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020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1-01-15 環球網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劉紅霞)海關總署14日發布數據,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多重壓力之下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當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正增長,全年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長27.4%。

「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李魁文說,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和各國已公布的數據,2020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2.8%、14.2%、11.5%,比歷史最高值分別提升0.8、0.4和0.7個百分點。

李魁文介紹,我國前五大貿易夥伴依次為東協、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與這些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為4.74萬億元、4.5萬億元、4.06萬億元、2.2萬億元和1.97萬億元,分別增長7%、5.3%、8.8%、1.2%和0.7%。

「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37萬億元,增長1%。」他說。

作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民營企業表現出強大韌性。數據顯示,2020年有進出口實績企業53.1萬家,增加6.2%,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14.98萬億元,增長11.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6.6%,比2019年提升3.9個百分點,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國外貿進出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實屬不易。」李魁文說,2021年世界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外貿發展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海關將紮實做好相關工作,為「十四五」外貿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應有貢獻。

相關焦點

  • 世行預測局局長:中國或是今年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0.06.24 15:53【世行預測局局長:中國或是今年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世行集團前景預測局局長高斯(Ayhan Kose)深入解讀了世行6月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他表示新冠肺炎危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
  • 海關總署:2019年我國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盧九安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懷水 攝2020年1月14日,國新辦就2019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繼2018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首次超過30萬億人民幣之後,2019年貨物貿易規模再度創歷史新高,達到31.54萬億元人民幣。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在發布會現場表示,2019年,我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確實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也持續放緩,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
  • 畢馬威康勇:RCEP可讓超過90%的貨物貿易最終實現零關稅
    康勇認為,全球化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產業融合,價值鏈貿易佔比提升的一個表現就是跨國公司到不同的國家設廠。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價值鏈貿易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從之前的30%多攀升到2008年的高點57%。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這個比重開始下降。疫情、經濟體之間的摩擦加速了全球化進程放緩的進程。
  • ...國際權威機構普遍預測中國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
    文 / editor2020-12-16 15:56:44來源:FX168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近一個時期,國際權威機構普遍預測中國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RCEP可讓超過90%的貨物貿易最終實現...
    康勇認為,全球化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產業融合,價值鏈貿易佔比提升的一個表現就是跨國公司到不同的國家設廠。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價值鏈貿易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從之前的30%多攀升到2008年的高點57%。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這個比重開始下降。疫情、經濟體之間的摩擦加速了全球化進程放緩的進程。
  • 經合組織報告:中國將是2020年G20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當地時間9月16日,經合組織發布了《經濟展望中期報告》,將全球2020年GDP變動預期從下滑6%上調至下滑4.5%,2021年經濟增長預期同步上調至5%。此外,報告指出,按照目前的經濟和疫情態勢,中國將是2020年二十國集團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 IMF駐華代表:中國是唯一一個預計今年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顧志娟)8月6日,由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峰會在線舉行。在此次峰會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艾倫·巴奈特(Steven Alan Barnett)表示,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有經濟體都感受到了這種影響。IMF預計,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的增長率為-3%,明年將反彈至5.9%。IMF還預計,印度今年的增長率為-4.5%,俄羅斯為-6.6%,巴西為-9.1%。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2020年GDP破百萬億元已無懸念——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穩健前行
    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經濟自今年3月「成功阻斷」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之後,將在2020年實現2.3%的增長。中國經濟復甦前景穩定,「很多經濟指數目前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 埃及將成為2020年中東和北非地區唯一實現GDP正增長的國家
    當地時間10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中東和中亞地區經濟展望》的更新報告。據埃及當地媒體報導,這一報告顯示,埃及是中東和北非地區唯一一個2020年實際GDP將實現正增長的國家,預計增長率可達3.5%。除埃及以外,該地區絕大部分國家2020年GDP預計將出現負增長,2021年GDP增長率將回升至2.2%。
  • 中國經濟正增長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溢出效應——訪IMF首席經濟學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有溢出效應。
  • 普華永道: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進出口總值為9.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0.8%,高出中國外貿整體增速7.4%,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貿易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020年儘管全球貿易受新冠疫情打擊,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累計進出口總值仍然增長1.5%,高於中國全球整體進出口增速的0.7%,為6.75萬億元。
  • 海關總署: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劉萌1月14日,國新辦舉行2019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據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介紹,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二是主要貿易夥伴位次發生變化,東協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2019年,第一大貿易夥伴仍然是歐盟,對歐盟進出口4.86萬億元,增長8%;對美國進出口3.73萬億元,下降10.7%;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整體增速7.4個百分點。三是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
  • 中國這個唯一經濟正增長,對世界意義重大
    面對極其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迎難而上、眾志成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壓力測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顯示了中國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
  • 全球24個主要國家4-6月GDP萎縮近1成:其中只有中國正增長
    (觀察者網訊)據日經中文網20日消息,全球24個主要國家2020年4-6月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萎縮9.1%,下滑幅度達到雷曼危機時的約3.5倍,新冠疫情的影響非常突出。24國中只有較早就控制住疫情、轉向經濟復甦的中國實現正增長,再次彰顯出兼顧防疫和經濟活動的重要性。
  • 2021年外貿能否高開穩走?
    海關總署當天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 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 張梅:2021年世界經濟主要看點
    歐元區經濟因疫情遭受重創,2020年萎縮幅度高達8.3%,在主要發達經濟體中表現最差,考慮到疫情短期難以完全消退,以及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疊加人口老齡化等固有問題,2021年經濟儘管會實現5.2%的增長,但復甦將非常脆弱且不均衡。日本去年經濟增長近乎停滯,2020年將進一步下滑至-5.3%,受經濟重啟、奧運景氣拉動等因素支撐,2021年可能反彈至2.3%。
  • 【地評線】京彩好評:「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跑出外貿加速度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是繼1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對外貿易不但關係中國經濟發展,對穩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也具有重要意義。
  • 2020年上半年膳食營養補充劑進出口貿易實現雙增長
    2020年上半年營養健康產業雖經受新冠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進出口貿易實現雙增長,特別是進口貿易方面,提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有效的提振了行業士氣。據醫保商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膳食營養補充劑進出口總額達到了30億美元,其中出口貿易在經歷疫情影響前期下滑後又快速回彈,出口額為9.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4%,從事出口貿易的企業1743家,同比增長4.4%;進口額達到20.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2.1%,從事進口貿易的企業2543家,同比增長10.8%。
  • 全球經濟復甦,中美互相制裁,印度經濟衰退……
    DCA國際催收平臺日前,經合組織(OECD)發布了最新的全球GDP增長預測。該組織認為,全球經濟已經躲過了最糟糕情形,進入2021年,全球主要經濟體有望實現全面復甦,但復甦的進程大不相同,中國依然領跑全球。OECD預計,中國仍將是2020年唯一一個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為1.8%,美國和歐元區在今年經濟將分別同比萎縮3.7%和7.5%,G20整體經濟將萎縮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