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穴位快速記憶(6)

2021-03-04 脈脈養身

做價值的傳播者,路同行,一起成長

一、經脈循行

起于于小指外側端(少澤),沿著手背外側至腕部,出於尺骨莖突,直上沿著前臂外側後緣,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沿上臂外側後緣,出於肩關節,繞行肩胛部,交會於大椎(督脈),向下進入缺盆部,聯絡心臟,沿著食管通過橫膈,到達胃部,屬於小腸;

缺盆部支脈:沿著頸部,上達面頰,至目外眥,轉入耳中(聽宮);

頰部支脈:上行目眶下,抵於鼻旁,至目內眥(睛明),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而又斜行絡於顴骨部。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頭、項、耳、目、咽喉病,熱病,神經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睪丸,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肩臂外側後緣痛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指、掌尺側、上肢背側面的尺側緣,肩胛及面部。起於少澤,止於聽宮,左右各19穴

關注脈脈養身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關注微信查詢穴位

子宮肌瘤、婦科、乳腺增生、風溼臀診、美容養生、艾灸、腫瘤痛經、刮痧、拍打、拔罐、耳鳴拉筋、揉腹、牙疼、白髮失眠老花眼

小兒推拿、小兒腹瀉感冒咳嗽、腰痛、腰間盤突出、頸椎、脊椎、頭痛肩周炎腱鞘炎膝關節、落枕

刺血針灸、穴位救命穴筋絡、富貴包、麻木痔瘡中風偏癱青筋、

眼診 脈診 腹診 手診 舌診 背診、糖尿病胃病


右下角點亮在,提醒更多人!

相關焦點

  • 一文讓您讀懂經絡穴位,簡單易懂的穴位歌訣!
    六腑屬陽: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人體分三陰、三陽十二經絡走向。1.手三陰,手三陽,手三陰從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陽從手部向頭部。2.足三陰,足三陽,足三陰從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陽從頭部走向足部。3.手三陰經絡走向,手三陽經絡走向,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 人體的十二經絡穴位在的重要作用
    指十二經及其脈絡。《靈樞·本輸》:「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 震驚世界的經絡穴位圖集!
    奇經八脈,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經脈,對其餘經絡起統率、聯絡和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經絡的外部,筋肉也受經絡支配分為十二經筋;皮膚也按經絡的分布分為十二皮部。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
  • 全體男女經絡穴位圖集
    奇經八脈,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經脈,對其餘經絡起統率、聯絡和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經絡的外部,筋肉也受經絡支配分為十二經筋;皮膚也按經絡的分布分為十二皮部。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
  • 最全經絡穴位圖
    奇經八脈,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經脈,對其餘經絡起統率、聯絡和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經絡的外部,筋肉也受經絡支配分為十二經筋;皮膚也按經絡的分布分為十二皮部。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 手太陽小腸經話養生,小腸功能失調,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十二經脈養生祛病詳解——手太陽小腸經中醫有「小腸主液」之說,這是因為小腸能「泌別清濁」,參與了人體的水液代謝。小腸的這種功能決定了小腸經的治療範圍,凡與"液」有關的疾病,都可以先從小腸經來尋找解決辦法。所以,手太陽小腸經是手到病除的液病殺手。
  • 十二經絡人體高清穴位圖解
    六、手太陽小腸經十二經脈之一,手三陽經之一,與手少陰心經相表裡,上接手少陰心經於小指,下接足太陽膀胱經於目內眥。經脈分布於手小指的尺側、上肢外側後緣、肩後及肩胛部、頸部、面頰、目外眥、耳中、目內眥。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經筋分布於外部。本經首穴是少澤,末穴是聽宮,左右各19穴。
  • 女性經絡按摩穴位圖
    經絡不通身體就會出問題,所以很多女性養生第一招就是要通過穴位按摩順通經絡,那么女人經絡按摩穴位圖是怎樣的呢,下面易小初為您介紹。3、手掌中央--寧心安神所屬經絡:手厥陰心包經。具體方法:經常用食指指關節擠壓手掌中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使面部紅潤,減少皺紋,並能寧心安神。4、肩窩--增強免疫力所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 【人體經絡穴位圖】十四經絡歌,配經絡穴位圖
    大腸經皮膚和肺的保護神親愛的姐姐們,快點起床啦,你也要上廁所啦,手陽明大腸經是人體治療便秘、腹瀉最好的一條經絡,起於食指的商陽穴止於面部的迎香穴、循行手部、手臂、頸部、面部等,經絡穴位20個,大腸經不通時會引起便秘、腹瀉、腸胃問題、眼睛乾澀、腫脹等,循行時間5點至7點,再次期間不大便的屬大腸經不通,可用天竺葵精油來按摩可起到治療保養的作用。
  • 十二經絡之足太陽膀胱經巡行
    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表裡。本經起於睛明,止於至陰,左右各67個腧穴,有49個穴位分布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後。七、膀胱經經絡歌  足太陽膀胱經穴分寸歌(67穴)  足太陽是膀胱經,目內眥角始睛明,  眉毛內側攢(cuan)竹取,眉衝直上旁神庭,  曲差入發五分際,神庭旁開寸五分,
  • 十二經絡穴位在人體的重要作用,真人示意圖,清晰明了!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小腸經。出《靈樞·經水》。即手太陽小腸經,《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以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 【經絡課堂】十二經穴起止表,十二經穴起止歌
    一、十二經穴起止表  【十二時辰】【十二經穴】【
  • 【足太陽膀胱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導讀:足太陽膀胱經穴,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共有67個穴位,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精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的病症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症。以下詳解足太陽膀胱經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 十二經絡作用圖解
    手陽明大腸經是人體治療便秘、腹瀉最好的一條經絡,起於食指的商陽穴止於面部的迎香穴、循行手部、手臂、頸部、面部等,經絡穴位20個。大腸經上的穴位:1、迎香穴:治療鼻炎;2、合谷穴可以說是一個萬能穴,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治牙疼最管用,右側牙痛揉左邊的頜骨,左側牙疼揉右邊的頜骨,這樣效果更好。
  • 穴位順口溜+十二穴位位置與作用
    十二經連接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虛手陰髒手陽手頭,足陰足腹陽頭足腧穴學歌訣四總穴歌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井滎輸原經合歌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手少陰絡即通裡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記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絡號尾翳脾之大絡為大包,十五絡脈君須知八脈交會八穴歌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後溪督脈內眥頸
  • 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特點-十二經脈和任督兩脈各有一個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共為十五別絡孫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網羅全身(一)十二經脈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胃、膽、膀胱)由於它們隸屬於十二臟腑,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
  • 十二經別
    由於足陽明經別「上通於心」,所以可以用足陽明經的穴位治療這樣類型的心臟疾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病位在心與肝膽。膽經的穴位就可以治療心臟的疾病。「狂,癲疾」病位在心腦。足太陽膀胱之經脈,「從巔入絡腦」,足太陽經別「當心入散」。《素問·熱論》云:「傷寒……二日陽明受之,絡於目,故身熱,目痛,不得臥也。」臨床之中,由於陽明熱盛,少陽鬱熱,可導致多種眼病。
  • 【穴位超記憶】半個小時搞定100個(附十四經絡動態圖)
    十四經絡動態圖 手太陰肺經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 穴位順口溜+十二穴位位置與作用,看一遍就懂!
    十二經連接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虛手陰髒手陽手頭,足陰足腹陽頭足腧穴學歌訣四總穴歌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井滎輸原經合歌,中封曲泉屬於肝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十五絡穴歌人身絡穴一十五,我今逐一從頭舉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裡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記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絡號尾翳脾之大絡為大包
  • 十二時辰對應人體經絡養生專題
    手少陰心經循行圖解:《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手太陽小腸經循行圖解:《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