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處理和日曬處理的咖啡為什麼甜如蜜?

2021-12-19 JasDaily

懂咖啡的人都知道有日曬、水洗處理法,你曾好奇咖啡蜜處理和日曬處理是什麼嗎?有比其他處理法的咖啡好喝嗎?

此文帶你來探討什麼是蜜處理和日曬處理法、有什麼特色和差別、以及了解咖啡處理法對咖啡師和烘豆師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咖啡主要的處理法有分三大類:日曬、水洗、蜜處理。日曬法是在去除外殼及果膠層前直接曝曬咖啡櫻桃;水洗法是在曝曬前將咖啡果肉篩除,並用發酵來去除果膠層;蜜處理法則是介於日曬法及水洗法:將咖啡果肉篩除後直接保留果膠層並曝曬。

那你會問蜜在哪?

蜜處理這個詞會讓許多人以為這個處理法是用蜜來處理咖啡,或這種處理法的咖啡喝起來甜如蜜,但事實上都不是這兩種解釋。蜜處理的意思來自於曝曬前咖啡豆很黏的果膠層,黏的感覺如蜜一般;當咖啡果肉與咖啡豆分離時,外圍包覆著的果膠層經過曝曬,吸收空氣中的溼氣而使果膠層變黏。


蜜處理法可不簡單,處理需耗費長時間還必須謹慎處理。那蜜處理包含了什麼步驟?

首先咖啡農要從咖啡樹挑選成熟的咖啡櫻桃,再篩除外圍的果肉,如前面所提到的保留咖啡豆外圍的果膠層。果膠層保留了高比例的糖分及酸質,而這些甜分及酸質是蜜處理的關鍵。

下面的步驟則是蜜處理最複雜最講究的地方:曝曬。時間點必須掌握良好,時間長短是關鍵,曝曬時間如果太短,則無法轉換果膠層的物質到咖啡豆中,而時間也不能太長,動作必須要快以避免豆子內部發酵而變發黴豆。

那要怎麼取得平衡呢?將豆子放在日曬棚架或水泥地上,前面幾天,每個小時都要翻動豆子數次直到達到需要的含水率,這個步驟通常需耗費6-10小時。之後的6-8天,每天至少需翻動一次。很耗時吧?蜜處理法的日曬之所以這麼耗時,是因為每天晚上豆子會吸收空氣中的溼氣,以至於隔天需要花更多時間來曝曬。

當咖啡曝曬完成後,就跟其他處理法一樣差不多可以乾燥處理以及烘焙了。蜜處理法的咖啡正在水泥地上曝曬。

蜜處理的咖啡一般會具有很棒的甜味及果酸味的平衡,風味一般會沒有日曬的咖啡濃烈,但卻更清新、香醇,何樂而不為?

這樣風味差異的關鍵來自於果膠層的糖分及酸質,在曝曬的期間,果膠層的糖分會越來越集中,而這些糖分會浸透到咖啡豆裡。


日曬處理是最古老最傳統的處理方式之一,咖啡果實採摘後馬上在陽光下進行乾燥,在陽光充足或者水資源匱乏的地區比較常見,像是衣索比亞將近七成的咖啡果實都會被施以日曬處理。

因為長期被太陽曝曬,所以日曬咖啡豆的風味也更加濃烈,層次感也更加豐富,帶有酒香發酵味,並且甜感也會比較高。

蜜處理法和日曬處理的咖啡豆一樣要經過日曬發酵處理,因此在風味的表現上都會有發酵感和明顯的香氣,只不過蜜處理法的咖啡豆會比日曬處理法的咖啡豆天幹更高。日曬咖啡與水洗處理和蜜處理咖啡相比,酸度最低、甜度最高、但乾淨度略低。風味上會產生更多的漿果類的調性,也更為複雜。


烘豆師:蜜處理的關鍵是口感與風味保持一致性

烘豆師常面臨的挑戰,是怎麼調出配方豆,或儘可能維持某種配方風味,即使多數的作物沒辦法保存超過一季。這意味不僅要了解蜜處理,還要了解其他處理法,才會對混合配方豆有幫助。可以更準確地抽換豆子,創造新的配方豆,並縮小替換豆子時填補的風味選擇。

然而還是要基於地區、處理法、種植海拔等條件,有許多不同的變數影響及改變最後得到的咖啡,不要因為這是蜜處理咖啡就盲目購買,它可能有很棒的甜味、酸味和果香餘韻,但不是每次一定都一樣。

咖啡師:咖啡的知識是有價值的

咖啡師每天都在為大家製作好咖啡,而知道咖啡從頭如何種植、處理、收成並烘焙,對咖啡師做出更好風味的咖啡會是很大的助益,因融會貫通而能因此做出連你自己都未嘗過的好滋味。每杯咖啡都是獨特的,一家咖啡店含有濃鬱巧克力及焦糖風味的配方豆,經混拌前它的單品可能是具高度甜味及低酸味的日曬衣索比亞咖啡。

如果你可以告訴消費者,為什麼日曬衣索比亞咖啡,會比他們上周喝的水洗印尼蘇門答臘咖啡甜得多,消費者會願意再到你的咖啡店。人都是有求知慾的,當他們認為他身邊的咖啡師知道他們要什麼,他們會再來店光顧的。

你喜歡蜜處理還是日曬的咖啡?

下面小編推薦4款2021新產季豆子供大家品鑑。

El Burro Geisha Natural Anaerobic slow dry #12 

豆種:瑰夏

處理法:蜜處理

杯測風味:芒果、草莓、明亮的香水檸檬酸質、草莓甜感、順滑果汁體質、蜂蜜甜柚尾韻  

規格:1KG、5KG、22.67kg(原包裝)


海拔:1100米

採摘日期:2020年7月 

採摘:人工採摘 

豆種:卡杜艾 

處理法:日曬 

乾燥法:日曬乾燥 

杯測風味:桑葚、果香、檸檬酸、甜感、藍莓 

產季:20/21 

杯測成績:90

規格:1KG、5KG(原裝)

海拔:1100米

採摘日期:2020年7月 

採摘:人工採摘 

豆種:阿拉拉 

產季:20/21

處理法:日曬  

杯測風味:芙蓉花,荔枝,蜂蜜,果凍,白葡萄,葡萄乾,石榴,草莓 

杯測成績:90

規格:1kg、5kg(原裝)

海拔:1900-2100m

豆種:原生種

產季:20/21

產地:衣索比亞

處理法:日曬

杯測風味:藍莓、草莓、酒釀、菠蘿酸質、杏桃甜感、果汁般體質、香草糖果尾韻

規格:30kg/袋,5kg/盒,1kg/袋,

世界風味探索之旅已啟航,

從精品商業豆到頂級瑰夏豆

20-21新產季千萬不要錯過!

生豆購買請聯繫王力生豆業務負責人

 彭經理

電話:15913112741


或掃碼添加微信諮詢

如果您需要大量訂購

歡迎聯繫王力咖啡

400-820-3306

相關焦點

  • 咖啡知識乾貨:咖啡的三大處理方式,日曬、水洗、蜜處理
    文/咖啡小芝士或許你已經知道了咖啡只是一粒種子,而不是果實,那麼從咖啡果實到咖啡豆要經過怎樣的操作,就是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我們通常把從咖啡果實到咖啡豆的操作過程稱為咖啡處理法,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水洗處理,日曬處理,蜜處理等,這些處理方式各有不同。
  • 咖啡知識 | 日曬處理的咖啡為什麼比水洗處理的咖啡更甜?
    我們有很多時候會遇到很多顧客會說想喝一杯比較甜、甜感比較高的咖啡。而我們的咖啡師總是會推薦日曬處理的咖啡豆,可能就會有小夥伴會問,日曬咖啡為什麼這麼甜?日曬處理的咖啡為什麼比水洗處理的咖啡更甜? 日曬處理咖啡豆的含糖量更多嗎?咖啡豆中的主要糖類存在的方式是蔗糖,佔總含糖量的九成,佔種子的5%到9% 。
  • 咖啡知識 | 一篇文章讓你明白咖啡豆日曬處理、水洗處理與蜜處理的區別!
    所以日曬處理的品質差異就非常的大,一些注重品質的處理站會投入不少的金錢與精力去處理每一批日曬豆,其中在咖啡鮮果上就開始篩選剔除未熟果、過熟果、瑕疵果以及一些碎石子雜物,這些會影響咖啡整體的日曬處理風味。
  • 咖啡詞典果肉日曬法Pulped Natural & 蜜處理Honey
    有很多人將「果肉日曬法Pulped Natural」、「半水洗Semi-Washed」、「溼刨法Giling Basah」、「蜜處理Honey/Miel」等等定義混淆,接下來的數篇處理法文章內我們會談到這些定義的區別,今天我們講果肉日曬法。果肉日曬法是日曬法與水洗法的雜交版本。
  • 咖啡的處理方法 | 印尼溼刨法,去果皮日曬,蜜處理
    「蜜處理」  巴西的去果皮日曬法傳到哥斯大黎加和薩爾瓦多等中美洲國家後,經過改良稱為蜜處理。(前提是在同一個烘焙度的對比下)  根據果膠刨除的厚薄程度、日曬時間長短(或晾曬厚薄程度),晾曬時翻動頻率等,蜜處理又區分為黑蜜、紅蜜、橙蜜、黃蜜、白蜜。
  • 咖啡處理法(二)︱半水洗&蜜處理&果肉日曬法
    咖啡的處理胚芽胚乳銀皮羊皮紙膠質層果肉外皮        為什麼要先介紹咖啡櫻桃的結構呢?因為咖啡的處理過程與果肉等成分密不可分。        和其他處理法一樣,先需要篩選,把摘下來的咖啡櫻桃放入水池中,成熟的果實會沉澱到池底,而未熟的果實會浮在水面上,咖啡農們需要先將未熟的果實篩選出來
  • 咖啡處理法 | 溼刨法、半日曬、果肉日曬以及蜜處理
    半日曬處理法(semi-dry processing)  這是介於日曬、水洗兩種處理之間的方法,可以再分兩類:去皮日曬法及蜜處理法。兩類處理法基本上十分相似,都是先如同水洗處理一般,去除咖啡櫻桃的外皮,但跳過水洗處理的「水池發酵、清水衝洗」過程,直接拿到陽光下嚗曬。
  • 什麼是日曬、水洗、蜜處理?
    日曬、水洗、蜜處理   則區分每種方法的依據是在咖啡乾燥之前,果實中有幾層物質被去除。▼由於沒有經過發酵,咖啡豆並不存在(或僅存在極低的)發酵風險,咖啡的整體品質更加恆定。但不幸的是,咖啡由於沒有發酵,口味會趨於平淡。【 蜜處理法:去除果皮果肉,保留部分或所有黏膜 】(果肉日曬≈蜜處理)
  • 何為咖啡豆蜜處理?為什麼蜜處理咖啡甜感高?如何衝煮蜜處理咖啡
    蜜處理的咖啡豆為何甜?Honey蜜處理介於日曬處理和水洗處理之間的生豆處理方式,蜜處理的甜感表現程度取決於果肉刮除機的設定,保留愈多果肉果膠,蜜處理的甜感越明顯。為什麼?咖啡果實由果皮、果肉、果膠、羊皮紙、銀皮、果核(咖啡豆)組成。
  • 從頭認識咖啡05 | 咖啡的水洗、日曬、蜜處理究竟是什麼?
    👉點我複習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的區別從咖啡果實到咖啡生豆的處理過程,即把咖啡種子以外的東西全部去除的方法,稱為咖啡處理法。常見的咖啡處理法有三種:水洗處理、日曬處理和蜜處理。採收後的咖啡漿果,先用去果皮機將外果皮及大部分果肉從咖啡豆上分離。
  • 咖啡課堂|咖啡生豆的三種處理法(日曬、水洗、蜜處理)
    每一杯咖啡的誕生都是有靈魂和溫度的。這也是很多人熱愛咖啡的理由。隨著咖啡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大眾對咖啡的認知需求也愈加廣泛和深入。一杯咖啡在最終出品之前,實際上經歷了一系列專業處理和人工調配,是非常複雜的。我們都知道,咖啡是由咖啡豆製作而成,那麼咖啡豆的品質必然會影響咖啡的口感。
  • 咖啡處理法日曬處理流程 | 日曬處理咖啡豆特點
    前街咖啡日曬處理咖啡豆(未去果皮果肉)/水洗處理咖啡豆/蜜處理咖啡豆展示區 其中日曬處理咖啡豆佔前街咖啡所有豆子的四成左右,比如前街日曬耶加雪菲、前街日曬巴拿馬瑰夏、前街日曬巴西咖啡豆等等。前街咖啡認為日曬處理法是所有處理法當中,最為簡單的一種,只需要將挑選好的咖啡果實平鋪晾曬在陽光下,時不時地去翻動使其晾曬均勻即可。
  • 【日曬、水洗、蜜處理】不同的咖啡豆處理方法對咖啡的風味有什麼影響?
    咖啡果是形似紅櫻桃的果實,每個果實裡內有2顆咖啡豆,將咖啡果、咖啡豆經過處理後,才會是我們平常看見的樣子。一杯咖啡的製作包含了採收、處理、去皮、挑豆、烘焙、儲存、研磨、衝泡等過程,其中「處理」這個步驟,就是影響咖啡風味的初步關鍵之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水洗法、日曬法、蜜處理法等諸如此類的名詞?到底這些不同的咖啡豆處理方法對咖啡的風味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 回頭課|日曬、水洗、蜜處理
    咖啡豆經過脫膠、水洗和乾燥之後,成為顏色發綠的咖啡生豆,可進一步用於烘焙,最終用來製作飲品。在咖啡種植戶會完成採摘咖啡豆工作後,需要將咖啡豆(種子)從果實中分離出來進行乾燥處理,不然咖啡果會腐壞。部分咖啡種植戶會自行處理咖啡果,而加入了大規模合作社的種植戶,會將咖啡果送往集中處理站進行水洗或其他處理。通常有3種常見的處理方法,分別是:日曬處理法(也叫自然處理)、水洗法、半水洗法(有時也叫蜜處理)。
  • 精品手衝 日曬處理 水洗處理 紅蜜處理耶加雪菲手衝咖啡風味區別
    以霧谷(Misty valley)為代表的裂谷裡,終年霧氣瀰漫,四季如春,微風徐徐,涼爽溼潤,數千種咖啡樹茁壯繁衍,孕育出耶加雪菲獨特的花香和果香曖昧交織、變幻莫測的獨特風土氣息。在前街咖啡的菜單上可以看到的耶加雪菲咖啡有三種不同處理法處理,分別是水洗處理,日曬處理和紅蜜處理。這次我們就來看看這三種處理法處理的耶加雪菲風味有什麼區別。
  • 看懂咖啡店餐牌上的水洗、日曬和蜜處理
    (Flesh)、果皮(Pulp)等部分,而所謂的「處理法」,就是利用這些方法把咖啡種子以外的果皮和果膠去除掉的方法(羊皮和銀皮可以使用簡單的去皮機械處理掉)。佛手柑、柑橘、檸檬、茶感、石榴、甜桃、柑橘、藍莓等味道濃厚的水果和食物,如菠蘿、芒果、百香果、菠蘿蜜、成熟的水蜜桃、紫葡萄、黑櫻桃、果乾巧克力、酒香等說完了水洗和日曬,那麼就不得不提到還有一種在水洗和日曬兩種處理法中折中的處理法——蜜處理。
  • 咖啡師養成記 | 水洗處理咖啡和日曬處理咖啡有什麼不一樣?
    常見的處理方式包括日曬處理、水洗處理、蜜處理以及溼刨法等,而水洗日曬兩種更是經典處理法,但水洗和日曬處理法有什麼不一樣呢?今天便以兩者進行對比,以幫助大家了解日曬與水洗咖啡。  日曬處理日曬處理作為最古老最傳統的咖啡處理方式延續至今。
  • 蜜處理的咖啡,真的比較甜?
    咖啡處理法,也是影響咖啡風味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咖啡職人們會不斷從葡萄酒釀造等領域吸取經驗,創新咖啡處理法。不過,除了那些諸如紅酒處理法的小眾處理法,常見的日曬、水洗、半日曬和蜜處理,也同樣能為咖啡帶來不同的風味走向。
  • 咖啡知識|你不知道的蜜處理
    除了日曬或者全天然日曬處理的咖啡,最外層的果皮會在採集後幾小時內被處理掉。作為可以食用的果實來說,我們也可以把這層果皮稱為果肉。以咖啡來說,這層果皮大多都是作為副產品(可做咖啡果乾茶)。這也是它為什麼被稱為果肉,脫離果肉的機器被稱為分離果肉採集器。果膠:在果皮裡邊流淌著咖啡果的果膠,膠狀物質包圍著兩顆種子。由於富含膠質和糖分,有時它也被稱為蜜。(果膠可以在大多數果實中發現,它並不是咖啡果獨有。)
  • 什麼是「蜜處理」咖啡?
    「蜜處理」是咖啡生豆加工的一種方法,是介於「自然/日曬處理」法和「水洗處理」法之間的一種加工方法,最早由巴西人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