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邊塞壓卷之作,唐詩裡一根硬氣的骨頭,讓八月飛雪離別成絕響

2020-12-16 鈺姐的書屋

不忍揮手告別,因為離別太痛苦;不敢握手別離,因為不知何時再相逢。彼時一切都將過去,朦朦朧朧,寥寥草草。無論是獲得還是丟失,情感都將繼續,唯有瀟灑地揮揮手,不再回頭。

多情自古傷離別,茶馬古道,綠陽關外,煙波江邊,胡地邊塞,離別時手兒無處安放、情難自禁,絕非古代文人雅客的多情與專利,只有經歷過離別的人才更有發言權。

唐詩中的離別一半給了悲情,一半給了豪情。

見慣了錦書傳情、西樓寄思,縱然有萬般畫意詩情,也逃不過那點纏綿悱惻和紙短情長。然而盛唐因有邊塞詩人岑參的出現,給離別帶來了慷慨豪邁、豪爽勁朗,也因岑參的一支生花妙筆,給廣渺孤寒的邊塞帶來了壯懷與豪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有人的地方即是江湖,有人煙的地方也就有離別,即便是在雄偉壯闊、極其寒冷的邊塞也不例外。邊塞的離別反倒更具英雄氣概,更為悲壯豪邁、動人心弦。

好男兒志在四方,為實現理想和抱負,為建功立業、實際報國宏願而奔走四方,岑參便是其中的一個。岑參一生曾兩度出使邊塞,邊塞乃苦寒極地,誰都不願意離開妻兒溫暖、穩定生活而駐守邊塞的,除非岑參比其他人更有建立功勳的渴望。

岑參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曾為宰相。父親是朝廷大員,因得罪朝廷,岑參年幼時家道中落,也許是"學而優而仕",也許是為了重振家族,岑參義無反顧走上了仕途。這一走,便毅然走到天涯,走到了邊塞苦寒之地。

邊地苦寒孤寂,將士手足情深,鐵骨錚錚、血氣方剛的七尺男兒,一起作戰一起慶功,岑參與武判官封常清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會有分別的時候。

這天,武判官奉命歸京,岑參冒著風雪送他回京。仲秋八月的京城應是桂花飄香、秋日明媚吧,邊塞卻是大雪紛飛、白草吹折,但在詩人眼裡,卻是一夜風雪後的一幅奇麗雪景圖,大地銀裝素裹,煥然一新,枝頭積雪如一夜盛開的梨花,和美麗的春天一起到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兩句更是耳熟能詳的千古絕唱。胡地苦寒,但詩人卻沒有因此苦情埋怨,反而生出些許愜意的心境。

此時的邊塞,也是一幅風雪離別圖,風雪交加,奇寒極冷,風雪打溼了羅幕營帳,將士們的衣裳無法禦寒,連弓角都拉不開了,鎧甲冰冷得難以上身。岑參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筆,從戰士們的居住、穿衣、拉弓等日常事件描繪了胡地八月奇冷的惡劣天氣。

雖則表面寒冷,但內而如今好友即將別離,縱使英雄氣概、豪情萬丈,也會傷感落寞,尤其"瀚海闌幹百丈冰"之時,則更"愁雲慘澹萬裡凝"。無邊的沙漠結成百丈的堅冰,憂愁的陰雲凝結在長空。唯有誇張的詩句才能表達分別時的千愁萬緒。

分別再傷感,一切都會化作烈酒澆鑄激情燃燒過的歲月。"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烈酒喝罷再上路吧,軍中演奏的估計也是離別之曲吧。已是黃昏時分了,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已經無法吹動了。

也該辭別跨馬上路了,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送君一程又一程,大雪愈下愈大,白茫茫的布滿重重山巒,送君千裡終須一別,就送到這裡吧。看著友人孤單的背影越來越遠,最後淹沒在大雪的深處,雪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與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孟浩然的一葉扁舟遠去,李白望著煙波浩渺的長江,久久沒有回過神來,再多的深情語句,都抵不過李白那時的默然悵惘。李白的送別詩多了傷感落寞,岑參的送別詩則更悲壯與豪情。

多情自古傷離別,離別總關情

也許聚散的次數多了,也就沒有了傷感的淚,不是任何離別都是依依惜別,淚眼婆娑。只有彼此祝福的話語,只有彼此相望的深情,或許還來個溫暖親切的擁抱,在笑容和擁抱中感受曾經攜手走過的一段路一段時光的珍貴。

人生總是在不斷的相逢,又在不斷的離別,每次的離別都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當下次再重逢時,我們依然還是我們,友情之樹仍然長青。

唐代送別詩大多傷感落寞,為數不多的慷慨激昂的詩作中,高適的送別詩同樣大氣磅礴、盪氣迴腸,正如高適的"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送別董大時,正是隆冬,大雪紛飛,寒冷的天氣並沒有讓離別更加憂愁,高適反而安慰朋友: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已,普天之下哪個不認識你呢?高適的離別贈言慷慨豪邁,鼓舞人心,充滿正能量。

還有王勃的勸勉詩"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同樣讓人激情與神往。

岑高」一直是盛唐邊塞詩的氣節、風骨與絕響,邊塞如少了岑參和高適,唐詩便少了一根硬氣的骨頭。一如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有韋應物的"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不是所有的潸然淚下、執手相看淚眼和無語凝噎才代表思念與不舍。

只是有的人願意把心底最柔軟流露出來,展示給人們看,而有的人卻把內心包裹一層堅硬的外衣,對外展示的都是堅強和快樂,只把那難以言說的痛與孤獨留給自己慢慢品味,而不再傷感。

正如臺灣作家杏林子說的:

夜色在笑語中漸漸沉落,朋友起身告辭。沒有挽留,沒有送別,甚至也沒有問歸期。已經過了大喜大悲的歲月,已經過了傷感流淚的年華,知道了聚散原來是這樣的自然和順理成章,懂得這點,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溫馨,離別便也歡喜。

韶華已逝,染指流年,往往過了傷感的年華,便常常喜形不於色。人生就是一場旅途,無所謂起點和終點,真正讓人在乎的是路上的人和風景。看花開花謝,品聚散離別,我們的行囊從此便不再空空如也。

因此,聚也好,散也罷,都是風景。即便離別,也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

相關焦點

  • 岑參「胡天八月即飛雪」中「胡天」到底何意?八月飛雪是不是胡說
    關於唐詩中的爭議,其實爭得最久的應該是岑參的「胡天八月即飛雪」。在各類貼吧裡,不少南方的學生讀到此詩都會問:「八月怎麼可能下雪」,而北方的同學又各種曬雪景來證明當年岑參沒胡說。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只有認真理解了原詩,了解詩中「胡天」到底是何意,才能明白岑參的意思。
  • 岑參: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作者:初釀「黃沙磧裡客行迷,四望雲天直下低。」「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一首首泛著異域風光,雄奇瑰麗,卻又蒼涼悲壯的邊塞詩詞,就是唐朝最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心靈的訴說。伯父岑羲因追隨太平公主,而被玄宗滅族,岑參雖未受波及,卻還是因為直面家族的沒落而心有餘悸。岑參聰明早慧,但因家境孤貧,只能隨兄而學,五歲開始讀書,九歲能賦詩文。父親轉任晉州刺史,他隨父居於晉州。父去世,他在晉州居留幾年後移居河南嵩陽,不久又移居潁陽,寓居嵩高山(嵩山)畔。
  • 岑參:塞北風煙,人間聚散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 岑參驚才絕豔的一首詩,開篇即傳誦千古,令人讚不絕口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詩詞裡的雪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今天向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便是一首與雪有關的經典名作。但它又不是一首純粹的寫景詩,而是唐代詩人岑參遠出塞外創作的一首氣勢渾然磅礴的邊塞詩。天寶十三載,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題中提到的武判官是岑參的前任,這首詩就寫於岑參在輪臺送武判官回京時。
  • 和孩子一起讀詩--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 唐詩裡的一杯濁酒,蒼茫萬丈
    在唐朝詩人群像中,王翰很陌生,但在唐詩的天空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熠熠生輝。經歷了沙場廝殺,看過了生死一瞬,世間最無情的人事,也比不過莽莽邊塞冷眼相看,將士生生死死,王朝興興衰衰。能看透生死,了卻俗世,才可能有醉臥沙場的豪邁。邊塞詩中抒寫功業的詩句多,寫人生無相的詩句少。在這一境界上,王翰便得了翹楚。
  • 「讀書札記之5」岑參,縱馬輪臺的邊塞詩魂
    文 | 韓慶祥《古代邊塞詩詞三百首》一書,上起《詩經》,下至晚清,跨越3000年,僅唐詩就佔了全書一半。這其中,岑參入選13首,超過同時代的實力派大咖而位居第一。 唐代是充滿陽剛之氣的朝代。所謂「盛唐」,是用實力打出來的。
  • 邊塞詩人岑參這十首詩,彰顯雄偉壯美,清新俊秀,你讀過哪一首?
    提到邊塞詩人,肯定要說到唐代詩人岑參。岑參是唐朝非常有名的邊塞詩人,他與高適並稱為「高岑」,岑參擅長七言歌行,詩詞以描寫邊塞風光及異域文化而著稱。岑參最有名的詩當屬《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七言古詩的前四句可謂瑰麗浪漫,美妙動人。
  • 唐詩裡最豪邁的三場雪,讀出來,讓人熱血沸騰
    唐詩裡有最豪邁的三場雪,讀來,讓人熱血沸騰。《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代: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代:岑參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 唐詩裡的風花雪月
    唐詩裡通過寫意象來表達詩人的情感,託物言志是常用的手法。讀了多了,也希望通過唐詩裡的風花雪月做一個總結:一、風唐詩中以「風」為意象詩歌很多,一年四季有春風、夏風、秋風和冬風,李嶠的「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膾炙人口,現在小學生都能背誦;「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是人生得意後的風光滿面;「竹林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是夏夜暑熱詩人心靜自然涼之感;「風急天高猿嘯哀,
  • 岑參寫送別詩,全詩都是雪景,卻句句含情
    從這些詩句中,不難讀出唐人對離別的蔑視,這個被詩歌和美酒暈染的國度,好像從來都不在乎分別。唐人的送別總是一種「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送別,他們好像從來都不會為送別而傷心,可卻總是能感動人心,一句普通地景色描寫,「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也能讀出一種對友人的深厚情意。
  • 唐詩宋詞裡最豪邁的愛國情!
    再過兩天就是國慶節了,在此之際,小編將唐詩宋詞中比較著名的愛國詩篇整理在一起,讓我們重新領略古人的愛國情懷,同時向任何時代為國家利益做出犧牲的人們表示崇高敬意!三萬裡河東人海,五千仍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 唐詩三百首全集目錄完整版,請收藏
    3·送陳章甫李頎4·琴歌李頎5·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6·聽安萬善吹觱篥歌李頎7·夜歸鹿門山歌孟浩然8·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9·夢遊天姥吟留別/ 別東魯諸公李白10·金陵酒肆留別李白11·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12·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岑參13·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岑參1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15·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杜甫16·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杜甫17·寄韓諫議杜甫18·
  • 讀唐詩,品插畫,讀這本書,提升孩子的欣賞能力
    唐詩賞析《讀給孩子的唐詩》的第一首詩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在第二次出塞時寫的。【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以及他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全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
  • 唐詩脈絡梳理歌
    初盛中晚,元楊士弘編纂《唐音》首次按唐初盛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編次唐詩,明高棅編纂《唐詩品匯》進一步將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三李二杜,三李即李白、李賀、李商隱,二杜即杜甫、杜牧。王孟韋柳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據日本學者平岡武夫統計,《全唐詩》共收詩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有作者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初唐四傑齊梁體,盧子長安鍾古意。
  • 《唐詩三百首》裡的50個名句,最適合發朋友圈
    如果讓你用《唐詩三百首》裡的詩句發朋友圈,你會選哪一句呢?是選報答母親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還是選孤獨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再或者是豁達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今天,隱娘分享唐詩中的50個名句,最適合拿來發朋友圈了。1.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韓愈《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曹》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張九齡《感遇》)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