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2020-12-26 央廣網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國西南部,裝滿電子、汽車配件的中歐班列,正在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站,開往1萬公裡之外的德國杜伊斯堡。

張信,是重慶團結村站的站長。從發出我國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的發車指令到現在,九年裡,他見證了班列開行數量突破7000列,更深刻體會到,2020年,隨著國內復工復產、進出口需求旺盛,中歐班列發揮了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作用。張信說,在疫情席捲全球的時候,中歐班列保障了中歐貿易往來、國際防疫物資運輸。

截至11月初,中歐班列2020年開行量已經突破1萬列,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中歐班列增量提速的背後,是中國面對疫情衝擊率先「站穩」,並為世界疫情防控、經濟恢復作出貢獻。北京交通大學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紅昌表示,鐵路部門具有集中大規模運輸、防疫水平較高的特性,這為我們拓展基於中歐班列的、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和交往活動以及援助活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

「鋼鐵駝隊」連接起「一帶一路」兩端。走出去的不僅僅是中國物資,還有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

2020年12月15日,印尼歷史上第一條高速鐵路——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的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周駿說,作為中國高速鐵路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沿線綜合開發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雅萬高鐵有眾多的「第一」。「雅萬高鐵是我國在海外建設的第一條高速鐵路,中國標準、中國施工、中國裝備,在東南亞也是第一次。」

在非洲大草原上,由中國第一條全產業鏈建設的鐵路——亞吉鐵路,已經成為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重要的大宗貨物運輸大動脈。亞吉鐵路衣索比亞運輸主管比爾哈內介紹:」今年在疫情的困難時期,亞吉鐵路幫了我們大忙,特別是在服務民生方面的運量不降反升。今年前10個月,亞吉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20萬噸,相當於去年全年的運量。」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蒙內鐵路、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一個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目前,中國已經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中國已經是「一帶一路」倡議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前10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合計7.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在中國外貿中的佔比提升至29.2%;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的佔比分別提升到了55.5%和58.5%。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說,2020年在疫情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對中國穩外貿、穩外資,以及保全球價值鏈、保市場主體,都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站穩2020,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邁出堅實步伐。邁向2021,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多方合作面臨更多新機遇。他表示,2021年會有更快的速度,加強我們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一帶一路」在享受著整個產業鏈動力的時候,跟中國分享整個產業鏈動力所帶來的好處。此外,2021年會有更多的合作項目進入實質性的收穫期,是新的機遇。

記者:佟亞濤 馮雅 王業豐

播音:鴻昊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復工復產、進出口需求旺盛中歐班列發揮了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作用中國物資、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走出去,「幫了大忙」!目前,中國已經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中國已經是「一帶一路」倡議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 「一帶一路」:全球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重要渠道
    這一做法與中國過去「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經驗相似,有利於因時因地制宜,並充分發揮當地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有關制度將逐漸成形,與國際標準逐漸接軌,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這有利於將中國的優勢產能、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效對接。
  • 「一帶一路」合作逆勢前行,釋放三重信號
    (圖源:新華社)中國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至10月,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02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但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額卻比2019年同期大增23.1%。截至目前,中方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帶一路」合作逆勢前行,釋放出三重信號。
  • 「外洽會現場」「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如何加強國際經貿投資合作...
    11月25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高杲在主旨演講中就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的國際經貿投資合作提出相關建議,涵蓋抗疫合作的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深化以及第三方市場的拓展。
  • 商務部:兩個原因奠定疫情期間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經貿穩定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倪浩】儘管受到疫情的衝擊,全球貿易投資總體低迷。但今年上半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實現較快增長,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1.2億美元,同比增長19.4%。在貿易領域,今年上半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2萬億元,微降0.9%,降幅比整體低2.3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對東協進出口2.09萬億元,增長5.6%,東協上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 亞金協2020年「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
    來源|亞洲金融合作協會(AFCA)2020年12月14日,亞金協2020年「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國際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賀力平,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鐵木爾馬利科夫,中非信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投資二部總經理李奇文,普華永道中國一帶一路業務主管合伙人、中國全球跨境服務主管合伙人黃耀和分別圍繞全球經濟穩定發展與亞洲金融合作、經濟雙循環及中國-東協合作啟示、金融中心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作用、中非投融資合作、RCEP展望與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
  • 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方政府雙向合作論壇...
    11月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方政府雙向合作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主辦,是本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論壇邀請了烏克蘭、亞塞拜然、伊朗、斯裡蘭卡、土耳其等「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合作夥伴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商協會負責人、地方政府和企業代表以及國際經濟貿易專家學者等與會深入交流、探討合作。
  • 「中國經濟站穩2020」財政政策「挑大梁」 穩住經濟「基本盤」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一帶一路」國家商會線上尋合作 呼籲打造合作「雲平臺」
    林波 攝中新網寧波6月10日電(記者 林波)6月10日,中國(寧波)—「一帶一路」國家商會商務合作對接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30多個國家商會會長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共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貿易與合作交流,呼籲打造線上商務合作平臺,助力企業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動現場。
  • 「一帶一路」的亮麗成績單
    在2020年6月份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寄予「一帶一路」倡議新期待:我們願同合作夥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2020一帶一路國際電競新經濟峰會暨電競國際文化節(深圳)新聞發布...
    2020年11月27日,由國際電競協會IESF、澳門一帶一路國家文化經貿協會、東協-中國投資貿易促進會、深圳新零售產業互聯協會聯合主辦,EIG電競國際集團、江蘇省廣電網絡、深圳衛視全球《獨角獸之戰》企業商戰電視節目邀請賽組委會承辦,日中韓經濟貿易促進會,澳門千世傳媒集團,水貝珠寶集團聯合舉辦的2020一帶一路國際電競新經濟峰會暨電競國際文化節(深圳)新聞發布會,在深圳羅湖水貝
  • 「一帶一路觀察」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股票市場分析
    文 |亞布力論壇研究中心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給全球各國各地區人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全球經濟深受影響。根據世界銀行1月5日發布的2021年首份《全球經濟展望》報告,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跌4.3%,遠遠超過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1.8%的衰退幅度。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與我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大幅增加,到目前已有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與我國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經濟學教授胡必亮說。胡必亮表示,這既大幅度拓展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也加深了對外開放的深度。
  •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洞悉商機 共建可持續及共融的未來」
    由特區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合辦的「第5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1月30日至12月1日移師線上舉行,以全新形式,繼續涵蓋多場討論環節及活動。「雙循環」經濟模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論壇致辭時指,香港進出口商渴望到海外尋找臺作夥伴,而「一帶一路」為廠商帶來良機,目前內地推動中的「雙循環」經濟模式,便將本地及國際經濟連接起來,相信「一帶一路」中的亞太區內國家,可為香港帶來眾多商機。
  • 清潔能源成「一帶一路」合作熱點
    12月3日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林山青表示,中國將通過技術支持、能力建設、諮詢服務等方式,助力「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產業。記者了解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多個國家和組織已提出綠色復甦相關計劃與倡議,以綠色發展引領經濟復甦成為國際共識。
  • 中國人壽為「一帶一路」護航
    ,充分發揮綜合金融優勢,廣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一攬子金融保險服務,為「一帶一路」框架內經貿合作和雙邊、多邊的互聯互通提供投融資支持,為大型投資項目建設提供長期資金。  中國人壽表示,目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投資存量規模564億元。中國人壽深耕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市場,近年來又設立中國人壽新加坡公司,收購成立中國人壽印尼公司,投資中東歐基金,成立中國人壽倫敦辦事處,為「一帶一路」走出來的中資企業保駕護航。
  • 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中國外貿外資持續穩定 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
    近年來,陝西西安緊抓「一帶一路」機遇,加速西安經濟對外開放的步伐。圖為近日遊客在位於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的「一帶一路」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撥中心選購跨境商品。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日前指出,今年以來,商務部及時推動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在保外貿主體、保市場份額、保出口訂單、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精準施策,助企紓困。政府、行業、企業形成強大合力,進出口快速回穩、持續向好,展現了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中國生產秩序快速恢復,滿足疫情期間各國人民居家生活和工作需要,推動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
  • 助力國際戰疫、促進供應鏈暢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海外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加速蔓延,給世界經濟和貿易帶來巨大衝擊。同時,也促使各國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改變,部分線下需求轉移至線上,直接對應終端消費者的跨境電商逆勢增長。然而,特殊時期,各國貿易政策波動,國際物流運力減少,全球供應鏈體系不穩定性持續上升。作為跨境供應鏈的主力,海外倉是跨境電商、跨境零售本土化的關鍵基石。
  • 從競爭到競合 城市價值凸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
    自2019年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基於包容共享的發展視角,構建了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及「一帶一路」潛力城市指數。2020年,中規院對疫情衝擊下的全球化熱點和趨勢作出新觀察,對全球化壓力測試下的全球城市表現進行了新評估,發布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