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光條件下拆除爆炸物
在許多影視劇中,人們常常看到「千鈞一髮之際,剪紅線還是黃線」的經典排爆橋段,這也許是大多數人對排爆工作最簡單的印象,真實的排爆其實是一份極其細緻與危險的工作,被稱為與「死神共舞」的高危職業。
在武警陝西總隊機動支隊有一位人稱「排爆王」的排爆手田忠偉,從參軍入伍來到武警部隊的第一天起他就接觸排爆這個專業,如今已經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高級士官,軍旅生涯他1次榮立二等功,5次榮立三等功,3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數不清的榮譽和頭銜集於一身。但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絢麗的光環背後,隱藏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和經歷。
藉助儀器查看爆炸物內部構造
「這是個不容失誤的工作,排爆最終的目的就是排除爆炸物,爆炸物是無情的,你沒法和它去講理或者勸說,一旦失敗,就只有一個後果——爆炸物爆炸。沒有及格和不及格之分,只有生和死的區別。」對於排爆工作的危險性,田忠偉有著清晰的認識。
對於排爆手來說,穿上排爆服,就是一隻腳踏進了死亡之門,面對各種爆炸物,排爆手需要頂著巨大的壓力近距離接觸進行排除作業,如果手指力量拿捏不好,即使是一個輕微的顫抖都有可能導致任務失敗,生死只在一瞬間。
穩定性訓練
穩定,是一個排爆手最重要的素質,很多爆炸物內部結構極其複雜,有的引線比頭髮絲還要細,只要心裡一個不穩定,手上一個顫抖,那麼後果不堪設想。穩定的心理素質、紮實的專業技能一直是田忠偉在排爆作業中最大的法寶和倚仗,但正是如此重要的能力卻是這位行家裡手曾經的短板。十幾年前剛剛入行的田忠偉專業並不突出,和許多新晉排爆手一樣,心理素質不夠穩定,排爆訓練時手部總是控制不住,無意識的顫抖成為他訓練中最苦惱的事情。
在一次穩定性訓練中,田忠偉足足練了一個下午,但在模擬操作時手還是有細微的顫抖,急的他拿起磚頭就要砸自己的手,班長趕緊勸住了這個有股「倔勁兒」的新兵:要是手沒了,你還拿啥排爆!
銷毀爆炸物
內心失落的田忠偉雖然苦惱困惑,但始終沒有選擇放棄,他清楚地知道,要想練就排爆硬功,沒有捷徑可選,只有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慢慢提高。為此,他給自己定下訓練計劃,堅持每天背記辨別口訣、拆裝銷毀器上百次,堅持每天穿著三十幾公斤重的排爆服練體能,逐漸在高強度訓練中找到自身弱項,每天在完成共同課目的情況下給自己私下加操,穿針引線磨耐性,平衡木上練穩定……
勝利向來青睞堅持到底的人,通過大量刻苦的訓練,田忠偉練就了過人的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2015年武警部隊舉辦全國排爆手技能大賽,他力壓群雄脫穎而出,以個人第一的優異成績成為武警部隊排爆領域當仁不讓的王者,榮獲武警部隊「排爆王」的美譽。
研究排除爆炸物方案
榮譽加身,蹄聲更急。已是業內佼佼者的田忠偉並沒有因為頭上的「光環」而停止進取的腳步,作為排爆專業訓練的「踐行人」,他不僅專業素質精,還結合實際運用對裝備進行改良,將電子機械抓手改良成繩索電子機械手,設計了某類型排爆服換氣扇背負式,解決了風扇電機在頭盔內產生噪音對排爆手幹擾較大的問題,先後製作600多個示範訓練「爆炸物品」及90餘場次的專業訓練操作,無一次事故差錯,他還把一路走來積累的知識傾囊相授給其他官兵,讓大家都成為軍事技能強、專業素質精的強軍基石。
隨著專業素養的日積月累,田忠偉不僅掌握了各型爆炸物原理,還在大量逆向思維拆除組裝炸彈的工作中總結出許多經驗,並運用這些知識為自己所在的反恐大隊製作小型爆破裝置。他做的「爆破水彈」攜帶安全方便,有著爆破範圍小,聲音小的優點,非常有利於特戰隊員實施破窗後的突然打擊,極大提高了特戰隊員的訓練水平和實戰能力,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排爆手兼爆破手。
一名優秀的排爆手還要掌握心理學
與戰友一起分析爆炸物原理