醫有個性化的皮下注射舌下含服系統脫敏療法,我們中醫則有整體觀與辨證論治,這就是我們的個性化治療,當把過敏性體質調整,這個過敏性鼻炎也就不攻自破了。       過敏性鼻炎, 祖國醫學稱之為「鼽嚏」。《景嶽全書》謂: 「 凡由風寒鼻塞者, 以寒閉腠理, 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 闡述了肺衛鼻竅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