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丨200隻千紙鶴「飛」進青山方艙:我們一起等待春暖花開

2020-12-14 健康中原人

2月27日上午10點30分,在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裡,「謝謝」聲音不斷。

「送你一隻千紙鶴,祝願你早日康復!」「對著千紙鶴,大家有什麼心願可以許。」在忙完工作後,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邵青青端著一個紙盒,盒裡放著千紙鶴,有紅色和綠色。她來到B艙病區,為每名患者送上自己親手摺疊的千紙鶴。

「武漢加油,我們和你們心連心」「祝你早日康復早日回家」「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每隻千紙鶴上寫著不同的祝福語。「這隻千紙鶴好可愛,你們真有愛!」「太感動了,謝謝河南醫護人員!」有的患者將千紙鶴放在手心,仔細端詳;有的患者小心翼翼將千紙鶴放入上衣內兜,祈禱護佑自己健康,有的將千紙鶴系在床頭,抬頭便可看見。

「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在,康復不是夢!我一定會戰勝病魔,早日和家人團聚!」一位老年患者雙手合掌,許下心願。

「我的願望是,疫情結束後邀請河南醫護人員去武漢大學看櫻花!」患者潘女士激動地說。說完話,她彎下腰,向邵青青深深鞠了一躬,「青青妹妹,等我徹底康復了,我想好好擁抱你,認真看看你摘掉口罩後的最美容顏。」

「祝願所有患者早日出艙,祝願所有醫護人員平安回家!」「謝謝你們!我們一起加油!」整個病區充滿的全是感激、激動和加油的聲音,大部分患者都流下了眼淚。

邵青青是一名90後,她告訴記者:「我想給每位患者送一隻千紙鶴,祝願他們早日病癒,早日和家人團聚。我所在的B艙患者不到200人,趁著休息之際,我用了10天時間,一共疊了200隻千紙鶴,紅色代表吉祥如意,綠色代表春意盎然,我還在每一隻千紙鶴上寫上了對患者的祝願。」

「患者在『方艙醫院』裡時間久了,情緒難免會有焦躁,心理治療也是新冠肺炎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千紙鶴也是一種情感寄託方式,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樹立自信。」邵青青說,「武漢的春天來了,我們戰勝疫情的春天也不會遠,願這些千紙鶴,讓我們帶著夢想一起飛!」

來源:河南日報

相關焦點

  • 「讓我們帶著夢想一起飛」護士疊200隻千紙鶴送患者
    □河南日報記者李鳳虎楊曉東劉曉波2月27日上午10點30分,在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裡,「謝謝」聲不斷。「送你一隻千紙鶴,祝願你早日康復!對著千紙鶴,大家可以許下自己的心願。」在忙完工作後,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邵青青端著一個紙盒來到B艙病區,盒裡放著紅色和綠色的千紙鶴,是她親手為患者折的。「武漢加油,我們和你們心連心」「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每隻千紙鶴上寫著不同的祝福語。「這隻千紙鶴好可愛,你們真有愛!」「太感動了,謝謝河南醫護人員!」有的患者將千紙鶴放在手心,仔細端詳;有的將千紙鶴系在床頭,抬頭便可看見。
  • 千紙鶴飛進醫院送祝福,我們一起等待春暖花開
    2月20日,一隻只帶著美好祝福的千紙鶴,飛進了武漢市第四醫院隔離病房,這是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馳援武漢的何倩倩護士所在護理團隊送給病人的特別禮物。當天上午,何倩倩把一隻只自己用心寫滿祝福語的千紙鶴送到病人手中。
  • 「新華網連線湖北」千紙鶴「飛進」方艙醫院
    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2月21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江漢方艙醫院,雲南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員給患者們帶去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禮物——千紙鶴,以這樣一種方式傳遞愛與溫暖,鼓勵患者們堅定信心、戰勝病魔。「我們隊員利用業餘時間做了一些千紙鶴,祝願大家早日康復!早日出院!」方艙醫院內,幾個穿著防護服的「大白」手拿一串串千紙鶴來到自己負責的病區,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將千紙鶴掛到患者的床頭、粘在病區的牆上。
  • 戰「疫」日記!前路有光,背後有愛,讓我們一起靜待春暖花開!
    戰「疫」日記!前路有光,背後有愛,讓我們一起靜待春暖花開!戰「疫」當前,我現在是省直機關黨員突擊隊第二分隊的隊員——24名隊員中僅有的兩名女隊員之一。按照戰「疫」的需要和分工,我的「戰場」在長春站室內入口,這是一個關鍵的「要隘」。此刻的我不再是文藝工作者,而是抗「疫」一線「守土有責」的尖兵。
  • 項目工地裡「飛」出多彩千紙鶴
    3月7日,位於寧鄉經開區的長沙藍月谷項目裡「飛」出了110隻千紙鶴,為抗疫一線的「守護者」們送出去祝福。在第110個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建五局長沙藍月谷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的女員工準備了一個特殊的過節方式。
  • 屈原故裡秭歸縣戰「疫」群英譜素描
    2000多年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為英雄畫像,將愛國、犧牲的基因烙印進秭歸人的血脈。2000多年後,在這個英雄輩出的地方,面對戰疫大考,平凡的秭歸人再次為「英雄」二字註解出新的內涵。對黨忠誠:因公殉職「青山」永恆2月21日,秭歸縣沙鎮溪鎮高潮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在為村民配送生活物資的途中遭遇不幸,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0歲的早春。
  • 從陝西「逆行」而來,奮戰一線17天——她將身體的生物鐘調成「方艙...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0日訊(記者劉晉 葉飛豔)2月20日早上7點,值完晚班的田昕從武鋼體育中心青山「方艙醫院」走出來。田昕是陝西省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一名護士,這是她在武漢戰「疫」一線奮戰的第17天。
  • 戰「疫」一線的青春方陣
    馳援重點地區,有「90後」逆行者們的身影;堅守戰「疫」一線,有「90後」白衣天使的汗水;走遍大街小巷,有「90後」志願者的足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蕪湖「90後」們正在交出最美的青春答卷。
  • 【勇】愛在春暖花開時!這些東陽最美CP,一起戰「疫」
    其實,在妻子離家之後,周騰飛在大年初三也奔赴抗疫一線,尤其是巍山鎮環峰村上滄塘自然村確診1人後,他就承擔起了排查工作。這些天兩人基本上忙得沒時間聯繫,只能抽空電話裡問候一下。「我們都是老夫老妻了,沒有什麼浪漫情懷。疫情當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更重要。」杜航青調侃道。周騰飛笑著說:「我們已經約好,等疫情過去,兩人要去吃火鍋大餐,不帶孩子的那種。
  •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抗疫一線鑄警魂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公安幹警篇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 題:他們,抗疫一線鑄警魂  不辱使命,戰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隊員們,請穿好防護服,讓我們平安進艙、安全回家!」  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方艙醫院,戰「疫」一線這些關鍵地點,都是人民警察的戰場。
  • 十個關鍵詞帶來2月4日疫情「硬核」消息丨戰「疫」關鍵詞1期
    今日立春,中國網(議庫平臺)特別推出「戰『疫』關鍵詞」欄目,每日1期,以關鍵詞形式梳理這場全民戰「疫」中的重點,10個關鍵詞帶你了解戰況、獲悉捷報,和你一起為戰「疫」加油,與你一起,期盼春暖花開、國泰民安。
  • 戰「疫」中的環保人(80)丨感受廣西南寧的戰「疫」環保力量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戰「疫」中的環保人。眾志成城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越是困難時刻,越能見證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凝聚眾志成城的力量。在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疫情阻擊戰裡,從生態環保鐵軍到環保企業,南寧環保人緊密團結、迅速行動,匯聚起磅礴的戰「疫」環保力量!
  • 青山區給一線醫護送來「電火輪」,3050輛電動助力車助參加戰「疫」
    3050輛電動助力車投入戰疫一線,為醫護人員提供出行服務。哈囉出行介紹,目前已完成上述區域30多處停車點的繪製工作,這批哈囉助力車將分別投放至各區域定點醫院以及「方艙醫院」,並有醫院指定區域用於助力車停放。
  • 戰「疫」繪畫明信片 致敬最美「逆行」者
    圖:《戰「疫」》 劉永康繪 庚子戰「疫」,感天動地。為表達對戰「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崇高敬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南昌市分公司於近日發行了頗具特色的戰「疫」系列郵資明信片,背面加印的繪畫作品畫面分別展現了醫療隊出徵、備勤、救治、凱旋等多個場景。
  • 戰「疫」一線日記丨孫玲玲:病人溫暖的話語,吹散了我身心所有的疲憊
    2月9日,威海環翠區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3名成員肩負著使命與責任奔赴武漢,投入到新冠肺炎救治一線工作中去。他們,都是最美的「逆行者」。從出徵的那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在一線,他們在百忙之中記錄著自己的工作狀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威海衛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孫玲玲在武漢發回的戰「疫」日記。「我記得你的名字,我在電視上看過你!」
  • 鄭州援鄂「80後」女護士彩鉛手繪畫傳遞戰「疫」情
    我想發揮自己的藝術所長,採用繪畫方式來記錄武漢戰『疫』的點滴故事。」麻小萍說,「第五批援鄂醫護人員即將隔離結束,在分別之際,我將自己創作的彩鉛手繪畫作為一份禮物,贈送給攜手並肩抗疫的5名戰友,讓我們永遠銘記武漢這段抗疫經歷。」
  • 系列紀實故事《我的戰「疫」》溫暖上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疫」中,人們不論身份、不分年齡,都在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成為戰「疫」防線中緊密相扣的一環。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她的處境與同齡人有些不同,因為父母都是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她不得不獨自「留守」。在除夕前她給爸爸寫了一封拜年帖,帖中那句「沒有不可逾越的冬天」被廣為流傳。面對疫情,我們不會退縮,逆行而上!面對疫情,我們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 身邊的戰「疫」丨愛在春暖花開時
    其實,在妻子離家之後,周騰飛在大年初三也奔赴抗疫一線,尤其是巍山鎮環峰村上滄塘自然村確診1人後,他就承擔起了排查工作。這些天兩人基本上忙得沒時間聯繫,只能抽空電話裡問候一下。  「我們都是老夫老妻了,沒有什麼浪漫情懷。疫情當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更重要。」杜航青調侃道。周騰飛笑著說:「我們已經約好,等疫情過去,兩人要去吃火鍋大餐,不帶孩子的那種。」
  • 不畏艱險,深入一線——「武漢保衛戰」一線新聞工作者素描
    新華社武漢3月6日電 題:不畏艱險,深入一線——「武漢保衛戰」一線新聞工作者素描新華社記者胡浩、趙文君、鄭璐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阻擊戰、總體戰。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 奮戰湖北抗疫一線的消防救援隊伍:「疫」線閃耀「火焰藍」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在疫情肆虐的荊楚大地,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擎旗而進,有災必救、有難必幫,「火焰藍」閃耀在戰「疫」前沿。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兩晝夜不眠不休,搶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啟用前完成消防救援站建設;入駐後24小時「零距離」駐勤,為醫院安全運行保駕護航……火神山消防救援站黨支部副書記、站長助理李長春和7名戰友組成的黨員突擊隊,在抗疫最前沿已值守一月有餘。「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名有21年黨齡的老黨員語氣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